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诺莎

更新时间:2023-10-13 21:51

卡诺莎(Canossa),城堡名。又译卡诺萨。位于意大利北部艾米利亚-罗马涅大区雷焦艾米利亚市。矗立在该城以南18公里亚平宁山脉北坡的城堡废墟(建于10世纪中叶,13和16世纪遭两次毁坏),在1878年就被意大利国家收购,作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了起来。

历史沿革

公元10世纪建立。11世纪后期,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因同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争夺主教叙任权,被后者革除教籍并废黜帝位。1077年1月,亨利被迫来到教皇驻地卡诺莎,向教皇悔罪。后来,“卡诺莎之行”一语成为屈膝投降的同义语。1255年城堡为雷焦人民所毁。

相关事件

1077年1月28日,在卡诺莎城堡发生了世界史上堪称绝无仅有的、真实的却比戏剧情节还要轰动的一幕——经过漫长艰辛的跋涉,卑躬屈膝、倍受身心煎熬的等待,德意志国王、神圣罗马帝国皇帝亨利四世(1056―1106在位)终于获得了教皇格利高里七世1073―1085在位)的接见。

1076年末,时年26岁的亨利四世获悉教皇应德意志反对派诸侯的邀请,离开罗马北上准备前往德国。教皇名为调停,实际上却旨在进一步挑起皇帝与反对派诸侯的矛盾,还准备另选他人来取代他的位置。于是,皇帝立即决定,带着他的妻子贝尔塔和两岁的儿子康拉德离开施派尔,前往位于意大利北部的伦巴第,期望在途中与教皇相遇。当然,亨利四世急于见到教皇,除了希望阻止上述双方之间的会面外,最大的愿望是期盼教皇收回开除他教籍的敕令。

也在途中的教皇,临时下塌卡诺莎城堡,这样,亨利四世一行也尾随来到城堡前。据记载,亨利四世身披麻毡,在雪地里光着双脚,完全是一副基督教忏悔者的装扮。而教皇则摆足了架子,从1月25日到28日,足足让皇帝在冰天雪地中等了三天三夜。

在姗姗来迟的接见中,皇帝向教皇“悔罪”,而教皇则给了皇帝一个表示赦罪的吻,皇帝也被恢复了基督教的教籍。据说,亨利匍匐在教皇面前,展开双臂,使全身呈十字架,接受了教皇的宽恕。

于是,“卡诺莎之行”(“Gang nach Canossa ”、“Walk to Canossa”)这一词汇在西方语言中,就表示“屈辱地请求原谅、请求宽恕”的意思。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