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歌舞剧院

更新时间:2023-04-08 14:53

厦门歌舞剧院位于风景秀丽、文化内涵丰富的厦门中山公园西隅,是一个现代化的充满创业精神和创新意识的欣欣向荣的艺术表演团体。歌舞剧院院长王福立,是厦门歌舞剧院院长、艺术总监、低音提琴演奏家,曾进修于中央音乐学院

简介

成立于1961年8月,下设:交响乐团(管弦乐团)、舞蹈团(现代舞团)、歌剧团、舞美中心、创作室和剧场管理部(演出经营部、艺术剧院)。近些年来剧院参与策划实施的各种大型综合文艺晚会、音乐会,其中多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大型焰火文艺晚会”、“2007海峡两岸共庆中秋文艺晚会”、“海峡两岸民间艺术节”、“2008厦门国际海洋周音乐会”、“ 厦门市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文艺演出”、“厦门市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文艺晚会”等在海内外具有广泛影响;剧院创作、排演的话剧《送你一束三角梅》、《青春摇滚》、《艺术》、《影痴谋杀》,交响清唱剧《江姐》,音乐舞蹈剧《榴莲飘香》等颇受观众喜爱;创作演出的歌剧《阿美姑娘》、南音乐舞《长恨歌》获国家“文华新剧目奖”、“曹禺戏剧奖”;音乐话剧《雁叫长空》获福建省第23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福建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一等奖、第十届中国戏剧节“第二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福建省优秀剧(节)目展演“演出大奖”、第四届“厦门文学艺术奖”“特别荣誉奖”; 音乐话剧《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获福建省第24届戏剧会演“优秀剧目奖”、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第三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舞蹈《都市印象》获第六届全国舞蹈比赛创作、表演二等奖、福建省第五届“百花文艺奖”二等奖。

2008年,创作交响乐集《我的海峡》、清唱剧《海峡史诗》(第五乐章)、我国第一部以城市为题命名的交响乐《厦门交响曲》并首演;2009年7月音乐话剧《雁叫长空》专程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作专场汇报演出;2011年3月交响南音《陈三五娘》(合作)赴台湾台北、台中巡演。剧院还曾组团出访俄罗斯、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瑞典、荷兰、韩国等国演出;南音乐舞《长恨歌》远赴捷克参加“布拉格之秋”艺术节。

迅猛发展的厦门市是海峡西岸重要经济中心,在厦门艺术之城的打造中,厦门歌舞剧院的整体实力得到很大充实、提高;除了完善的硬件设施和现代化管理,一批优秀的指挥家、歌唱家、舞蹈家、作曲家、舞台美术家和颇具潜力的青年演艺人才,是剧院的骄傲和未来的希望。

40多年来,厦门歌舞剧院立足闽南文化,面对海峡,走向全国,走向东南亚。她创作、积累了一批深受观众喜爱、具有浓郁闽台特色,以及富有强烈现代都市艺术特征的剧节目,近年来创作演出的歌剧《阿美姑娘》、南音乐舞《长恨歌》就在全国性的艺术大赛中荣获:“文华新剧目奖”、“曹禺戏剧奖”、“优秀剧目奖”。

厦门歌舞剧院所属的艺术剧院,是一座拥有1200个观众席、配套有中央空调、升降乐池、数字监控及先进的光电、音响设备的现代化专业剧场,剧场具有完美的音乐厅功能。设备齐全、感觉舒适的剧场先后为中国舞剧大赛、中国舞蹈大赛、福建省戏剧汇演、中外著名艺术表演团体的商业演出,以及厦门市重要节庆演出活动提供了可靠保证。今后,剧场将为社会各界的演艺活动、会议提供方便。

作为厦门市主要的艺术表演团体,厦门歌舞剧院将不遗余力地为厦门建设全国文明城服务特区建设、服务大众。剧院将承受社会各界的委托,以专业的角度提供编、创、演等全方位服务;提供艺术教育、艺术培训;剧院将乐意吸纳省内外包括文化传播、影音制作、音乐茶座等的各项资源,进行整合、利用,发挥效能。

为厦门美好的明天,厦门歌舞剧院满怀希望充满青春的激情,每天在完善自己、丰富自己,超越自己。

领导介绍

王福立

参与主创剧目有:舞剧《兰花花》、大型舞蹈诗《西出阳关》、话剧《影痴谋杀》、音乐话剧《雁叫长空》(获第十届中国戏剧节“第二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剧目)、《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第三届中国戏剧奖·优秀剧目奖”剧目)。

