南京!南京!

更新时间:2024-11-05 00:20

《南京!南京!》是由陆川执导,刘烨高圆圆范伟秦岚中泉英雄等主演的历史题材电影。

剧情介绍

1937年12月,国民政府首都南京城沦陷,部分官员弃城逃亡,但仍有许多官兵留守,誓死保卫南京城。军官陆剑雄(刘烨 饰)协同战友与日军展开了激烈的巷战,抵抗最终失败,数以万计中国军民成为俘虏血染长江。金陵女子学院安全区,大量的难民因为拉贝(约翰·佩斯里 饰)

日军早已盯上藏身于此的妇女,唐先生小心应付、委曲求全,为保护家人而做出错误的选择,他也为此付出代价;舞女小江(江一燕 饰)等中国女人用她们的身躯拯救着隐藏在难民营的男人。

角川(中泉英雄 饰)是一名日军普通士兵,在南京城作为占领者的“生活”中,体验过种种为了维护这种“生活”而付出的人性的代价。在将两名中国幸存者送出南京城后,最终举枪自杀。

演职员表

演员表

资料参考来源

职员表

演职员表资料参考来源

角色介绍

资料参考来源

幕后制作

创作背景

2005年初,有美国投资方看过陆川拍摄的《可可西里》后,联系陆川表示愿意出资由陆川拍摄一部亚洲版“辛德勒名单”,条件是剧本由美方提供,讲述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拯救中国人的故事。陆川查阅大量历史资料后,决定拍一部自己心目中关于南京的电影。

陆川决定拍这部电影前征求过不少前辈的意见,吴宇森曾建议该题材再等10年再拍,积累会更充分。2006年陆川与吕克·贝松吃午餐时,吕克·贝松告诉他,《南京!南京!》是正餐必须先拍,其他都是点心。由此促使陆川下定决心拍摄此片。

前期筹备

2006年,制作团队开始筹备拍摄工作,影片从筹备到开机历时三年。

团队组建

摄影师曹郁、演员赵一穗等多名与陆川在其上一部作品《可可西里》中合作的主创人员,加入影片《南京!南京!》的筹备,自愿降低片酬参与工作。负责打造影片战争场景的是国内团队,陆川拒绝曾与《集结号》合作过的韩国团队,大胆起用国内年轻团队,他们的主创班底平均年龄34岁。

剧本创作

2005年,导演陆川开始《南京!南京!》的剧本创作。他在北京郊区租赁的别墅中,面对整屋的资料,通过对历史背景进行大量、详细的研究,深入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到很多全新的历史以外的故事,深受触动。陆川决定颠覆以往讲述这段历史所使用的哭诉的哀腔,摆脱对旁听者没有说服力的弱者的形象,以中国人在大屠杀中的抵抗精神重新讲述这段历史。其中主要剧情的创作如小江的故事、巷战的场面、女教师换装救助同胞等故事均来源于真实历史记载。陆川在2006年完成剧本创作。

角色选择

场地取景

影片拍摄辗转天津、长春、南京三地。 天津的拍摄场地,陆川选址天津市北辰区北仓化工厂旧址,剧组布景人员搭建出残破建筑并安装商户名称牌匾,用以拍摄日军攻入南京城、与中国军人展开巷战以及小巷被日军洗劫等场景。

剧组投资1200万,耗时半年在长春农安县龙王乡太平池搭建起一座“南京城”,影片中的新华门、教堂、金陵女子学校等重要场景均包含其中。设计图纸中曾经的南京城结构、大小比例、房屋位置等均被清晰标明。最终剧组斥资3000多万复原出这座800亩的废墟城池。“南京城”选择在长春而非南京搭建,是因为70年前的南京冬季气候寒冷,还有雪景,景观和东北相似。由于影片拍摄周期长,当南京气候转暖周围景色变绿后,会影响片中场景需要呈现的肃杀气息。

服装化妆道具

幕后花絮

相关公司

资料参考来源

宣传发行

上映信息

资料参考来源

票房信息

《南京!南京!》于2009年4月22日在中国大陆上映后,首日票房达6266.1万元,首周票房达8781.4万元,最终累计票房达1.68亿元。

影片特色

主题寓意

《南京!南京!》不是第一部描写南京大屠杀的电影,但该片通过全新视角,以中国民众的抵抗意志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为主线,描绘出一个与以往完全不同的南京。影片所呈现的不单是施暴者与受害者之间的故事,更是两个民族共同的灾难。影片除了让观众再次将目光聚焦于这段沉痛的历史之外,也带来了战争背后的思索、苦难背后的救赎、死亡背后的尊严,和仇恨背后的温暖。影片不再以弱者的姿态哭诉屠杀的事实,转而从对侵略的抵抗延伸至对人性的探讨,从交战双方的角度,更加客观平等的探讨人在战争面前的表现问题、人与战争的关系问题。

