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01 17:44
卤城之战,是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祁山,蜀军和魏军在卤城发生的战役,发生于231年2月。
《后主传》“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
兵分水、旱两路。旱路走祁山道。水路走嘉陵道。水路是第三次北伐的成果,取得武都郡,控制了西汉水、漾水、浊水。《华阳国志》明载“平恐漕运不给”。
水运缩短了战线。漾水水运在东汉时代就有。《后汉书·虞诩传》载“诩乃自将吏士,案行川谷,自沮至下辩数十里中,皆烧石翦木,开漕船道,以人僦直雇借佣者,于是水运通利,岁省四千余万。诩始到郡,户裁盈万。及绥聚荒余,招还流散,二三年间,遂增至四万余户。盐米丰贱,十倍于前”
沮县在汉安帝时代已经是颇具规模的货物集散地,《水经注.漾水》载“漕谷市在沮”。
沮县在沔水旁边。蜀汉后来又在西汉水(嘉陵江)边建立新港口——武兴,设武兴督。“驻守嘉陵江边的武兴城(今略阳县城),城开西北一门,外有仓垒”——吴镇烽的《陕西地理沿革》“武兴故城条”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正对江面仓储之粮,由嘉陵江运来。沟通沮县和武兴的是“沮水枝津”“两当溪”,虞诩通漕运。《水经注·漾水》“汉水又南入嘉陵道,而为嘉陵水。”“汉水又东南于盘头郡南,与浊水合。”“(两当)水出陈仓县之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谓之故道水。”又说“故道水南入东益州之广业郡界,与沮水枝津合,谓之两当溪,水上承武都沮县之沮水渎,西南流,注于两当溪。”“又西南,注于浊水”。
这一带在东汉时代由于水运兴起是非常富庶的,诸葛亮路过看到这里密布的遗迹坟冢,感慨到“祁山去沮县五百里,有民万户,瞩其丘墟,信为殷矣。”
《明帝纪》“三月,大司马曹真薨。诸葛亮寇天水,诏大将军司马宣王拒之。”
不巧三月曹真去世,司马懿临时从荆州空降,《晋书·宣帝纪》载“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抵御诸葛亮。
《魏书》曰:“初,亮出,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
魏人开始没有发现诸葛亮的辎重,实际上诸葛亮采用了水运,魏军斥候在陆地上就没有发现,辎重由西汉水而来。
司马懿进军途中,张颌劝其分兵设防雍、郿,确保后方“分军往雍、郿为后镇。”司马懿拒绝。事后证明,诸葛亮确实想打击关中后方,卤城之战后给李严三策的上策就是“上计断其后道。”可惜李严没有采用,否则雍、郿无防或弱防。
这时候陇右只有郭淮、费曜,而且这两个人在前一年10月——12月之间,刚被魏延、吴懿,破于阳溪。这时候诸葛亮率领的蜀汉主力,对郭淮有优势兵力。
双方进军示意图
第二阶段——4月份,布局阶段
4月——芟上邽麦。和司马懿魏军主力遭遇,退还祁山、卤城
关于收割麦子,汉代北方农作物以粟、麦为主,这两种作物可以分时节交替种植。芟麦只是利用月令,确定了诸葛亮在上邽的时间——4月。
诸葛亮3月出现在天水郡,司马懿4月方才和诸葛亮相遇。司马懿在3月受诏赴拒,行军一个多月到达陇右。司马懿、张颌等人途径隃麋后到达陇右,又提到了诸葛亮不据渭水,诸葛亮当时在渭水南的上邽,司马懿在渭水北,进而确定司马懿走的是陇道。《晋书》载司马懿、张颌等人“遂进军隃麋…‘…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
之前3月,诸葛亮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而且士气远胜郭淮等阳溪败军……【1】……随即被诸葛亮割麦。【1】汉军如若不趁机对陇右魏军展开军事行动又如何收其城下之麦。
芟上邽麦——
《晋书》载“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
只不过四月之青麦,只可芟除,不可为军中粮食。
司马懿率领魏军主力出现在上邽后,和诸葛亮军形成过十天左右的对峙。双方都设营垒。
《元和郡县志》:诸葛亮垒,俗名下募城,在秦州上邽县东二里。
《古志林》:“诸葛垒在秦州东二里,俗谓之下募城。边有司马懿垒,俗谓上募城。魏太和中,诸葛公攻天水,魏使司马懿拒之,此其垒也。”
《晋书》亦云:“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
从《晋书》记载来看,诸葛亮没有沿渭水设防,而是“望尘而遁”,遁入其下募城。
司马懿奔波两千余里而来“倍道疲劳”,但见诸葛亮没有沿渭水设防,觉得诸葛亮好对付“此易与耳”。南渡渭水,也设下了营垒,于上募城进行休整。
《三国志裴松之注》魏书曰:初,亮出,议者以为亮军无辎重,粮必不继,不击自破,无为劳兵;或欲自芟上邽左右生麦以夺贼食,帝皆不从。前后遣兵增宣王军,又敕使护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
《晋书》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
《汉晋春秋》郭淮、费耀等侥亮,亮破之,因大芟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兵而还。
诸葛亮四月已占上邽之麦,竟不敢待五月麦熟以实军粮;及至司马懿星夜奔来,军未相交不敢全芟其麦而走,致此麦终资敌口,其畏懿如虎之态,确矣。
不久后,司马懿进军,诸葛亮再退。《亮集丶算计》讲“今上县之战,更在贼门,战地平如案。”上县就是上邽,诸葛亮认为此地在敌方家门,容易被司马懿和郭淮内应外合,地形利于对方,《晋书》也提到了“轻骑”。
诸葛亮退走的另外一个原因。后方的卤城和祁山,当时并未被攻克。卤城和祁山城东西相对,可以形成犄角,杨阜等人仰仗此地利拒马超。
祁山的防御在曹操时代就形成了,《三国志·杨阜传》裴注引皇甫谧《列女传》“(姜)叙遂进兵入卤,(赵)昂、(尹)奉守祁山。……遂共闭门逐超,超奔汉中,从张鲁得兵还。异复与昂保祁山,为超所围,三十日救兵到,乃解。”
