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作孚

更新时间:2022-11-10 22:27

卢作孚,被誉为爱国实业家、教育家、社会改革家。早在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就提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通过“产业、交通、国防、文化”四个方面的运动,“将整个中国现代化”的主张,并且身体力行付诸实践。一位影视界专业人士指出:“卢作孚是中华民族走向现代文明的代表人物之一,在他身上寄托了一个现代人的梦想,完全可以引起观众的共鸣。”

签约仪式

2015年11月29日,30集电视剧《卢作孚》(暂名,简称“卢剧”)授权签约仪式在重庆民生实业有限公司大楼举行。卢作孚先生84岁的三子卢国纶及其女儿卢晓兰代表家属与人民交通出版社社长朱伽琳,在制作“卢剧”授权协议书上签字,标志了酝酿近一年的双方合作意向达成一致,“卢剧”的编创工作正式启动。卢作孚先生92岁的次子、民生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卢国继及其子、民生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卢晓钟、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制片人李语、电视剧购销中心项目组组长张忠(本剧编剧之一)和中国航海学会秘书长赵东野等出席了签约仪式。

创作团队

电视剧《卢作孚》由交通运输部主导、中国航海学会协调、中央电视台打造。

背景信息

为弘扬航海文化和民族精神,2014年12月中国航海学会徐祖远理事长在走访老会员民生实业有限公司时,建议结合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举办卢作孚先生主题展,并启动编创“卢剧”。近一年来,中国航海学会主动协调合作各方,积极推动合作进展,促成了“卢剧”编创工作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按照双方协议,该剧将以1938年秋的“宜昌大撤退”为背景,全方位地展示卢作孚先生传奇非凡的一生和不朽的精神,预计2019年制作完毕。

剧情介绍

1925年夏,32岁的卢作孚怀揣合川家乡父老集资的8000元钱到上海购船,决心成立“民生公司”。此时长江上游航运十分萧条,似乎任何公司都感到无法撑持,他却看准要办轮局。恽代英佩叹他的勇气,直言不讳,只有武装斗争,才能建立起人民自己的国家。卢作孚感谢恽代英,又深感不能置事业于半途。两人握别,卢作孚走上了一条与革命斗争同样艰苦、坎坷的实业救国之路。“民生公司”有了自己的第一艘“民生”轮。正当民生公司不断发展时,抗日战争爆发。卢作孚指挥宜昌大撤退,在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留下了精彩的一笔。解放前夕,卢作孚参加了全国第一届政协会议。在与周恩来总理的交谈中,他首先提出了“公私合营”设想,得到总理支持。

作品评价

制片人对卢剧的定位是:“立足于表现卢作孚救国救民,将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振兴紧紧联系在一起”,“引领广大观众去经历这位伟人的一生”。卢作孚只活了59岁,却在“革命救国”、“教育救国”、“实业救国”三大领域都留下了不朽业绩,与他有关的人物和事件纷繁复杂,很难准确把握。所幸两位编剧凭着坚忍的毅力、高超的学养、对卢作孚的挚爱和对广大观众负责的精神,破解了这道入门的难题。他们从卢作孚的经历中萃取了最精彩的人生片段:少年求学立志;18岁参加同盟会;28岁主持川南教育改革实验;31岁在成都开展民众教育运动和社会改革试验;32岁创办民生实业公司;34岁开创北碚现代化乡村建设;36岁率领民众从列强手中收回内河航权;42岁统一川江航运并促成四川军阀停止内战;45岁组织指挥宜昌大撤退;53岁在加拿大贷款订造远洋轮船;57岁指挥18条滞留海外的轮船成功回归新中国等。两位编剧以这些“事”为明线,以破解卢作孚“为何这样爱国爱民爱船爱事业”为暗线,组成了全剧的主线索,构成卢剧独具审美张力的艺术结构。著名作家、重庆文化专家蓝锡麟先生认为,原剧本“忠实于卢作孚的人生履迹,一两集乃至三集写出一段他的人生经历,个人的求学、立志、兴教、创业都贯穿‘民生’主线,每一段经历都有波澜和看点,既平凡,又真实,卢作孚的人格魅力与时俱增,显得相当诚实可信”。然而,导演台本作者却擅自改弦更张,把卢作孚定位为“船业大亨”,对于卢作孚在航运史上留下的精彩篇章,要么大幅删节,如原剧本用4—5集篇幅来表现的宜昌大撤退,导演台本压缩至不到1集;要么只字不提,如卢作孚采用经济办法,“化零为整”,壮大民族航运业的诸多范例都不见踪影。导演台本作者随心所欲地认为:“卢作孚最精彩的是最后十年”,故用了10集的篇幅来写抗战末期至1952年最后七年的卢作孚,其内容颠来倒去都是编造或夸大其词的民生公司内外交困,董事股东叫苦连天,卢作孚脱困乏术,动不动就哀叹、晕倒、吐血,哪有精彩可言?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