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

更新时间:2024-08-16 09:21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前身为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系,创立于1985年5月。2001年,南京化工大学与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南京工业大学,建筑系更名为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2010年8月,学校根据发展规划和战略布局需要,对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进行调整,成立建筑学院。学院现有建筑学城乡规划两个五年制本科专业和风景园林四年制本科专业,拥有建筑学、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学硕),建筑学、城市规划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专硕),在土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自主设置绿色建筑技术与工程二级学科博士点,交叉设置智慧城市与智慧交通二级学科博士点。

办学条件

学院设有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5年制本科专业,以及风景园林4年制本科专业。拥有建筑学(含建筑历史与理论、建筑设计及其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和建筑技术科学四个二级学科硕士点)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3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每年招收本科生约200人,硕士生约70人。目前,全日制在校本科生965人,硕士生252人,博士生7人。

学院设有3个系、6个教研室、6个实验室、6个研究所、1个房屋质量研究与评价中心和1个院属图书资料室。

历史沿革

建筑学专业创办于1985年9月,当时从工民建专业城镇建设专业中遴选的一批学生成为首批建筑学专业学生。1986年9月,建筑学专业正式对外招生。1994年9月,建筑学专业学制由4年改为5年。1999年,新增艺术设计专业(4年制本科)。2000年,获得“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二级学科硕士点。2001年,新增城市规划专业(5年制本科)。

2002年,建筑学专业首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本科教育评估,获得建筑学学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建筑学专业成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2006年,获得“建筑历史与理论”、“城市规划与设计”二级学科硕士点。2009年,城市规划专业首次通过全国高等学校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育评估。2010年,城市规划专业成为江苏省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010年获得“建筑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师资力量

据官网资料显示,学院有教职工75人。其中,教师64人,行政教辅人员11人。教师中有教授9人,副教授11人,博士后2人,博士6人,在读博士7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人24人(含外聘导师5人),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注册结构师和注册规划师17人,外聘客座教授兼职教授17人。

教学科研

学院一贯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进行教学改革,稳步提高教学质量。学院教师在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活动。教师发表专业和教学研究论文200余篇,编写教材10余种,出版学术专著50余部,承担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参加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项目1项,承担工程设计项目100余项,10多个项目获国际国内设计竞赛一等奖。

在多年科研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古建筑与历史性地段的保护与发展、绿色建筑设计与评估、文化教育建筑规划与设计、住区规划与居住建筑设计、城市设计、生态城市规划与设计小城镇规划与建设、建筑节能与安全、景观与环境艺术设计等稳定的研究方向。

对外交流

学院积极开展多方位的国内、国际交流。学院与德国慕尼黑应用科学大学、德国莱比锡应用科技大学、荷兰阿旺斯科技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丹麦哥本哈根工业学院、日本名古屋产业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

学院领导

据官网资料显示, 南京工业大学建筑学院领导有:

党委书记:熊中宏

党委副书记:郭华瑜、林宁

党委委员:胡振宇施梁郭华瑜林晓东

院长:郭华瑜

副院长:方遥、蔡志昶

院长助理:彭立华、刘峰

党政办公室主任:高建华

学生工作办公室主任:王冠中

院团委副书记(主持工作):张清扬

院学科综合办主任:高建华(兼)

专业介绍

建筑学

培养目标:本专业学制五年,主要培养从事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室内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等方面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后授予建筑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画法几何与阴影透视、美术、建筑设计基础公共建筑设计原理城市规划原理、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结构与构造、建筑设备、建筑物理、建筑CAD、城市设计、室内设计、园林设计、建筑美学、建筑法规、建筑师业务基础等课程。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能掌握建筑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对各类建筑的功能、技术、经济、艺术和环境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优选和评价的能力,做出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环保的建筑设计方案和施工图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建筑设计、规划设计、室内设计、风景园林设计以及科研、教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报考本专业的学生需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入学后需加试美术(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

城市规划

培养目标:

本专业学制五年,主要培养从事城市规划和设计,包括建筑设计和风景园林设计的高级专业人才,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

主干课程:

城市规划原理、城市总体规划、城市设计、城市道路与交通、城市建设史、区域经济与规划、城市规划管理与法规以及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建筑构造与结构、城市规划系统工程、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等课程。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能掌握城市规划和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备运用专业基础理论和方法进行城市规划及设计,包括综合处理城市功能与城市空间及环境关系的能力。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及相关的科研、科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报考本专业的学生需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入学后需加试美术(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