曹丕时代进一步构建其防御。《明帝纪》:“先帝东置合肥,南守襄阳,西固祁山,贼来辄破於三城之下者,地有所必争也。”其西固祁山,为魏国三方面防御之一。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的时候,祁山堡的守将差点投降,但终究未降。《魏略》:“曩时高刚守祁山,坐不専意,虽终得全,于今诮议不止。”
第四次北伐的时候,这种形式仍然能对汉军形成一定牵制,这也是诸葛亮不在前方上邽就和司马懿决战的原因。
司马懿进击至祁山、卤城。这个距离是比较远的,150里开外,可谓长驱大进。
示意图(为了清晰度,拆分成两张显示进退)
芟上邽麦——
诸葛亮退至卤城——
第三阶段——决战阶段。5月——卤城之战。
这里明确发生了一场主力之间的对决。几方史料都有提及。
《三国志.王平传》“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华阳国志》“参军王平守南围。司马宣王拒亮,张合拒平。”
《晋书》“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
《晋书》未提诸葛亮是因粮尽而退,只说是卤城之战战败而“宵遁”,也和《三国志》所载“粮尽退军”“夏六月,亮粮尽过军”,是因为粮尽而退不同;也没有提到下雨。排除这些客观因素大概是为了凸显司马懿的武功。
下面就是通过《三国志》《华阳国志》以及考据地理位置得出的:
“盛夏雨水”之前发生的事。“盛夏”月令,就是指5月。
地理上:卤城战役之后,诸葛亮不仅未退,反而前进了。向北推进了至少50里,到达木门之北,才可能有后面的在木门发生的伏击。参考诸葛亮平时行军时间一天也就4、50里“朝发南郑,暮宿黑水,四五十里”。推进距离还是很大的。
《王平传》言王平成功据住张颌,诸葛亮方面情况如何?既然该役后,诸葛亮没有退,战争双方你来我往,这样规模的主力交战下来,总有一方不利。况且,诸葛亮在主力决战后,又向前推进了这么大一段距离。反证明,撤退的是原本长驱直入来势汹汹的魏军。熟进退、胜负间、已经明显。而且魏军只能退往上邽去防御陇右第一大城市。试问,诸葛亮没有获得一场胜利又怎么逆进向北呢?原来,因为卤城诸葛亮并没有攻下,据守北山和司马懿对阵,其驻地本来就在卤城之北。
时间上:诸葛亮向北前进,这里又和魏军形成了对峙,直至后来6月底7月上旬。而不可能是《晋书》所言其5月战败连夜逃跑。
结果上:《三国志明帝纪》魏国诸将封爵增位各有差和《晋书》天子使使者劳军,增封邑对应。而蜀汉方面非但诸葛亮未被封赏,魏延、高翔诸将无一人被赏。一伐大败之下,王平有收敛败军之功尚且封赏,而此战却无人受赏,因此不可能是汉晋春秋记载的甲首三千。
这时候发生了一件事,下雨了。影响到了交战双方的补给。
《郭淮传》“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
《李严传》“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
《华阳国志》“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时宣王等粮亦尽,盛夏雨水。”
魏国“陇右无谷”,按《魏书》“宣王与亮相持,赖得此麦以为军粮。”剩下的麦子接济魏军,郭淮又从少数族那里通过某些手段搞到了一些粮食。陇右的户口参考,秦州:“统郡六,县二十四,户三万二千一百”。陇右本身只能养13000左右的兵力,现在司马懿魏军主力集结在这里,仅靠当地麦和少数族临时接济,不是长久之计。雨水影响到后方补给。
这里不知道魏军是否也利用渭水进行水运,没有直接的记载,也缺乏雍县以西的渭水漕运的资料,但有提到司马懿在雍县西的渭水上修过三交城,《元和郡县图志》卷2“三交城在(宝鸡)县西十六里,司马宣王与诸葛亮相距所筑。”估计这里是个中转站,可能用了漕运。如果没有漕运必然从陇道运粮,是很远的,而且是山路。都会受到大雨的影响,“时宣王等粮亦尽”。
连绵不绝的雨水,也让诸葛亮考虑到补给问题,漾水涨水。这时写信给李严,提出了三策“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黄土。”这里的黄土应该是黄沙,诸葛亮在汉中的军屯基地。
诸葛亮预判魏军的粮食情况比自己更糟糕,“上计断其后道”只要能截断魏军粮道,利用蜀军的余粮比魏军多,进而拖垮魏军,给予致命打击。诸葛亮如何能得出这样的预判,和4月的收麦情况有关,前文已做过解析。
同月,鲜卑轲比能起兵响应诸葛亮。因为轲比能在四月的时候还送过马,《明帝纪》“夏四月,鲜卑附义王轲比能率其种人及丁零大人儿禅诣幽州贡名马。”当然,轲比能是不是以送马为名探查虚实,再起兵就不知道了。《牵招传》:“招以蜀虏诸葛亮数出,而比能狡猾,能相交通,表为防备,议者以为县远,未之信也。会亮时在祁山,果遣使连结比能。比能至故北地石城,与相首尾。帝乃诏招,使从便宜讨之。时比能已还漠南,招与刺史毕轨议曰:“胡虏迁徙无常。若劳师远追,则迟速不相及。若欲潜袭,则山溪艰险,资粮转运,难以密办。可使守新兴、雁门二牙门,出屯陉北,外以镇抚,内令兵田,储畜资粮,秋冬马肥,州郡兵合,乘衅征讨,计必全克。未及施行,会病卒。招在郡十二年,威风远振。”
牵招在222至223年曹丕伐吴间隙出任雁门太守,退轲比能后死去,在郡十二年约为234年,因此《汉晋春秋》中关于轲比能出兵响应的记载不确,司马光做资治通鉴亦不采此说。
《三国志轲比能传》比能数款塞,诣州奉贡献。至青龙元年,比能诱纳步度根,使叛并州。亦能和明帝纪中贡马记载对应,其233年方才与魏敌对,应亮之事,当在五伐。
5月卤城之战进退示意图
6月——蜀汉军推进直至再次相持,而后退军木门道伏击
《后主传》“夏六月,亮粮尽过军,郃追至青封,与亮交战,被箭死。”
《华阳国志》:“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张合至青封交战,为亮所杀。”
《诸葛亮传》”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
《张郃传》:”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
相持了一个半月,直至6月月底,诸葛亮据李严采纳的下计而退军。“秋夏之际,值天霖雨,运粮不继,平遣参军狐忠、督军成籓喻指,呼亮来还;亮承以退军。”
雨断断续续从5月中旬直到6月都在下。“盛夏雨水””秋夏之际,值天霖雨”。
