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6 11:36
《厦门晚报》是厦门地区发行量最大、传阅率最高、覆盖面最广的报纸。作为厦门主流强势媒体,晚报以关注民生为特色,以社会良知为己任——被誉为“厦门城市名片”,在闽南地区尤其是厦门市民中有极高的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号召力。
据央视数据研究,在厦门的报业市场中,《厦门晚报》首选率为25.22%,居厦门报业市场第一位,比首选率第二位的报纸高出了4个百分点。《厦门晚报》的读者以个人订阅和单位订阅为主,比例分别达到53%和33%;其中个人订阅率远远超过同城其它报纸。
《厦门晚报》平均每期阅读率为26.58%,读者规模达到371,796人,位居厦门报业市场第二位。在央视数据研究对厦门市各报读者阅读频率的调查中,《厦门晚报》的读者几乎每期都读的比例高达78%;读者阅读《厦门晚报》时几乎所有版面和大部分版面都读的比例达到82%,是读者阅读深度最高的报纸。《厦门晚报》的忠实度者比例达到94%,即在晚报的读者中94%的人每期都读,而主动读者比例达到62%。
《厦门晚报》以诚恳的姿态相随市民左右,全心全意为市民服务,不仅拥有最忠实的读者群,还获得了厦门读者喜爱度第一的肯定。自1994年创刊,晚报一直坚持“走进市民中,办给市民看”的办报理念,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精益求精的专业精神报道新闻、反映民生、体现民声,在社会新闻、民生经济、舆论监督以及文化时尚领域深受广大市民喜爱和关注。
《厦门晚报》有一支独具晚报特色,特别能战斗的新闻采编队伍,从创刊,获国家、省级二等奖以上、市一等奖的新闻作品有260多件。这些荣誉正是晚报人“办一份有价值的报纸 做一个有价值的新闻人”理念的印证,也是晚报品牌的最好体现。
《厦门晚报》还有一批备受好评的名专栏,如代表老百姓最真实声音的微型舆论监督栏目《我要说》,及其姐妹栏目《我要拍》和《我要评》;深入社区、贴近市民生活的《厝边新闻》;作为城市时尚风向标的《尚城》周刊;为厦门市民提供快捷、权威、实用、时尚生活信息的《新民生》等。这些名专栏也让广大市民记住《厦门晚报》、热爱《厦门晚报》。
《厦门晚报》在办报过程中坚持“百姓关注、部门重视、帮忙不添乱”的原则,在“缴费一卡通”、“保护白鹭、白海豚”、“揭秘地沟油”等市民政府都关心的事件中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引导、舆论监督作用。
总编辑 陈炳琳(兼) 1994年1月----2001年
朱家麟 2001年6月----2006年9月
林水圳 2006年9月---
常务副总编辑 林金龙 1994年1月----1997年11月
副总编辑 郭永桴 1994年1月----2001年(1997年11月起因常务副总编辑空缺,为主持工作副总编辑)
朱家麟 1995年----2001年
蔡育强 1998年----2000年
林水圳 2001年----2003年
叶胜伟 2003年----
林志勤 2006年12月-----
徐芳菲 2006年12月-----
1994.1.1 创刊
1995年 在厦门媒体中率先实现采编系统计算机化。
2000.1.1 正式上网
2000年 成立厦门晚报广告部
2004.1.2 厦门晚报登上厦金直航航班,成为祖国大陆首家对台宣传的报纸。
2004.9.14 开辟网上互动专区,让读者和记者编辑网上交流,发表意见和建议。
2009.10.14 启动《厦门晚报》“酱油水”社区。“酱油水”社区是由厦门晚报社和厦门网联合打造的全新网络社区,依托晚报、延伸晚报、报网互动,为读者提供更好的服务平台。
为什么是“厦门第一市民报”
“厦门人必备的新闻晚餐”变成了“厦门第一市民报”,细心的读者会发现,开始,本报报头上的标语换了。
为什么换标语呢?说来还有个小故事。在日前本报举行的庆祝创刊15周年的座谈会上,我们长期以来习惯的低调,受到一些热心读者的“批评”:你们就是善于宣传别人,不善于宣传自己。
想想也是,读者批评得没错。
稍微了解本报的历史和发展轨迹的读者,都会认为《厦门晚报》作为“厦门第一市民报”名副其实。因为本报自1994年元旦创刊以来,就创下了多项第一的纪录:
福建省第一份综合性纯都市晚报;
在厦金航线每天供乘客免费阅读,是福建省最早通过厦金航线向台湾地区进行新闻宣传的平面媒体;
率先在全省综合性平面媒体中成立小记者团,普及新闻教育;
在厦门的报纸中,率先组建“户外运动联盟”、“太太理财团”、“厝边新闻助理”、“拍客联盟”、“自驾游俱乐部”等多个群众组织,领先举办诸如“和谐邻里节”、“闽南斗茶比赛·十佳茶艺小姐评比”、“厦门非物质文化遗产斗阵行”等许多深受市民喜爱、社会反响热烈、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品牌活动。
2004年厦门晚报创刊10周年,时任厦门市市长的张昌平同志(现为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称赞厦门晚报是“厦门城市名片”。2008年,本报获评“厦门城市十大文化品牌”。
厦门晚报的发行量,多年来稳居“厦门第一”的位置,订户又增长20%以上,实际入户率达85%以上,再次巩固和提升了“厦门第一”的影响力。广告业绩在同类媒体中,就投入和效益比而言,“厦门第一”当之无愧!