风景园林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道德品质,身心健康,从事风景园林领域的规划设计、历史理论研 究、遗产保护与发展、园林植物应用等方面的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培养能够融合科学与艺术、 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的创新型人才。本专业培养的学生在毕业后 5 年左右,经过自身学习和 工作锻炼,能够达到下列职业和专业成就:

1.具备创新创业精神,能够以项目负责人的身份在规划设计编制单位从事风景区、森林 公园、自然保护区及城乡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园林建筑、风景遗产等方面的规划、设计工作。

2.适应社会主义人居环境建设需要,能够以部门负责人的身份在园林、城乡建设、林 业、环保、旅游、遗产保护管理单位从事保护开发与管理工作。

3.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能够在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独立从事风景园林教学与科研工作。

主干学科与相近专业

主干学科:风景园林学 相近专业: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生态学

就业方向:

毕业后可从事城市规划与设计、建筑设计、风景园林设计及相关的科研、科学和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报考本专业的学生需具有一定的美术基础,入学后需加试美术(色盲色弱考生不宜报考)。

实验中心

学院的实验中心现有5个实验室和2个技术展室,即: CAD实验室(计算机房)、模型实验室、建筑物理实验室、建筑摄影实验室、VR(虚拟现实)实验室、建筑技术展室、节能和绿色建筑展室。总使用面积为1234平方米,设备总件数约548台套,设备总值689.1万元。实验中心现有专职实验技术人员和兼职教师15人,其中教授3人(含外聘教授1人),副教授4人,讲师、工程师6人。

2011年,学院的实验教学中心以现代建筑技术综合训练中心为名向江苏省教育厅申报江苏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点并获准立项。

实验中心承担着城市规划、建筑学与环境艺术等3个专业本科生的教学实验任务,开设实验30余项,实验开出率100%,对实践性教学环节和实验教学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用现代化的技术装备高效益地传授科学文化与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科研探索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CAD实验室(计算机房)

学院CAD实验室使用面积138平方米, 有168台套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等设备。CAD实验室主要承担计算机辅助设计、Sketchup& Photoshop等课程教学任务,让学生充分掌握对设计成果的表达技巧。同时实验室还承担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实验任务。每年开出实验课时达286学时。

(2)模型实验室

模型实验室使用面积278平方米,69台套各型模型设施。建筑模型、规划模型的制作,是学院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技能,模型实验室每年平均承担至少50课时的实验任务,还独立开设2周的建筑模型课程。

(3)摄影实验室

建筑摄影实验室使用面积46平方米,有67台套各型摄影设施。主要承担学院建筑摄影课程的实验任务。既教授传统的摄影知识,也教授现代数码技术、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对摄影有新的认识,掌握新的建筑摄影技术。

(4)建筑物理实验室

建筑物理实验室使用面积186平方米,有69台套各型物理实验设施。建筑物理实验室主要承担建筑物理与城市物理环境的实验课程,有测量房间的倍频带混响时间交通噪声的测量及声级分析、室外气候参数的测量热箱法测量、材料的导热系数检测、房间的采光系数建筑日照等实验。

(5)VR(虚拟现实)实验室

在“十一五”期间,学院通过中地共建项目,共投入280万元,利用虹桥校区原第六阶梯教室改造建成该实验室,使用面积307平方米,主要面向城市规划和建筑学专业的学生,开设VR(虚拟现实)概论、数字建筑概论、城市规划设计、城市建设与规划史等课程的实验教学。

(6)建筑技术展室

学院建筑技术展室使用面积209平方米,主要陈列展示从建筑物的天花、地面、墙面、楼梯等部分的构造、结构、材料等,古典建筑构件,以及桥梁、道路、场地等几个主要方面来展示建筑物与构筑物建造技术,展品既有现代建筑材料,也有传统古建筑技术与艺术精品。通过实物教学,巩固专业理论课和专业技术课教学知识,为建筑学专业的建筑构造、建筑结构与选型、中国建筑史、外国建筑史、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和城市规划专业的城市道路与交通、中外建筑史、城市建设与规划史、毕业设计等课程教学起到了积极的支撑作用。

(7)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技术实验室

学院绿色建筑与生态城市技术实验室使用面积69平方米,主要通过展板和实物形式陈列展示绿色建筑的发展历程、设计理念与设计方法、技术集成与应用、评价体系、示范工程设计;生态城市的发展历程、规划理念、指标体系、案例分析、技术集成、发展趋势等,为建筑学专业城市规划专业的绿色建筑、生态城市设计、城市生态与环境、建筑设计基础、规划设计初步、建筑设计、城市设计、毕业设计等课程的教学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科研机构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