期间,魏国再次派出了援军,卫臻带队。这支援军不是去陇右直接支援司马懿,而是从故道入,企图截断蜀军粮道。双方都想到断对方粮道,不过卫臻比诸葛亮提出让李严断魏军粮道晚了一个月。诸葛亮是“盛夏雨水”前提出的;从卫臻到长安时诸葛亮已退,为6月底7月初了,逆算时间为6月提出。《卫臻传》“诸葛亮寇天水,臻奏:“宜遣奇兵入散关,绝其粮道。”乃以臻为征蜀将军,假节督诸军事,到长安,亮退。”
卫臻援军再去陇右也没什么意义,陇右原本已经缺粮,雨水已导致运粮困难,行军缓慢。即使去了进一步增加陇右负担。所以直接断对方粮道是比较切实快速的方法。此时,李严在汉中,卫臻若是成行,或者李严采纳诸葛亮的前两计“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的话,卫臻就有可能和李严相遇。但卫臻没有带兵打仗的记载;李严有带兵打仗的记录,《李严传》:”二十三年,盗贼马秦、高胜等起事於郪。合聚部伍数万人,到资中县。时先主在汉中,严不更发兵,但率将郡士五千人讨之,斩秦、胜等首。枝党星散,悉复民籍。又越巂夷率高定遣军围新道县,严驰往赴救,贼皆破走。加辅汉将军,领郡如故。“又是常督军事的将领。可见李严占优势。
但无论是李严还卫臻,要么没有成行,要么半途而止。
诸葛亮退军的时候在木门设下埋伏。关于这场战非常著名,就不细说了。只说下木门的位置。《集解》关于木门的说法:“《御览》引《魏末传》:亮粮尽军还,至于青封、木门。◎是青封、木门实一地也。◎《一统志》:木门山在甘肃秦州西南。《水经注》有木门谷水,北流入藉水。◎胡三省曰:木门去今天水县十里。◎弼按:唐初析上邽置天水县,仍在今秦州西也。”
《读史方舆纪要》卷59”木门谷在(秦)州西南九十里。蜀汉建兴九年,武侯围祁山,以粮尽退军。司马懿遣张郃追之。郃进至木门,蜀人乘高布伏,郃中飞矢而卒。《水经注》:木门谷水出南山,北流入籍水,以注于渭。胡氏曰:谷在天水县南十里。“
针对好些地方都在抢夺木门道的位置,提高知名度什么的、炒作什么的,就跟抢夺街亭一回事。这个木门到底在哪里?这里主要依据《水经注》来得出其所在。——木门所在的位置是木门谷水流经而成的一个谷地,木门谷水北流入藉水,藉水东流注入渭水。
由《水经注》记载,可以大致得出木门的所在。藉水入境上邽县后,左佩四水,右带四水。古人以东西流向水为方位,北为左,南为右。木门谷水位于右带次东,南第二条水,向北流入藉水。
杨守敬《水经注疏》对“木门谷水”做了进一步阐释“守敬按:《魏志·张颌传》,诸葛亮还保祁山,颌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射杀颌。胡三省曰,木门去今天水县十里。《方舆纪要》,木门谷在秦州西南九十里。”木门谷水经过的地方就是诸葛亮设伏之地。
木门道的位置,在今秦岭乡和牡丹镇一带,符合水经注的记载。这也是主流观点,以及今官方认证。木门道所在有木门村和武侯祠,凭吊当年的事迹。
伏击战发生的时间:
按8月回汉中的时间逆推的话,伏击战发生的时间在6月月底接近7月。从汉中到达卤城按照现代步行路程约为820里,按一般行军速度,不到一个月就能到达。8月回汉中的话,7月就应该过祁山。所以伏击战当发生在6月下旬。
《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
诸葛亮并没有完全就退走了,主力部队在青封木门驻扎布防,道利用地形设伏。张郃遇到的是诸葛亮自己率领的主力,万弩齐发,五子良将仅存硕果也陨落了。
整个战局张郃都在跟司马懿对嘴。事实证明张郃是有见地的。
木门道伏击图
双方的初始部署情况
蜀汉:【亮围祁山,…司马宣王自荆州入朝,魏明帝曰:「西方事重,非君莫可付者。」乃使西屯长安,督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宣王使曜、陵留精兵四千守上邽,馀众悉出,西救祁山。郃欲分兵驻雍、郿,宣王曰:「料前军能独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
曹魏:【诸葛亮寇天水,围将军贾嗣、魏平于祁山。天子曰:「西方有事,非君莫可付者。」乃使帝西屯长安,都督雍、梁二州诸军事,统车骑将军张郃、后将军费曜、征蜀护军戴凌、雍州刺史郭淮等讨亮。】【张郃劝帝分军往雍、郿为后镇,帝曰:「料前军独能当之者,将军言是也。若不能当,而分为前后,此楚之三军所以为黥布禽也。」遂进军隃麋。】
诸葛亮围住魏将贾嗣和魏平于祁山。魏明帝诏司马懿督张郃,费曜,戴凌和郭淮救祁山。蜀方记载了司马懿的初始部署,显然魏军在陇右的后方基地上邽商讨了作战方案,张郃提出分兵的策略,就是用一部分兵力救祁山,再用一部分兵力驻关陇。张郃提出这样的分兵策略用意何在呢?司马懿回复的大意是分兵后若能独当诸葛亮,当然就这么做,若不能独当,把兵力分为前后,会被诸葛亮各个击破。由此可见,张郃的用意就是用前军到祁山迎战诸葛亮,再用后军截断诸葛亮的退路,力图把蜀军全歼灭于陇右。但是司马懿认为若前军无法战胜诸葛亮,那么前后两军就会被诸葛亮各个击破,于是没有听张郃的分兵策略,留下后将军费曜和征蜀护军戴凌四千精兵协助郭淮镇守上邽(从后面交战可以看出雍州刺史郭淮留镇上邽),其余兵力救祁山迎战诸葛亮。因此,我们可以看出,司马懿的行军路线是从上邽出发,然后进军到隃麋,其目的是要到祁山去,而这个时候诸葛亮在祁山。
上邽迂回战及汉阳相遇
蜀汉:【(司马懿)遂进。亮分兵留攻,自逆宣王于上邽。郭淮、费曜等徼亮,亮破之,因大芟刈其麦,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
曹魏:【(司马懿)遂进军隃麋。亮闻大军且至,乃自帅众将芟上邽之麦。诸将皆惧,帝曰:「亮虑多决少,必安营自固,然后芟麦。吾得二日兼行足矣。」于是卷甲晨夜赴之。亮望尘而遁。帝曰:「吾倍道疲劳,此晓兵者之所贪也。亮不敢据渭水,此易与耳。」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
司马懿不敢分兵,而诸葛亮却兵分,显然是诸葛亮收到魏军主力救祁山的情报或者事前已经料到魏军主力朝祁山而来,于是留下一部分兵力继续围攻祁山吸引司马懿,另一部分兵力由自己亲率从祁山到上邽,上邽驻有郭淮雍州偏军及费曜四千精兵。诸葛亮是怎样从祁山到达上邽的呢?
蜀方记载“自逆宣王于上邽”,显然诸葛亮从祁山行军抵达上邽与司马懿的行军方向相反。魏方记载“亮闻大军且至”,说明诸葛亮得到魏军即将到达的情报,这里的到达是指什么地方呢?
