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5-30 17:26
南京路上好八连指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上海警备区特务团三营第8连。八连身居闹市一尘不染,始终保持艰苦奋斗优良传统。旧上海是冒险家的乐园。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社会情况仍然十分复杂。该连于1949年6月进驻上海市南京路执行警卫任务,坚持人民军队艰苦奋斗的政治本色,抵制资产阶级思想及其生活方式的侵蚀,团结人民群众,出色地完成了警卫任务。全连干部战士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963年4月25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防部授予该连“南京路上好八连”称号。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是对好八连官兵的真实写照。
一个连队连着一座城市,一座城市传承一种精神。习主席在一个重要场合明确指出,“‘南京路上好八连’可是我军的一面旗帜啊!”。当年,红遍大江南北的话剧《霓虹灯下的哨兵》,以“南京路上好八连”官兵为原型,成功地塑造了陈喜、赵大大、童阿男等一个个剧中人物形象,讲述的连队用艰苦奋斗精神培育他们转变成长的过程,教育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据资料记载1963年4月25日,国防部发布命令,授予上海警备区某团八连以“南京路上好八连”的光荣称号。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第8连随之进驻上海南京路,担负警卫和巡逻任务。8月1日,毛泽东赋诗《八连颂》予以赞扬。周恩来为第8连题词并接见了该连的代表。朱德、陈云、邓小平、陈毅等同时为第8连题词。1991年,在国防部为南京路上好八连命名28周年前夕,江泽民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为好八连题词,邓小平为《南京路上好八连》一书题写书名,号召全军学习第8连优良传统和作风,推进现代化、正规化革命军队建设。
40多年过去了,时代在变、环境在变、任务在变、生活条件在变,但八连用艰苦奋斗精神培育官兵的传统从未改变。在艰苦奋斗精神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指引下,连队全面建设不断进步,官兵全面素质不断提高。2003年以来,连队14名士官考取成人教育大专学历证书,274名官兵考取计算机应用等级证书,13名战士考取军队院校或被保送入学,15名连队干部被提升和选调进机关工作;201名退伍战士中,44人开办经济实体或从事个体经营,15人当选农村“两委”成员,还有的官兵脱下军装后成为国家公务员。
用艰苦奋斗传统精神校正价值追求
上好“三种课”引发悄然变化
左辉是怀揣着“自我设计”来到部队的:学门技术,然后退伍挣大钱,过大款生活。他告诉新兵班长,打工没有技术特长,挣不了大钱。他当兵就是想学技术,将来好挣钱、当老板。
连队干部得知左辉的想法,专门安排他当连史馆的解说员。
第一次解说,左辉照着稿子念,没有太多的触动。第二次、第三次……当第七次解说结束后,他一夜未眠。连队前辈们不计个人得失,争着让名让利,靠艰苦奋斗赢得辉煌的场景,不停在他眼前浮现,让他心潮起伏:自己可不能像“童阿男”那样只想着自己的事走歧路。随后,他调整人生坐标,把当一名优秀士兵作为自己的追求。入伍第二年,他就当上班长。2008年连队执行奥运安保任务,他因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三等功。
