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30 14:05
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Taizhou Institute of Sci.&Tech.NJUST.)成立于2004年6月,位于江苏省泰州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南京理工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民办普通本科高校,是全国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教育部“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教育部“教育之弦”卓越创新联盟首批成员。
2004年1月17日,南京理工大学向江苏省教育厅提交申请成立泰州科技学院的请示。2月2日,江苏省教育厅和泰州市人民政府联合发文,决定成立泰州市本科学院建设领导小组。4月16日,江苏省教育厅向教育部提交关于建立泰州科技学院的请示。6月14日,教育部发文同意,南京理工大学和泰州高教园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合作试办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7月20日,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成立大会暨挂牌仪式在泰州宾馆举行。
2016年11月,学校成为教育部“教育之弦”卓越创新联盟首批成员。
2019年,学院获批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同年6月,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1+X”证书试点院校名单。12月,学院被江苏省文明委命名表彰为“2016-2018年度江苏省文明校园”。
2021年5月14日,学院与意大利教育中心合作签约暨意大利高等教育交流中心揭牌仪式在南理工泰州科技学院举行。12月,学校入选教育部第二批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2022年3月,学院获评2021年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
2023年12月,学院获2023年泰州市心理学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024年3月,学院被推选担任中国产学研合作促进会第三届常务理事单位。
截至2024年4月,学院设有7个二级学院2个教学部,开办28个本科专业。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有教职工380人,其中专任教师233人,外聘教师528人。专任教师中有“六大高峰”人才2人、江苏省“333人才工程”6人、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2人、“青蓝工程”青年骨干教师17人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资助对象1人、1名教师入选江苏省紫金文化人才培养工程。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6个专业入选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专业被认定为江苏省独立学院星级专业。学校课程获批国家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教材入选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拥有江苏省重点教材2部、首批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1部。另有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教育研究会“十四五”规划教材1部教材。
截至2023年11月,学院已培育了40余项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申报软件著作权30余项,学生发表论文10余篇;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得54个国家级奖项、356个省级奖项。
截至2024年4月,学院建有“政、校、行、企”联合共建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成立“智造技术中心、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分析测试中心、BIM技术研究中心”等区域共享型N协同(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协同服务)平台;建有 “泰州市社会调查研究中心”“泰州市社区心理合作服务与研究工作站”;参与共建泰州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研究院;获批市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环境检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市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智改数转重点实验室等;获批省、市社科普及基地;牵头成立泰州市工程师学会、泰州市机器人学会等。
截至2024年4月,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纵横向科研课题,先后荣获省科学技术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优秀成果奖等奖项,并逐步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形成了教学科研互动,科研反哺教学的良好局面。
截至2024年4月,学院图书馆纸型藏书90余万册,电子图书300余万册。
截至2024年4月,学院与意大利教育中心合作成立了“意大利高等教育交流中心”,与意大利圣心大学、都灵理工大学、詹姆斯∙库克大学(新加坡校区)建立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
校徽设计说明:圆形的造型象征着精益求精、追求完美;中间的字母图案由“T和Z”组合造型,侧面看又是字母“N”,突出泰州、南京之意;蓝色象征知识、理性,这与学校以工科为主的学科专业特点相符,与南京理工大学一脉相承;蓝色同时还象征海洋、体现了学校包容、和谐的学术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图案富有动感,象征着学校的快速发展、朝气蓬勃的今天和美好灿烂的未来。
明体达用
“明体达用”是北宋学者、教育家、思想家胡瑗教育理念的核心。
“明体”,一在明德,懂得基本的道德准则和要求,意在告诫师生必须不断增进品德修养,提升道德品行;二在明道,明白世间万物的根本道理,意在告诫师生必须学习和掌握深厚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理论知识,教有所长,学有所成。
“达用”,要求师生为人处事时积极践行高尚的道德品质和情操;要求师生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意识,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业已掌握的基本知识和理论,解决国计民生和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造福一方。
以“明体达用”为校训,意在继承和弘扬泰州先贤优秀的教育思想,意在将学校的发展理念融入到泰州这片富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土地的血脉中去。
以“明体达用”为校训,与学校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定位高度契合。就办学定位而言,“明体达用”是指学校要建设成为一所面向地方经济主战场,服务社会,繁荣区域经济发展的,具有鲜明办学特色的优秀教学型本科院校。就人才培养来说,“明体达用”是指学校要培养既能参与工程设计、又能在现场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场工程师”,兼具扎实理论基础和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市场欢迎的应用型、创新型、高素质人才。
“明体达用”,是对学校办学精神、办学特色的凝练,更是对全校师生未来发展方向的引领。
“明体达用”的校训阐明了学校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定位,“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校风则阐明了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两者互为因果。
求真务实,自强不息
“求真务实”:关键在于“真”和“实”。所谓“真”即事物的规律性,符合规律即“真”,“求真”即在认识规律的基础上求得真知;所谓“实”,就是说实话,办实事,求实效,“务实”即把认识和实践过程相统一,脚踏实地干事,务求实效。
“求真”与“务实”的统一,体现了学校创办以来一贯的主张和风格。在坚苦卓绝、筚路蓝缕的创业期,学校始终坚持“求真务实”的精神,全面科学地判断形势,抓住机遇,攻坚克难,真抓实干,迈出了坚实而有力的发展步伐。“求真务实”的校风更是社会对学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要求的精辟总结:“求真”指学生必须具有严谨的态度、追求卓越的进取精神;“务实”要求学生必须以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质朴的品性和艰苦奋斗的精神投入到社会服务之中。
“自强不息”,出于《易·乾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意为天道刚健,则周而复始,万物运行不息,君子应效法天,效法自然,奋发图强,永不气馁。“自强不息”是指学生必须具备“骨气、志气与勇气”,树立“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志存高远,勇挑重担,不畏艰难,在坚持不懈的奋斗中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远大理想,为服务地方和社会发展流汗出力。
学校校歌:《远航》
截至2024年4月,学院有41个涉及学术科技、社会实践、体育竞技、文化艺术、健康素质等学生发展各方面的社团。心理协会获江苏省“百优社团”称号,青年志愿者协会被授予“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
截至2024年4月,学院社团组织举办了“卓越工程师讲坛”、“凤鸣讲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彩虹音乐节”、“读书节”、“美育月”、“外语节”等文化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