崞阳镇

更新时间:2024-10-01 16:07

崞阳镇,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原平市,地处原平市中东部,东邻苏龙口镇,南接大林乡,西南与大牛店镇毗邻,西北与段家堡乡相接,北邻沿沟乡,距原平市区约18千米,区域总面积157.94平方千米。

建置沿革

1949年,分属崞县城关区、第二区。

1956年,分属崞县城关镇、白村乡、石寺乡

1958年,属红星公社。

1961年,为崞阳公社。

1984年10月,由崞阳公社改为崞阳镇。

2001年4月,石寺乡并入崞阳镇。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84年10月,崞阳镇下辖33个行政村。

2001年4月,增设上石寺、中石寺、下石寺、大道口、黑沟堰、上丰洼、下丰洼、天晃、南村、杜家口、香烟、平山梁、雷家峪口、广山14个行政村,崞阳镇下辖47个行政村。

截至2011年末,崞阳镇下辖东关、北街、仓街、城西、西街、平定街、南关、小关、太平庄、白彪、上合河、下合河、樊家庄、泊子、上王、下王、家沟、上吉、大乐沟、西桥、东桥、白家湾、庄头、郑家营、沙沟、唐昌、璜珥、白村、沙河、下韩、南韩、上韩、曹家庄、上石寺、中石寺、下石寺、上丰洼、下丰洼、天晃、南村、杜家口、平山梁、大道口、香烟、黑沟堰、雷家峪口、广山47个行政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2年7月,崞阳镇下辖35个行政村:东关村、北街村、仓街村、城西村、西街村、平定街村、南关村、小关村、太平庄村、白彪村、上合河村、下合河村、下王村、上王村、卜家沟村、上吉村、庄头村、郑家营村、沙沟村、唐昌村、璜珥村、白村、下韩村、南韩村、曹家庄村、上石寺村、中石寺村、下石寺村、天晃村、上丰洼村、下丰洼村、南村、雷家峪口村、香烟村、大道口村。镇人民政府驻原部队营盘。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崞阳镇地处原平市中东部,东邻苏龙口镇,南接大林乡,西南与大牛店镇毗邻,西北与段家堡乡相接,北邻沿沟乡,距原平市区约18千米,区域总面积157.94平方千米。

水文

崞阳镇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滹沱河1条,从北至南流经境内郑家营、下合河等村,长15千米。

自然资源

崞阳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砂石。2011年,崞阳镇有耕地面积87000亩,人均2.8亩。崞阳镇西部地区砂石储量丰富,有白灰、石料、砂子、耐火材料等。

人口

截至2011年末,崞阳镇总人口30914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9738人,城镇化率31.5%;另有流动人口320人。总人口中,男性16694人,占54%;女性14220人,占46%;14岁以下4327人,占14%;15—64岁22568人,占73%;65岁以上4019人,占13%;以汉族为主,达30605人,占99%;有壮、满、苗、彝、白、傣、侗、土家等19个少数民族,共309人,占1%。2011年,崞阳镇人口出生率7.85‰,人口死亡率6.72‰,人口自然增长率1.13‰,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201人。

截至2017年末,崞阳镇常住人口为24395人。

截至2018年末,崞阳镇户籍人口为30883人。

经济

综述

2007年底,崞阳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49450万元,人均纯收入3015元,完成税收1488万元,其中国税1407万元,地税81万元。

2011年,崞阳镇农民人均纯收入4450元。

2018年,崞阳镇有工业企业107个,其中规模以上8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44个。

农业

2011年,崞阳镇农业总产值达到1.01亿元,比2010年增长2.8%,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14%。

崞阳镇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2011年,崞阳镇生产粮食35492吨,人均1148千克。

崞阳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等。2011年,崞阳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780亩,产量71吨;蔬菜种植面积666亩,产量1211吨,主要品种有番茄、黄瓜。

崞阳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牛、家禽为主。2011年,崞阳镇生猪饲养量23583头,年末存栏8555头;羊饲养量26232只,年末存栏17488只;牛饲养量228头,年末存栏213头;家禽饲养量69000羽。2011年,崞阳镇生产肉类560吨,禽蛋6202吨;畜牧业总产值0.5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49.5%。

2011年,崞阳镇水果种植面积1838亩,产量3067吨。

工业

2011年,崞阳镇工业总产值为5.9亿元,比2010年增长4%;工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80%。2011年,崞阳镇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家,职工2506人,实现工业增加值3611元,比2010年增长35%。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崞阳镇有商业网点340个,职工1084人。2011年,崞阳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1.2亿元,比2010年增长25%;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3000万元,比2010年增长12%。

邮电业

2011年,崞阳镇邮政业务收入8000元;电信业务收入40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崞阳镇有幼儿园24所,在园幼儿600人,专任教师22人;小学25所,在校生1900人,专任教师16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3900人,专任教师22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高中1所,在校生1300人,专任教师115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崞阳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46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60人。

