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僚

更新时间:2022-03-22 22:25

南平僚,又称“南川僚”、“渝州蛮”,约于战国末年开始在藻渡河流域出现,活动地带包括今万盛全境以及南川、綦江、桐梓的一部分。南平僚的来源有几种可能,或是贵州中部的夜郎人北迁,或是重庆一带的巴人南移,或是夜郎人和巴人的融合。

基本资料

据《旧唐书·南平僚传》记载:“南平僚者,部落四千余户,土气多瘴疠,山有毒草及沙虱、蝮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栏。男子左袵露发徒跣,妇人横布两幅,穿中贯其首,名为通裙。……土多女少男,为婚之法,女氏必先货求男族。贫者无以嫁女,多卖与富人为婢。俗皆妇人执役。”

藻渡河在旧志上称作“僚人河”,是綦江(古称南溪、夜郎溪、僰{bó}溪)的两条主要支流之一,以前为山高林密、蛮荒瘴疠之地。南平僚就在这些与世隔绝的地方过着穴居、渔猎生活。据地方志载,藻渡河分布过三支南平僚:红僚、花僚、青衣僚,以所穿麻衣色彩区别。南平僚捕鱼用柳叶舟,妇女以棕丝织网具,男子在湍急的河水里奔梭如箭。丰收时两岸僚人击铜鼓讴歌,摇摆而舞。《太平御览》一书中有“僚人不解丝竹,唯坎(击打)铜鼓”的记载。铜鼓是僚人部落的象征物。

风俗习惯

南平僚的生活习俗带有明显的夜郎民族特征,如文身,椎髻,跣足,流行打牙(凿齿)、鸡卜、猎头祭鬼,住干栏(吊脚楼类建筑)、穿桶裙(通裙、统裙),击铜鼓讴歌,生育有水产和产瓮之习等。南平僚的葬俗则受巴人、僰人的影响,以岩墓葬、悬棺葬为主。自东汉至隋唐600多年间,南平僚在万盛一带留下了大量依山傍水的岩墓群。距铜鼓滩不远的关坝镇高坎子、石虎头两处岩墓群,有墓70余穴,具有重要的考古价值。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南平僚很少与外部有经济文化往来,处于封闭的原始社会状态。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僚酋“剑荔王”遣使进铜鼓,请予内附。贞观十年(公元636年),朝廷以今万盛区青年镇为中心置溱州,辖荣懿、扶欢二县,对南平僚予以羁縻。汉人逐步迁入该地区。在汉文化的影响下,南平僚的经济有了长足发展,开始习汉话,用汉名,生活习俗也有所变化,如墓葬由岩葬改为土葬。

发展历史

五代时期,战乱频仍,南平僚酋各自割据称雄,时降时叛,朝廷鞭长莫及。宋太祖乾德四年(公元966年),南平僚又进铜鼓内附。英宗治平年间(公元1064年),溱州为僚酋李光吉、梁承秀、王兖三族所控制,“各有地客数千户”,与官府对抗,拒赋税,匿亡命,扰边民,掠财物。神宗熙宁元年(公元1072年),朝廷派夔州路转运使孙固荡平三族。其后不久,以木斗为首的南平僚再次反叛。熙宁七年(公元1078年),梓夔访察使熊本率兵讨伐,进驻铜佛坝(今綦江赶水),溯藻渡河而上,在铜鼓滩一带与僚人发生激战,“焚积聚,以破其党,木斗气索,举溱州五百里地来归”(《宋史·熊本列传》)。这一战非常惨烈,大多数男僚被杀,藻渡河血流漂杵。据传藻渡河有野鬼塘,及当年僚妇以漂河灯仪式祭祀丈夫之处。

经过宋军两次讨伐,南平僚被杀戮殆尽,藻渡河一带田土荒芜,人丁凋零,苗人、汉人大量迁入。据考证,劫余的南平僚,少部分融于苗、汉民族中,其余则迁徙至云贵高原,更远迁徙到了今云南西双版纳及泰国一带。1992年,云南民族学院一教授来渝考察,认为藻渡河南平僚乃傣族的先民。

