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房镇

更新时间:2024-04-12 09:58

卡房镇,隶属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地处个旧市南部,东与蒙自市接壤,南与元阳县交界,西与保和乡比邻,北与锡城镇、老厂镇相连,距个旧市区14.5千米,区域总面积342.6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卡房镇户籍人口为36608人。

历史沿革

清朝时,卡房为蒙山里。

民国二年(1913年),卡房属个旧县。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卡房为个旧县第三区。民国三十三年(1944年),卡房为上方镇。

1950年1月,上方区成立,驻地卡房;同年6月,上方区与新山区合并。

1951年1月,建立新山区,设区公所,驻地迁至新山。

1952年6月,新山区改名第四区,区公所改为区政府,驻地迁至卡房。

1956年10月,第四区更名卡房区。

1958年10月,卡房区改为卡房公社。

1968年11月,卡房公社改为卡房区。

1984年,卡房区改为卡房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7年,卡房镇辖卡房镇社区和卡房、头道水、火把冲、维西湾、大黑山、咪的期、苟街、打靶期、田心、斗姆阁、田坝子、龙头寨、龙树脚、路赶藤、扯土白15个行政村。

2004年前后,卡房镇辖1个社区,15个行政村:头道水、卡房、田坝子、新发村,田心、斗姆阁、龙头寨、龙树脚、路赶藤、打靶期、大黑山、火把冲、维西湾、扯土白、咪的期、苟街,102个村民小组。

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辖卡房1个社区,卡房、头道水、田心、田坝子、火把冲、维西湾、扯土白、斗姆阁、打靶期、苟街、龙树脚、龙头寨、路赶藤、大黑山、咪的期15个行政村;下设102个村民小组、99个自然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卡房镇辖2个社区、15个行政村:卡房社区、阳光社区、卡房村、头道水村、田坝子村、苟街村、斗姆阁村、咪的期村、田心村、打靶期村、大黑山村、龙头寨村、龙树脚村、火把冲村、路赶藤村、扯土白村、维西湾村,镇人民政府驻卡房村朗旧坝组。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卡房镇地处个旧市南部,东与蒙自市接壤,南与元阳县交界,西与保和乡比邻,北与锡城镇、老厂镇相连,距个旧市区14.5千米,区域总面积342.6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卡房镇地处云贵高原南端,中深切割、岩溶峰丛与洼地、冲沟组合;境内最高峰位于北东部糯谷寨后山大山平顶山,海拔2530米;最低点海拔200米。

气候

卡房镇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性气候,其特点是立体气候明显,但年间温差变化小,冬暖夏凉干湿季分明,湿热同期,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多年平均气温16.5℃,1月平均气温9.9℃,极端最低气温-4.7℃;7月平均气温20.1℃,极端最高气温30.3℃;生长期年平均365天,无霜期年平均302天,最长达340天,最短为3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2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554毫米,年平均降水日数为122天;最大雨量2133毫米(1997年),最少雨量920毫米(2010年),降雨集中在每年的5—10月,6—8月最多。

水文

卡房镇有火把冲河、田心河流经境内。

自然灾害

卡房镇主要自然灾害有风灾、冰雹、洪涝、旱灾等;洪涝最为严重,洪涝年均发生1次,主要发生在6—9月,严重的一次洪涝灾害发生在197年7月11日、16日,两次发生泥石流灾害,吞没、冲毁房屋3间,埋没汽车12辆,造成经济损失2000多万元,间接经济损失3000万元。

自然资源

卡房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铜、银、锡、铅、钨、钼、铋等,其中锡储量304.9万吨,铜储量在120万吨以上,银储量500余吨,钨储量15万吨,铅储量120万吨;有林地16.5万亩。2011年,卡房镇有耕地35044亩;可利用林地26408亩。

人口

1997年,卡房镇有人口3.8万,其中彝族占45%,汉族占41%。

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总人口有3797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5504人,城镇化率14.5%;另有流动人口5862人。总人口中,男性19658人,占51.8%;女性18317人,占48.2%;14岁以下7558人,占19.9%;15—64岁27122人,占71.4%;65岁以上3295人,占8.7%;以彝族为主,达16497人,占43.4%;汉族15343人,占40.4%;其它少数民族6135人,占16.2%;超过万人的少数民族有彝族1个民族,达16497人,占少数民族人口的72.9%。2011年,卡房镇人口出生率7.1‰,人口死亡率4.5‰,人口自然增长率2.6‰,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11人。

截至2017年末,卡房镇常住人口为36341人。

截至2018年末,卡房镇户籍人口为36799人。

截至2019年末,卡房镇户籍人口为36608人。

经济

综述

卡房镇农村经济总收入从2005年的25448万元增加到2006年的269765万元,增长6%;农民人均纯收入从2005年的1920元增加到2006年的2133元,增长11.09%。2006年,卡房镇实现乡镇企业总收入34399元元,完成年计划34331万元的100.2%;完成财政总收入3531.47万元;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316万元,比2005年的877万元增收439万元,增长50%。

2011年,卡房镇财政总收入3750万元,比2010年增长4%,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410万元,比2010年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3688元;有乡镇企业(含个体企业、民营企业)共计979家,从业人员6341人;完成企业总产值7.29亿元,比2010年增长3.4%;企业工业总产值为6.89亿元,比2010年增长2.5%;企业增加值9079万元,比2010年增长10.8%。

截至2018年末,卡房镇有工业企业11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3个。

截至2019年末,卡房镇有工业企业118个,其中规模以上1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7个。