叙事手法

《南京!南京》放弃单纯线性叙事手段、以日本士兵做主视角、多种叙事方式交叉并行。电影采取“点”与“面”结合的叙述方式,既有小人物在历史事件中的命运沉浮,也有厚重的历史画面反映历史发展脉络。在“点”的选择上,选择日本士兵作为主视角既体现出本片叙事视角的独特性,但也由此引发诸多质疑,认为“角川视角”是替日本人反思,美化日本军人,他的出现具备一定创新性但并不具备普遍性,造成该片毁誉参半。

同时,该片并非以单一限制性视角进行讲述,影片中角川、陆剑雄、姜淑云等多人视角组成网状叙事结构,为观众呈现出影片全知视角。限制性视角与全知视角交叉使用、“点”与“面”相结合的复合型叙述方式构成该片叙事手段的独特性,也符合多层次展现历史的需要,使观众感受到历史题材的生动性和丰富性。

视觉风格

《南京!南京!》贯穿全片的黑白色彩、手持摄影的视觉风格,在处理混乱、紧张场面时效果显著,拉近了与真实的距离。其黑白片的影像方式,呈现出历史质感,凸显影片的纪录片风格,贯穿到底的黑白影像为影片奠定了悲壮的氛围。

获奖记录

影片评价

大众评分

数据统计截至2024年4月25日

专业评价

正面评价

“陆川的这部作品极具震撼力,每一个暴行、兽行都被活生生地从历史中挖掘出来,重新编织到这部叙事史诗当中。摄影师曹郁采用的黑白影像让画面极具张力,影片一开始就有一种遥远的历史感。这绝对不是一部娱乐性的电影,但是,作为历史的回忆和见证,它绝对独树一帜。”(华尔街日报影评人Joe Morgenstern 评)

“陆川是一位叙事大师。像黑泽明或马丁-斯科塞斯,他善于在混乱的场景中凸显个体人物。没有任何一部电影能如此有冲击力和震撼性地展示女性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折磨与煎熬。《南京!南京!》是一部一定要在影院欣赏的经典之作!陆川将观众带入了战争疯狂的无以言说的恐惧当中,真实地刻画了战争的复杂性及英雄主义。”(Cinema Without Borders(电影无界限网站)Robin Menken 评)

“《南京!南京!》是有史以来反映‘二战’最优秀的影片之一……陆川选择黑白影像,是明智的选择。这立刻让人想到《辛德勒名单》,两者相似但不尽相同。《南京!南京!》延续了《光荣之路》、《禁忌游戏》的风格,看到了战争对人类的深远影响。”(美国国家地理电影公司主席艾当·莱比锡 评)

这些年来,中国已经有不少影视剧作品反映南京大屠杀这段历史,而陆川的电影是第一个完整并全面展现历史,中国电影人第一次严肃态度制作的电影。(《综艺》杂志 评)

专业人士认为,这部影片能成功登陆海外市场,因为它是在符合国际标准的艺术和商业双重包装下的历史事实,承载着浓厚的中国观念。(新浪网 评)

负面评价

全美知名周刊《纽约客》影评人Richard Brody将《南京!南京!》评价为“中国政府的一部宣传片,讲述了日本兵如何对南京平民及士兵实施一系列的暴行。”

《拉贝日记》中拉贝离开南京回到德国,是带着失意的情绪的,走的时候,南京的老百姓跑到码头举着标语欢送拉贝。《南京!南京!》对这件事的记录是拉贝的离开是带着内疚的,临走之时向“安全区”的百姓下跪,成为影片最大的一个煽情点。陆川的电影这么描述拉贝,是不应该的,会引导观众产生误区,这对拉贝和历史都是不公正的。“(王中磊 评)

陆川什么都想说,可又什么都没说到关键上。他想用这部电影征服世界所有的观众,甚至拷贝发行都创下了国内影片的纪录,但可惜这只是他一篇刚刚及格的命题作文。(华商报 评)

相比起以往作品,《南京!南京!》降低了民族情绪,赋予了日军人性化的东西;但在对中国人的形象塑造上却明显跟不上对日军的拔高程度———过早牺牲的陆剑雄远不及有血有肉的角川,“小妹”的一段越剧小曲明显敌不过日军鼓点阵阵的跳丧舞,打着麻将的金陵女子更无法匹敌跳着“田乐能”的日本男人。(羊城晚报章琰 评 )

《南京!南京!》的艺术感染力很强,但它却掉入了历史虚无主义的陷阱。历史虚无主义有两大特征,一是夸张历史的支流,漠视历史的主流;二是强调个人在历史必然中的无所作为。日本兵角川之视角,及其颓然自省和自绝,恰是这两点的具体写照。(中国青年报 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