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胡米尔·赫拉巴尔

更新时间:2024-06-19 10:26

博胡米尔·赫拉巴尔(Bohumil Hrabal,1914-1997),捷克作家。

人物经历

1914年3月28日,赫拉巴尔生于奥匈帝国布尔诺附近的日德尼采(现属捷克共和国)。

1918年10月,奥匈帝国解体后,捷克斯洛伐克成为独立国家。赫拉巴尔一家从波尔那迁居到一个小城镇宁布尔克的啤酒厂,他的继父弗朗基谢克·赫拉巴尔在啤酒厂做会计,随后成为了这家啤酒厂的经理,赫拉巴尔成为了啤酒厂的“少东家”。

中学毕业后,赫拉巴尔来到首都布拉格报考大学。为了能进大学,他先到私立学校学习一年拉丁文,竟发现自己具有语言才能。

1935年10月,赫拉巴尔注册进入查理大学法学院学习。但他对学法律并不感兴趣,入学后他拼命阅读文学和哲学著作,关注造形艺术和音乐。

1939年3月,“二战”初期,德国纳粹在前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的领土上建立了波西米亚摩拉维亚保护国。同年秋天,在一场声势浩大的学生反纳粹游行后,纳粹关闭了保护国的高等院校。赫拉巴尔带着法学院八学期的肄业证书回到小城宁布尔克,先在公证处当助手,后当仓库管理员,后来在火车站当铁路工人。“二战”末赫拉巴尔当上了克斯多莫拉特村的列车调度员。

1945年,战后复学,赫拉巴尔通过考试,继续学业。在获得法学博士学位后,他没如父母预想的那样成为一名律师,先在老弱病残小手工业基金会当代理,后在一家批发公司当业务员代表,接着又在一家公司当推销员。

1949年,赫拉巴尔放弃家乡优越的生活条件,到布拉格自愿成为克拉德诺钢铁厂的工人。他独自生活在布拉格郊外的利本尼区堤坝巷24号,这是一个废弃工厂车间改成的大杂院,是个住了很多茨冈人的破旧贫民区,他一住就是二十年。一到了晚上,他就走进啤酒屋打发时间,与升斗小民闲话家常,他的许多小说题材,来自这些他所谓的“时代垃圾堆”上的人物所说的故事。

1954年在冶铁厂遭受了严重的工伤以后,赫拉巴尔成为了一名废纸收购站的打包工。

1959年到1961年间,赫拉巴尔作为一名舞台布景工到诺依曼剧院上班。

1962年起,年近半百的赫拉巴尔才开始较有系统地创作。

1963年,赫拉巴尔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底层的珍珠》由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出版社出版,时年49岁。该书引起强烈反响,特殊的风格和文采即备受捷克文坛的推崇瞩目,并于9月20日获出版社奖。

1964年,捷克青年阵线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又一部短篇小说集《巴比代尔》,8月,他在《老年维特的烦恼》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写成的《中级舞蹈班》出版。

1965年3月,赫拉巴尔出版中篇小说《严密监视的列车》,《巴比代尔》短篇小说集获青年阵线出版社奖。9月24日,《严密监视的类车》、《中级舞蹈班》获捷克斯洛伐克作家出版社奖金。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被苏联军队占领之后,审查制度再次恢复。由于支持“布拉格之春”运动,赫拉巴尔的著作被列入禁止出书名单,他本人成为“被严密监视的作家”。

1970年,赫拉巴尔的两本新书被从出版社清理到了废纸回收站。已出版的著作也从书店和图书馆的书架上撤下来,根据他作品改编的电影被禁映,赫拉巴尔也被作家协会开除。为了作品能够出版,他甚至向社会公开自我检讨。

1970到1976年间,为顺应时代要求,他的创作转向遁世的“纯回忆录”,叙写过去亲历的事情。赫拉巴尔陷入人生低谷,与妻子隐居在布拉格城外的小镇。在那里,为了获得更多阳光,他爬上储藏室屋顶,把书桌锯短两个桌腿,放在屋顶斜坡上,自己则怡然自得地在桌子上用打字机写作。他的代表作《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和《过于喧嚣的孤独》就是在这样的状态下先后完成。

1986和1987年,赫拉巴尔的自传体三部曲《婚宴》、《新生活》、《林中小屋》先后在多伦多的六八出版社出版。

1987年,相伴多年的妻子艾丽什卡重病不愈逝世,赫拉巴尔的生活越来越艰难,晚年过得十分孤苦凄清。此刻的赫拉巴尔已经搁笔,他生活中的嗜好只余下做剪贴画,到小酒馆以酒会友,照顾在克斯科的猫咪。多病的他却不怎么遵照医生的嘱咐,常把药片当糖果吃,感到需要的时候才吃药,以解燃眉之急。他时不时稀里糊涂地撞伤自己,身上总少不了淤血、青块和水肿。身体日渐衰弱,心境也陷入走向尽头的恐惧、疑惑和不安。

