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学

更新时间:2022-11-07 17:32

卫学是明代学校名目之一,即卫所所设之学。与府、州、县学均儒学。设教授一人,训导二人,职专教授生徒。学生称军生,军生中有廪膳生。洪武十七年(1384年)始置于甘肃。二十三年复设于北平行都司及大宁等卫。英宗即位,诏令天下卫所皆置。成化三年(1467年),又重申此令,遂为定制。

起源

卫学,明代官学的特色。明代前期是中国封建社会地方官学兴盛的时代 。早在明太祖立国之初,既在全国诸府、州、县设立府、州 、县学,又在防区卫所设有卫学,乡村设社学,还在各地方行政机构所在地设置都司儒学、宣慰司儒学等有司儒学。

架构

洪武二年(1369)规定:府设教授、州设学正、县设教谕各一员。皆设训导,(府学四员、州学三员、县学二员)。学生名额,府学40人、州县依次减10人。但不久即命增广学员。宣德年间增广名额为:在京府学60人,在外府学40人,州县依次减10人。

明英宗正统元年(1436),朝廷为了稳定军心,满足他们对教育的需求,下令“全国凡是有武卫的地方都要设卫学,选优秀的武官与军士子弟入学接受教育”。

成化年间定卫学之例:四卫以上,军生80人,三卫以上军生60人,二卫、一卫军生40人,有司儒学20人。增广既多,于是初设食廪者为廪膳生员,增广者谓增广生员,及其既久,人才愈多,又于额外增取,附于生员之末,谓之附学生员

课程

卫学的具体课程是礼、乐、射、御、书、数六科,后来,乐、御两科合并,保留礼、射、书、数4科。“礼”,指由中央颁发经、史、律、诏、礼仪各书,这些书本对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必须熟读精通;“射”,就是练习射箭,每逢朔(初一 )、望(十五)两日,学生们便会在教师的带领下去射圃训练,射中的学生还会有奖品;“书”,就是练习书法,学生每人每日要写五百多字;“数”,指学习算学,不同于我们现在所讲的数学,而是单指九章算法。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