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墨路小商品市场

更新时间:2024-07-13 12:40

青岛市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建于1980年11月,市场占地面积14800平方米建设面积6800平方米,以即墨路、李村路为中心,横跨4条支路,拥有1300多个摊户,1987年上市品种11000多种。

发展历程

据统计,该市场开放7年来,总成效额达3亿多元,其中1987年为7800万元,比1986年的6850万元增长了13.8%,成为居民、游客购物观光的重要场所。1987年,即转业路小商品市场进一步完善“三定六包”(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和包管理、包秩序、包服务、包宣传、包卫生、包统计)岗位责任制,并对摊户实行“入市登记,摊位定点,人员定位,对号入市亮证经营,明码标价,佩戴入市交易证,悬挂摊户意见箱”等管理,引导摊户开展“文明经商”活动,教育摊户致富不忘国家,使市场管理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1984年至1987年共收到表扬信37000多件(条);摊户认购国库券87万元,为社会福利事业捐款10余万元;摊户拾金不昧3900多起,价值14万余元。党和国家领导人及山东省委、省政府领导同志等先后视察过该市场,并给予较高的评价。1987年,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先后被评为市、省和国家工商系统“文明市场”。

“地下商业”是青岛颇负盛名的一大特色,青岛市内主要有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龙山地下商业街,火车站益群地下商业街,中山商城,以及汇泉地下商业街。提起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青岛市民广为熟知,也是大家经常光顾的地方。即墨路小商品批发市场历史悠久,是改革开放最早时期形成的,是当时规模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和当时武汉的汉正街齐名。

市场成就

即墨路走出岛城上世纪首批百万富翁

高高低低的道路,不到 15米宽,有 300多米长,两侧是破旧的楼房,几个小服装店和服饰配料店还开着,却看不到几名顾客。这是近日记者在即墨路上看到的情景。很难想象, 20多年前,这里就是名扬全国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市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的郭先登教授介绍说,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产生了青岛第一批个体户,也孕育出第一批百万富翁,他们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受益者。

逼出来的第一批小商贩

“第一批个体户都是逼出来的。”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张福盛所长表示。而当年曾经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练过摊、还在小商品市场做箱包生意的冷延乐、田德智也这么认为,如今这两人是市北区个体私营协会的会长和副会长。

“1981年我18岁高中毕业,没有考上大学,家里兄弟姐妹又多,没有活干,就到青岛来投奔我大爷。”田德智介绍说,当时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还是以倒腾劳保用品为主,把国营企业里职工用不完的手套、自行车套、大金鹿’的车座,低价收购后高价出卖。在两棵树中间挂一根绳,就算是摊位,每天用独轮车推着来,再推着回去。

“在箱包厂工作的大爷,给了我 126元钱的货,我卖完后再去进。”田德智回忆说,当时 5元钱进的包,国营商场卖 5.75元,他们只卖 5.5元、 5.3元,相当于给厂家代销。冷延乐介绍说,如果家里条件富裕或者有其他的门路可走,他不会到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摆摊。而正是由于没有退路,他们敢想敢干,才使得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一步步壮大。

敢打敢拼叫响半个中国

1981年到1983年,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经营的商品仍然以本地产品为主,卖的是社区加工的服装和青岛国棉厂、服装厂生产的布匹。 1983年市场扩大到周边几条街之后,他们进货的渠道也逐渐扩展到广州、上海。“电视上流行的服饰,一星期就能到青岛,上海有什么新款式, 3天之内就能到各个小摊。”冷延乐认为,正是小商贩们为满足顾客对潮流的追逐,才使得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逐渐叫响。

冷延乐介绍说,由于当时交通工具不发达,他们到外地进货也非常辛苦。到上海一般都是坐船去, 6.8元的底层票, 40多人无论男女全躺在席子上。“天气热时,船舱里的温度有三十六七摄氏度,根本就睡不着;船上饭又贵,我们都带着那种煮干的面条,饿了用水泡着吃,后来吃得大家都吐酸水。”他们就这样把上海最流行的时装、最时尚的饰品,老鼠搬家式地带到了青岛。

后来,大家把进货的渠道改到广州,由于那里制造业发达,产品进价低,货物品种多,款式和质量都比较好。由此,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不仅吸引了烟台、威海等山东半岛的进货者,也引来了河南、湖北、内蒙古和黑龙江的小商贩,成为北方地区的小百货集散地。

曾经连走路都觉得畏缩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家最看好的是国营企业和大集体企业的工人,我们这属于不务正业。”田德智告诉记者,他刚刚开始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摆摊的时候,卖东西都躲到一边,看到老家即墨的人来了,干脆装着是来玩的。“名声不好,担心娶不到媳妇。”他这样解释。由于社会思想转变得慢,有些人仍然认为他们是投机倒把。

“1992年之前,我们虽然也赚了点钱,但是走路都觉得畏缩,抬不起头来。”冷延乐说,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以后,他才敢在回高密老家时介绍自己是小商贩,而个体户也逐渐从贬义词发展成中性词。

1983年、1984年的时候,基本上每月都能赚 400多元,就连在路边卖茶水的老大娘,一个月都能赚 200多元,这在当时是普通工人一个月的工资。“主要是社会的需求大,一下子激发出来了,凡是到南方进货的,基本上都能赚钱。”田德智说, 1989年他每个月都能赚 1000多元,感觉像是在做梦。“当时一万元能干什么呢?你把它存到银行里不用动,一家四口光吃利息就可以了。”冷延乐介绍说,他们确实有“做梦在数钱、赚钱像做梦的感觉”。

成商界精英“培训基地”

1997年退路进室以后,一部分业户从即墨路迁移到聊城路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而周边的李村路、济宁路、潍县路 ,包括中山路,也逐渐衰落了。“如果 1997年能够在即墨路原址重建,应该不是这个样子。一些当年在即墨路小商品市场摆摊的老商户认为,即墨路和周边的市场是自发形成的,但是还比较脆弱,退路进室后随着众多商家的撤离,周边市场衰败得也快。

“其实早在 1997年之前,一批在这里富裕起来的人,手里的大把资金没处用,就开始向外投资,转向其他行业了。”冷延乐介绍说,当时即墨路小商品市场造就的一批百万富翁,已经是岛城有名的中高档餐饮企业、大服装公司的当家人。

红领西服、海恩服饰、新龙源大酒店、小绍兴酒店等知名企业的老板,当时都是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的个体户”,即墨路小商品市场管理所张福盛所长这样说。

“政府的支持至关重要。”冷延乐说,在市北区政府的扶持下,即墨路小商品市场也正在进行改造 ,改造预计 6月底完工。除原本的即墨路小商品市场外,新建的富地商城也将成为即墨路商圈的另一个核心地块。届时即墨路区域将成为连接小港湾和辽宁路商圈的重要纽带,而即墨路也有望凭借聊城路、临清路、市场三路等商业街成为一个新的商业聚集区。

公交线路

2路、5路、205路、212路、214路、222路、301路、305路、308路、320路、325路、机场巴士2号线、隧道1路、隧道3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