读者说得在情在理。我们没有理由不接受他们善意的批评。作为厦门最受读者喜爱的主流民生报,本报有义务、有责任把“厦门第一”的底细告诉读者。把“厦门第一”的标语亮出来,这更是对本报的鞭策和警醒——我们惟有不断做得更好,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才能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和检验,才能对得起百万读者给予的荣誉和信任。
第一市民报
本报讯(文/图 记者 林晓云) “祝愿《厦门晚报》先声夺人!”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秘书长、著名美术理论家、书法家孙克话音一落,立刻在雪白宣纸上刚劲有力地落墨“先声夺人”四个大字。他表示,这四个字有感而发,是因为3月28日“2008·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开幕当天,他竟然就在当天的《厦门晚报》上看到了接近一整版的画展新闻和访谈内容,“我注意到版面上还标注了‘上午10:00’”。
孙克在复文美术馆还为本报题字“厦门第一市民报”。文化部青年联合会副主席、文化部青年联合部美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张龙新也现场作画一幅《长城早春》。
这两幅书法作品及画作《长城早春》都作为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的礼物赠予本报。“晚报对文化的支持很强大啊,其他新闻也很贴近市民需要,我想‘第一市民报’就应该是这样的”,孙克在离开厦门返回北京前表示。
全国中国画学术邀请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中国美协中国画艺术委员会、厦门当代置业集团、厦门复文美术馆承办,汇聚了386幅中国画精品之作,30余位中国画界的代表画家为此齐聚厦门参加开幕式、笔会等活动。展览在文化艺术中心厦门美术馆将持续展出至4月6日。
自信大气
这几天,本报的市民热线5589999让报社同仁的心热呼呼的。没有想到,我们报头上改标语的小举动,竟引来许许多多热心市民欣赏的目光、热烈的掌声和殷切的希望(刊登的部分原声见3月7日和“我要说”)。
我们相信,这就是“厦门第一市民报”品牌的号召力和社会的影响力;我们更相信,这就是厦门晚报15年来秉承“走进市民中,办给市民看”办报宗旨一个可喜的检阅。
“厦门第一”的标准,除了发行量、实际入户率、广告投入和效益比的“第一”之外,还有一个最重要的衡量指标,这就是新闻品质。从创刊伊始关注百姓缴费难、推动我市“一卡通”的面世,到最近的“五青年擒凶洒热血”的独家追踪报道,一个个细小的民生问题的披露,一个个新闻事件的背后,都倾注着厦门晚报的社会良知和责任,都践行着一份成功的报纸必不可少的“三要素”:有权威性、有吸引力、必不可少。
厦门晚报的新闻品质和气质,在我们日常的报道中坚守并提升,读者更可从本报庆祝创刊15周年的《影响·力》特刊中管中窥豹。
在《影响·力》特刊中,我们曾经说过:“无论怎样给本地这张发行量最大的报纸作功能定位都不为过。因为她发声最大,受众最多,影响力最大!”资深传媒学者、厦门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赵振祥教授致电本报热线时,也表达了同样的观点:厦门晚报亮出“厦门第一市民报”的标语,与其地位绝对是相匹配的。同时,她还是厦门最大、最主流的都市报,她最贴近市民,最突出集中反映了百姓的心声。
他还说:“据我了解,许多家庭每天如果没有看到厦门晚报,就像缺了点什么。一天工作结束时,在家里相对比较宁静,这时看报纸的感觉大不一样,收获也大不一样。当然,从‘厦门人必备的新闻晚餐’到‘厦门第一市民报’,说明厦门晚报更加自信、更加大气了!”
