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铿

更新时间:2024-01-22 11:22

卢铿(1950年3月11日—2024年1月16日),男,祖籍重庆,生于香港。生前是华新国际集团总裁上海实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董事、总裁,海尔集团高级副总裁、海尔地产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是中国著名爱国思想家、教育家、实业家,旧中国最大民营航运公司~民生实业公司的创始人卢作孚之孙。

人物生平

卢铿从事房地产21年,先后提出过“新住宅运动”、“新东方主义”和“新生活方式”等

思想,并著有《博弈广厦》、《居而美则优》、《新东方主义》、《新世说》和《家·国·天下》等文集,被誉为中国地产界的“思想者”。

1969年3月至1970年底,知识青年 (四川万源县);

1971年至1978年,工人(四川万福铁厂);

1978年至1982年,东北工业学院(现东北大学)钢铁冶金系;

1982年至1984年,冶金部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

1984年从商。

2024年1月16日,新加坡维信集团中国首席代表及华新国际集团总裁卢铿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珠海去世,享年73岁。

教育经历

1978年—1982年 东北大学

院系:钢铁冶金系

学位:本科

工作经历

1971年—1978年 四川万福铁厂 工人

2003年02月—2007年 上实发展公司 总裁

描述:历任武汉大通实业有限公司开发部经理,香港大通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新加坡维信集团驻中国首席代表,华新国际集团管理委员会主席。上海上实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华新国际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重庆华新国际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华新国际城市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成都上实置地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海锦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上海海际房地产有限公司董事长,华新国际集团总裁

2007年10月—至今 海尔地产 董事长

描述:他把自己从业房地产21年的心血精华,融合海尔制造业管理思想的精髓,凝聚成“新东方主义”、“小户大家”、“第九代商业”、“和谐住区建设规范”、“云社区”等创新理论,并在“山海湾”、“原乡墅”、“家国天下&风尚英伦”等项目付诸实践。

代表作品

《博弈广厦》、《居而美则优》、《新东方主义》、《新·世说——后现代的新生活方式》和《家·国·天下》等文集。

出版图书

成就荣誉

祖父卢作孚毛泽东提到的“近代中国实业界四位不能忘记的人物”之一。卢铿从事房地产业21年,有百余万字的著述,被誉为地产界的“思想者”,四度荣膺“CIHAF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

卢铿在1999年12月首倡的“新住宅运动”在全国产生了超越房地产范畴的广泛影响,被誉称为“以住宅产业为载体的一次意义深远的文化创新运动”。

自2003年2月担任上实发展公司总裁后,卢铿又自觉地把“新住宅运动”思想成果融入上实发展的“新文化地产”理论体系,成为“新文化地产”理论的积极践行者,进而在2005年初提出建筑哲学的和审美范畴上的“新东方主义”思想,并通过“海上海”等具体项目的实践,在“创意地产”、“艺术地产”领域内认真探索。

2007年10月,受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CEO张瑞敏的邀请,担任海尔地产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CEO。在海尔期间,他把自己从业房地产21年的心血精华,融合海尔制造业管理思想的精髓,凝聚成“新东方主义”、“小户大家”、“第九代商业”、“和谐住区建设规范”、“云社区”等创新理论,并在“山海湾”、“原乡墅”、“家国天下&风尚英伦”等项目付诸实践。

1999年 “新住宅运动”首倡人

2000年“新世纪十大前景人物”(《北京晚报》、北京世纪企业家俱乐部)

2001年“跨世纪优秀人才”(中国改革发展丛书编纂委员会)

2001年 “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房地产世界》杂志)

2001年 “十大最具价值经理人”(《英才》杂志与湖南卫视)

2001年 “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第三届深圳国际住交会、全国主流媒体联盟)

2001年 “辽沈地区十大经济风云人物”之首(新华社辽宁分社、《时代商报》)

2002年 “中国优秀企业家”(中国企业家联合会、中国企业家协会

2002年 “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第四届深圳国际住交会、全国主流媒体联盟)