自然是指祁山而不是上邽或陇右的其它任何地方,因为魏军本来就是朝着诸葛亮所围的祁山方向来解围的,进一步证明双方行军方向是相反的,即诸葛亮率一部分兵从祁山奔赴上邽,司马懿则集中兵力从隃麋奔赴祁山。诸葛亮面对魏国大军的来临不是集中力量做好应敌准备,反而是分走祁山的一部分兵力,这样留下来围祁山的蜀军岂不是变成弱势?变成弱势的蜀军又怎能敌得过即将来临的魏国大军呢?
接下来的上邽交战就说明了诸葛亮分兵的意图。蜀方记载了诸葛亮到了上邽后击破了与郭淮和费曜,然后割上邽麦。魏方省略这个过程而只记载了诸葛亮割了上邽的小麦。司马懿增加兵力守上邽,可以说上邽就是陇右魏军的后勤基地,所谓基地必然要比起进攻方临时的粮食储备之地要劳固,要打一场长久的仗,显然先毁其粮草能占利和取得主动性,减少了主客之势的差距。那么诸葛亮突然出现在上邽并割了麦,对郭淮和费曜来说,诸葛亮是正兵,属于正面迎战,显然诸葛亮有兵力优势,于是诸葛亮破走郭淮和费曜。但对司马懿主力军来说,诸葛亮显然是奇兵,因为魏军本来以为诸葛亮身在祁山,正准备去解围的,然而诸葛亮出乎他们的意料的出现在魏军刚部署完毕的后方上邽。司马懿率主力去祁山迎战诸葛亮,我们可以把他叫做前军,那么诸葛亮没有正面迎战即将来临的前军,而是去攻击前军的后勤部队,当前军得知诸葛亮在上邽割麦后的反应是“诸将皆惧”,所以诸葛亮“自逆宣王于上邽”属于出其不意的迂回战术。
诸葛亮先发制人的这个迂回战术取得一定的成果,就是破上邽守兵和毁了魏军的后勤基地。然而战役中的战术具有时效性,在魏国前军知道蜀军在上邽的实情后,这时作为统帅的司马懿有两个应敌方案,一是继续解救祁山,二是迎战上邽的诸葛亮,很显然司马懿选择第二个方案,因为司马懿的任务本来就是要迎战和击退诸葛亮,而且只要击败诸葛亮,祁山不救自解,当然这个原因可以不必深究,反正司马懿选择了等二个方案。对诸葛亮来说,显然迂回战术不仅击败魏军的后勤取得军事上的主动权,同时也解了围祁山那边的蜀军的危境。司马懿面对当时“诸将皆惧”的状况时又是怎样安定军心的呢?司马懿说,诸葛亮要考虑的事情太多,所以难以做出决断,现在肯定是安营自守,然后割麦,并表示魏军二日昼夜不停的行军必能到达。当司马懿日夜奔来时,诸葛亮“望尘而遁”,“望尘”可以说明什么问题呢?
按照兵法来说,这是敌人的战车和精锐之兵正在赶来的现象,所以诸葛亮没有按照司马懿所说安营自守于上邽,而是避其锋芒,当魏军来到的时候诸葛亮已经率军走了。其实诸葛亮分了两路兵,而司马懿是集中兵力,显然魏军比蜀军具有兵力上的优势,出于兵势差距的考量,诸葛亮当然不会以弱击强,即便是势均力敌也不能交战,因为这样蜀军的伤亡还是很大的,再者上邽是个平原区,利于具有战车等作战优势的魏军,诸葛亮也不可以己之短待敌之长。司马懿二日二夜的赶来交战,然而诸葛亮却率军离开了,诸葛亮到哪里去了呢?按照蜀方记载诸葛亮割完麦后“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显然诸葛亮离开上邽后就到了上邽之东。那么司马懿又是怎么跟部下解释当时情况的呢?司马懿说,我军以双倍的速度行军很疲劳,这本来是懂兵之人所贪取的,而现在诸葛亮又不敢据渭水,看来我们是很容易对付他的。诸葛亮从上邽到了上邽之东与司马懿所说的没有据渭水的情况确实相符。
其实司马懿向部下解释的大意是说诸葛亮不懂用兵之道,居然不趁以逸待劳之利来迎战我军,而且还不敢占据有利地形的渭水来抵御我军,诸葛亮率军逃跑证明了他不敢与我军争锋,所以诸葛亮是很容易对付,其实就是向部下分析军情和让部下安心。按照兵法所说,半渡击之者利,其实半渡击之(部分兵力渡水,部分兵力还没渡)的成功战法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比如逍遥津张辽追击孙权就是在孙权半渡之时突然杀到,杀得吴军势破胆寒,尽管吴军当时还有很多将领在场但都不管用。汉中之战在夏候渊被斩后,魏军集体退军,断后的郭淮就是通过渡水布阵等待刘备的乘胜追击,只是刘备看了看后就停止了追击,郭淮因此达到了自我保全的目的。可见如果能很好的利用河水的有利地形,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都能取得有利的态势,只要有将才的将领通常都会这么利用,然而诸葛亮却没有这么做,显然诸葛亮是不按照常理出牌的,这种情况不是说明诸葛亮智商未达到中等将的水平,就是诸葛亮有令敌人猜不透的谋略。按照魏方记载,司马懿率军到汉阳后,终于与诸葛亮相遇,结合蜀方记载,显然诸葛亮与司马懿相遇于上邽之东的地方正是魏方记载的汉阳,那么双方在汉阳相遇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情呢?
从汉阳回到卤城的行军过程:
蜀汉:【与宣王遇于上邽之东,敛兵依险,军不得交,亮引而还。宣王寻亮至于卤城。】
曹魏:【进次汉阳,与亮相遇,帝列阵以待之。使将牛金轻骑饵之,兵才接而亮退,追至祁山。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
司马懿与诸葛亮相遇于上邽之东的汉阳后,诸葛亮敛兵依险,显然不愿战是诸葛亮的本意或者诸葛亮认为此时还不是交战的时机。倘若诸葛亮想战,更应该像司马懿所说的那样敢于据渭水,因为据渭水不管攻防都比敛兵依险更加具有进取性。当然诸葛亮不据渭水绝对不是敢于与不敢于的问题,因为诸葛亮都率军深入敌境,难道还怕据渭水与魏军争锋吗?然而与魏军争锋不是众所周知的诸葛亮北伐的真正目的吗?而事实上诸葛亮的部署却没有要争锋的任何迹象,显然诸葛亮有自己的意图,而这个意图是什么呢?