唐代南平州(今贵州省独山县以西)的僚人共有4000多户,约2万人左右,分布在今川南以及川、黔、桂三省交界处一带。这里气候湿热,多瘴疠之疫,人们居住的是富有特色的干阑式建筑,即二层楼房,下养牛猪鸡鸭,搁置农具。楼上供人们煮饭、活动、住宿。男子着左衽衣,妇女用两幅横布,从中贯头而穿,“通裙”。以三四寸长的细竹筒,斜插耳孔以为装饰。据说该地女多男少,妇女多负担生产劳动,并由女方向男家求婚结亲。僚人有产翁坐褥的习俗,即“僚妇生子便起,其夫卧床褥。饮食皆如乳妇,稍不卫护,其孕妇疾皆生焉,其妻亦无所苦,炊爨樵苏自若”。贫苦之家没有嫁妆给女儿作陪嫁,所以只能卖给富裕之家作婢女。

南平僚首领朱姓,称“剑荔王”,629年(贞观三年)剑荔王遣使朝见唐王朝,以其地属渝州。传说僚人中有飞头、凿齿(乌武)、鼻饮、白衫、花面、赤褌等21种。其中有些因服饰(如白衫、赤褌),有些因文面鼻饮等习俗(如花面、鼻饮)而得名。其中有的如“乌武僚,地多瘴毒,中者不能饮药,故自凿齿”(称凿齿)而得名。都有一定的道理。而有的如“飞头僚者,头欲飞,周项有痕如缕,妻子共守之。及夜如病,头忽亡,比旦还”(称飞头)而得名,无疑是荒唐无稽的。

僚人概说

中国的南部、西南部以及越南的北部,这个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区以及夹杂在其中的河谷、平原、丘陵地带上,生活着一个人口众多的民族。因为这个民族的人们与泰国人有着明显的人种和语言渊源关系,所以被国际泰学界泛称为“北泰人(North Thai)”,而他们则都有两个较为统一的自称——“土”[tho 3]或[to 3](意为‘本地人’)和“僚”[rau 2]或[lau 2](意为‘我们的人’),所以法国人在对越南的殖民统治时期,将他们统称为“土族[tho 3]”。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方面根据他们的分布区域,将之划分为“壮族(Bouxcuengh)”和“布依族(Buxqyaix)”两个民族,至今人口已经超过了2000万(壮族1700多万,布依族300多万);而越南人在脱离了法国人的统治以后,曾经继承了法国人的“土族[Tho]”这个族称来称呼这个民族,后来于1958年一度采用了中国的叫法 —— 壮族,两年以后就又根据这些人内部各个支系不同的自称,而将这个族群划分为了几个民族 —— 岱族(Tay)、侬族(Nung)、高栏、布依、都依、热依,而中国方面仍旧将之看成是壮族,将壮族视为中国重要的跨境民族之一。

其实,从血统、语言、文化、分布、社会、经济各个角度上看,这个族群无论如何都可以说是同一个民族,不管是壮族、布依族,还是侬族、岱族,其实都是一个民族不同的称呼而已。根据语言来看,他们可以分为南北两大系统,区别在于北部系统的语言没有送气的塞音,而南部系统则有。南部系统包括中国的南部壮族和越南的岱族、侬族、高栏,北部系统包括中国的北部壮族、布依族和越南的布依、热依、都依等法定民族。而这个族群内部按地域和支系的不同,有“布饶(僚)”“布土”“布壮”“布依”“布央”“布侬”“布岱”等20几个自称。然而,唯一能够统一整个族群的称呼,其实从隋唐开始早已经出现在汉文的记载里——“僚”,实为古汉人对这个族群普遍自称的汉字译音。所以在这里,我们以最为普遍和统一、而且承上启下的自称“僚”来统一所谓的“壮族”、“布依族”、“侬族”、“岱族”。相通的语言、同质的文化、一样的血统、连贯的分布,使得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我们的民族”——“僚”(RAU)。