实际上,赵教授还从另一个侧面肯定了本报的出版发行时间。为应对激烈的报业竞争,全国诸多晚报纷纷变“早报”(早上出报),但厦门晚报没有变,而且将出版时间上的“劣势”转化为“优势”,首要原因就是为了充分尊重读者业已形成的阅读习惯。当然,也有本报高度自信的因素。这就是,我们坚信:人无我有,人有我精;厦门晚报源源不断的“上午快报”和“独家”消息,是读者选择本报最好的理由之一。
《新民生》周刊
《新民生》周刊于2002年8月12日开版。
《新民生》的设立表明厦门晚报对民生问题更深关注、更多投入;要当好读
者信息公仆,以更权威、更快捷、更实用、更时尚的生活资讯来满足市民生活的需求。
《新民生》初期每周周一--周五,两版连彩,每天一个栏目,后改为每周二、周四集中推出。栏目分别有:女性消费、旅游、房产、家电、IT·通信、汽车、家居、美食、服饰、购物等。这些栏目的推出几乎涵盖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方方面面,体现《新民生》作为媒体服务社会、服务市民的特色。
一、关注前沿、时尚的生活,介绍最新消费潮流、行业动态、生活资讯。
三、关心民生疾苦,注意倾听民众呼声;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客观报道百姓反映的民生问题,并为解决问题提供相应咨询服务,为最终解决助一臂之力。
《新民生》运行,取得良好社会、经济效益,已成为晚报知名品牌。读者从这里获得生活中更多消费资讯,商家将此作为投放广告、发布商业信息的重要场所。
《乡土》专刊
2002年元月起《乡土》专刊开版。最初为每周一版,2003年起为每周两个版。
设立《乡土》旨在通过对本土及周边地区重大历史事件的挖掘,从历史中寻找开发新闻,以为现实生活的借鉴,体现晚报地域化特色,为读者提供既有贴近性,又有趣味性和知识性的精神晚餐。
《乡土》甫一设立,在一个多月里就陆续推出关于祥店清代民居、洪本部老街区、厦门港避风坞和新垵霞阳红砖古建筑群的报道,就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保存利用传统文化、形成厦门闽南独有的城市风貌、旅游特色,构建两岸共有的文化基盘以促进祖国统一等问题发表见解。
此外还推出龙海镇海卫古城、胡里山炮台的系列报道、高浦城的大型特刊、历时三年的博饼起源的讨论等等;
2005年,为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以及配合厦门晚报新闻部策划的建立厦门抗战死难者纪念碑活动,《乡土》以三个版篇幅集中报道了日军侵占厦门罪行及厦门人民不屈不挠的抗日救亡斗争。
《漫画岛》专刊
1994年5月《漫画岛》专刊开版,每周一期专版,(2005年)已出版了347期。
一、大家漫画多。经常刊载许多著名漫画家的作品,如华君武、廖冰兄、丁聪、方成、张仃、李滨声
《漫画岛》专刊在国内漫画界颇有影响,《中华新闻报》曾刊有专家的评介文章。
《教育周刊》
《教育周刊》创办于2003年1月4日,是厦门市平面媒体中的第一份教育专刊。
2005年,市政府授权《教育周刊》建曝光台打击非法办学,促进民校规范化管理,要求各区教育主管部门主动与《教育周刊》联系,及时公布查处违法办学的机构名单。
式表明晚报编辑对某一问题或现象的看法,正确引导舆论,避免个别来电有失偏颇而导致的负面影响。这种编者按一般只有一句话,通常附在一则来电后面。对于读者的投诉,编辑还要在刊发前及时与当事人和被投诉单位核实,做到既反映市民原声,又准确真实。
栏目多次被评为厦门市新闻名专栏,同城媒体纷纷效仿。
缴费难系列报道