2002年 “最佳经理人”(《新青年·财富》杂志)

2002年 “十大最聚人气企业家”(《英才》杂志、新浪网、《北京青年报》)

2003年 “辽宁十大财经风云人物”(《辽宁经济日报》、辽宁省政府)

2003年 “中国房地产企业卓越贡献100人”(《中国房地产报》)

2003年 “2002年度中国楼市推动力人物”(《中国建设报·中国楼市》)

2003年 “中国优秀房地产业企业家”(中国国际科学和平促进会、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国际人居环境研究学会)

2004年 “中国房产英才”(2004中国(上海)住宅产业博览会)

2004年 “住宅产业领军人物”(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

2005年 “2004年度长三角最具市场推动力地产领袖”(2005年度首届长三角房地产年会组委会、中国新闻社《新住宅视点》杂志、建设部《住宅产业》杂志联合评审)

2005年 “中国房地产优秀贡献人物”(经济日报社、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

2005年 “中国管理创新优秀人才”(中国市场学会北京大学人才研究中心和中外管理杂志社联合组织的全国第三届中国管理创新优秀人才评选)

2005年 “首届中华名人成就奖(房地产)暨中国房地产最有价值(特级)职业经理人”(中国社会工作协会名人工作委员会)

2005年 “精瑞住宅科学技术奖——地产创新人物”(全国工商联住宅产业商会)

2005年 “2005中国房地产推动人物”(由经济日报社、建设部中国建筑文化中心联合主办的“首届中国建筑文化年度巡礼活动暨‘2005中国魅力楼盘’研讨会”)

2005年 “特别荣誉奖”(上海市房地产行业协会、上海市房产经济学会上海市房地产经纪行业协会上海市土地学会共同主办的“上海房地产18周年大型活动”评选)

2005年 “房地产经营大师”(中国房地产协会、中国国际房地产研究院、深圳报业集团《深圳商报》、房地产纵横杂志社共同主办的“2005中国房地产细节展”)

2006年 “影响中国商务地产10大企业家”(世界房地产研究会、建设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城市开发专业委员会等单位主办的“2005影响中国商务建筑”)

2006年 “中国房地产15年·15大金鼎人物勋章奖”(人民日报社人民网房产城建频道发起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中国房地产15年成就奖推选”活动)

2006年 “中国地产风尚大奖2006年度中国十大风尚人物”(全国工商联房地产产业商会、第一财经“博鳌论坛”活动)

2008年 “改革开放30年CIHAF中国房地产十大功勋人物”(第十届中国住交会、全国主流媒体联盟)

2010年 “中国房地产最具创新力领军人物”(住建部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房地产业协会)

2010年 “中国城乡建设十大领军人物”(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杂志社、中国房地产业杂志社

2010年 “2010年度中国地产鲁商领袖人物”(《中国房地产报》、《齐鲁晚报》、《半岛都市报》共同主办的“地产鲁商大会”)

2010年 “中国房地产十大风云人物”(第十二届中国住交会、全国主流媒体联盟)

内容节选

《博弈广厦》

出版社:辽宁美术出版社ISBN:7-5314-2809-1

出版时间:2001年8月

定价:48.00元

文章节选:

住宅产业是什么?

古《宅经》说:“夫宅者,乃阴阳之枢纽,人伦之楷模……人宅相扶,感通天地”。

《圣经》说:“建造房屋比拥有房屋更加荣耀”。

马克思说:“人创造环境,环境也创造人”。

联合国人居大会宣言说:“人人都拥有一套舒适的住房”。

几乎全世界的政府计划都这样说:“居者有其屋”。

住宅产业是一门为人类提供生存空间、生活空间和生命空间的伟大事业。

迄今为止,中国的人均住房面积仅为美国人的五分之一。中国每年新建的住宅量已高达十余亿平方米,而这种势头还将持续30多年以上。住宅产业创造了一个巨大的、不断成长的、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市场。