农业

2005年,卡房镇完成大春农作物播种15911亩,小春作物播种17033亩;粮食产量7914吨;种植烤烟7943亩,完成16000担中上等烟和2033担低次等烟收购任务;上等烟比例61.9%,烟农收入1017万元;生猪出栏27285头,牛出栏711头,羊出栏1869头;粮经比例已调整到60:40。

卡房镇马铃薯种植面积从2002年的2000余亩增加到2006年的9000多亩。2006年,卡房镇生物药材种植面积达1600多亩,仅三七种植就达1500亩。

2006年,卡房镇种植烤烟6800亩,总产量904000公斤,平均亩产132.94公斤。

2011年,卡房镇农业总产值达到3.6亿元,比2010年增长6%,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25.7%。卡房镇粮食作物以旱稻、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卡房镇生产粮食17836吨,其中旱稻2578.6吨,小麦512吨,玉米756吨。卡房镇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甘蔗、三七、小米辣、花生等。2011年,卡房镇蔬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6000吨;甘蔗种植面积0.58万亩,产量46400吨;三七种植面积0.1万亩,产量200吨;小米辣种植面积0.03万亩,产量33吨;花生种植面积0.08万亩,产量96吨。卡房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家禽为主。2011年,卡房镇生猪饲养量47130头,年末存栏31557头;羊饲养量3425只,年末存栏4683只;家禽饲养量18.07万羽,上市家禽6.52万羽。2011年,卡房镇生产肉类4953吨,禽蛋273吨;畜牧业总产值4125万元。

工业

卡房镇是个旧市有色金属工业生产基地。2011年,卡房镇工业总产值为9.3亿元,比2010年增长5.6%。

商贸

2011年,卡房镇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587万元,比2010年增长12.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98万元,比2010年增长3%。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为3.37亿元,比2010年增长5.25%;人均储蓄8890元;各项贷款余额1.15亿元,比2010年增长7.3%。

邮电业

2011年,卡房镇邮政业务收入为2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82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07年,卡房镇共有31所小学,139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974人。

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有小学27所,在校生3418人,专任教师22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99.91%;初中1所,在校生939人,专任教师75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98.37%,小升初升学率100%,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98.42%。2011年,卡房镇教育经费达1793.8万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1789.85万元,分别比2010年增长9%、9.6%。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1个;各类科技人才300人,其中专业技术人才100人,经营管理人才10人,技能人才100人,农村实用人才90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村文化活动中心15个,有各类图书室16个,藏书2.4万册;文化艺术团体16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5人,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0.001%,其中事业单位从业人员2人。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有体育场地24处;3个行政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5%。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有165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150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80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9%,全年公共电视节目播出时间4416小时;有广播电视站1个。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有卫生院1所,村级卫生所14个;设病床97张,固定资产总值1001万元;专业卫生人员66人,其中执业医师6人,执业助理医师10人,注册护士1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人、执业(助理)医师0.2人、注册护士0.4人。2011年,卡房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1万人次,住院手术540台次,出院病人1.8万人次。2011年,卡房镇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19/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1862人,参合率98.5%;孕产妇死亡率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17.66‰、15.45‰、11.04‰。

社会保障

2011年,卡房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565户,支出1130865元,比2010年增长24.5%,月人均166.8元,比2010年增长18.4%;城乡医疗救助1476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400人次,共支出342982.68元,比2010年增长35.6%;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000户,人数1900人,支出223.5元,比2010年增长33.1%,月人均98元,比2010年增长29.4%;农村五保集中供养30人,农村五保分散供养75人,共支出75600元,比2010年增长23.7%;农村临时救济39人次,支出7400元,比2010年增长35.5%;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31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556320元,比2010年增长1.5%;全年接受社会捐款5万元,使150人(次)困难群众受益;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505人,城镇居民参保人数474人,参保率42.1%,已有2654人享受按月领取养老金。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0千米,投递点68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0.3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0.6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0.1823万件,全年征订报纸0.5万份、期刊8万册;有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310户,比2010年增加10户,电话普及率10.1%,比2010年提高0.1个百分点;移动电话用户520户,比2010年增加40户,移动电话普及率比2010年提高1.2个百分点;光缆线路总长达16千米,主干电缆达18对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23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295个,宽带接入用户230户,比2010年增加30户。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30千米,生产能力500吨/日,年工业用水60万吨、生活用水18万吨,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9%,年人均生活用水24吨。

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有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所)4座,有主变压器8台,总容量6.5亿兆伏安,有高压输电线路8条,总长度197.87千米,用电负荷6.32亿千瓦。2011年,卡房镇售电量累计完成4.5亿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9.87%,供电可靠率99.98%。

交通

卡房镇有省管公路三那线自昆明呈贡三岔路口起至金平那发止,全长487千米,穿过卡房全境,由蔓耗过红河到金平境内,最南边那发通往越南。截至2011年末,卡房镇13个行政村实现道路硬化,2个行政村完成水泥路面改造,完成村内主要干道路面硬化24.56千米,100个行政村小组道路实现通达,通达率为98%;有县乡(镇)级公路1条,长14.3千米。

历史文化

卡房镇因该地历史上是通往矿区及江外(指元阳、红河、金平等县)的必经要道,清代在此设哨卡守卫而得名。

卡房镇有彝族的“火把节”,苗族的“踩花山”,汉族的舞狮耍龙,三人女子板凳龙,有三步玄、芦笙舞、烟盒舞、竹竿舞、对山歌等习俗。

卡房镇纪念地有斗姆阁烈士陵园。

地方特产

卡房镇特色食品有斗姆阁卤鸡;其它特产有斗姆阁的甜脆柿、大黑山的脱毒马铃薯、田坝子的甜龙竹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