近年来,王福立主持创作交响乐集《我的海峡》、清唱剧《海峡史诗》、我国第一部以城市为题命名的交响曲《厦门交响曲》;率音乐话剧《雁叫长空》剧组专程赴北京中共中央党校、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大学作专场汇报演出;在他的主持下,厦门歌舞剧院以舞台戏剧精品音乐话剧《雁叫长空》、音乐剧《停一停,等等我们的灵魂》连续夺得第十届、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大奖,创下我国建国60年来一个演出团体连续夺得两届国家戏剧大奖的辉煌业绩。

作为音乐人,他的力作《低音提琴独奏曲集》被专家、媒体肯定为:“一本难得的低音提琴曲集”,“填补了我国低音提琴独奏作品的空白”;2011年岁首,其参与创作的新歌《鹭岛有约》入选福建赛区“唱响中国——群众最喜爱的新创作歌曲” 。

(2008年5月13日)王福立同志走上了副院长的岗位,成为主持厦门歌舞剧院工作的领导人、法人代表,消息传到农工党市委会,传到文教支部,同志们在为他高兴,给他祝贺的同时,总会加上一句:这是我们文教支部的骄傲。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作为人才引进,王福立从兰州市歌舞团调到厦门工作,那时厦门市歌舞剧团管弦乐团刚刚组建,他成功地登上了乐团低音提琴首席。作为一名技艺娴熟的低音提琴演奏家,他的演奏水平和演奏技巧不断得到同行们的肯定、称赞。十余年来,随着乐团的演出足迹,王福立的演奏形象频繁地出现在各种以音乐为主导的演出现场,王福立的名字也逐渐为观众们所熟悉、所喜爱。他所经历或参与的音乐演奏,无论从演奏形式、演出效果,还是从欣赏角度、观众反响上看,许多都是令人长久回味的、值得永远纪念的——1997年参与荣获文化部“文华”大奖的歌剧《阿美姑娘》的演奏;1998年元旦,与所在乐团的同行们成功开创了厦门市有史以来的第一个“新年新年音乐会”以及2000年的“福建省新年音乐会”;此外,随乐团赴泰国参加中泰邦交25周年庆典,为交响合唱《黄河大合唱》伴奏、赴新加坡为担任该国音乐剧《菖与英》的演奏;随厦门市政府代表团访问马来西亚的槟城和吉隆坡作精彩演出……

如果说,一个演奏家在乐团中所获得的成功,是一种乐手们密切配合,相互协作的成功,是一种因融入而造就的成功,那么,王福立的另一种成功,则突显了他热爱音乐、热爱演奏,为音乐事业奋斗的个人努力。一本《低音提琴独奏曲集》成为我们管窥王福立“另一种成功”的窗口,这是他个人为音乐事业做出努力和贡献的最好佐证。2006年4月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一本面向全国发行的《低音提琴独奏曲集》,吸引了乐界的目光,也引起了媒体的注意。王福立只是淡淡地介绍说,这本曲集着手于2000年,完稿于2006年初。但见过、读过这本曲集的人都说,从曲目层次到作品风格的选定,从指法、弓法校订到作品改编,无不表现出作者的专业水平和规范能力。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国家一级指挥卞祖善先生评价《低音提琴独奏曲集》是 “一本难得的低音提琴曲集,可供音乐会之选曲,亦可作为教材,是低音提琴手必备之乐谱之一”;媒体评论说:“该作品集填补了福建省低音提琴独奏作品的空白,也为我国低音提琴事业的发展提高,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现在细细想来,这些都不是王福立著书的几年间所能达到的“境界”,曲集只是他对艺术不断追求,永无止境的一次体现,是他在乐池以外“另一种成功”,是一次非同凡响的演奏。

由于可以想象的原因,王福立作为主持剧院工作的常务副院长,每天有许多事情在等着他去处理,已经渐渐淡出交响乐舞台的他,还在为“音乐”做些什么?不仅我,套用时尚语言说,许多“粉丝”们也在关注着他的一举一动。我与王福立同志同在一个支部,应当说我比那些纯粹的“粉丝”们更有条件走近他。有天早晨,当我冒昧地敲开他的办公室,眼前所见的一切让我忽然感到事先准备的“采访”话题都是对多余的,我想知道的,想了解的尽在办公室此刻的情形里:开门的正是王福立本人,只见他一手抓着门把,另一手则还牢牢地扶着他那高大的低音提琴——他在抓紧练琴!而在近处他的视线够得着的茶几上是一份等待签署的大型交响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出协议以及一份音乐会节目单的印刷清样,上有“奥运之声”——庆五一·迎奥运专场音乐会等字样……

走出王福立办公室,我想,以我掌握的第一手材料,我可以得意地告诉他的“粉丝”们:在王福立的主持下,厦门乐团演奏的音乐作品将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比一个精彩,大家完全可以期待!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