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铁

更新时间:2024-09-29 23:26

卧铁,是埋在内江“凤栖窝”处的淘滩标准,也是内江每年维修清淘河床深浅的标志,位于四川都江堰的景点。

作用

卧铁主要是用来标记挖掘深度的。由于都江堰遵从李冰的“深淘滩,低作堰”原则,在从古至今,每年枯水期都要对河道清除淤积的泥沙。那到底挖泥沙挖到多深合适呢?经过人们的经验,找出了一个合适的深度,并埋上卧铁。以后岁修就挖到卧铁为止。

演变历史

相传李冰建堰时在内江河床下埋有石马,作为每年淘滩深度的标准,后来演变为卧铁。卧铁与“深淘滩、低作堰”的6字水则,以及“遇湾截角,逢正抽心”的8字格言,是都江堰岁修淘滩的尺度。岁修清淤时必须淘够深度,以淘至见到卧铁为准,如果淘滩深度不够,内江河床太高,将减少成都平原来年春灌引水量,而如果淘滩过深,则会使过量的洪水涌入内江,导致内江灌区洪涝灾害。

卧铁至今留存4根。最早铸于明代万历三年(1575年),由四川御使巡按郭庄主持铸置。

从鱼嘴沿内江河道向下约200米,就是有名的凤栖窝了,凤栖窝靠河岸的地方就是神奇卧铁的埋藏处,4根卧铁顺着河道的方向并排而卧。朝向江心的是最新的一根,上面镌刻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四川省人民政府立……”字样。据了解,这4根卧铁中最里面的一根埋于明代万历三年,为郭庄所铸,第二根为清代同治三年何咸宜铸,第三根为1927年民国时管兴文铸,第四根为1994年都江堰建堰2250周年时铸造,并于1998年安放。

虽然史籍最早可考的卧铁铸于明代,但实体形式之外的“卧铁”,作为考量岷江水量的尺度,早前就以石桩人像等其他形式,伴随着都江堰建堰2260年的历史。

以卧铁为标准的岁修淘滩之后,长约3000米的鱼嘴分水堤。在旱涝时节分割内江、外江的岷江水量时,可以得心应手地演算“四与六的哲学”:春耕用水季节,内江进水六成,外江进水四成。而在夏秋洪水季节,内外江进水比例自动颠倒过来,内江进水四成,外江进水六成,这就是都江堰治水三字经中所说的“分四六,平潦旱”。

都江堰每年引向成都平原的水量是一个巨大的难题。然而,科学衡量引水量的还是卧铁。都江堰岁修淘滩的标准,就是淘见卧铁。卧铁以更加精细的方式成为天府之国的水之“度量衡”。

现有四根卧铁分别是明朝万历四年、清同治三年、民国十六年和1994年埋下的。游客在离堆古园内喷泉处能看到的这四根卧铁的复制品,其真品还埋在内江河床下。

地图信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