僚人概貌

壮族,是中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一个民族,也是目前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国内壮族人口大约1700多万(不含布依族)。另外,国外的越南北部各省也分布着200多万壮族人(越南最大的少数民族也是壮族,越南人将之称为岱-侬族)。布依族人口约在300万左右,主要分布在贵州省南部各州,云南省罗平县的布依族是80年代才从壮族里重新划分出去的。僚人聚居区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为中心,东起广东省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西至云南省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南跨越南北部各省,北到贵州省南部。另外,全国其他各地也散居着不少壮族人,以湖南江华县、四川南部、陕西柞水县、新疆等省区最多。僚人地区是全世界著名的岩溶地区,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喀斯特地貌集中在壮族·布依族聚居的广西、云南东部、贵州南部和越南北部,所以壮族·布依族可以称做是“喀斯特民族”。壮族地区以农业为主要产业,驰名中外的茴油、三七、蛤蚧是壮族地区久负盛名的特产。芒果、甘蔗产量居全国首位。

壮族是古代华南、西南百越族的直系后裔。现代壮族分为南壮和北壮两大方言区,民族内部主要有布壮、布依、布央、布侬、布傣、布偏、布陇、侬安等支系(详见支系表)。布壮支系广泛分布于广西中部的柳江、红水河、邕江流域;其次是布依支系,广西西部的右江流域以北直到贵州南部、以西到云南东部,都是布依支系的分布区;而布央支系则分布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的喀斯特高原上(主要是靖西、德保、天等、那坡等县);布傣支系则主要聚居在左江流域(龙州、大新、天等、凭祥、东兴等县市)、云南文山州西南部和越南北部谅山、高平等省;布偏支系分布于广西南部的上思县和滨海城市防城、东兴等广大地区,越南北部沿海省份也有分布;布侬与布侬安支系则分散于左江、右江等流域和云南省文山州,与其他支系杂居,越南的北部也散居着许多属于这两个支系的壮族。壮族虽然支系繁多,但是都有一个统一的自称--“土”(南部Tho/北部To)或“僚”(Rau),按方言不同有“布土/布僚”、“魂土/魂僚”、“根土/根僚”等称呼,其中“土”的意思是“本地人”,而“僚”则是“我们的人”的意思。现在贵州省的布依族与壮族北部方言的布依支系语言完全相通,文化统一,无论如何都可以称为是一个民族。而海南省的临高人、云南省的傣族和国外的泰族、老挝族、缅甸的掸族等都是壮族最近的直系亲属。另外,侗族、水族、毛难族、仫佬族、仡佬族、黎族等,与壮族都有同源关系。所有这些民族的语言,都属于壮侗语族。

历史源流

僚人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土著民族。在远古时代,岭南大地山岭绵延,洞穴众多,丛林莽莽,兽类出没;江河湖海,盛产鱼虾。这种优越的自然条件和资源,为最初的人类居住和生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据考古学家的考古发现,早在几十万年至一万多年前,广西大地上就有古人类的广泛活动。今壮族聚居的右江河谷地带,已发现多处六七十万年前古人类活动留下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其中有不少文化遗物。五万至一万多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桂中、桂南、桂西的广大地区,已发现人类化石13处,文化遗址、遗物分布点100多处。如桂中的“柳江人”、“麒麟山人”、“白莲洞人”、“九头山人”、“都乐人”、“甘前人”,桂北的“宝积山人”、“荔浦人”,桂南的“灵山人”,桂西的“干淹人”、“九楞山人”、“隆林人”、“定模洞人”等,都以发现地点名称来命名。这些古人类的体质特征,大体是头部颧骨较大而且前突,鼻骨低而宽,鼻梁稍凹,上门齿呈铲形等,属南方蒙古人种,与现代壮族·布依族人的体质特征相似。

发展到四五千年至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人类活动的领域更为广阔。广西境内,东起浔江两岸,西至那坡、大新,南自北部湾,北至灌阳、全州,已发现的人类文化遗址有数百处之多。同人类遗骸一同出土的有大量的经过加工的新石器,如有肩石斧、有段石石奔、有肩大石铲等,还有大量的陶器、鱼网坠、骨器和蚌器。石锄、石铲和陶器的制造和使用,表明新石器时代的壮族先民已从渔猎生活过渡到稳定的锄耕农业生活。据考古学家研究,广西新石器时代的人类同旧石器时代的人类相比,有着承传的关系。数万年前至几千年前广西人类同现代壮族在体质上的相似特征,有力地说明了他们是广西壮族等土著民族最古老的祖先。