1995年厦门晚报《星期天刊》(4月23日)刊登厦门知青作家谢春池《寻找最后知青》一文,反映留在闽西的厦门知青生活艰难现状,他们的期盼和要求。文章刊出后,原市委书记陆自奋深有感触,第二天就给当时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信,希望市委市政府妥善解决闽西知青遗留问题。市领导对此十分重视,由市府办公厅组成调查组,召开相关部门协调会,又专程赴闽西组织知青座谈会,听取意见。
1996年10月,市委市政府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做好在闽西的厦门知青工作的意见》,《厦门晚报》即以《让最后的知青返城》为题进行报道,在闽西知青及其亲友中引起很大反响。此后,市委组织部、公安局、民政局、人事局、劳动局、市教委联合发文,对知青返城一些具体问题作处理决定,《厦门晚报》及时报道《知青返厦有了具体规定》,紧接又于5月17日报道市中招出新规,招收厦门籍知青子女考生。
九龙江生态考察
第一次活动于1998年着手,先期做了充分准备,请资源专家洪华生、朱鹤健等介绍情况,聘请朱鹤健教授为本次活动总顾问;福师大廖善刚副教授、厦大博士后工作站的曹文志作为随队顾问参与了考察活动;还公开招聘了5位志愿者参与。
《厦门晚报》由潘兴军等4名记者对此次考察活动全程跟踪报道。
这次考察活动于1999年2月成行。考察队溯源而后下,行程万里,一个多月时间途经闽西、闽南的18个县区,先后对九龙江源头、梅花山自然保护区、梅花湖、雁石溪,以及西溪、南溪,九龙江入海河段的流域生态和环保状况进行考察,发回报道30多篇、图片30多幅。这些报道通过大量实地考察实例,全面反映九龙江现状和存在问题,引起厦、漳、龙等地和省领导重视,促成九龙江流域各市联手开展综合整治,让市民对厦门母亲河有较全面认识。
帮助被拐湖南少女寻找回家路
2002年6月的一个晚上,一名叫许育红的市民打通晚报热线,讲述在返厦火车上遇见一个找不到回家路的14岁智障少女。小姑娘是安徽警方侦破一起拐卖妇女儿童案解救出来的,她只能提供自己名蒋卫龙,在福建石狮打工,其余无法提供更多情况,甚至不知家人姓名及原籍。许小姐从蒋口音中断定她绝非石狮人,为免让少女再入虎口,许小姐向厦门晚报求助。
接到电话,《厦门晚报》领导与多名记者马上来到小许和少女身边,并留下蒋卫龙。为帮助蒋卫龙找到回家之路高尚精神。
《探寻周廷旭的踪迹》系列报道
2003年8月,留美的厦大学子谢闻莺发来一份传真,远在大洋彼岸的卡兹米厄兹·波兹南斯基博士希望通过《厦门晚报》,探求100年前出生于厦门的美籍华人艺术家周廷旭的身世,寻找其在厦门的亲戚朋友及生平有关资料。卡兹是华盛顿大学著名经济学教授、同时也是著名美术收藏家,他慧眼识珠发现了周廷旭的作品,并在西雅图市举办了周廷旭绘画展。
《厦门晚报》刊发了《探寻周廷旭的踪迹》,立刻收到众多读者来电,提供周及其家族的重要情况。记者龚小莞、黄秋苇合作完成了解读周家人才现象的深度报道。卡兹教授得知《厦门晚报》已探寻到周廷旭的相关资料后,当即飞抵厦门,《厦门晚报》邀请了厦门美术界部分知名人士,共同研讨周廷旭的油画艺术。
2003年12月5日,卡兹教授再次来到厦门,提出两点建议:第一,在鼓浪屿为周廷旭举办个人画展;第二,在鼓浪屿建立油画博物馆,长期展出一部分由自己捐赠的周廷旭画作。
《厦门晚报》派出专人担任领队和辅导员,全程负责此次活动。有60人参加了这次活动,参加者都是年龄在12-14岁的独生子女。
这些营员们在华安山区经受了诸多磨练:白天在烈日下走十几里的山路,参加田间劳动;访问贫苦家庭学生、自强不息的失明少女;晚上住在教室里面,睡课桌椅拼成的通铺;洗冷水澡,吃农家粗茶淡饭。
磨练营结束后,《厦门晚报》相继邀请随营工作人员及营员家长,教育专家座谈,反思教育观念,探讨素质教育。
双胞胎联谊活动
市民马拉松
