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24 17:34
卫辉比干祭典是历史悠久的民俗及民间信仰活动。卫辉是历史名城,是商朝少师比干的葬莹之地。国神比干是中华民族妇孺皆知的忠贞梗直的高尚人物,对他的高洁人品,人皆有“高山仰止”之慨;对他的悲惨遭遇,人皆有“替身以欲其生”之心。
国神比干为历代有为帝王祭祀和敕封,为历代文人竭力赞颂,他在民间传说、通俗艺术中被民众塑造成圣洁无暇的完人楷模,公正的赐予者、万民的护佑者。多年来,以祭祀比干为中心宗旨的,群众性、大型综合性文化活动,持续不断,影响深远。加之比干为7000万之众的林姓太始祖,而林姓后裔在海外侨界的势威声隆,的“比干祭典”也绵延不绝、规模日隆的。
卫辉是历史名城,是商朝少师比干的葬莹之地。比干是商朝殷纣王的叔父,他屡次强谏纣王廉政,最终被纣王剖心而亡。是我国记载的第一位爱国忠臣,为历代帝王和民众推崇。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历代皇帝、名公前来比干庙瞻谒凭吊,使得比干庙规模越来越大形成了我国庙墓合一的建筑经典之作。
唐太宗在以太牢之礼祭祀后并刻石立下规制之后,比干祭典逐渐演化成为一种民间传统习俗,香火鼎盛,闻名海内外。
千百年来当地乃至全国不仅把比干视作国家忠义之臣,而且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代表,因此而衍生出了一系列的民风民俗及节庆活动。“比干祭典”实际上是历史上一种信仰的文化积淀,对研究中华民族的民族性具有深刻的历史价值和学术价值。
史载,比干被纣王剖心后,其夫人避难于卫辉山区,生子坚。周武王感念比干忠烈,封比干墓,赐比干之子坚为林姓。卫辉市为比干的茔葬地,也是林坚的出生地,故卫辉市有“天下林氏根”之说。
卫辉比干庙作为林氏的故土祖庭,成为海内外林氏魂牵梦萦、顶礼膜拜的圣地。自1992年起,卫辉市共举办过13届比干诞辰纪念活动,先后有29个国家和地区的比干后裔和华人华侨十余万人、几百个团体纷纷前来寻根谒祖。比干祭典,已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3000多年积淀形成的比干文化,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7000万比干后裔遍布华夏,广居各洲,其中,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重要人物有300多人。
比干庙现存的比干庙保存完好,主体建筑有神道、影壁、山门、二门、碑廊、石坊、拜殿、大殿等,总建筑面积达4.7万平方米,庙宇宏大,建筑巍峨,是我国庙墓合一建筑群的“经典之作”。
比干庙历史文化积淀丰厚,其中孔子剑刻“殷比干莫”碑,是迄今发现的仅存的一处孔子真迹,被誉为“天下第一碑”。
此外,在比干庙内还能找到历史传说中的“真迹”。比如,比干墓旁边生长的“没心菜”,就是别的地方所没有的,让目睹者感叹其与传说典故的契合。
相传,比干被纣王剖心以后,忠魂触动天庭,玉皇大帝派天尊下凡来救他。天尊对比干说,念他一片忠心,赐其死而复生,让他骑上快马,不要说话,速速南行,到了心地(新乡)就会长出新心,长生不老。比干听罢,当即飞马南行,走到卫辉城北15公里处,遇上千年狐狸精妲己,妲己变成老妇人在路旁叫卖“没心菜”,比干忍不住问:“菜没心能活,人没心如何?”老妇道:“菜没心能活,人没心该死!”比干听了,长叹一声:“我比干枉为人也!”口吐鲜血,坠马而死。
在比干庙大殿门前,还有一棵著名的千年古柏——“开心柏”,观者无不肃然起敬。这棵树从根部到树梢的表皮都是裂开的,且树的中心处有一拳头大小如心脏一样的凹状,好像是把心挖出后留下的一个坑,栩栩如生。传说,比干死后,老树有知,甘愿将自己的心掏出为老臣换心,使其再生,遂成为现今的“开心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