僚人的先人百越人在春秋战国就活跃于长江以南的各个省份。秦始皇统一六国、平定扬越、闽越以后,就派遣尉屠骓率领50万大军南下岭南,但就立即遭到了僚人先人西瓯和骆越人顽强的抵抗,造成秦军“伏尸流血数十万”,就连秦军主帅尉屠骓也被西瓯人斩杀。为了扭转这种局面,秦始皇下令开凿有名的灵渠,保证了给养和援兵源源不断地到达岭南,终于击溃强悍的西瓯,又经过6年的苦战,借助数倍于骆越的兵力,最终战胜西瓯与骆越,统一了整个岭南,从此濮僚地区正式划入中国版图,壮族·布依族也成为了中华民族中的一员。

公元六世纪以后的唐、宋时期,居住广西的壮族先民称为俚、僚、土人。唐、宋时期由于国家的统一和经济文化的发展,王朝对广西的统治大为加强。在行政上,唐设岭南西道,宋设广南西路,在壮族地区设羁縻州县,以俚、僚首领为知州、知县,壮族历史上漫长的土司制度开始建立。北宋时期,壮族人在自己的首领侬智高的率领下奋起抗击越南的入侵,建立“南天国”和“大南国”,并英勇反抗北宋的镇压,曾经攻克了广西大部分州县和广东西部,并围困了当时的华南政治经济中心广州。侬智高失败以后,北宋为了加强对壮族地区的控制而强化了土司制度的建立。土司制度一直延续到清末民初,给壮族社会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明朝时期,壮族巾帼英雄瓦氏夫人曾响应明政府的征调,以女流之辈加58岁高龄,带了几千壮族狼兵前赴江浙抗倭前线,打响了抗倭斗争的胜利第一仗,此后明朝军队才开始扭转屡战屡败的局面,最后把日本海盗成功赶出中国沿海地区。

壮族在近现代也是以骁勇善战而著称。清末的太平天国运动中,壮族是重要的参与者。很多太平天国的重要将领如李开芳、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等都是壮族人。中国近代史上的对外战争中,唯一取得胜利的是中法战争,也是壮族人组成的黑旗军和驻桂边防军取得的。

秦以来,壮族先人历代分别被称为南越、濮、僚、俚、溪峒蛮、乌浒,在宋代史籍中称为始被称为“撞”、“僮”、“仲”,明清时也有称为僮人、良人、土人的。解放后,广西的僚人称统称“僮”(与‘壮’同音);而贵州省则采用了当地僚人比较普遍的自称——“布依”来作为族称;云南省僚人则根据各支系自称而分别上报了“侬族”“沙族”“土族”“天保”等民族称呼,后来根据各支系语言文化比较结果,统称僮族。1958年3月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同年云南省成立云南文山僮族苗族自治州。1965年在周恩来总理的倡议下改族名为“壮族”,一直沿用至今。贵州省南部的僚人则坚持了“布依族”的族称,并成立了黔西南、黔南两个布依族苗族自治州。

语言文字

僚人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僚语(北部壮语·布依语+南部壮语·岱侬语)。僚语的系属问题一直是国际壮泰语学界的一个有争议的话题,从语系—语族—语支的大小排列关系上看,僚语属于壮侗语族(侗台语族)·壮傣语支(台语支)这个提法已经是国内外历史语言学界的公识,但是至今系属未明。国内学者多持属汉藏语系这一说法,而国际历史语言学界多主张壮语、泰语为台-加岱语系。近年来,国内历史语言学界研究也表明,僚语与汉语的相似,如都是有音调的语言,都是孤立语,都无词形变化、而以虚词来表达语法等共同点只是历史上汉、越民族相互影响的关系造成的,不足以说明壮语与汉语有着共同的来源,因为,“语系”是西方历史语言学的提法,其主要根据为两种语言要有数量众多而且系统分明的同源词,而壮语与汉语的关系词大都只是借用关系,还不能证明为同源关系,壮语本身的固有词汇大都无法从汉语或古汉语中找到,反而在东南亚国家的许多非汉藏语系语言里可以找到一些壮语基本词汇的同源词,所以本站持僚语属于台-加岱语系的观点。另外,国外也有学者主张台-加岱语系还可以与南岛语系一起建立澳-泰语系等。