诸葛亮自相矛盾的行为至少是让司马懿读不懂和猜不透,诸葛亮趋于保守的防御部署很容易令司马懿对蜀军是否畏惧魏军的兵锋产生疑惑,作为统帅的司马懿看不清敌人的意图就很难作出决断,就会变得缩手缩脚。我们从司马懿八日可袭孟达,月余可破外围擒斩孟达来看,显然司马懿的察势和把握战机的能力也是不一般的。然而这次司马懿之所以没有发挥上庸之战的果断和造势能力,也没有像首出祁山时张郃和郭淮那样做到主动攻击马谡和高详,显然是因为诸葛亮的设防很严密,使得司马懿无机可乘,如果硬攻的话可能只会让自己作战不利。司马懿在魏明帝的眼中是个能“临危制变”之将,对此时是否适合进攻的察辨能力相信司马懿是具备的。在面对诸葛亮据守不战而自己又无法进攻的情况之下,司马懿采取的行动是列阵待敌,随时做好应敌的准备,因此在汉阳魏蜀双方是不得交战而呈对峙状态的。后来显然是诸葛亮打算撤离汉阳了,这时司马懿马上采取了行动,使牛金率轻骑在前面引诱诸葛亮来战,可结果诸葛亮与金牛只是浅战就率军离开,说明诸葛亮没有上司马懿的当,当然看破这种饵兵也没有什么难度。司马懿诱敌不成,眼看着诸葛亮率军从上邽之东又撤回到祁山去,而司马懿却只是跟着诸葛亮的后面尾追。那么在诸葛亮行军的时候,具有优势兵力的司马懿为什么没有抵御?为什么没有采取诱敌迂回截断包抄等等的积极行动呢?
我们看司马懿辽东之战调动公孙渊军就很积极很凑效,司马懿想在哪交战就在哪交战,公孙军总是按照司马懿的意图而行动,公孙军之所以处于被动其实是因为公孙军的任何举动和部署情况都在司马懿的掌控之中。在祁山的道理是相同的,首先诸葛亮在行军的过程中自我防御依然严密而没有漏出任何破绽,而且诸葛亮善于排兵布阵,作为有军事能力的司马懿必能看出其中的锋芒,再者既然司马懿无法理解和猜测诸葛亮的行为和意图,估计连诸葛亮的下个目的地都猜不透,否则张郃就不会说司马懿尾追诸葛亮是“进前而不敢逼”,这样就谈不上通过先行部署来改变诸葛亮的行动,而且倘若未能判明敌情就冒然进攻,反而导致失败的可能性更大。司马懿无法掌握诸葛亮的行动而陷入被动,相反的诸葛亮却很清楚司马懿的行动,成了主动调动的一方,占有控制战场的主动权,“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致人的一方当然是根据有利而行动,而有利体现在哪里呢?下一步就能说明这个问题。
卤城南北山之战:
蜀汉:【宣王寻亮至于卤城。张郃曰:「彼远来逆我,请战不得,谓我利在不战,欲以长计制之也。且祁山知大军以在近,人情自固,可止屯於此,分为奇兵,示出其后,不宜进前而不敢逼,坐失民望也。今亮县军食少,亦行去矣。」宣王不从,故寻亮。既至,又登山掘营,不肯战。贾栩、魏平数请战,因曰:「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宣王病之。诸将咸请战。五月辛巳,乃使张郃攻无当监何平於南围,自案中道向亮。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大破之,获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宣王还保营。】【九年,亮围祁山,平别守南围。魏大将军司马宣王攻亮,张郃攻平,平坚守不动,郃不能克。】
曹魏:【亮屯卤城,据南北二山,断水为重围。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俘斩万计。时军师杜袭、督军薛悌皆言,明年麦熟,亮必为寇,陇右无谷,宜及冬豫运。】
诸葛亮从祁山到上邽,经上邽之战后到汉阳,如今又从汉阳回到祁山,最后诸葛亮选择了屯卤城。诸葛亮在魏国境内面对着魏军如入无人之境,其实这是兵锋所向的外在表现,就如诸葛亮首出祁山时陇右三郡望风而降是同样的原因,但是分兵后的蜀军显然就没有这样的威力,比如街亭的溃散和列柳城的破走。诸葛亮为什么要把目标选择了在卤城呢?
从诸葛亮的部署来看,卤城有南北两座山,两座山的中间还有河水隔断,诸葛亮把军队一分为二,分别背靠南山和北山驻扎,诸葛亮作为主力军驻在北围,王平作为偏军驻扎在南围,若在这样崎岖的地形里交战,显然具有战车和骑兵优势的魏军会相对的弱化,而蜀军轻锐显然在这里交战相对有优势。总之在战场上把握主动权的诸葛亮把目标选择在这里必然有其用意,因为这里不久就发生了一场大战。后来司马懿追随着诸葛亮也到了卤城,这时张郃提出了看法,其大意是蜀军远道而来,我军不迎战,会被认为我军采用持久不战使敌自退的消极战术,再者诸葛亮出军也有一段时间,军粮渐少,相信不久就要撤军了,这样的话魏军就会失去威名,不如现在就采取行动,以正兵屯在此处,分出奇兵袭其后。显然司马懿在无法确定诸葛亮的意图之前仍然不敢冒然行动,所以没有听从张郃的意见,而是登山掘营继续作实地考查,终不肯轻易出战,可是这样下来,魏国诸将开始沉不住气而燥动起来,贾栩和魏平因为屡次请战不得,直言司马懿“畏蜀如虎”,结果司马懿还是不为所动,最后发展到“诸将咸请战”的局面。“诸将咸请战”说明魏军有强烈的迎战蜀军的愿望,也同时反映此时的魏军已经鼓足了劲要与蜀军争锋,再者魏军若继续等下去,就真的如张郃所说诸葛亮粮尽自退而坐失民望,况且魏军再等下去自我消耗也是对己不利,显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司马懿终于在五月对卤城的蜀军发起了进攻。由于蜀军分为南山和北山两个战场,这两个战场都是背山依水防御而又各自独立,正因为是并列而各自独立的防御部署,所以魏军面对的是两个独立的攻坚战,于是司马懿也制定了相应的进攻方案,兵分两路,使张郃进攻南围王平,自己率军延道向诸葛亮的北围进军。诸葛亮在南山和北山两处的防御部署并无差别,然而两个同时开战的战场的战况却截然不同。诸葛亮作为施号发令的最高统帅,很明显王平是受到诸葛亮的指示采取坚守不出战的策略,这次王平不负诸葛亮所望守住了张郃的进攻,没有再现街亭和列柳城覆辙的状况,显然诸葛亮把交锋的职能放在了北山战场,因为这里才发生了真正的大战。在司马懿率军向诸葛亮进军时,按照蜀方记载,“亮使魏延、高翔、吴班赴拒”,很显然北山采取的是积极的反攻策略。“赴拒”说明蜀军是从另外地方赶赴迎战而不是在原地据险抵御或在原地出战,“亮使”说明诸葛亮已经事先计划好并让他们处于备战状态。另外诸葛亮在北山的部署明明是据高垒防御,既然不是就地遣将抵御,那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诸葛亮把战场从北围转移到别处去了。
按照魏方记载,“帝攻拔其围,亮宵遁。追击,破之”,司马懿进军之后马上就攻破了北围,很明显在拔营的时候诸葛亮没有做出有力的抵抗就弃营逃跑了,接着司马懿自然是追击。北围与南围有着同样的背山依水的防御部署,也就是说北围与南围有着至少同等的防御力,作为魏军首席先锋将张郃攻南营王平不克,而魏军攻拔北营却异常轻松,两者的抵御力之所以有很大的差别,可以说有两种解释,其中一种解释就是作为主营的北围是虚营以设,那里不但没有可御敌的精锐,估计连守兵都没有多少,所以抵御力才会如此薄弱。另外一种解释,就是北围有主力军,但是在魏军攻击的时候佯败逃跑,显然第一种解释即北围虚兵以设比较合理,因为很明显在司马懿攻拔北围时,魏延吴班高翔等主力军不在北围现场,他们是后来才“赴拒”的而不是在原地出战反击。既然北围是虚兵以设,那么蜀汉的实兵被诸葛亮部署到哪里去了呢?