1989年至1995年,赫拉巴尔的小说被改编成电影的还有《温柔的野蛮人》、《天使的眼睛》和《过于喧嚣的孤独》赫拉巴尔本人也在影片中客串角色。

1997年2月3日,84岁的赫拉巴尔从布拉格一家医院的五层楼坠落。关于死因,有人说是自杀,因为在他的作品中就曾出现过“从五楼坠落而亡”的情节,晚年失去妻子的他异常苦闷,想以此方式寻求解脱;也有人说,他是在窗台喂鸽子时不慎失足。

个人生活

据说赫拉巴尔的父亲是名奥匈帝国士兵,与年轻漂亮的摩拉维亚姑娘相爱,生了他后随军离去。他同母亲一起住在外婆家那里,1917年母亲认识了啤酒场的会计并结婚,养父待他和弟弟都很好,六岁时养父当了啤酒场总管,后来成为承包商。在赫拉巴尔眼里,养父是个工作专注的人。他母亲性格开朗,爽快利落,迷恋戏剧。小赫拉巴尔受不了父母对他的过分关爱,常以逆反与沉默的目光来表示腻烦。

主要作品

以上参考

创作特点

主题

赫拉巴尔在《底层的珍珠》《巴比代尔》《严密监视的列车》里的文字,并不止于个人经验的复述。他笔下的“巴比代尔”是一个无声抵抗的群体,他们以自身的全部姿态,对抗着当时的意识形态、社会体制以及各种陈规陋习。他们拥有无穷活力,惯于调侃一切,将生活视作一出悲喜剧,而又深深热爱之。着眼于整个20世纪的科技社会,赫拉巴尔在寻觅一种接近如此疏离的人类境况的视角。随着时间的推移,赫拉巴尔作品的眼界赫然变得与美国反传统的一代文人旗鼓相当,同时固守着中欧以及捷克的纯正传统。

20世纪70年代为赫拉巴尔创作的成熟期,他的书写趋向其创作及生活哲学的源头回归,放弃对外部世界的描绘,转而捕捉内在的戏剧化图景。《一缕秀发》的主角是一位啤酒厂的女管家,她象征着美、青春、活力,可以游戏人生,过得潇洒快活。她拥有旺盛的生命力,虽然丈夫常常对她不合规矩的举止感到惊骇,却也无法抵挡她个性的魅力。从表面不可见的事实,赫拉巴尔同自己的女主人公一道,透过她的眼睛来看、来讲述。赫拉巴尔端详人世的眼光覆上一抹浅浅的暗影,沾染几缕怀旧的柔情。生活的智慧与形式的完美贴合得天衣无缝,留下贯穿人生始终的哲学问题依旧无解。《我曾侍候过英国国王》是赫拉巴尔在20世纪70年代的另一个巅峰,其中藏有许多赫拉巴尔之前创作的影子:阿比西尼亚皇帝的宴会,百万富翁的拘留所,一个个画面和插曲总是带着作家生动的感受,这些场景的无稽和荒诞,超现实的蒙太奇手法,于整体中变换的片段披露出的现实的悖谬,模糊了闹剧与悲剧的边界。以时间为序,读者观察着一个命运与巴比代尔们相去甚远的人,一个以第一人称讲述自己生活轨迹的主人公迪特,他步步为营,人生梦想便是从打杂的仆役做到布拉格最气派豪华的饭店领班。这种欲念乃是他对自己下等身份的过度报偿,他总是以他者的眼光来审视自己,拿市井小民的尺度作为量度自己成功的标准,他也在生存中不自觉地接纳了这种人生观、价值观。带着几分超然,迪特历经了捷克斯洛伐克第一共和国的没落,受保护国时期以及战后的岁月。在这部小说中,赫拉巴尔向自己素来景仰的文学大师雅罗斯拉夫·哈谢克迈近了一步。他的主人公与昔日的帅克别无二致,将宏大的历史时刻分解为一系列诙谐的篇章,将以个体为中心的必然逻辑幻化为愚昧偏差的集体产物。由于自身认知和道德的局限,迪特没有分辨虚实的能力,难怪赫拉巴尔给他取名为迪特(捷克语“孩子”的意思),他思维简单,如孩童一般天真幼稚。历史的运转恰恰是由每个人微小的利益驱动的,直到进入老年,在凄清寂寞之时,迪特才最终找到自我的本质,找到生活的根本意义。就这一点而言,叙述者在许多地方与作者有所重合,主人公的口吻也格外贴近赫拉巴尔本人。