壮语分南北两大方言,南部方言和北部方言的区别在于发音上,南部壮语有[k/kh] [p/ph] [t/th]等送气塞音与不送气塞音的对立关系,国外的岱侬语属于南部壮语;而北部壮语则只有不送气塞音[k] [p] [t]等,国内的布依语属于壮语北部方言。而云南的傣语、海南的临高话、国外的泰语、老挝语、掸语都与壮语有着最密切的亲属关系,它们都属于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僚人主要有两种文字。一种是自唐宋以来就依照汉字的六书构字法创制的方块壮文/方块布依文(Sawndip),或称作古壮字、土俗字,广泛用于民间的宗教典籍、歌谣记事、书信帐单人名地名等等。不过僚语方块字历史上没有得到统一和规范,字形和字意往往因方言不同而有所出入,只是在民间流行,历史上没有得到官方认可。另一种是1955年创制了以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以及自创符号混合拼写的拼音壮文。1957年《壮文方案》被国务院批准,结束了壮族人民没有自己合法文字的历史。今天人民币上的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就有一种是拼音壮文。布依文字则是根据“布-壮文字联盟方针”、以拼音壮语为基础而创造的一种方言文字。20世纪80年代,壮文实现全部拉丁字母化拼写改革,而布依文也进行自身的全部拉丁字母化改革,因为不再维持同样的拼写规则,“壮-布文字联盟方案”实际上已经取消。壮族、布依族虽然拥有自己的文字,不过,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壮文、布依文教育并没有在濮僚地区普及开来,造成广大壮族、布依族民众只知自己母语,而不识自己文字的社会现状,这对濮僚地区的文化发展与文化传承,都是一个严重的束缚,今后如何在壮族、布依族聚居区大力普及本民族语文教育,是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民族文化

僚人是个诗性的民族,这表现在僚人歌谣文化的发达上。广西被称为“歌海”,这与壮族的善歌有关。贵州的布依族地区也有“诗乡歌海”的称号。在传统社会里,山歌贯穿僚人的一生,从人的出生开始,在成长过程中就要接受歌谣文化的熏陶,恋爱对歌,结婚唱歌,生子授歌,节庆时聚歌,劳作时创歌,高兴时欢歌,伤心时悲歌,到一个人生命终结的时候,亲朋好友都要来悼歌。僚人的善歌与他们的文字在历史上不统一和文字教育不普及有很大的关系,濮僚平民百姓无法用文字来记录和传承他们的民族文化,诗歌和歌谣无形中就起着重要的替代作用。壮族的民歌记录着壮族的长篇史诗,韵律方面要求严格,音乐上又发明了独一无二的大二度和声,所以,壮族民歌包含的文化因子是极其丰富的,浩瀚的壮乡歌海就是壮族文化的汪洋。

僚人最著名的史诗是创世纪神话和讲述人类起源的《布洛陀》(布依族文学研究一般译为《抱陆陀》,实为同音异写),它可以说是僚族宗教的《圣经》,也可以说是僚族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在集中本民族民间文学、音乐、舞蹈、技艺的基础上,壮族人民创造了壮戏。壮戏主要分为南路壮戏、北路壮戏、云南壮戏、师公戏等。布依族戏剧是由北路壮剧传入而发展形成的,虽然也形成了自己的地方特色,不过还没有脱离北路壮剧的范畴。

壮族古代文化最富有神气色彩的是广西宁明县的岜莱壁画(花山崖壁画)。宁明县明江两岸的花山,整座峭崖画满了各种呈土红色的人像和物像。人像中有正面和侧面两种姿势。正面人像两手高举、两脚叉开成立马式。侧面人像两手平伸、两腿微蹲成跳跃式,既像练兵习武,又如狂舞欢歌。物像中有似马似狗的,也有像藤牌、锣鼓、太阳的。画像中的人物线条粗犷,栩栩如生。正画人像中有佩刀剑的,有戴桂冠的,是这些人物中的头人或指挥者。其周围都有一群“小人物”朝着他,组成了一幅幅神情各异的画面。有关资料记载,花山崖壁画宽220米,高45米,人物图像1800多个,绘画年代在东汉以前,距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了。壮族先民绘制这个大型的崖壁画用意是什么?一些专家学者经过实地考察后, 有说是祝捷庆功,有的说是欢庆丰收,还有说是操练或出猎什么的,说法不一。总之,目前仍是个迷。花山崖壁画是壮族的艺术瑰宝,它那古朴粗犷的笔法和风格,那栩栩如生呼之欲出的人物神态,体现了古代壮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高超的艺术水准。有关学者专家公认:左江花山崖壁画就其分布之广,作画地点之陡峭,画面之雄伟壮观,作画条件之艰险,都是国内外所罕见,在世界美术史上应享有崇高的地位。现在花崖壁画这一壮族艺术瑰宝已蜚声国内外。