环岛路厦门国际马拉松赛赛道举办了厦门市民马拉松赛,比赛分A、B组,A组为10公里,B组为半程。这是国内首次由一家地方媒体主办的市级马拉松比赛。
1200名市民和来自德、美、英、日、新加坡等国的朋友参加了这场欢乐健康的大聚会,他们中年纪最大的74岁,最小10多岁。同时,交通、医疗等诸多部门通力协作,成功地为厦门国际马拉松比赛进行了一场演练。
春雨行动
下岗职工加油鼓励,纷纷登门照顾他们的生意,扶助无业人员。
新生结伴上学
2004年有东北、西北等5个片区,200多名新生通过晚报记者编辑牵线,彼此结为上学伙伴。
三明的新生参与。《厦门晚报》并请厦航、火车站派专人到现场提供查询、订票服务。
岗位助学
岗位助学活动的新颖和创意,吸引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人民网、中国社会报以及厦门市各家媒体前来作深入报道,福建省电视台新闻频道专门进行了为期3天的采访,连续报道。
推动反扒志愿者大队成立
2005年初,《厦门晚报》要闻部开始策划与警方共同倡导成立反扒志愿者大队事宜。
此前,已有部分市民群众自发进行着反扒活动,但这些见义勇为者力量分散,缺乏相应的管理和专业技能培训。《厦门晚报》基于此,倡导成立有组织的民间反扒队伍,由警方统一管理,保险公司提供意外伤亡保险。
2005年6月,在市公安局的协助下取得了市相关领导的支持。《厦门晚报》记者开始与自发反扒的市民吴东亮等人接触,多次采访资深反扒民警姜海鹰及专业反扒民警,并在警方支持下,与关押在看守所、戒毒所的老扒近距离接触,获得大量第一手材料。
经过充分准备,《厦门晚报》于2005年11月开始正式推出连续报道,从民间反扒到我市反扒现状、扒窃团伙内幕,以及当前警方反扒遇到的阻力等,一步步将民间反扒推上前台。连续一个月几乎每天整版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民间反扒一时成为厦门市民关注的热点,报名参加志愿者大队的市民十分踊跃。
至2005年12月初,时机相对成熟,经市公安局正式授权,当年12月11日正式宣布成立厦门市义务反扒志愿者大队,首批队员80人。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
《公交与市民》大讨论
短短半个月,《厦门晚报》编辑部就收到800多封来信,规模空前,有批评有建议,有的甚至还画出需要增设的服务设施设计图。公交公司领导说,市民这样彻底地透视公交,有助于深化公交体制改革。市委宣传部新闻处负责人说,这是厦门新闻史上空前的一场大讨论。
2000年4月,不少读者来信举报岛内城乡结合部豆腐黑店卫生条件差,《厦门晚报》记者从卫生防疫部门了解到厦门市发放了卫生许可证的豆腐加工点仅6家,无证的黑店却有200多家。根据这些信息,《厦门晚报》新闻部立即策划追踪报道。
女记者孙丽萍、何崇梅假扮酒楼老板和采购人员,暗访了一些黑店,那里的卫生状况让人触目惊心,许多做豆腐的石膏粉竟是工业用的,甚至是医疗垃圾中回收的。而厦门市民吃的豆腐80%就是这样生产出来的。
记者根据暗访发表了《在豆腐白嫩嫩的背后》现场通讯,引起市民和各相关单位极大反响,湖里区马上进行了综合执法查黑店,《厦门晚报》连续三天跟踪报道。当时的市长朱亚衍亲自在报道旁做了批示,责成副食品局进行调查,并召开工商局、卫生局、副食品局领导碰头会,商讨解决黑豆腐问题。朱市长并对记者的工作表示感谢。
随后,全市岛内外一起行动,查封了一些不法加工点,同时一批现场加工的正规豆腐店也应运而生,让市民吃上放心卫生的豆腐。
揭秘地沟油
之后,《厦门晚报》与厦门市餐饮同业公会
油水分离器,杜绝厨房剩油流向地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