多元化的社会和市场经济影响的逐渐深入,使一些新战士带着不同的价值取向走进八连。问卷调查显示,近几年,刚来到八连的新兵中,许多人都带着个人的“小九九”,真正只为尽义务的并不多。面对这种情况,八连坚持用艰苦奋斗精神引导官兵成长,着重在上好“三种课”上下功夫。
“入门课”。新兵一踏进八连门槛,连队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组织大家参观连史馆,在国防部授予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锦旗下庄严宣誓;上的第一堂教育课是“如何当好艰苦奋斗精神的新传人”;唱的第一首歌是《艰苦奋斗歌》;读的第一首诗是《八连颂》;看的第一部电影是《霓虹灯下的哨兵》。
“经常课”。八连驻地前有“百乐门”,后有“不夜城”,网吧、酒吧星罗棋布,游戏厅、歌舞厅随处可见。为使传统熏陶入脑入心,连队把艰苦奋斗教育分成《好八连,天下传》等8个系列,着重帮助官兵回答和解决好理想、道德、追求等立身做人的基本问题。
“随机课”。干部、骨干对战士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惑、所言、所行,认真观察了解,发现问题苗头,及时进行“修枝打杈”。一次营里搞联欢,毕业于徽州师范学校艺术系的新战士沈凯翔上台露了两手。随即,警备区演出队队长找上门来:“想不想到演出队发展?”小沈高兴得蹦了起来。此后,他天天掰着指头算:演出队啥时来接自己。心里一闹腾,训练、工作就有些心猿意马。指导员黄森发现后,主动与他谈心:“被演出队相中是好事,可一名战士如果没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走到军营任何地方都会不适应……”指导员的一番话,让沈凯翔的心静了下来,把精力投入到工作训练中,先后两次在上级组织的比武中夺得名次,中央电视台还为他拍了专题片。专题片播出不久,警备区调他到演出队的命令也到了。
在“三种课”教育引导下,新战士从思想认识到言行举止,都悄然发生着变化。
用艰苦奋斗精神锤炼坚强意志
吃苦当“存款”取得“丰厚利息”
大学生士兵杜江长得白白净净,细皮嫩肉,一到训练场就像霜打的茄子。连队组织越野训练,每次杜江都说感觉肚子痛,然而带到卫生队一看,啥问题也没有。连队进行实弹射击、战术训练,他更是想着法子躲。
“平时训练怕这怕那,上了战场怎能打仗?”训练归来,连长张道广把杜江叫到一边。“上战场?怎么可能。”杜江的回答让张连长感到:他不仅身上穿着“盔甲”,思想上也穿着“盔甲”!
张连长把杜江带到毛主席写的《八连颂》前,给他讲“军事好,如霹雳”,“为什么,意志坚”的道理,教育他当兵就要当能打仗的兵。随后,连队指派一名骨干对他进行重点帮带。
战士成长在宽松环境中,不少人从校门进营门,从没吃过苦受过累,在苦累面前容易吃败仗。为了锤炼官兵意志,连队每次野外驻训,大路不走走小路,有车不坐练行走。野外驻训本可在郊区进行,可他们偏要把连队拉到海滨去训。在沙滩、芦苇、沟河中,练野战条件下的生存、作战能力,一练就是4个月。
用艰苦奋斗锤炼坚强意志的八连官兵,在八连屡创佳绩,离开八连同样熠熠生辉。
连长王振华,调到警备区富民农场任场长。他带领大家艰苦奋斗4年,使一个原本亏损的农场,一跃成为创税百万元以上的富裕户。后来,王振华又被调去创建一个新农场,经过一段时间的顽强拼搏,新农场两年创税170万元。
八连第11任指导员戴大喜,转业被安排到只有8个人、欠款两万元的家乡县金属材料公司当领导后,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带领员工苦干实干。两年后,公司人均创税居全县之首,他因此被评为全国模范军转干部。
用艰苦奋斗精神培养良好习惯
营造好氛围变被动为自觉
“八连改变人,真神!”提起孩子的变化,战士吕晓辉的父亲十分感慨。