蜀军的主力当然不可能在南围,因为南围的主将是王平毫无疑问,主力将领不可能在王平麾下,所以只有一种可能,就是蜀汉主力军被诸葛亮部署在北围的不远处里蓄势待敌,而这个待敌之处正是诸葛亮率军逃跑的方向,也就是诸葛亮的逃跑是有目的引诱司马懿追击。这样的话魏蜀双方对卤城之战的记载就没有冲突了,那就是司马懿率军延岸边攻击诸葛亮的北营,因为诸葛亮在北营是虚营以设,所以北营几乎没有作什么抵抗就被魏军拔营,这时诸葛亮亲率军队有目的逃跑,转移了战场的同时吸引着司马懿追击,当诸葛亮逃跑到事先部署的蜀军主力之处时,突然使蓄势已久的主力军出其不意的借势围攻魏军,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卤城之战就只有一种结果,那就是蜀军大破魏军,蜀军取得大胜,魏军遭受大败,“宣王还保营”。最后蜀汉获得“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的战利品,显然这些是取得战争绝对胜利的一方在清点战场时的收获。从蜀军所获得的武备来看,显然都是轻兵而不是重兵所使用的武器,刚好符合与北围山地没有战车的作战形式。魏军在前线作战失利导致损兵折将,也刚好验证史料记载的魏明帝前后为司马懿增兵才可以与诸葛亮对峙的事实。
若要判断卤城之战魏军的参战兵力和损伤情况,我们可以从军队中分别拥有甲首,玄铠和角弩在整个军队中所占的比重来推断,在这里就不做深入探讨。因为卤城之战最后清点战场的是蜀军,所以蜀汉是唯一的取胜方,很显然晋书卤城之战所记载“俘斩万计”在逻辑上是不成立的,首先蜀军并不是先经历一场失败的消耗仗,所以不存在疲惫力尽的状况,然后蜀军也不是被抄断后路夹击的方式,而是蜀军自行逃跑在先,魏军尾追在后,这样蜀军被魏军追到可能性极为低,与佯败引敌追击的情况亳无差别,目标是引敌,况且蓄势已久的蜀汉主力军很快就迎战,俘斩万计失实属于常识性的判断问题,就如《晋书》作为正史却收录了些怪诞的事情一样不严谨,如果按照兵家对诸葛亮战争的看法就是“吏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实迹焉”。《战争论》认为在判断交战双方谁是胜利方是以最终取得实际战利品的多少为准则,这么说是不无道理,在同时间同地点的交战当然是在最后清点战场上有用武备的为取得绝对胜利的一方。
诸葛亮的卤城之战有什么奥妙呢?其实诸葛亮先运用了以静致动的战法,吾不动敌必动,很显然诸葛亮在魏国境内来回进退已经充满了挑衅,但是诸葛亮又没有主动攻击魏军主力,这让鼓足了劲的魏军上下又怎能沉得住气,魏军沉不住气必然进攻蜀营,这点必然在诸葛亮的意料之中,所以诸葛亮驻扎在卤城不动是一早就策划好了的。面对魏军的攻营诸葛亮要如何御敌呢?
诸葛亮远道而来既然不是略地,那自然是要以击垮魏军为目标,所以当然不会采用深沟高垒以自守的下策,显然诸葛亮把交战的主战场定在自己驻扎的北围,所以命南围的王平坚守不战。那么诸葛亮在北围要如何迎战鼓足了劲的魏军呢?若直接出营迎战此时的魏军,显然蜀军是不能得利的,于是诸葛亮采用了避实击虚的战术,避开锐气正旺盛的魏军,任由魏军攻拔蜀营,蜀营被攻拔后,诸葛亮就率军撤退,又任由魏军追击,等追击到目的地之后,再让蓄势以待的主力军迎战魏军,结果就大破魏军。我们从魏军进军,然后攻拔,然后又追击,最后被蜀军击破的整个过程来看,魏军的士气与力量在这个过程中是逐步衰减的,而蜀汉的主力军却是士气充足且以逸待劳,所以蜀军的兵势明显强于魏军很多,其实诸葛亮是运用了“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相似的原理,再加上诸葛亮有著名的八阵图阵法,还有迎战之时具有攻其不备的功效,蜀军自然能大败魏军,按照兵法来说,显然诸葛亮在紧张的军争中很好的运用和把握了治力与治气这两个有力的要素。
另外很显然诸葛亮还成功的做到虚实的部署,我们知道诸葛亮擒孟获后带其参观蜀营及兵阵时,孟获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向者不知虚实,故败。今蒙赐观看营陈,若只如此,即定易胜耳。」诸葛亮笑,然后七擒七纵孟获,看来孟获虽然参观了蜀营和弄清了哪里是虚哪里是实的真相后,可还是继续中招,足见诸葛亮对这种虚实的布营手法很娴熟,容易迷惑敌人的判断力,现在对抗司马懿也用了同样的虚实之法不足为奇,显然诸葛亮是在司马懿出战之时才临时调走主力军。诸葛亮是怎样神不知鬼不觉的把实兵调走了呢?在卤城临阵部署其实不难,就如先前诸葛亮都可以先发制人而出奇不意的从祁山到达前军的后方基地上邽,当前军知道的时候,后方已经被诸葛亮端掉了。诸葛亮在调走主力的同时继续在营里设疑做出蓄势待敌的样子,只要诸葛亮本人依然坐镇大本营,那么司马懿必然认为蜀军的主营是实兵以待,这样在攻拔蜀营之后才会果断的追击。由此可见,诸葛亮再次不按常理出牌,诸葛亮作为最高统帅居然统着虚兵留镇主营,显然诸葛亮把自己当成饵兵了,而别人通常都是以轻角为饵兵,比如司马懿在上邽之东就是以牛金为饵,自己率重兵在后待敌。诸葛亮就刚好相反,让别将率重兵在后待敌,这样司马懿就做梦都没有想到自己所追击的主帅只是饵兵,于是轻敌冒进的陷入蜀汉重兵的反击区里。违反常规战法
木门伏击战:
蜀汉:【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与魏将张郃交战,射杀郃。】【九年春二月,亮复出军围祁山,始以木牛运。魏司马懿、张郃救祁山。夏六月,亮粮尽过军,郃追至青封,与亮交战,被箭死。】【九年春,丞相亮复出围祁山。始以木牛运。参军王平守南围。司马宣王拒亮,张郃拒平。亮虑粮运不继,设三策告都护李平曰:“上计断其后道。中计与之持久。下计还住元丰”。时宣王等粮亦尽,盛夏雨水。平恐漕运元丰不给,书白亮宜振旅。夏六月,亮承平指引退。张郃至青封交战,为亮所杀。】
