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7-05 19:59

印(拼音:yìn)为汉语一级通用规范汉字(常用字)。此字始见于商代甲骨文,其字形像一个人用手按压另一个人使他跪下,本义为摁、按压,是“”的古字。按印章要用力摁,“印”又可解释为印章、官印等。用作动词时,意思就是“盖章”。因为使劲按压一物体,常常会在其他物体上留下一些印记,所以“印”又被引申为痕迹、印记、标记等义。又引申为符合,如“印证”。

文字溯源

会意字。甲骨文(图1、2)中的“印”字,由两部分组成:上方是一只手指张开的人手的象形,下方是一个半跪着的人的象形。两部分合起来,就表示出了一个人在用手按压另一个人的意思,“印”字的本义就是按。《说文解字》释印字为玺印之印,是后起义,非其本义。

金文(图3、4)中的“印”字由甲骨文字形发展而来:整个字变成了上下结构,上面是手形,下部的人形由原来的半跪状,变成了弯腰弓背、腹后大腿胸贴膝盖的蹲坐状,似乎随时都会扑倒在地,“按压”的意思更为明显。发展至秦代小篆(图5、6)阶段,“印”字的字形变得更为规整,并发生了一些变化:上部的手形进一步扩大,成了“爪”;下部的人形成了头部挨着膝盖跪坐的“卩”状,似乎是真的被压得爬不起来了。在隶书(图8、9、11)中,“印”变成了左“爪”右“卩”的左右结构,已经看不出它本来的意思了。综上所述,印字从甲骨文、西周金文、战国文字、《说文》小篆形体上看,都模拟人以手抑按人而使之跪下的样子,即后世“抑”字初文,后世抑表示印字本义,印字只表示引申义。

盖图章时手用力向下摁,故将古代的玺改称印。玺是政府机关的凭据,相当于现代的公章。

“印”既然是政府机关的凭据,自然地那也就是权力的象征了,所以,直到当代,人们有时还把“印把子”作为权力的代名词来使用。不过,“印”字到后来就不仅仅指政府机关的图章了,而用来泛指一切图章、戳记了。

图章印在纸或其它物体上.,要留下痕迹,盖一个章就留下一个痕迹,由此引申出“印”字另外的一个意义,就是表示痕迹,凡是显示出某种痕迹的,都可以叫“印”。“印”字表示痕迹这一意义时常常在后面加上一个表示儿化的“儿”字,如“脚印儿”,“指印儿”,“烙印儿”,“在桌子上重重地划了一道印儿”等等。表示这种意义的“印”字又可以作为动词使用,表示留下痕迹,也就是使出现痕迹,主要是指把文字或图画等留在纸上或器物上,如印刷、翻印、油印、铅印、印花儿布等词语中的“印”字都是这个意义。印刷就是把文字图画等做成版,涂上油墨,然后印在纸张上。中国古代的手工印刷,多用棕刷子蘸墨刷在印版上,然后放上纸,再用干净的棕刷子在纸背面用力擦过,所以叫印刷。不过,近代印刷术已多用各种印刷机了。

作为名词,“印”可以表示留下的痕迹;作为动词,它表示留下痕迹。上文所述的都是真实的、具体的痕迹,也就是说是看得见的痕迹。除此以外,“印”字还可以表示抽象的、看不见的痕迹。这当然就是上面这个意义的比喻意义。人通过视觉器官、听觉器官或触觉器官感知了外界事物以后,会在大脑中留下一个形象,这正像用坚硬的东西在桌子上划过,会在桌子上留下一道印儿一样,所以人们把感知外界事物以后留在大脑中的形象叫做“印象”。

由于印章与它所留下的痕迹是完全符合的,所以“印”还可引申指“符合”。如“印证”即证明与事实完全符合。“心心相印”即彼此的心意相通,思想感情完全一致。

详细释义

古籍训释

说文解字

【卷九】【印部】於刃切(yìn)

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凡印之属皆从印。

说文解字注

“执政所持信也”注:凡有官守者皆曰执政,其所持之卪信曰印,古上下通曰玺。《周礼》壐(玺)节注曰:今之印章。按《周礼》,守邦国者用玉节,守都鄙者用角节。谓诸侯于其国中,公卿大夫于其采邑用之,是即用印之始也,季武子于周礼为守都鄙者,而以玺书,达于鲁君,是古有印明矣,盖以简书之。而寓书于远必用布帛检之,以玺泥𠨔之。至用缣素为书,而印之用更广。汉官仪,诸侯王黄金槖驼钮,文曰玺。列侯黄金龟纽,文曰章;御史大夫金印紫绶,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龟纽,文曰章;千石至四百石皆铜印,文曰印。

“从爪卪”注:会意,手所持之卪也。《左传》:司马握节以死。於刄(刃)切。十三部。凡印之属皆从印。

广韵

於刃切,去震影 ‖印声真2部(yìn)

印,符印也。印信也。亦因也,封物相因付。又《汉官仪》曰:“诸王侯黄金橐驼钮,文曰玺;列侯黄金龟钮,文曰章;御史大夫金印紫绶,文曰章;中二千石银印龟钮,文曰章;千石至四百石皆铜印,文曰印。”又姓,《左传》郑大夫印段,出自穆公子印,以王父字为氏。於刃切。四。

康熙字典

【子集下】【卩字部】印;部外笔画:4

古文:𠘄

《唐韵》於刃切。《集韵》《韵会》伊刃切。《正韵》衣刃切,并因去声。《说文》:执政所持信也。从爪从卪。卪象相合之形。今文作卩,瑞信也。手爪以持印。会意。《广韵》:符,印也。印,信也,亦因也,封物相因付。《增韵》:刻文合信也。《前汉·百官公卿表》:二千石皆银印,二百石以上皆铜印。注:师古曰:刻文云:某官之印。

又姓。《广韵》:《左传》:郑大夫印段出自穆公子。印以王父字为氏。

字形书写

字形对比

书写提示

左右宽窄相当,左旁顶部高,右旁底部低。左旁居左半格,㇙(竖提)收笔于横中线。右旁居右半格;㇆(横折钩)的横段与左旁的㇙(竖提)起笔点持平,竖笔紧贴竖中线右侧。

书法欣赏

(以上参考资料)

音韵汇集

上中古音

(参考资料:汉典)

韵书集成

(参考资料:汉典)

方音集成

注意:方言字音的声母和韵母用国际音标标注;各方言点的字音以当地城区中老年人口音为依据,仅作参考

(参考资料:《汉语方音字汇》、汉典)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