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4-10 12:03
双尾褐凤蝶(学名:Bhutanitis mansfieldi)凤蝶科,尾凤蝶属昆虫,是世界罕见的珍贵蝶类,20世纪30年代首次发现于中国云南西部。双尾褐凤蝶形态与其他蝶类殊异,体中型,前翅黑色有光泽,有7条淡黄色细横带自前缘直达中脉,中间5条合并为3条达后缘;后翅狭长黑色,外缘呈扇形,后缘中下部稍内陷,臀角处有深缺刻,上方有3个尾状尖,最后方一个较长,端部膨大呈棍棒状,近外缘有较大的透亮红斑,亚外缘有两个蓝色眼点及4个淡黄色月形斑,翅中央有不规则的淡黄色宽线。翅反面中室区内有一红斑,前面两个尾突间内侧有一橙色新月形斑。
双尾褐凤蝶翅展65-77毫米。翅黑褐色,前翅上半部有6条黄色或黄白色的斜横带,从基部数第1、2条到后缘,4和5条在中间合并后到后缘,亚外缘区有1条从前缘直达后缘,使翅面黄白色与黑底色的比例几乎相等。后翅黄色斑纹比较散乱,亚基区有1条斜横带,中区上半部有2-3条带,下半部有1条曲折的黄带和1条红带达后缘,外缘区有1列黄色斑纹;外缘钝齿状。尾突2枚,长者末端膨大呈锤状;臀角有1枚拇指状突起。翅反面除脉纹和脉间纹很清晰外,其余与正面相似。该种复眼上生有睫毛。
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1对,细长如刺。尾突小,具毛。抱器瓣强烈骨化,抱器腹宽,末端有角状突;抱器端齐,具丛毛。囊形突很长。阳茎细长,强烈骨化。
雌性外生殖器的产卵瓣半圆形,背缘平直。交配孔圆;囊导管粗,强度弯曲;交配囊小。
雌蝶通常徘徊在寄主植物生长地的附近,活动范围比较狭窄,这种习性在高山地带显示得最为突出,这是因为植物的分布与海拔高度是密切相关的。至于雄蝶则四处翩飞,觅寻配偶,即使在山地,它们的活动范围、也要广阔得多。成虫多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上气候温和、冬季干旱晴朗、夏季较为潮湿的高山峡谷林地中。常见其出没于悬崖峭壁下葱茏的混交林间。雄蝶在活动时,经常飞栖到伸出在溪涧流水上空2米多高的阔叶树叶上,等待雌蝶飞过而追赶交尾,这时挥网兜捕,极易成功。如若漏网即时飞入丛林,栖止于藤蔓或树木枝干上,它飞行敏捷,举动迅速,更凭借其翅里酷肖枯叶而隐匿起来,一时极难发现其栖息所在。它的栖息姿势是头端向下,尾部朝天,常静止在无叶的粗干上。
双尾褐凤蝶常常停在湿润的地上吸水,尤其是稍含咸味的水。在生存时间内,雄蝶忙着寻找雌蝶交尾,雌蝶找寻寄主产卵,活动频繁。双尾褐凤蝶是一种变温动物,它们的体温高下,是跟着四周环境温度而变更的,因此双尾褐凤蝶的生命活动,直接受着外界温度的安排,温度低了,就结束活动。 每当初春或暮秋的凌晨,在原野里,常可见到一些双尾褐凤蝶张开了翅膀,面向太阳取暖,等到体温回升到各自需要的活动点时,它们才会开始活动。这种景象若到3000-4000米的高山上去察看,能够看得分外明白。当太阳从云层里穿出而光热照射到大地上时,就可以看到双尾褐凤蝶活泼地四处翩飞。如果太阳忽被云层掩蔽起来,那么它们就立即停止了活动,瞬间,居然看不到一个完整的双尾褐凤蝶的踪影。当阳光重新照射时,它们又活跃如前,像这样规律的一次又一次地重演着,十分有趣。
成虫多在白天活动,为昼出性。
属于完全变态型,卵多数散产于寄生植物叶片、枝条、果实等处,尤其产于马兜铃属攀缘藤本植物上,一年发生1代,幼虫也以这些植物为生存,幼虫期5龄。化蛹前,幼虫先寻找合适的化蛹场所,排出消化道内含物,脱表皮而成蛹。蛹不结茧,有保护色。
由于蝴蝶的非法贸易,诱导了少数人的非法捕捉,加上蝴蝶栖息地的破坏,致使不少稀有的蝴蝶种类已经灭绝或濒临灭绝。为了保护珍稀濒危蝶类,1985年国际自然与自然保护联盟制定了《世界濒危凤蝶》红皮书,1990年我国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规定,列出了受威胁的蝴蝶种类。在此之前,已有5种蝴蝶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过度采集无疑是一严重威胁。该种是世界珍稀物种,科学上尚可能有新亚种待发现,故列为保护物种。将其栖息地建为自然保护区,严禁捕捉及随意采集;开展生态、生物学方面的基础研究。
2022年4月,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绿色发展基金会GBIF工作组收到中国绿发会志愿者王佃宝报告的二尾凤蝶数据,相关数据已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信息网络(GBIF)平台录入并发布,供相关人士参考及下载。
列入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1988年12月10日生效)。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The IUCN Red List):数据缺乏(DD)。1996年之前评估为稀有物种(R)。
列入CITES附录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