曹魏:【诸葛亮复出祁山,诏郃督诸将西至略阳,亮还保祁山,郃追至木门,与亮军交战,飞矢中郃右膝,薨,魏略曰:亮军退,司马宣王使郃追之,郃曰:「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宣王不听。郃不得已,遂进。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谥曰壮侯。】【五年,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转扬武将军。】
自卤城之战后诸葛亮就退军,卤城之战发生在五月,退军发生在六月,按照史料记载,诸葛亮是因为粮尽才退军的,而蜀军粮尽的根本原因是“虑粮不继”,因为盛夏雨水季节即将来临,诸葛亮担心后勤补给会到影响,雨水影响的后果可以参考曹真几路伐蜀遇雨受阻的情况,现蜀道难再加上天气的影响很有可能导致后勤中断,于是诸葛亮写信给后勤负责人李严征求意见,最后才决定退军的。从诸葛亮六月退军来看,显然蜀军粮草在没有后继的情况下可以维持到六月份。
我们知道诸葛亮在围祁山的时候已经先发致人摧毁了魏军陇右的后方基地,即便诸葛亮取得魏军基地的粮食,但是诸葛亮从出祁山到卤城之战已经过去四个月的时间,相信粮食也很难维持这么长的时间,自然需要后方持续补给才有可能继续与魏军相持。“时宣王等粮亦尽”说明了魏军也处于粮尽需要从关中运输的情况。那么魏军出现粮尽是怎么回事呢?魏方记载“蜀出卤城。是时,陇右无谷,议欲关中大运,淮以威恩抚循羌、胡,家使出谷,平其输调,军食用足”,因为后勤基地被诸葛亮端掉,所以陇右无谷比较好理解,但是后来郭淮从羌胡平民中借了粮食,于是解决了粮食问题,而借粮的时候正是在诸葛亮出卤城的时候。那么这个记载是否与蜀方记载相矛盾呢?
很显然诸葛亮给后勤负责人李严书信道明魏军无粮是在发生卤城之战之后六月退军之前。我们知道在卤城的时候,司马懿迟迟没有出战,说明双方在这里对峙过一段时间,若郭淮向平民借粮是在卤城之战前,即诸葛亮刚驻扎在卤城之时,那么魏蜀双方对粮食的记载实际上没有冲突的。魏军后方基地一早就被诸葛亮毁了,而魏军粮草供给却能坚持到诸葛亮到卤城之时,其实原因很简单,从郭淮向羌胡平民私人借粮来看,说明自基地被毁后,陇右各郡行政区粮草也被大军征调完,已经到了无可调用的阶段,因此出现“陇右无谷”的窘境,所以就剩下从关中运转和向平民借粮两种方式可以缓解燃眉之急。作为陇右最高负责人郭淮利用个人的影响力向羌胡平民借粮,显然已经到了最后的手段,但是从羌胡平民手中借来的粮食是不可能维持多久,最终的渠道还是只有从关中运转才能满足大军的后续需求,这样的话就不仅跟诸葛亮书信没有矛盾,而且跟魏明帝增遣兵力护粮的史实记载也相符,也就是说在诸葛亮书信的时候,陇右上下乃至平民都已经到了彻底无粮可继的地步。兵法上说打蛇要打七寸,显然只要诸葛亮能够截断关中粮道,陇右的大军就将陷入出战而不能赢,自保而又无粮的绝境,最后就只能坐以待毙,很明显与白起的长平之战有异曲同工之效。显然诸葛亮在书信上的上中下三计就是根据魏军陇右缺粮需从关中运转的背景之下提出来的致敌之策,其核心策略正是断魏军的粮道,使关中无法增援陇右,这样陇右的大军就陷入战不能胜和军中无粮的危机,这也正是魏明帝要加派兵力护粮的原因。当然诸葛亮断魏军粮道的这个策略因为自身后勤问题而没有实施,所以断粮道的具体实施手段也就只有诸葛亮自己心里知道,魏军也不可能知道诸葛亮的下一步棋子,因为整个战场的控制权都掌握在诸葛亮的手中。从后勤问题来看,显然刘备遗命李严在军事上作为诸葛亮的副手协助诸葛亮的工作是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明显涉嫌失职之罪,想当初赵云在箕谷其实没有被敌偷袭成功但依然因为有不戒之失而受到降职的处分,显然李严也会被追责的可能性很大。那么李严是做到像赵云一样坦诚接受上级的盘查和勇于承担职责呢,还是想着如何推卸责任或者想办法掩盖职责上的问题呢,很明显李严选择了后者,从而加重了自己的罪责,最后被诸葛亮贬为平民。
卤城之战魏军属于轻敌被诸葛亮巧妙设计战败,战败后的魏军还保营观望,经过一个月的休整,很显然在这个休整的期间魏明帝增派过兵力充实了前线,前线因此才有实力与诸葛亮继续相持对峙,而现在眼见诸葛亮就要退军了,那么魏军上下会有什么想法呢?经过重整后的魏军是否应该再迎战蜀军作最后的抵御呢?显然对任何人来说,吃了败仗心里多少有些憋屈和不服,洗刷耻辱,重建兵威,挽回之前失利的颜面是人之常情。况且卤城之战之所以战败,很明显是因为诸葛亮蓄谋已久而有充分准备才会中了诸葛亮的计谋,但现在应对的是出战已久的归军,显然比起据卤城之时的蜀军在备敌方面显得不足,再者由于蜀军出军已久,其作战能力和士气显然减弱很多。其时在最后的一次北伐虽然魏明帝给前线的最高指示是坚守不战,但魏明帝还是作出“走而追之”的指示,这也算是消极防御中较为积极的反击手段了。从兵法致力的角度来看,显然追击疲敌是有利可图的,所以作为前线最高统帅的司马懿作出迎战蜀军的决定,而这个决定正好也符合魏明帝四伐开战之前所提倡的积极应战和反对被动消极应战的思想,虽然在前面的争锋中失利。但是作为司马懿首席先锋将张郃也提出自己的见解,“军法,围城必开出路,归军勿追”,这在兵法上是什么意思呢?显然还是从致力的角度来判断利弊,所谓围城必阙,是指如果在围敌的时候把城围死而不留缺口的话,会使敌人誓死奋力抵抗,这样显然对己不利。归军勿追是同样的道理,如果去追击要返回的军队必然也会遭到顽强的抵抗,再说为了保证退军的安全性,通常都是以精锐断后,这时候追击与敌争锋必然吃亏。兵法上提倡利用治己之力以困敌之力,以充沛的力量去迎战疲困之敌,显然张郃的看法是蜀军虽然退军但还是保持着很强的战斗力,因此张郃的看法与司马懿认为蜀军疲困有机可乘的看法是完全相反的。那么司马懿和张郃的看法谁更为符合事实呢?