2009年4月,新战士吕晓辉分到八连不久,父亲来队看他。短短两天时间,小吕父亲接连遇到3个“没想到”。第一个,与儿子一起吃饭,他看到儿子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捡起来吃掉。第二个,和儿子一起上街,他想给儿子买点零食,儿子说“连队伙食挺好,不用了”。第三个,他想给儿子买件新衬衣,儿子连连摆手说“部队发了,不用了”。
“入伍前,孩子可不是这样。那时,他经常和一些同学朋友上歌厅、舞厅、酒店,有时一花几千块,眼都不眨。儿子到连队才几天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八连真是有办法。”小吕的父亲抑制不住兴奋,连声向连队道谢。
“像小吕父亲这样的感受,许多战士家长都有。”
这些新战士的改变,源自连队坚持将艰苦奋斗传统融入日常工作生活中,大力营造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浓厚氛围。
八连教育引导官兵长期坚持“头发长了相互理,衣服破了自己缝,鞋子破了自己补,营产营具坏了自己修”的“四个好做法”,注重培养“日常消费花一点、文化学习用一点、孝敬父母寄一点、希望工程捐一点、自己备用存一点”的“五个一点好习惯”。,象征八连勤俭节约好传统的理发箱、木工箱、补鞋箱已传到了第34代。班排的报架、连队的黑板、简易训练器材,也都是官兵自己动手做的。
前两年,连队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官兵打开淋浴喷头时,先放出来的是凉水。
连队弘扬艰苦奋斗精神的浓厚氛围,使新战士在潜移默化中受影响,继承艰苦奋斗精神由被动变为自觉。
官兵的工资津贴大幅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和以前不同。但无论条件如何变化,勤俭节约的传统不能丢。连队倡导津贴费里消费,人人有存款,不是让大家死盯着存款数额,更重要的是帮助大家学会勤俭节约过日子。
回到班里,陈鑫对如何使用自己的302元津贴费进行了认真计划:每月购买日用品30元,兴趣学习书刊27元,电话卡30元,留其他零用15元,剩余200元存入银行。他还把消费计划向战友公布,请战友监督。
此后,陈鑫严格执行津贴费消费计划,改掉了吃零食、买高档生活用品等不良习惯。春节前,他从节余的津贴费里拿出200元钱寄给母亲。陈鑫的母亲收到后热泪盈眶地说:“部队真是锻炼人的大熔炉!”
左辉是怀揣着“自我设计”来到部队的:学门技术,然后退伍挣大钱,过大款生活。他告诉新兵班长,打工没有技术特长,挣不了大钱,他当兵就是想学技术,将来好挣钱、当老板。
然而事与愿违,左辉被分到了整天站岗放哨、摸爬滚打的八连。看到与自己的愿望相去甚远,他认为走错了门,几次想调动,甚至想打“退堂鼓”。
草鞋的故事和艰苦奋斗的精神在南京路上好八连传了一代又一代
连队干部看出了左辉的心思,专门安排他当连史馆的解说员。第一次解说,他照着念,没有太多的触动。第二次、第三次……当第七次解说结束后,他一夜未眠,连队前辈们不计个人得失,争着让名让利,靠艰苦奋斗赢得辉煌的场景,不停在眼前浮现,他内心深处受到极大震撼:自己可不能像“童阿男”刚到部队那样。左辉主动调整人生坐标,决心当一名优秀士兵。入伍第二年,他就当上班长。2008年上海奥运安保中,他出色完成任务,荣立三等功。
多元化的社会和市场经济影响的逐渐深入,使连队官兵的思想认识形形色色,由此产生了不同的价值取向。一些战士对发扬艰苦奋斗传统的认同感下降,对物质名利等愿望强烈。近几年,该连对新兵进行问卷调查,其中“你心中的偶像是谁”,47%的回答是商界精英,22%的是娱乐明星,模范人物却不足10%。然而,随着艰苦奋斗精神的培育,新战士们从思想认识到言行举止,悄然发生着变化。
曹俊是穿着偶像代言的衣服、理着偶像类型的头发来到八连的。入伍前,他是个十足的追星族,偶像的生日星座、喜好口味等无一不知,有次得知心中偶像来省城开演唱会,为见这名歌星一面,他在机场足足等了两天两夜。到部队后,他对班长说:在上海当兵,以后看演唱会可方便了。
