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民族独立运动

更新时间:2023-11-30 19:05

印度民族独立运动是印度近代史上第一次以争取民族独立,实现民族自治为目标的革命运动。

运动背景

1899年G.N.寇松勋爵任英印总督。他把孟加拉分割为东孟加拉(包括阿萨姆)和西孟加拉两个省,利用分而治之的手法,挑动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对立。孟加拉人民立即掀起反分割斗争。1857年,米鲁特城的印度士兵不满殖民当局约束他们的社会习惯和宗教活动,认为殖民者往枪弹上涂抹猪油和牛油“既侮辱了伊斯兰教,也侮辱了印度教”。为此,进行了武装起义,并迅速得到了该城居民和其它地方雇佣军的积极响应,起义队伍先后攻占了德里、勒克瑙及坎普尔等地。虽被英军镇压,但它标志着印度民族意识的觉醒,是一次对英国殖民统治的沉重打击。

19世纪后半叶,英国殖民者调整了殖民政策,开始以资本输出的新形式继续剥削印度。这也在客观上促成了印度资本主义的萌芽和发展,给印度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化,使印度资产阶级开始作为一支重要的力量登上政治舞台。

1885年,印度的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国民大会党(简称国大党)建立。其最初的目的是想通过宪法形式在印度实现立宪和代议政治,以维护本国的民族利益。后来,国大党的政治活动范围和影响不断扩大,并逐渐成为印度要求民族独立的代言人。

在资产阶级成长的同时,印度的无产阶级开始出现并不断发展壮大,逐渐成为印度另一支重要的社会政治力量,在这一时期相继举行过近30次罢工活动。

至此,印度人民的民族独立斗争开始进入一个新阶段。

发展

1905年8月7日加尔各答万人大会决定以抵制英货和开展斯瓦德西(自产)运动迫英撤销分割计划。10月16日分割法生效当天,加尔各答举行国丧日,全城总罢业。以蒂拉克为首的国大党极端派提出斯瓦拉吉、斯瓦德西、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4点纲领,力争把运动引向革命道路。

1906年运动扩展到全印。在孟加拉 ,提出反对种族歧视的政治要求,农民也踊跃参加各种集会。到处出现工会农会组织。1906年国大党年会首次通过争取印度自治决议,还通过争取斯瓦德西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的决议。1907年运动进一步发展。在旁遮普,极端派领导人L.拉伊、A.辛格领导农民进行抗税斗争。5月1日拉瓦尔品第的群众同警察发生武装冲突。为抗议当局迫害运动领导人,加尔各答群众9~10月接连举行集会示威,10月初的示威演变成街垒战。

结果

殖民当局实行分化瓦解政策 。1906年英国自由党政府宣布准备实行立法会议改革,扩大印度人代表名额。温和派于是与当局妥协,在1907年国大党年会上制造分裂 ,把极端派排除出国大党。1908年殖民当局逮捕南印度极端派领导人契·皮莱,封闭进步报刊,颁布刑法补充条例,取缔义务纠察队,最后,以“煽动叛乱”罪,逮捕B.G.蒂拉克,判处6年监禁。持续3年之久的民族独立运动失败。

详细

运动前局势

19世纪末,英国垄断资产阶级通过经理行掌握了印度的经济命脉。印度民族资本棉纺织业在市场、设备供应和资金来源等方面都受排挤,举步维艰。1893~1899年殖民当局实行财政改革,更增加印资企业资金流转的团难。财政改革使下层人民世代积蓄的少量金银手饰大幅度贬值。税赋、地租、债务负担却相应加重,加之物价飞涨,结果导致19世纪末20世纪初饥荒、瘟疫不断发生(参见彩图插页第17页)。许多知识分子常年处于失业半失业状态。

国大党的极端派和温和派 19世纪末,印度国民大会党内出现激进的小资产阶级民主派,领导人是B.G.蒂拉克、B.C.帕尔、L.L.拉伊、A.高士。他们谴责国大党只追求局部改良目标,提出印度民族斗争应以争取“斯瓦拉吉”(自治)为目标,号召开展群众性反英斗争,主张把国大党改变为反英统一战线组织。国大党老一代领袖认为他们“冒进”。国大党内形成极端派和温和派。

孟加拉分割案 1899年G.N.寇松勋爵任英印总督。他采取一系列反动措施,企图扼杀民族运动。其重要措施是把孟加拉分割为东孟加拉(包括阿萨姆)和西孟加拉两个省。在东孟加拉,地主商人等上层分子多为印度教徒,广大居民大多是伊斯兰教徒;西孟加拉则相反,印度教在广大居民中占统治地位,上层分子多为伊斯兰教徒。英国殖民者利用东西孟加拉“分而治之”的手法,以挑动印度教徒与穆斯林的宗教对立,目的是使印度人民永远陷入内部纷争,以便英国镇压印度民族运动。

运动的进程

孟加拉人民立即掀起反分割斗争。温和派领导人最初和极端派一起领导运动。1905年8月7日加尔各答万人大会决定以抵制英货和开展“斯瓦德希”(自产)运动迫英撤销分割计划。10月16日分割法生效当天,加尔各答举行“国丧日”,全城总罢业。以蒂拉克为首的极端派提出“斯瓦拉吉”、“斯瓦德希”、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4点纲领,力争把运动引向革命道路。他们把抵制扩大到其他省,主张不仅抵制英货,还要在经济、文化、政治、军事等各方面实行全面抵制。1905年末,蒂拉克进而提出消极抵抗策略,作为争取实现“斯瓦拉吉”的道路。

1906年运动扩展到全印。在孟加拉,提出反对种族歧视的政治要求,农民也踊跃参加各种集会。到处出现工会农会组织。1905~1906年,孟加拉、马哈拉施特拉出现秘密革命组织,参加者是一批不满国大党政策、主张以武装斗争谋求印度解放的激进青年,1906年国大党年会首次通过争取印度自治决议,还通过争取“斯瓦德希”抵制英货和民族教育的决议。

1907年运动进一步发展。在旁遮普,为反对殖民当局提高土地税和增加水税,极端派领导人拉伊、A.辛格领导农民进行抗税斗争。5月1日拉瓦尔品第的群众同警察发生武装冲突。为抗议当局迫害运动领导人,加尔各答群众9月至10月接连举行集会示威,10月初的示威演变成街垒战。

殖民当局实行分化瓦解政策。1906年英国自由党政府宣布准备实行立法会议改革,扩大印度人代表名额。温和派于是与当局妥协,在1907年国大党年会上制造分裂,把极端派排除出国大党,另行制定党章,规定印度自治的目标只能靠当局逐步的改革来实现。1908年殖民当局逮捕南印度极端派领导人契·皮莱,封闭进步报刊,颁布刑法补充条例,取缔义务纠察队,最后,以“煽动叛乱”罪,逮捕蒂拉克,判处6年监禁。

1908年7月23~28日孟买10万工人举行6天的政治总罢工,抗议对蒂拉克判刑。

影响及失败

1905~1908年的革命运动,开辟了印度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新时期。抵制英货和“斯瓦德西”运动推动了印度民族资本的发展,运动中建立了一批印资工厂和银行。这场斗争构成в.и.列宁所赞颂的“亚洲的觉醒”的一部分。运动失败主要是因为印度资产阶级当时还不愿领导革命。小资产阶级民主派本身软弱,又没有制定反封建纲领深入发动农民,故经受不住当局的镇压。

领导人

蒂拉克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