铜鼓是古僚人最有代表性的民间乐器。僚人是流行于中国西南各民族的“铜鼓文化”的最早创造者。从如今仍然存世的铜鼓精品上,我们可以看到迄今两千年的青铜铸造工艺是多么精湛、艺术造型是多么美妙,这显示出壮族·布依族先民早已达到很高的文明程度。僚族的铜鼓,是我国古代青铜文化中的一颗明珠。壮族铜鼓中有一面直径165厘米,高67.5厘米, 重300多公斤的鼓。让一个中等身材的人躺在鼓面上伸展四肢也不会露出鼓边之外,堪称“铜鼓之王”,它体态庞然,花纹精细,鼓面中心有八道光芒的太阳纹,外围用突起的同心圆弦纹分成五道晕圈,各晕圈内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单线旋出的云纹和菱形套的雷纹,鼓身晕圈密而窄,也全饰以云纹和雷纹。铜鼓源远流长,影响深远,铸造精致,音响宏亮。古代是传递信息发号传令的标志,是权力和财富的象征。人们常在喜庆的节日里敲奏它伴以歌舞。在宗教的活动中祭祀祖先,祈求神灵,人安粮丰。 如今南宁的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物馆,是全世界铜鼓收藏数量最多、最有研究价值的地方。

僚人的传统服饰多姿多彩,因地而异,但也都有一些共同点。妇女上身多穿右衽或左衽无领上衣,下穿长裤或辄裙,裤脚滚花边,裤外套镶有花边的短裙,包各式各样的头巾,穿绣花鞋,喜戴银手饰;男子穿无领右大襟和对襟衣,穿长裤,包头巾,扎腰带,穿布鞋。至今在一些地区仍保留凿齿和文身的习俗。不过,随着壮族·布依族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很多年轻人已经普遍接受和喜欢现代流行服饰,传统服饰在现在许多壮族城乡已经不多见,只是节庆的时候人们才会身着民族盛装参加多种庆典。壮锦、壮绣、蜡染是僚人妇女驰名天下的家庭工艺品。

僚人的传统民居是干栏建筑。目前保留有这种传统民居的壮族县份主要有广西西南和西北的德保、靖西、那坡、大新、龙州、田阳、乐业、隆林、西林、田林、巴马、东兰、天峨、凤山、龙胜等山区县份和云南的壮族地区,贵州布依族聚居区也保留有大量杆栏建筑的村寨。依山榜水的濮僚村寨,干栏建筑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民居的特点是三层楼居式房屋,底层为圈养家畜和家禽、摆放农具,中间一层为为铺竹木板的人的居室,最上一层为神台与存放谷物的阁楼。干栏建筑是濮僚人民历史上发明创造的一种适应湿热气候和预防毒蛇猛兽侵扰的亚热带民居,如今的瑶族、苗族等民族也采用了这种建筑来构造他们自己的民居。多为5--7开间,竹木建筑或半土木建筑,不过近年来德保、靖西、巴马等地方的干栏建筑已经朝着现代居室方向发展,不少干栏建筑外观为钢筋混凝土构造,不过还保留有干栏的基本特征。

民风礼俗

僚人是个好客的民族,过去到壮族村寨任何一家作客的客人都被认为是全寨的客人,往往几家轮流请吃饭,有时一餐饭吃五、六家。平时即有相互做客的习惯,比如一家杀猪, 必定请全村各户每家来一人,共吃一餐。招待客人的餐桌上务必备酒,方显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客人到家,必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给客人以最好的食宿,对客人中的长者和新客尤其热情。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 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路遇老人,男的要称“公”或“褒”,女的则称“婆”或“娅(老太太)”。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