《过于喧嚣的孤独》实为赫拉巴尔奔赴本源之途的又一站。这部书也是赫拉巴尔自耶稣迈向老子的一步,从精力旺盛,对邻人充满基督之爱,到力量流失,不对人性抱有幻想,叙述者汉嘉已经在废纸堆的世界里劳作了35个年头,活在自己铺天盖地的寂寥之内,扰攘其中的只有行将被毁的书籍。书本强烈地表现了精力渐失的衰老感,汉嘉的独白如镜子般在自己身上映照出一切:现时、历史、文化以及自身存在的不可调和之矛盾。经年累月,汉嘉竟至体味到来自毁灭的变态的愉悦,足以与达·芬奇看到外国士兵毁坏他雕像时的感受相比,这种愉悦,也是出自无能为力的绝望的表达。在每一个压缩包里,汉嘉仪式般象征性地放入一本珍贵的书,亦即他的一部分生活,他的一部分自我。汉嘉的梦境里,他与这些书本的命运相似,他的身体也被埋葬了。在末日天启式的画面中,巨大的压力机将整个布拉格、所有的居民、它的传统和历史一齐摧毁。赫拉巴尔的失落感不仅是一种个人陈词,也是20世纪70年代捷克形势的暗示性图景,它牵涉到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塑造美的艺术家的命运,深切传达出作家对于整个时代文化沦落的恐惧与忧虑。

风格

赫拉巴尔在《过于喧嚣的孤独》、《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巴比代尔》等书中塑造的主人公们组成了捷克现代历史中的巴比代尔群像。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喜欢幻想和夸张,善于把令人不爽的现实转化为语言的狂欢。赫拉巴尔在艰辛的劳作中汲取到了一种共同的力量——失败者的力量,在一种特殊的社会情境中与权力周旋的能量。

《过于喧嚣的孤独》中的语言是极富特色的,在作品中,主人公急不可待地倾诉着,思路从清晰到混沌,语言从简洁到黏稠,各种喧嚣的思想和往事像浓密的啤酒泡沫一样向杯外涌出,灵气充沛,又让人目瞪口呆。在写作《我曾伺候过英国国王》的时候,赫拉巴尔被那种倾诉的欲望所控制着,他坐在阁楼的打字机面前,连续写作十八天,一气呵成,之后自己都不敢再看,更是一字不改。《过于喧嚣的孤独》是赫拉巴尔酝酿了二十年的作品,他曾经推倒重来写过三稿。第一稿是“一部阿波利奈尔式的诗稿”,因为赫拉巴尔把整个故事看成仅仅是抒情的。第二稿改成了散文,用的是布拉格口语,可是文中缺乏黑色幽默的嘲讽意味;直到最后选择用严谨的捷克书面语书写第三稿,才达到了他所期望的犹如一部忧伤的叙事曲的效果。前两稿的叙事手法因为精英叙事显得过于暧昧和含糊,而且在作为官方叙事的对立面时不够“接地气”。而最终站在“第四种人”角度的民间叙事,体现更广大的巴比代尔们的意识形态,也更容易被广泛的大多数所接受。

由于对现实生活的意象化表达,使得赫拉巴尔的作品与读者之间有了一点“陌生感”。赫拉巴尔一生经历丰富,成年后大多时间与“底层”为伴。他服过兵役,当过仓库管理员、火车站调度员、基金会保险代理员、推销员、钢铁厂工人、剧院布景工等,这也使他能够在“时代垃圾堆”上捡到闪烁的小人物的美好心灵。他在很长时间中,跟最基本生活的那个关系没有中断。赫拉巴尔跟生活之间的这种非常密切的联络,是其作品能够感人至深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赫拉巴尔的作品里面很多故事具有强烈的戏剧性和夸张性,有非常多的想象,跟社会现实有一种间接性的关系。赫拉巴尔的这种风格得益于他继承了欧洲中世纪民间文学的传统,在当时现实主义的创作浪潮中选择了不同的道路,工厂的工人,制度的变化,所有这些在赫拉巴尔的笔下不是直接呈现,不是控诉性的,他通过一个民间性的,生活性的改造,再加上富有幻想色彩的文字处理,提供了难得的一种文本。在小说《一缕秀发》中,赫拉巴尔有时一句话会不断重复,比如写丈夫回家,他妻子扑上去,先摸他上衣左面的口袋,摸完后又摸裤子右边口袋,又把他的衣服解开,摸坎肩里面的口袋。最终摸到他裤子里面的口袋,发现了胸花,是丈夫带给她的小礼物。赫拉巴尔写出了夫妻间微妙的情感,虽然不断重复、描述这种日常生活当中片断,却写得精彩至极。

获奖记录

以上参考

人物评价

后世纪念

纪念墙

在捷克首都布拉格北郊,民众为纪念其国民作家的身份,修建了一面“赫拉巴尔纪念墙”。

纪念活动

2014年,为纪念赫拉巴尔100周年诞辰,捷克共和国驻华大使馆与北京出版集团联合举办了赫拉巴尔文学分享会,吸引京城作家、读者、翻译家近百位,共同缅怀这位捷克文学的悲伤之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