连长张道广和曹俊谈心:“战士追星就要追爱军精武的标兵,让自己成为军营里最闪亮的星。”
在艰苦奋斗传统的感召下,曹俊暗下决心,一定要像连队的前辈那样刻苦训练,当好霓虹灯下的新哨兵。2008年6月,军区组织狙击手集训,射击成绩突飞猛进的曹俊作为八连“种子选手”参加警备区选拔,一路过关斩将,最终以全胜成绩取得集训资格。在集训中他发扬艰苦奋斗传统,苦练精兵,军区狙击手结业比武中,他勇夺第三名。
艰苦奋斗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党我军取得革命胜利的“法宝”,连队把它当作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培育官兵,着重上好“三堂课”:
“第一课”。一踏进连队门槛,连队做的第一件事便是组织新战士参观连史馆,在国防部授予的“南京路上好八连”的锦旗下庄严宣誓;上的第一堂课是“如何当好艰苦奋斗的新传人”;看的第一本书是《艰苦奋斗事集》;唱的第一首歌是《艰苦奋斗歌》;读的第一首诗是《八连颂》;欣赏的第一部电影是《霓虹灯下的哨兵》……
“经常课”。八连驻地前有“百乐门”,后有”不夜城”,网吧、酒吧、茶吧星罗棋布,游戏厅、歌舞厅、娱乐厅随处可见。为使传统熏陶入脑人心,连队党支部把艰苦奋斗教育分成《好八连,天下传》、《政治好,称第一》等八个系列,着重帮助官兵回答和解决好理想、道德、情操、追求等立身做人的基本问题;经常请身经百战的老红军,请连队的老前辈王传友、刘仁福等来连队讲传统;请世博园、人民广场和东方明珠塔的建设者们,来连队与战士一起话理想、淡人生。
“随机课”。对战士日常生活中的所思、所惑、所言、所行,及时进行”修枝打杈”。
新战士沈凯翔毕业于徽洲师范学校艺术系,是个多才多艺的小伙子。新兵营搞联欢,沈凯翔上台露了“两手”,顿时技惊四座。第二天,警备区演出队队长找上门来:想不想到演出队发展?
沈凯翔高兴得蹦了起来。新兵结束分到八连,他天天掰着指头算:演出队啥时候来接自己。心里一闹腾,训练、工作就有些心猿意马。一天晚上,指导员黄森把正在练形体的沈凯翔叫住。
“说说看,为什么当兵?”
“原来是想体验一下军营生活,现在想早点到演出队去,体现自我价值。”沈凯翔答得干脆。
“被演出队相中是好事。可光有文艺天赋不行,还要具备合格战士的综合素质。一个战士,没有过硬的军事素质,走到军营任何地方都会不适应;业余演出队的战士,有了连队生活基础,才能排好戏、受到官兵喜欢。矢志精武,是军旅人生走向成功的方向标……”
熄灯后,躺在床上的沈凯翔辗转反侧。他的心终于静了下来,“要当文艺兵,先当好普通一兵”。他精武意识增强了,训练、工作很投入。在八连当兵7个月,沈凯翔先后夺得两个比武名次,中央电视台第7套节目还为他拍了专题片。此时,警备区调他到演出队的报告也到了。
2009年4月,新战士吕晓辉分到了八连不久,父亲来队看他,短短两天时间,小吕父亲连说三个“没想到”:与儿子一起吃饭,看到儿子把掉在桌上的饭粒检起来吃掉,感叹“想不到”;和儿子一起上街,想给儿子买点零食,儿子说“连队伙食挺好,不用了”,也是一个“想不到”;想给儿子买件新衬衣,儿子连连摆手说“部队发了,不用了”,又是一个“想不到”。
高温酷暑,展开野外构工作业。
“入伍前,他可不是这样,经常和一些同学朋友上歌厅、舞厅、酒店,有时一花几千块,眼都不眨。儿子到连队才几天就像换了个人似的。八连真有特异功能。”小吕父亲抑制不住兴奋,连声向连队致谢。
“像小吕父亲这样的感受,基本上每个战士家长都有。”团政委张敬东告诉记者,优越的生活条件,容易使年轻战士在入伍前滋生一些不良习惯。然而,一个兵,只要进了八连门,没几天,就会成为一个“标标准准”的八连人:原本花钱大手大脚的,养成了消费“打算盘”的习惯;原本不懂得孝敬父母的,成了知父爱母的好儿子;原本好闲偷懒的,变的勤快勤奋了;原本自由散漫不听招呼的,成了尊章守纪的模范!