皇甫嵩和董卓的例子与司马懿和张郃的情况极为相似,王国围攻陈仓,皇甫嵩为左将军,督前将军董卓,合兵四万抵御王国。皇甫嵩没有马上迎战王国,而是待王国围攻陈仓八十余日不下之后才主张迎战和追击王国,【国众疲敝,解围去,皇甫嵩进兵击之。董卓曰:“不可。兵法,穷寇勿迫,归众勿追。”嵩曰:“不然。前吾不击,避其锐也;今而击之,待其衰也;所击疲师,非归众也;国众且走,莫有斗志,以整击乱,非穷寇也。”遂独进击之,使卓为后拒,连战,大破之,斩首万馀级。】从这个史料可以看出,皇甫嵩主张追击的理由与司马懿是一样的,董卓不主张追击的理由与张郃的相同,而本质上诸葛亮出战五个月后退军比王国出战两个多月的时间更长,若论疲惫程度蜀军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司马懿因魏明帝的兵力补充和重整棋鼓后士气必然得以恢复,所以两者的背景也是极为相似。结果是皇甫嵩的计划取得成功,皇甫嵩自己率军作为前锋追击,使董卓率军在后,连战大破王国军。诸葛亮围攻陈仓二十余日退军的那次,蜀军谈不上是疲兵,而是属于归众之军。王双之所以果断追击,显然是因为魏军的各路援兵相继到达陈仓和南郑后变得有优势,纯粹是与诸葛亮争锋,而这个争锋的结果是被诸葛亮正面破斩。这次司马懿不认同张郃的看法,于是实行追击蜀军的计划,使张郃作为追击的前锋,显然司马懿自己作为后拒,其部署模式与皇甫嵩的完全相同,只是皇甫嵩和董卓连战大破王国,而张郃却在后军未到之时就在前锋遇难,显然诸葛亮没有给张郃反击的机会。
按照蜀方记载,“夏六月,亮粮尽过军,郃追至青封,与亮交战,被箭死”,这里交待张郃与诸葛亮交战,而这个交战没有提到蜀军大破魏军,显然与王双追击的正面交战先大破魏军,然后再击斩主将的情况不同。那么魏蜀双方交战的方式是怎样的呢?张郃又是怎样被箭射死的呢?魏略的描述比较具体,“蜀军乘高布伏,弓弩乱发,矢中郃髀”,这样就比较明了,“蜀军乘高”说明蜀军处于有利的高势,魏军难以做到仰攻,由此可见魏蜀双方是没有进行短兵交接的对战。“布伏”成功说明诸葛亮的这个军事行动属于出奇不意,完全在张郃的意料之外,不然张郃不会落入诸葛亮所设的伏击圈。“弓弩乱发”说明在张郃落入诸葛亮圈套后的蜀军应敌手段,这个手段不是乘高攻下杀个措手不及,也不是截断后路或腰斩进行短兵围歼,而是乘高向下弓弩乱发,足见张郃就是这样被有针对性的射杀,而不是一种军事意外。另外主将张郃既然都陷入伏击圈,显然整个追击的魏军一起陷入伏击圈,所以蜀军乘高弓弩乱发的对象就是山下的这些魏军,这些魏军显然是凶多吉少,而蜀军却可以做到零损伤,所耗费的不过是弓弩器材。蜀军在弓弩乱发和射杀张郃后显然就退军了,为什么呢?
道理很简单,因为张郃只是作为追击的前锋,后面还有司马懿的后军作为前军的策应,诸葛亮当然没有必要驻留等待与后军作正面交战,因为这样交战蜀军未必能取得绝对优势,况且击杀了前将已足以威震魏国,所以当司马懿后军来到的时候,诸葛亮已经率军走了,而司马懿是来收拾残局的。那么张郃为什么会中了诸葛亮的埋伏呢?伏击有诱伏和待伏,待伏是在侦察到敌人出动的兵力、时间和必经之路后,预先设下埋伏,然后待机歼敌。诱伏是以主要兵力在有利地形上设伏,然后用少数部队诱敌上钩,等敌人进入伏击圈后再给予沉重打击。张郃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追击诸葛亮,因此张郃的必经之路必然以蜀军退路为导向,所以这是诱伏。其实张郃具备一定的察地形的能力,否则怎么会在街亭一眼就能看穿马谡自己看不到的漏洞呢,很显然如果没有诸葛亮的诱导,张郃是不可能陷入像木门这种对己不利的地形,而诸葛亮的诱导必然基于张郃的作战思想,然后才能设陷戌功。那么张郃对追击诸葛亮的作战思想是什么呢?战前张郃提出过“围军必阙,归军勿追”这个不追击蜀军的理由,而这个理由正好反映了张郃对蜀军的判断,这个判断也决定了张郃即将的军事行动。从“归军勿追”来看,很显然张郃的看法就是追击蜀军之时必然遭到蜀军强有力的抵抗,与皇甫嵩追击锐气和斗志都减弱的王国军队不同,再者通常正常的归军都必以精锐断后来保证大军的安全,所以按照这个思想,张郃必然鼓足劲应对蜀军,但实际上诸葛亮没有以精锐断后与张郃交锋,而是巧妙设伏,这必然是诸葛亮诱导了张郃,使张郃以为有利可图而陷入诸葛亮的圈套,设伏乘高射杀显然比双方短兵交战我们只能说采用布疑的虚实之法向来是诸葛亮的拿手好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