多数地区的僚人习惯于日食三餐,有少数地区也吃四餐,即在中、晚餐之间加一小餐。早、中餐比较简单,一般吃稀饭,晚餐为正餐,多吃干饭,菜肴也较为丰富。大米、玉米是壮族地区盛产的粮食,自然成为他们的主食。日常蔬菜有青菜、瓜苗、瓜叶、京白菜(大白菜)、小白菜、油菜、芥菜、生菜、芹菜、 菠菜、芥蓝、蕹菜、萝卜、苦麻菜,甚至豆叶、红薯叶、南瓜苗、南瓜花、豌豆苗也可以为菜。以水煮最为常见,也有腌菜的习惯,腌成酸菜、酸笋、咸萝卜、大头菜等。快出锅时加 入猪油、食盐、葱花。 壮族对任何禽畜肉都不禁吃,如猪肉、牛肉、羊肉、鸡、鸭、鹅等,有些地区还酷爱吃狗肉。猪肉也是整块先煮,后切成一手见方肉块,回锅加调料即成。壮族人习惯将新鲜的鸡、鸭、鱼和蔬菜制成七八成熟,菜在热锅中稍煸炒后即出锅,可以保持菜的鲜味。壮族自家还酿制米酒、红薯酒和木薯酒,度数都不太高,其中米酒是过节和待客的主要 饮料,有的在米酒中配以鸡胆称为鸡胆酒,配以鸡杂称为鸡杂酒,配以猪肝称为猪肝酒。饮鸡杂酒和猪肝酒时要一饮而尽,留在嘴里的鸡杂、猪肝则慢慢咀嚼,既可解酒,又可当菜。

典型食品:壮族有许多著名的菜肴和小吃,主要有:马脚杆,鱼生,烤乳猪,花糯米饭、宁明壮粽,状元柴把,白切狗肉,壮家酥鸡,清炖破脸狗,龙泵三夹。

宗教禁忌

僚人全民普遍信仰民族宗教——摩教,崇拜智慧之神布洛陀,祭祀祖先。壮族地区历史上曾是法国的半殖民地,所以也有部分人信仰天主教和基督教。著名节日有一年一度的“三月三”和“六月六”等。壮族最隆重的节日莫过于春节,其次是七月十五中元鬼节、三月三、清明上坟、八月十五中秋,还有端午、重阳、尝新、冬至、牛魂、送灶等等,几乎每个月都要过节。春节一般在腊月二十三过送灶节后便开始着手准备,二十七宰年猪,二十八包粽子,二十九做糍粑。除夕晚,在丰盛的菜肴中最富特色的是整煮的大公鸡,家家必有。年初一喝糯 米甜酒、吃汤圆(一种不带馅的元宵,煮时水里放糖),初二以后方能走亲访友,相互拜年, 互赠的食品中有糍粑、粽子、米花糖等,一直延续到十五元宵,有些地方甚至到正月三十, 整个春节才算结束。三月三按过去的习俗为上坟扫墓的日子,届时家家户户都要派人携带五色糯米饭、彩蛋等到先祖坟头去祭祀、清扫墓地,并由长者宣讲祖传家史、族规,共进野餐。还有的对唱山歌,热闹非凡。1940年后,这一传统已逐步发展到有组织的赛歌会,气氛更加隆重、热烈。 其他节日食俗也都各有讲究,各具特色,比如中元吃鸭、端午吃粽、重阳吃粑等等。

僚人由于几乎全民信教,所以也有不少民族禁忌:

(1)饮食禁忌。按地区和支系不同,分别有:忌食青蛙;忌吃死于笼中的鸡;忌食牛肉,以为牛为耕作之帮手,故不忍食之;禁吃狗肉,据传壮族先民中,有人生而丧母,又被后母遗弃野外,家中母犬乳之,才得以成人,故为报狗恩而禁食狗肉(但有些区壮族视狗肉为补养珍品,每年农历二月十二和五月初五杀狗,并称‘狗肉节’)。吃饭时,忌将筷子插入碗中,因祭死者才如此;忌筷子跌落在地上;饭热忌用嘴吹,恐将饭粒吹走日后无饭可吃。

