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3-27 18:52
历史剧是根据题材内容划分的戏剧种类之一。指取材于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剧目。在西方,属于这一剧种的作品,古已有之。
历史剧(History Drama)所表现的主要人物和主要事件,以及环境、风俗等都要行使历史真实,如郭沫若的《屈原》《蔡文姬》,田汉的《文成公主》,曹禺的《胆剑篇》等都是著名的历史剧。
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因此历史剧是以某一时期历史事件和人物为蓝本
进行的艺术创造,当然有一些以反映历史为主的被人们称为正剧。例如:《雍正王朝》;还有一些以娱乐为主的被人们称为戏说历史剧。例如:《康熙微服私访记》等。不管怎么说历史剧不能称为历史,但是它可以反映一些历史上的人和事。
在中国,根据剧目取材的历史阶段,又有人把这一戏剧种类划分为历史剧和革命历史剧两类。后者专指从辛亥革命以后的现代革命史取材的作品,前者则指向以前漫长历史时代取材的剧目。
历史剧应该对历史忠实到何等程度,一向是理论家争论的课题。一般地说,历史剧作为戏剧艺术的一个种类,并不要求作品拘泥于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和详情细节,而要求剧作家把创作的重心置于对历史人物的把握、表现和解释上。人物的历史可传性和真实性,应该是评价历史剧作品的基本尺度,也应该是剧作家所遵循的基本原则。在实现这一原则时,剧作家可以根据塑造典型人物的需要对历史事件进行取舍、加工,不仅可以改变它的自然进程,而且可以进行局部的虚构。
其一、作家为了表达自己的意念和情绪,在史料的选择上作了有利于这种表达的选择和改造。
其二、在少量史实的基础上,进行大幅度的扩展和虚构。
其三、还有一部分作品,在史料的运用上,是相当“忠实”的。从作品的思想情绪来看,史料似乎只是提供了作家艺术地表现他的情感的躯壳。
在历史剧的创作中有两种不同的倾向:一种强调历史的真实性,要求言必有据,事皆可征,这样就容易妨碍作者的创造性,戏剧效果不强;一种是只取一点历史因由,随意创造,这样又缺乏历史真实感。
所以历史剧要求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高度统一,作者既要有渊博的历史修养,又要有艺术创造能力,两者必须兼备。
历史纪实剧是历史剧的一个极端。它更注重对历史现象的忠实再现,按照历史提供的确凿人物关系进行剧作结构,并以历史事件的自然进程安排剧情进展。这类剧目可以使观众获得历史知识,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满足艺术欣赏的要求。剧作家可以通过这类剧目把重大的历史事件形象化,借以揭示某种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使观众获得启示。
历史剧的另一个极端是历史故事剧。这类剧目虽然也是向过去时代取材,但是,人物和事件并没有或少有历史依据。而是取材于某些曾经流传的历史故事,像中国戏曲中的杨家将戏、包公戏等,这类剧目具有更广阔的虚构和想象天地。有人反对把它们归入历史剧的范畴,但也有人把它们看作是历史剧中的一个特殊门类。
中国历史剧
《赵氏孤儿》《冻苏秦》《马陵道》《谇范叔》《气英布》《单鞭夺槊》《渑池会》《王粲登楼》《贬夜郎》《贬黄州》《梧桐雨》《王昭君》《聂莹》《卓文君》《屈原》《蔡文姬》《武则天》《李白与杜甫》等。
莎士比亚一生共写了10部以英国编年史为题材的历史剧,统称“莎士比亚历史剧”。这些史剧的题材,主要源于霍尔编著的《兰开斯特与约克两大显贵家族的联合》和霍林希德编著的《英格兰与苏格兰编年史》。莎士比亚历史剧具有“两个四部曲”的结构形式,即创作在先(1590—1592)的《亨利六世》上、中、下三篇和《理查三世》构成第一个四部曲,它们在反映的历史年代上正好紧密相连;而创作在后(1595—1597)的《理查二世》、《亨利四世》上、下篇和《亨利五世》则构成第二个四部曲,它们在反映的年代上也前后相连。但就历史进程而言,第一个四部曲应衔接在第二个四部曲之后。此外,还有反映年代最远的《约翰王》(1596)和反映年代最近的《亨利八世》(1612)两部独立的剧。10部史剧系统反映了英国自13世纪到16世纪总计三百多年的社会历史,展示了英国封建社会从动乱纷争到中央集权的整个历史进程,从而表达了作者谴责僭主昏君,表彰明主贤君:反对封建割据,拥护中央王权的政治理想。《亨利四世》(1597)在莎士比亚历史剧中的重要性,不仅在于它塑造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形象,而且展现了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即从封建割据状态走向中央王权这一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面貌。剧中亨利四世的形象是作为理想君主的雏型而被作者描写的。尽管他有平息叛乱、治理国政、掌握王权的能力和气魄,但是他的王位的取得,却是由于“篡位僭权”,来路“不正”,因而终生忧心忡忡,悔罪不止。在作者看来,理想的、完美的君主形象则是亨利五世。在剧中,作者集中描绘了亨利五世由一个“浪子”转化成为“英明君王”的过程,突出了他英勇善战、贤明公正的君王气度。作者从德、智、勇三个方面,对亨利五世作了全面、肯定的描绘。与此同时,作者对当时英国的平民社会,进行了生动、细致的描绘。
《亨利四世》成功塑造了福斯塔夫形象,他与堂吉诃德并列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两大喜剧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