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6-10 10:37
南滑蜥,是石龙子科滑蜥属的两栖爬行动物。头体长5-5.5厘米,尾长6.6-8.5厘米。体形小,吻端钝圆;眶上鳞4枚;下眼睑具扁圆形透明睑窗;上唇鳞7;体鳞平滑,环体中段28-32行;肛鳞大,2片。前肢细弱,前后肢贴体相向时不相遇,第四趾趾下瓣16-18。背面浅棕色,散有黑斑点,在背中线较密,缀连成一纵行;体侧黑色纵纹自鼻孔经耳孔上方至体侧,其间有背鳞8行加两侧各半行,黑纵纹上缘平齐,下缘有缺凹,黑纵纹下方棕红色杂以黑斑点;腹面白色。
南滑蜥体细长而略扁,头体长略短于尾长。头宽略大于颈宽,吻短而末端圆钝,吻鳞宽大于高,鼻鳞较大,完整,鼻孔位于其中央;无上鼻鳞;额鼻鳞单枚,宽大于长,其前缘正中与吻鳞相节,切缝较额鼻鳞与鼻鳞之切颖短。
南滑蜥环体中段有28-30鳞行;背中线自顶鳞后至股后缘水平一纵行有鳞79-84枚,腹鳞与背鳞大小相似,腹中线自颏片后至肛鳞前一纵行有鳞87-97枚;肛鳞2枚,较大,在体侧深色纵带之间的背中段鳞片为4行加左右外侧各半行。
四肢较弱,贴体相向时,指趾相距约等于或略大于一臂长;瓣后肢指五。趾五;均具爪。指长顺序3、4、2、6、1,中长顺序4、3、5、2、1;第四趾趾下瓣13-17枚。尾圆柱形,秦岭滑蜥:末端渐细;尾下正中一行鳞征比较宽大。体背面灰棕色。身体两侧上半部始自鼻孔,通过眼,经耳孔上缘,四肢基部上方,向后延伸至尾端,各有一棕褐或黑褐色纵带;此纵带在体中段约占2 2(1/2)鳞行,上缘平直,下缘有连续缺凹略呈波状。在两侧纵带之间的背面,自颈部到尾前段有棕褐或黑褐色小点缀连成的四条链状纵线,两侧纵带下方为蓝灰或灰白色,多无斑点,仅指、趾下面略带红棕色。
生活在海拔3000米左右的向阳山坡上,白天多活动于灌丛或草丛间,亦隐匿于乱石下。主要捕食小形昆虫。卵胎生。
国内分布于青海、陕西、甘肃、宁夏、四川等省区,广泛分布于香港的林地。
南滑蜥喜欢在气温较高的时间活动。主要捕食昆虫(如蟋蟀和甲虫的幼虫)等。春季繁殖,多数雌蜥在春季末受孕。幼蜥全长38-41毫米。卵胎生。
初步研究南滑蜥的染色体核型,讨论核型在分类上的意义。采用骨髓细胞常规空气干燥法制备染色体标本片,10%Giemsa液染色。结果:南滑蜥雌性核型染色体数2n=30,核型为30,ZW。结论:南滑蜥是较进化的蜥蜴类物种之一,核型在物种的分类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23年6月26日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无危(LC)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2022),评估级别为无危(LC) 。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