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林寺

更新时间:2024-05-11 04:56

双林寺(Shuanglin Temple),辽代称清水院,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上清水村西北,始建于辽统和十年(992年),元至正年间改建为百花山瑞云寺的下院。

历史沿革

辽统和十年(992年),清水院始建。

元至正年间,清水院重修,作为百花山瑞云寺的下院,改称双林寺。

明朝时期,双林寺修缮。

清朝时期,双林寺修缮。

20世纪60年代,双林寺内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倒伏于地,一部分构件遗失。

建筑格局

双林寺现仅存元明时期小殿建筑各一座,悬山调大脊,砖雕鸱吻。梁架使用叉手,是北京地区少有的元代风格建筑。

文物遗存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建于辽统和十年(992年),整体由14件石雕件叠砌而成(现已解体,一部分藏于首都博物馆,一部分藏于永定河文化博物馆)。八方基座上圆形仰莲承托幢身,八面设龛,每龛雕一尊佛像,有释迦牟尼佛、文殊菩萨、普贤菩萨及伎乐人,分别做弹琴、弹琵琶、吹笛、吹排箫、舞伎等状。幢身为上小下大略有收分的八棱柱体,共5层,象征佛教五级浮屠。

第一层为梯形八棱柱体,单面上宽17—18厘米,下宽21厘米,通高115厘米,上部直径43厘米,下部直径50厘米,刻《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佛说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及序文等。

第二层为梯形八面圆柱体,分八面。单面上宽16厘米,下宽18厘米,通高85厘米,上部直径37厘米,下部直径43厘米,刻《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及题记等。

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幢是辽代统治者为利用佛教统治人民而建,主要分为浮雕图像和文字两部分,文字内容分为四部分:启请文,镌录了唐代僧人不空撰写的偈颂文,作为序言;《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原文,在立幢时僧人集体唱诵;记录了军政体制、将领官职、人名地名、地方史志等多方面史料;《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本原文。

文物价值

双林寺内佛顶尊胜陀罗尼幢是研究辽、宋、金长城历史的珍贵文献和实物,对当时的政治、军事、佛教,以及地理辖界、村落历史研究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又是研究辽代佛教地方组织机构、佛教艺术的宝贵资料。

文物保护

1981年,双林寺被门头沟区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门头沟区第一批区级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7月12日,双林寺被北京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北京市第六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理位置

双林寺位于北京市门头沟区清水镇上清水村西北。

交通路线

北京市内乘坐892、M11、M19、M23、M34、M38、M39、M9路公交车,在清水镇新村站下车前往。

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距离双林寺约70.8千米,驾车约108分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