改变源自于连队坚持将艰苦奋斗传统融入日常工作生活。八连官兵长期坚持头发长了相互理,衣服破了自己缝,鞋子破了自己补,营产营具坏了自己修的“四个好做法”,养成了“日常消费花一点、文化学习用一点、孝敬父母寄一点、希望工程捐一点、自己备用存一点”的“五个一点好习惯”,象征八连勤俭节约好传统的理发箱已传到34代,木工箱、补鞋箱传到了34代。班排的报架、连队的黑板、简易训练器材,都坚持自己动手做,能不花钱的地方不花一分钱。
前两年,连队安装了太阳能热水器,打开淋浴喷头时先放出来的是凉水。为了不浪费这些凉水,连队专门在每个喷头下放置了一个节水桶,把接下来的水用来洗拖把、冲厕所。
在八连,勤俭节约的氛围很浓,连队电话亭边印有“时间就是金钱,请珍惜分分秒秒”的提示语;电脑打印机上,贴有“每人节约一张纸,希望小学的学生就多个练习本”的字条;饭堂墙壁上,悬挂着“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等警句。像这样的警示语,在连队有20多条,使艰苦奋斗精神由无形变为有形,战士的行为在潜移默化中由被动变为自觉。
大学生新战士陈鑫入伍前在一家企业上班,月薪4000多元。虽然收入不少,但他却是个典型的“月光族”,有时工资不够花,还向父母伸手。他入伍到部队。母亲担心儿子到了大上海,每月300多元的津贴费肯定不够花,特意给他办了张银行卡,定期给他汇钱。
陈鑫来到好八连后,对花钱和存钱有了新的认识,连队干部和身边战友都能讲出很多连队勤俭节约的好传统。指导员黄森在连史馆的话更让他印象深刻:解放初期,连队官兵每月工资、津贴90%存入银行,零用钱每人每月平均5角。
指导员的一席话让陈鑫羞愧不已:战友们人人有存款,而自己却大手大脚,还让家人给自己汇钱,真是太不应该了。回到班里,他对自己的302元津贴费进行了计划:每月除去购买日用品30元、兴趣学习书刊27元、电话卡30元、留其他零用15元,剩余200元存入银行。
下定决心后,陈鑫改掉吃零食、买高档生活用品、乱打电话等不良习惯,严格按津贴费消费计划执行。春节前,他从节余的津贴费里拿出200元寄给母亲,第一次表示孝心。
收到儿子节余津贴费的孝心,陈鑫的母亲热泪盈眶,不住惊叹:“儿子原本不是这样的,到部队才几天,咋变得这么快!部队真是锻炼人的大熔炉!”
军委首长在座谈时,听了陈鑫介绍自己在好八连的变化后,连连夸赞:这是个不小的进步!
大学生士兵杜江长得白白净净,细皮嫩肉,一到训练就像霜打的茄子。连队组织越野训练,每次杜江都感觉肚子痛,然而带到卫生队一看,啥问题也没有; 进行实弹射击、战术训练,他更是想着法子躲。
南京路上好八连党员在训练场上个个都是标杆。
一次连队组织战术训练。排长虎着脸命令卧倒,杜江不情愿地趴在地上:手戴护腕,腿绑护膝,腰上也扣着护腰,像穿着“盔甲”一般。
“平时训练怕这怕那,上了战场怎能打仗?”训练归来,连长张道广把杜江叫到一边。“上战场,怎么可能。”杜江的回答让张连长感到:不仅身上穿着“盔甲”,思想上也穿着“盔甲”!
