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15 18:38
1966年3月24日,卢洪洲出生于安徽淮北,
1988年,获得蚌埠医学院医疗系医学学士学位。
1993年3月,赴上海华山医院进修深造。
1994年—1999年,在上海医科大学师从翁心华攻读内科学硕士、博士学位。
2000年4月—2005年12月,任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感染病科副主任、党支部书记。
2001年3月—2002年3月,在美国范德比尔特大学从事分子流行病学博士后研究工作。
2002年9月—2003年4月,任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院长助理(挂职)。
2004年11月—2012年12月,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感染科主任。
2012年,任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党委书记。
2021年8月,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2022年,当选为美国微生物科学院院士。
2024年9月,任深圳市医师协会第三届副会长。
卢洪洲主要研究方向为病原生物学、感染性疾病临床免疫学、耐药菌新型治疗技术研发等转化医学研究。
卢洪洲长期聚焦“传染病病原体与宿主免疫的互作机制,公共卫生及临床治疗新策略的研究”研究方向,重点探究新冠病毒(SARS-CoV-2)、禽流感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等感染所致的重大传染病的病因诊断、致病机制和治疗策略。
卢洪洲在艾滋病治疗领域率先在在中国国内就艾滋病患者合并隐球菌脑膜炎的临床特点、脑脊液变化特点以及预后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在中国国内制定艾滋病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积极有效的抗真菌治疗方法与治愈标准;对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的抗病毒治疗策略进行前瞻性临床随机对照研究;对艾滋病患者合并眼科机会感染形成完整的眼科检查、诊断、治疗流程;艾滋病功能性治愈通过伦理审查并完成国际临床实验注册。
据2024年8月蚌埠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数据,卢洪洲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300余篇,包括《自然(Nature)》《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柳叶刀:微生物(The Lancet Microbe)》《细胞发现(Cell Discovery)》《临床传染病(Clinical Infectious Diseases)》《新发传染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艾滋病(AIDS)》等,单篇引用最高4434次。
据2024年8月蚌埠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数据,卢洪洲已主编《艾滋病》《新发传染病》等专业书籍17部。
据2024年8月蚌埠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数据,卢洪洲已承担“十三五”“十四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美国盖茨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等科研项目60余项。
据2024年8月蚌埠医科大学研究生院网站数据,卢洪洲已获得授权专利10余项。
截至2022年1月,卢洪洲已获得国家科学技术特等奖,上海科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上海医学科技一等奖等10余项科技成果奖。
卢洪洲在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开设“新发传染病”“AIDS”等全英文课程。
“卢洪洲作为全球知名的传染病学专家,为全球的传染病防治作出巨大贡献。”(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评)
“卢洪洲作为一名卓越的医学科学家和学术领军人,为抗击新冠疫情做出了重大贡献。”(蚌埠医科大学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