住宅是永久站立在地平线以上的艺术生命,天才的建筑艺术家们尽情挥洒着线条与色彩的组合,成功的发展商们从中获得可观的投资回报,幸福的居住者们在人文环境和自然景观中享受现代生活。住宅产业是一桩设计美丽、营造美丽和分享美丽的事业。

《居而美则优》

出版社:辽宁大学出版社

ISBN:7-5610-4655-3

出版时间:2004年7月

定价:68.00元

文字节选:

苏格拉底柏拉图都说过:“美是难的”。当审美成为一种武器、成为一种手段、成为一种能力甚至于成为一种策略乃至战略的时候,居住的竞争就在审美的竞争中变得更加壮美,居住者的生活也就变得更加优美。

正如审美从来就左右着人类文化的进步一样,审美也一直在左右着住宅和居住的进步。消费者因为居住之美而享受生活,建筑师因为居住之美而品味成果,发展商因为居住之美而收获效益,社会则因为居住之美而拥抱安宁。

审美在居住中的表现不仅是在美学欣赏方面的,更重要的是美能启真、美能扬善,对审美的追求就是对真、善、美的完整追求。社会的进步最终表现在文化、艺术和精神层面的进步,而这种进步赋予居住以特别的使命,居住是审美进步史不可替换的一种重要载体。

住宅是一种特别的长寿商品。贝聿铭曾说过——“医生可以掩埋掉他的错误,可是建筑师要永远地陪伴他的错误。”审美追求是发展商、建筑师、消费者以及官员们的共同责任。艺术之美是鉴定生活的标准。美好的居住使人们从生活的重压之下和苦闷之中得以解脱。只有当审美成为百姓大家的一种神圣的自觉,居住和生活才会在真正意义上成为“人生之诗”。

……

居住,因美而改变。

居而美则优。

《新东方主义》

出版社:学林出版社;

ISBN:7-8073-0117-1

出版时间:2006年4月1日(后经青岛出版社修订,于2009年7月再版)

定价:49.80元

文字节选:

理想中的“新东方主义”艺术风格是什么?

以建筑为例,与欧洲古典和欧洲现代风格相比较,中国最具特色的明清风格民居建筑尽管有其淳朴隽永的意味,却在时尚审美方面缺乏市场和文化的抗争力。然而,汇聚东方灵气和西方机巧的“新东方主义”风格必会因其兼收并蓄东西方的气质精要,将传统生活的审美意境与现代生活方式有机结合而更富魅力。

东方艺术因其大气、古雅、温馨、宁静、清新、精致、细腻、方正、庄重、简约、平实、旷放、含蓄、深沉、内敛、知性、传神、玄奥、隐喻等等特质而有她独到的审美形格。凭借着对传统文化和时尚生活的理解,品味着古典与现代的对话,我们试图走进“新东方主义”审美艺术的理想空间——

“新东方主义”主张本土艺术精神的传承。这种传承不只是对传统艺术语汇中的符号有兴趣,而是在传统文化与哲学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并加以积极继承,在语汇、意境和气场的阶梯上进步,挖掘时代建筑的情感价值,“得其古意、取其精神”。绝对不是陈希同时代北京市的那些公共建筑物广泛表现的那种“头顶瓜皮帽下着西装”的别扭形象,在强悍的骨架上蒙上旧陋的外衣。

“新东方主义”紧随时代的演进。我们有责任去保护古老的文物,但没有义务去再造昔日的旧景。正如刘致平先生说过的,“仿制、因袭和复古都是倒退行为,不足以言之为创作。对过去的古老建筑必须批评地接受”。继承是为了变革而不是为了复古。过分追求原汁原味是没有现实意义的。北京平安大道的商业效果就是复古主义失败的一例。我们可以用历史的眼光去评价古典遗产的审美,但更应该以时代的观念去指导当代艺术的提升。

…………

《新·世说——后现代的新生活方式》

出版社:东方出版社

ISBN:978-7-5060-3274-2

出版时间:2008年8月

定价:39.80元

文字节选:

现象学哲学创始人胡塞尔曾提出过“生活世界”的观念。他认为“生活世界”是“始终在不断相对运动中为我的存在之物的总体”,也即是随着每个个体的主观视域运动而发生变化的世界。人类发展的历史是一个人文化成的历史,也是一个生活方式演进的历史。人们的生活方式一直在发生着变化——与地域和与时代相关联的变化,正是生活方式的进化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与人口增长的曲线一样,人类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在近现代发生了重大突变。今天的生活方式具备了加速进化条件——经济的进步使得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生了重大变化,科技的进步使得许多以往只能想象而不能实现的东西有了可能,交通的进步加速了不同地域的生活方式的交流和互动,文化的进步使得人们的观念和习惯发生了转型,而社会的进步又导致了人们面对不少新的诱惑、干扰和困难。

我们身边有许多例子可以说明“新生活方式”确实在引导着新的产品和新的服务的出现和升级。例如,“卡拉OK”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的表现欲和情感宣泄,因特网的出现使人们可以在虚拟世界体验另一种人生,“购物中心”的出现使购物成为逛街的多维乐趣,主题文化的出现使不同的生活方式成为住区卖点的差异,波音787和空客380的出现使远程的飞航成为旅途的享受,青藏铁路的通车使本来艰难的“天路”成了观景和休闲的旅程,等等。

如今的城市人大多已经挣脱了温饱的困扰,转而在尝试和追求从“小康”到“富裕”的生活体验。“衣食固其端”之后有了“人生归有道”(陶渊明)。此时,如果我们还只是以顺应和跟从传统生活方式去思考产品和服务问题,就只能在同质化竞争的“红色海洋”中无情搏杀。倘若我们能够意识到“新生活方式”所引领的崭新创作空间,则将拥有一个无限大的创造前景。

…………

《家·国·天下》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ISBN:978-7-5436-5848-6

出版时间:2009年11月

定价:59.80元

文字节选:

美国著名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说过,“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城堡之牢固,也不取决于它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公民本身。”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是文化和社会的现代化。中国的整体社会是否能够和谐,一定要从个人、家庭和社区做起。这种最基本的社会“单位”和谐将构成社会总体和谐的基础。社区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构成社区和谐的因素很多,包括——建设品质、营销承诺、物业管理、安全保护、社区教育、生活服务以及社会风气等等。因而,对于社区生活品质的策划是对社区和谐的一种重要责任。我们需要营造信任感、依靠感、归宿感、主人感和幸福感。

作为和谐社会的基石,社区的建设最为重要的是营造人们交流的空间。现代社会让人们的工作过于紧张也让人们的生活过于丰富,因而亲友之间和邻里之间的交往受到空前的冷漠和忽视。所以,会所和花园等公共空间应该成为人们聚会、沟通和交流的重要空间。

人群的分类总是呈“纺锤状”的,中间者较多而极富极贫人较少。富人生活的基础往往也是穷人生活的目标。世界银行预计,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人数将猛增。中产阶级的年收入在4000美元到17000美元之间,到2030年,发展中国家的中产阶级将从四亿增加到十二亿。中国迅速成长起来的中产阶级族群的生活方式正在愈来愈明显地反映着中国人未来生活方式的方向和归宿,并且可能成为改善贫富分化差距的重要路径。

“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节约型社会”、“保护生态环境”、“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一系列有着鲜明时代烙印的政治口号正在随时提醒我们处在一个别样的新时代,以及高速发展有什么样的代价和责任。

视频信息

《奇行天下之中国富豪积累财富案例大全》  数名知名企业家的创业心血历程,分享他们的成功之道,卓越的远见及超人的创意,知名品牌的设立。数位风高浪尖的商海奇才,一幕幕惊涛骇浪的场面,一场功城撑地的营商高招。

《商战本色之中国富豪积累财富案例大全》

内容简介:100多家电视台争相热播,全力推荐!并非空泛的口号!实实在在的宝贵经验,有血有肉的案例分析! 成功秘密大曝光,失败教训全总结。中国经济高速发展,企业财团你追我赶,中国首富首次亲自传授:金钱的运用,机遇的把握。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