南京路上好八连党员在训练场上个个都是标杆。中国军网 张宁峰摄
张连长把杜江带到毛主席写的《八连颂》前,给他讲“军事好、如霹雳”,“为什么、意志坚”的道理,教育他当兵就要当能打仗的兵。这一刻,杜江的脸红了:部队是为打仗而存在的,战士没有坚强意志,不爱军精武,不仅不配在英模连队,在其他连队也没有立足之地啊!很快他脱掉了两层“盔甲”,变得勇猛起来。工作训练自我加压,不仅一般课目训练很积极,险难课目训练也抢着上,重大任务冲在前。两年来,他先后被团评为“优秀士兵”,多次获营嘉奖,2009年12月提干。
野外驻训,本可在郊区进行,可他们偏要把连队拉到海滨去训。在沙滩、芦苇、沟河中,练走、打、吃、住、藏,练野战条件下的生存、作战能力,一练就是四个月。冬天,寒风刺骨,一个个练得耳朵生了冻疮;夏日,骄阳似火,一个个小伙子练成了“黑人”。参加地方重点工程建设,地方为他们安排好了吃饭、住宿的宾馆,可他们偏偏有福不享。吃饭,自己在工地开伙;睡觉,坚持自搭帐篷、自打地铺,有时还露宿街头。许多市民感动地说:“刚解放时,亲眼见过解放军睡马路,想不到今天又重见当年情景!”
越是艰苦的地方,越是艰巨的任务,官兵越是冲在前、干在先。南浦大桥钢梁拼装进入关键阶段,大桥主塔下要铺设一条六百多米长的门吊轨道。因场地拥挤,大型起重机开不进去,一根根五十多米长、约一吨重的钢轨无法到位。指挥部犯难了,八连官兵主动请战说:“我们就是起重机!”官兵们30人一长溜,抬起一根又一根钢轨,一步一步地送到指定位置。22个日日夜夜,八连搬运枕木240立方米,装卸建材150吨。这次,大桥指挥部破例给他们发了67本大红烫金证书:“南浦大桥荣誉建设者”。
懂得了“苦”后有“甜”的八连兵,珍惜每一次摔打的机会。2007年11月,在170多个参展国的代表来世博园参观前夕,一些参观点的工程还没有如期竣工,负责园区工程建设的建工集团把求救电话打到了八连。八连党支部一面向上级报告,一面组织官兵参建。24名面临退伍的老兵自发组建了一个“老兵突击队”。他们叫响“在上海一分钟,就要为建设第二故乡多出一份工”的口号,专挑最苦、最累、最重、最脏的活,连续奋战12天,累计搬运钢管6500余根,钢筋近6吨,水泥砖上万块,整理木料、板材3300余件,防护网1100余张,清理建筑垃圾近8吨,清扫路面3万平米,开挖水沟1000多米,出色地完成了支援世博工程建设的任务。世博园的领导感动地说:“世博园区浇注的是水泥钢筋,你们注入的是好八连精神!”
用艰苦奋斗锤炼坚强意志的八连官兵,在八连屡创奇迹;离开八连同样熠熠生辉。
连长王振华,调到警备区富民农场任场长。他带领大家艰苦奋斗四年,使一个原本亏损的农场,一跃成为创税利百万元以上的富裕户。后来,王振华又被调去创建一个新农场,经过一段时间的顽强拼搏,新农场两年也创利170万元。
八连第11任指导员戴大喜,凭着好八连艰苦奋斗的传统,他带领只有八个人、欠款两万元的县金属材料公司,当年实现销售额三千多万元,创税利百万元。两年后,公司人均创税利居全县之首,他因此成为全国模范军转干部。
一位退伍战士给全连官兵写信,信中写道:“亲爱的战友,在服役期间,吃苦的甜头我们往往还不能马上体会到。”
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1952年由抗美援朝归国骨干抽组而成,1982年接替“南京路上好八连”勤务。自1998年起,中队官兵利用周末和节假日,到毗邻驻地的党的一大会址义务讲解党史,累计讲解7.6万余场次、听众450余万人次。中队全面建设过硬,先后荣立集体一等功3次、二等功11次、三等功19次,荣获国家级和省部级表彰奖励17项,2021年被确定为“学党史铸忠诚的模范中队”全国典型。
2022年,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近日给武警上海市总队执勤第四支队十中队全体官兵回信,对他们予以亲切勉励。
习近平在回信中表示,你们发扬“南京路上好八连”光荣传统,坚持学党史、铸忠诚,连续20多年在党的一大会址义务讲解党的历史、传播党的理论,收到了良好效果。我为你们取得的成绩感到高兴。
习近平强调,希望同志们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自觉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当好新时代“霓虹灯下的哨兵”,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