截至2011年末,崞阳镇6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40%。

截至2011年末,崞阳镇有中央、省、市等48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电视用户10840户,其中数字电视用户2168户,电视综合覆盖率10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崞阳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8个,其中卫生院3所;病床130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4.3张;专业卫生人员67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2人。2011年,崞阳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7000人次。

2011年,崞阳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99%,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5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为97%。

社会保障

2011年,崞阳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208户,人数416人,支出75.1万元,比2010年增长53%,月人均210元,比2010年增长35%;城市医疗救助1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0人次,支出4000元,比2010年增长42%;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272户,人数1798人,支出169万元,比2010年增长33%,月人均160元,比2010年增长23%;农村五保集中供养12人,支出36000元,比2010年增长12%;农村五保分散供养318人,支出41.3万元,比2010年增长41%;农村医疗救助132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442人次,支出2.2万元,比2010年增长2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4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69.7万元。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崞阳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2千米,投递点3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征订报纸1500份、期刊250册;有固定电话用户4600户,移动电话用户17000户。

供电

截至2011年末,崞阳镇有35千伏变电所1座,有主变压器13台。

交通

崞阳镇有铁路京太线、二广高速公路(境内称大运高速)、灵河高速公路、108国道、S305省道等过境。

截至2011年末,崞阳镇有县乡级公路6条,总长18千米。

风景名胜

综述

崞阳镇境内现存古建筑景点主要有古城墙、古城门、教堂、文庙、吉祥寺、千佛寺、观音阁和普济桥、清乾隆泉、原崞县八景之一的崞山叠翠等。

主要景点

西晋永嘉四年(公元310年),并州刘琨迁徙陉北五县之地民于陉南,部分分布于今崞阳城,立城城邑但未称县名。至北魏时置石城县,隋大业二年始称崞县。明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崞阳始建城池,用砖石砌筑。明崇祯七年(1634年),崞阳修筑四座城门,东为保和门,西为临沱门,北为定远门(后改为宁远门),南为景明门。

俗名南桥,横跨在原平市城北20千米的崞阳镇南门外河流上。创建于金泰和三年(1203年),以后历代曾予补修。桥用行錾石和雕刻石砌成,主桥全长30米,跨度8米,券高7米。

崞阳文庙始建于元大德年间(1297年—1307年),原占地面积近两万平方米。历经明清两朝多次修葺,建筑庞大、气势恢弘、规制完备。计有大成殿7间,东西廊房各10间,戟门5间,棂星门坊5间,敬一亭5间,小石林亭5间,泮宫坊3间,德配天地坊3间,道冠古今坊3间,金声玉振坊3间,库房3间,厨房3间,宰牲房3间,守庙住房3间,崇圣祠3间,名宦祠3间,乡贤祠3间,尊经阁上3间、下5间,文昌祠3间,乐楼3间,文昌三代祠3间,魁星楼1间,忠义祠3间,明伦堂3间,节孝祠3间,教谕署讲堂3间,训导署大门3间,讲堂5间,仪门内正厅3间,儒学大门1间等。

崞阳关帝庙位于崞阳镇东关。关帝庙始建于明代,清代重修。关帝庙坐北向南,原有关公殿、戏台、东西配房、圣母殿、三义殿、龙王殿、山门等建筑,构成总体平面为长方形。现戏台、西配房已无存,余其皆完整。崞阳关帝庙是原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崞阳吉祥寺原名岱(泰)山庙,供奉的是东岳大帝黄飞虎,解放后是镇政府的办公所在地。大殿建于明成化年间(1465年至1487年)。

崞阳城隍庙,位于崞阳中学内,始建于西晋末,后历经毁坏重建。现正大殿保存完好,东西有配房,厢房并列,大殿周围有完整石栏杆,上有雕图,下两侧两眼古井。

崞阳天主堂位于崞阳城东文庙旁,为清朝晚期西式建筑,民国十三年(1924年)意大利人由太原经崞县传入崞县城,意大利公教在崞县城后东街设立教堂。

清崞县县衙,慈禧西逃时崞县的落脚地,位于原平二中内(残存)。

崞阳原基督教堂位于平定街,原平市崞阳镇(原崞县)基督教堂是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由英国牧师司徒购建。教堂坐落在南街(现平定街),占地面积10亩,建房108间。

中共崞县特别支部旧址位于崞阳镇首舒街11号院;该地曾是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中共崞县特别支部成立时的旧址。首舒街5号院作为党在崞县的领导机关地址,召开过多次党的会议。

续范亭纪念堂原址位于原平二中(原范亭中学旧址)内,始建于1952年,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德育基地和国防教育基地

崞阳镇烈士堂位于平定街(玉皇庙巷口),纪念为解放崞县而牺牲的将士。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