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不再徘徊

更新时间:2024-01-10 13:05

《历史不再徘徊》是2011年06月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凌志军。

内容简介

人民公社在中国始建于1958年,到1984年彻底终结,其全部的历史计为27年。它发生在世界上一个人口最多的国家,其目标是将人类最美好的理想变为现实,但是它却造成了历史上最大的悲剧。

这是20世纪中国人死于饥荒以及战胜饥荒的最重要的史篇,也是世界社会主义舞台上最为凝重的一幕。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系统研究人民公社历史的纪实著作,是凌志军耗时7年写就的“处女作”。本书曾获得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优秀图书奖”。

作者简介

凌志军,祖籍广东,1953年生于上海,长在北京。十五岁到工厂做工,十六岁做农民,十九岁当兵,二十五岁成为新华社记者。三十岁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三年后获得法学硕士学位。现为人民日报社高级编辑、资深记者。

凌志军是当今中国时政作家的代表性人物,被誉为“中国的威廉·曼彻斯特”、当代中国记者的“标杆”。2003年《南风窗》年度人物。他的每一本书都引起巨大反响。他拥有广泛的读者。他在过去十多年间连续出版九部著作,全部进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著作还以多种文字在世界各地出版。

图书目录

第1部分 一个“大同王国”

在党的领袖毛泽东心中,《大同书》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这也有着事实方面的根据。毛泽东之阅读康有为的《大同书》,至少可以追溯到1917年他在24岁的时候。这一年他有一信寄给湖南第一师范学校的教员黎锦熙,其中即热烈地响应“大同”。

第2部分 风起青萍末

至此,“文化大革命”的赫赫战果已去大半,而官方的报纸在12月一连四次刊出毛泽东的书信文稿,其频繁的程度,即使在几年前以最高指示定天下的时候也不多见。这可能是借其八十五周年诞辰之机昭告世人,毛泽东的英明伟大在今天依然如故,以求得在继承与纠正之间的某种平衡。

第3部分 照过去方针办

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泽东与世长辞,生前留给他的接班人一纸手谕:照过去方针办。对于这几个字的可靠性,人们曾经发生过尖锐的争执,并且成为“四人帮”最终覆灭的重大缘由。但是,此后争执非但没有在这里结束,反而由表面的文字向着问题的实质延伸进去。冲突处处可见,且日益强大,到了1978年,居然已经尖锐得无法调和。

第4部分 大梦谁先觉

1978年开始的时候,毛泽东去世已经一年又三个月。伟人辞世长卧,令我们庞大而又古老的国家失去了以往的平衡。一个时代戛然而止,另一个时代的开始却又如坠五里雾中,那时候,几乎所有中国人的心里都弥漫起这一种感觉。但是,历史的交会点此刻被装在一个信封里,竟是大大超过世人所料。

第5部分 一步一回头

考虑到这些基本的道理,邓小平为他的时代讲出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后来,这句话演变成“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我国人所尽知。这一方针如果有可能更明白地加以解释,也就是“经济建设为纲”。这里面的价值以及其间埋藏的种种冲突,人们只是到了后来才逐渐地意识到。

第6部分 从昔阳到凤阳

中国农业的大旗由昔阳易帜于凤阳昔阳是山西省的一个县。在人民公社的时代,昔阳以及它所辖的大寨大队是全国农民学习的榜样。凤阳是安徽省的一个县。它在80年代被大多数人看作是“包产到户”的发源地,因此成为农村改革的象征。,是有相当具体的时间的。

第7部分 相持不下的日子里

说来蹊跷,在以后十年里震撼中国的改革,竟是由一些最无足轻重的人所肇始。1979年的4月,中国西北黄土高原上出了一个离奇的故事,故事的题目是“王魁包山”。第一段开门见山地说,王魁一家承包了66亩山地。这在当时是一个耸人听闻的事件,所以就有人在王魁住着的村头写了一句话:“进了王门沟,有个单干户,你知道吗?”

第8部分 公社精神的破产

这表明新一代领导人对陈永贵的过去仍然不肯见谅。然而究其原因,这种无情的揭露并不在于他的说谎和专横,全在于他与“文化大革命”时代那些叱咤风云的造反者过于密切,甚至可以说,这个农民的沉浮荣衰,完全是“文化大革命”时代的具体而微的象征。

第9部分 余韵缭绕

“切三刀”:关于“包产到户”的折中方案--秋后算账:人民公社不如“包产到组”,“包产到组”不如“包产到户”--1982年第一天,中共中央再次颁布关于农村的新文件--人民公社失败原因的种种分析--人民公社最后的解体。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