(2)岁时节日禁忌。农历正月初一不吃荦,不吃粑粑,不吃青菜;不得在门口晒衣物;不扫地,怕财外流;不借物与他人;忌拿火出门,做饭亦忌吹火,否则认为年内有火灾、旱灾;禁舂米、劈材;禁妇女梳头等。正月初一到十五,忌洗衣,否则闹水灾;忌用斧,否则犯杀字,有凶祸。清明日忌点火,否则天旱。六月六忌下田,认为是日神农坐在田间,下田会折腰而死。

(3)宗教信仰禁忌。忌以手指指神圣物,如神像、菩萨等,恐不恭神明而受惩罚。二月初三祭龙山,禁砍伐山林。进山时不可讲丑话、坏话、不吉利的话,以免得罪山神,遭受跌落、刮伤、禽兽袭击等报应。不可面对社公、社坛、土地公、花婆神位及坟墓解手。违者须杀鸡祭祀,以求神灵宽恕。已嫁的女儿回娘家忌摸祭坛、香案和上面的供品。

(4)宅忌。建房时,忌房门向西向北,因西表示上西天,主死亡;北:“背”也,主家运破衰。忌开门见山,有俗语“开门见山,祖宗不安”,在人丁、六蓄都会不兴旺。忌前后门在一条直线上,否则认为财气会前门进,后门出,对人也不吉利。

节日庆典

僚人的民族节日主要有: ⒈迎新火和桃新水 ⒉药市 ⒊达旺节 ⒋吃立节 ⒌祝寿节 ⒍鱼花节 ⒎娅拜节 ⒏五谷庙节 ⒐霜降节 ⒑双喜节 11.三月三 12.牛魂节 13.六月六 14.中元节 15.蚂拐节 16.花朝节 17.歌圩

充满奇风异彩的壮族节庆,多数是以村寨或家庭为中心的。说到交际最广泛、规模跨州过县、可以把所有人都牵动起来的节庆,莫过于歌墟了。壮族人的能歌善唱是举世闻名的,以歌来讲述事情、表露情感、宣泄情绪,自古以来就有以歌会友、赛歌选贤能、以歌传情择偶、赛歌择婿等风俗,逐渐形成了“歌墟”这种以歌为主的节日盛会。每到农历三月初三,六月六等时节,壮乡处处成了歌的海洋。盛装打扮的人们向歌墟涌去,他们带着节前已做好的五色糯饭和彩蛋,先去祭祀歌仙刘三姐的神像,祈求她赐予歌才。刘三姐是壮族人心目中美与爱、智慧与才能的化身,据说歌墟便是为纪念刘三姐而起的。人们敬过刘三姐后,即争相亮开歌喉相对唱,歌声此起彼落。打擂台式的对歌是最有趣的,应对双方或单对单、或组对组,歌词往往都是脱口而出,即与“爆肚”,以难倒对方为胜,当然大不乏戏谑诙谐之词,逗得听众哄堂大笑。节日期间,不但有欢歌笑语,还有抢花炮、耍鸡技、舞龙舞凤、演壮戏等各种文娱活动;而最终硕果磊磊的,却是造就了双双对对的美好姻缘。实际上,壮族男女青年把三月三视为他(她)们的“情人节”,谁不想抓住这每年一度最好的交际机会,觅得意中人呢?这时,传情择偶的对歌便在歌墟的一角展开。通常先是小伙子唱“游览歌”,观察物色对手,遇到合适的对象,就唱起见面歌、邀请歌,女方如果有意,便以歌声回应,彼此有了倾慕之心,就唱爱慕歌。若姑娘觉得小伙子的人才、歌才都合意,就会悄悄将自己精心绣制的绣球赠给意中人。绣球是用12块花瓣结成的一个圆球,每瓣代表一个月份,它是壮族人的传情信物。

有的地方,歌墟场上还会搭起彩棚让男女青年互抛绣球,那场面既欢乐又让人感到情意绵绵,煞是动人。隆重的歌墟往往要一连狂歌几天。而近年来,壮族歌节更发展成为“广西国际民歌节”与“南宁国际民歌艺术节”,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民歌好手也云集而来,自然,活动内容也更加丰富多彩了。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