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7 17:54
博士论文:
《道德情感主义的规范力量研究》,中山大学,2020。
理论文章:
[1]《社会、人生与历史:美好生活的伦理语境》,《光明日报(理论版)》,2021年2月1日。(三位与谈人之一)
[2]《探寻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规范性指向》,《社会科学报》,2022年2月17日(1792期第5版)。(独立作者)
论文:
[1]《马克思双重批判视角下的道德客观性问题》,《哲学研究》,2024(7)。(独立作者)
[2]《理由与价值何者优先——从实践哲学维度探寻游叙弗伦难题之解》,《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1(4)。先后被人大复印资料《伦理学》2021 年 10 期、《新华文摘》2022年第1期(封面文章)、《中国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2期全文转载。(共同一作,与博士导师李萍教授合作)
[3]《道德情感的实践攀升——论布莱克本的实践功能主义》,《哲学动态》,2023(3)。(独立作者)
[4]《道德规范性的先天情感方案:二阶怡情的指称固定与道德薄概念》,《哲学与文化》,2023(9)。(独立作者)
[5]《以道德事实理解道德规范性——实在论、准实在论与历史唯物主义》,《现代哲学》,2023(3)。(独立作者)
[6]《试论道德情感的心性结构——以休谟哲学对“混并难题”之解决为聚焦》,《道德与文明》,2023(2)。(独立作者)
[7]《论休谟主义理由观的“主体性事实”概念》,《伦理学研究》,2023(3)。(独立作者)
[8]《人性善恶的情感脉络:英国情感主义伦理学的兴起与道德之善的科学化》,《广东社会科学》,2024(1)。(独立作者)
[9]《共同体感与道德赋能——论共同善的情感基础与实践机制》,《道德与文明》,2020(3)。(独立作者)
[10]《论青年群体道德赋能的目的、机制与核心》,《中国青年社会科学》,2019(4)。(第一作者,与王泽宇博士合作)
[11]《道德型权威与现世理性主义——论儒家理想政治秩序的伦理原点与价值特征》,《应用伦理研究》,2018第1期,总第3期。(独立作者)
[12]《新媒体语境下大学生道德赋能探析》,《教育伦理研究(第四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独立作者)
翻译:
[1]译文:《休谟与功利主义的发明》,[美] Stephen Darwall著,《思想与文化》(集刊)第28辑。(独译)
[2]译文:《类存在、死亡与灭绝之恶》,[美] Christine M. Korsgaard著,《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23(3)。(独译)
[3]译作:《亚里士多德说美德与善》,编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21年。(独译)
[4]译作:《政治情感》,[美] Marsha Nussbaum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合译,与陈燕教授、李晶教授合作,负责约15万字)
[5]译作:《自然之善》,[英]Phillipa Foot著,商务印书馆,即将出版。(独译,预计2024年出版)
[6]译作:《牛津伦理学手册》,[美]David Copp编,商务印书馆,(主译,预计2025年-2026年间出版)
[1]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与主流意识形态建构研究”(16JJD710016)
[2]教育部高校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优秀教学科研团队建设项目(重点选题)“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认同的影响因素研究”(16JDSZK003)
[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习近平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与发展研究”(17JFZX025)
[4]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大研究专项“‘社会主义新文明形态’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深刻影响研究”(GD22ZDZ01-12)
[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形态研究”(22&ZD032)
[1]未来记忆系列讲座·第二十二讲|理解道德规范性:实在论、准实在论与历史唯物主义(北京大学高等人文研究员主办,2022年5月20日)
[2]岭南青年哲学沙龙|理解道德规范性的三重维度(形而上学、认识论、语义学)——论一种马克思主义元伦理学的可能进路(中山大学哲学系主办,2022年4月8日)
[3]岳麓国际道德文化论坛·麓山哲学坊第67期|语言、实践、意志:道德规范性问题前沿论析(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主办,2022年4月8日)
[4]第八届分析进路伦理学研讨会|事实何以提供理由(武汉大学哲学学院主办,2021年10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