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安陂

更新时间:2024-05-31 09:01

南安陂,是莆田最早建成的万亩引水工程,位于萩芦溪下游的江口镇石狮村,离福建省莆田市涵江区江口镇5公里。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节度使陈洪进创建,旧名南湾上下洋陂。

基本介绍

南安陂位于莆田最大侨乡江口镇石狮村泗坝,莆田第二大溪?芦溪下游,离江口街5公里,创建于后周南唐中兴元年(958年),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建成,至今已1023年了。明正统七年(1442年)陂坏,知县刘玑率众修复,将南湾上下洋陂重修为一,改名南安陂。有集雨面积709平方公里,从溪循山作圳入沟,灌江口九里洋7000亩。

陂为拦河滚水坝型,高1.5米(不包括上宽20米的基础高度)、长342米,是莆田四大陂中坝最长创建时间最早的古陂:比1083年建成木兰陂早106年,比木兰陂坝长还长123米。1950年成立南安陂管委会,修渠堵漏,恢复灌溉面积8000亩,还扩建新开渠道,石渠化……等,计灌江口涵江29个村2万余亩,其中自流灌7600亩。它促进江口农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使莆田廿四景之一“锦江春色”形成景点。

莆田县地震学会为祝新千年而考察千年古建筑南安陂。2000年元月4日我们直达南安陂,对陂体及其周围环境进行勘察、查访。经几天的调查研究归纳三大特点:

一、选址适当:?芦溪下游至院里村,原向东偏南溪道,渐转南而西,弯了正半圆形后,急弯东而南直奔兴化湾,南安陂就建在急弯东而南处,原称南湾上下陂。经勘察分析系属侏罗系南园组地层组成,其成土母质为第四纪海相沉积物,河流冲积物,花岗闪长岩,火山凝灰岩等组成,地貌是低山山间谷地。大弯后,溪道明显出现右岸侵蚀左岩堆积现象,陂址正选在弯道下段溪面最宽处,且斜对溪流,可防拒溪流直下的冲击力。由于溪宽就流缓水薄,有效保护陂身安全,同时也在海水高潮位上面避开海潮。

二、设计合理:陂体基础宽、大且深,就地采用既坚硬又有弹性的花岗闪长岩石料,上层基石长十多米,宽厚同为0.5—0.6米,下面各层成坦水式加宽1—2米,与溪沿平行横扎,用高质性三合土粘结,上下层错位排列,下长上渐短似塔形状,基本全埋在溪底下面,故基础牢固、重心低下,稳定性强,拦河滚水坝砌在基础上面中心,使基础对称平衡,高1.5米,若溪洪水位超过,都溢陂而过,陂体则都在洪水下面,避免上游下来的漂浮物撞击和洪水的冲压力,故陂经久不毁。

三、结构完整,整体性强:砌筑的条石,各面都凿磨平整,并用粘合材料胶结得平整密合,使整个建筑物形成整体,还经常巡视检查,发现渗漏,及时堵漏修补,保证工程完好无损。同时陂体右边扎入山坡内,还砌一段石护陂与陂体连成一体,以防山体渗漏而被冲成缺口,左边扎到岸边,且陂体内外岸边,都砌一段石护岸与岸高齐,也都与陂体连成一体。这样两边都牢牢地夹住整个陂。所以南安陂能经受住千百年来无数次地震、溪洪等的冲击而不摧。尤其1604年本地八级大地震的摧残也不毁。这是建造者遵循自然规律的创举,也给后人留下启迪。

历史沿革

民间传说,在南安陂未建之前,先筑馆洋陂,但因地势太低,灌地无多,乃于其上游建南安陂,以灌较高之地。现两陂俱存,上陂名南安陂,陂俗称“乞食陂”,下陂因效益有限,所以被人忽视。

南安陂为浆砌条石滚水坝,陂高2.94米,长379.3米,坝体结构别具一格,使用重1.4~2.0吨的大条石砌筑。陂顶为大石板斜铺,靠下游端用干砌石墙垫高0.8米,使石板斜插朝向上游。原大石板每块宽0.6米,厚0.3米,长3~4米,50年代后加高的二层,其长度2~3米。下游坦水分三层迭砌,每层外露长度1.5~2.0米,跌差0.3米,坦水末端抛填大块石护脚。上游坦水用三合土夯填。陂右端设排砂闸1座,孔宽3.5米,深1.5米。右侧有进水闸1座,高2米,净宽3米。干渠长10.2公里,进入九里洋,受益29个村庄,解决农业灌溉用水问题,还为广大群众提供生活水源。

在民国时期,陂身及渠圳年久失修,渗漏不堪,严重影响灌区引蓄水。民国31年(1942年)抗日战争期间,国民党当局,借“以利军事”为名,部分渠道被毁,至1949年,灌区耕地有1万多亩,但保证灌溉只有0.8万亩。

1950年成立南安陂管理委员会,对陂身漏水进行堵塞,整修被毁坏的渠道,有效灌溉达到万亩。但原有引水进入平原后水位已低,贮蓄在平原纵横交错的沟道中,农民再用水车提水灌田。1954年冬,晋江专署派来水利技术人员,经勘定,于“三十六亩”处将原干渠改线,放缓渠道纵比降,新开双鱼山至普陀庵总干渠1条长1.25公里,抬高渠床1米,再开挖左右渠2条,左干渠填筑2公里,直达新墩海滩地;右干渠长7.25公里,把渠道延伸至后郭滩地。同时填筑支渠14条,分渠5条,总长度22公里,修建干支渠建筑物88座。1956年2月改善灌溉工程竣工,使当时的石东、石西、丰美、新前、江口、郊上、东吴、后郭等8个乡(包括行政村)受益,1.2万亩田地大部分实现自流灌溉,一年可节省30万个车水劳动工日。同时新开排洪沟1条,长2.5公里,控制大路坑溪水,减轻九里洋涝灾为患。整个工程完成土石方19.15万立方米,民间投工20.54万工日,国家补助3万元,群众自筹投入7万元。是年取得农业大丰收,粮食产量比1955年增长34.4%。

为增加引水流量,1976年南安陂加高0.3米。1977年在陂首溪滩中填筑1道长342米、深2米的粘土防渗墙,陂身砌体再行勾缝。1978年总干渠改造取直,加宽外渠堤。干渠裁弯取直200米,同时对灌区渠道全面砌石护坡防渗,到1979年5月止,完成干支渠、斗毛渠石渠共58.85公里。1982年陂首再次加高0.25米;两次加高,使正常引水量增加0.5立方米/秒。进水闸还设置启闭机,及新建渡槽2座。1986年秋旱严重,陂下水位下降,发现下游坦水被冲刷淘空深1~2.5米,长达217米。立即组织抢险指挥部,安装机电抽水,对坝身进行整修加固,于坦水末端砌筑1道长217米的截水墙,墙高2米,底宽1.5米,顶宽0.6米,墙外侧用条石浆砌,中间浇筑混凝土,解决淘空问题;重点段坦水外加抛块石防冲;在陂石沉陷、断裂处重新翻修和灌浆、勾缝加固。另增砌左岸挡土墙1道,长84米、高3米。计完成浆砌体1040立方米,干砌体620立方米,浇混凝土310立方米,用去经费13万元,其中自筹2.5万元。

1991年,南安陂工程有大小渠道78.5公里,建筑物204座,有效灌溉面积已达1.35万亩,比1949年增加68.8%。抗旱标准从30天提高到80天。实现灌区田地规格化,排灌系统化,田间道路化。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