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管

更新时间:2024-05-27 18:59

双管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乐器,东汉郑玄注《周礼·春官·小师》:“管如篴而小,并两而吹之”。可见当时已存在双管类乐器。一种是东北双管,系将两支管并排扎结一起而成。流行于东北、华北广大地区。现代双管由两支长短、音高相同的管子并排扎结而成。每管八孔(前七后一)。九孔管已很少见到。演奏时,可以两管并吹,也可将两管分开,两手各持一管,手指各按管子上方的三个音孔,交替吹奏短促的音符,以烘托气氛,把乐曲推向高潮。乐曲有《江河水》等。另有苗族双管

东北双管

制作材料

双管制作材料多采用老红木,也有用铜管及南柞木制的,管两头用锡铅溶化镶上双边防止裂痕。很少用竹制(因身短易裂)采用老红木制做的双管音色纯正清脆,其管长不一,管长在190—199毫米之间,有190毫米、192毫米到199毫米。直径为10毫米到13毫米,管上都为七孔,背一孔,双管虽长度口径不同(老艺人称六寸左右)但管哨可调音高,管哨与唢呐双簧管哨不同,又粗又长,其长度为55毫米×17毫米,管哨一般选用不成熟的哑叭苇制,这样苇制的哨,柔和不噪,单管较双管又粗又长(其长度为7寸到7.5寸)。

结构特点

双管由音箱、音管和簧片构成。音箱多用一个无腰的整葫芦制作,底部钻孔掏去籽粒,葫芦柄处插一截细竹管为吹口。音管用两根粗细不同的竹管制作,上端留节封闭,中间通透,下端敞口,并列插入葫芦底端,每根音管插入葫芦腔部分镶有一枚簧片,簧片铜制或铜银合金制,簧舌在簧框上刻出,呈12°锐三角形。音管用蜂蜡封闭固定。较粗而长的音管为主管,管长25毫米~37毫米、管径1.5毫米左右,管身开有七个(前六后一)圆形按音孔,可发出一个八度的旋律音;较细而短的副管,只镶簧片,不开音孔,只能发出筒音,并设有活塞,不需要副管发音时,可将副管堵塞。音管的音高和音列,因民族和地区的不同而有差异。

历史记载

东汉郑玄注《周礼·春官·小师》:“管如篴而小,并两而吹之”。可见当时已存在双管类乐器。《隋书·音乐志》载龟兹乐中有双筚篥。新疆吐鲁番东北部的伯孜克里克石窟(开凿于550—1368年)第二十九窟有双筚篥图象,双管并列,管身有五个按孔。宋《乐书》中载有双筚篥:“胡部安国乐器有双筚篥,《唐乐图》所传也”。又有双凤管:“双凤管合两管以足十二律之音,管端施回簧,刻凤以为首,左右各四窍”。表明双管自唐以来已广为应用。

现代双管由两支长短、音高相同的管子并排扎结而成。每管八孔(前七后一)。九孔管已很少见到。演奏时,可以两管并吹,也可将两管分开,两手各持一管,手指各按管子上方的三个音孔,交替吹奏短促的音符,以烘托气氛,把乐曲推向高潮。乐曲有《江河水》等。

在我国种类繁多的民间乐器中,有一种是由一人同时演奏的两支管乐器,这两支管乐器就被合称为“双管乐器”。每一双管乐器的确切名称,又习惯于在其单管乐器的原名前冠一“双”字,如双笛、双唢呐等等。后来,全国各地音乐工作者对双管乐器的挖掘、研制取得了可喜的收获,这些成果公诸于世后,深受乐器爱好者欢迎。双管乐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虽然它在文献中时隐时现,但是其历史的脉络依然是清晰可辨的。这正如一条有潜流的长河,自源头至河口其流程是不会间断的一样。

演奏技巧

双管音域为两个八度。筒音为6,C1=G2一孔为7,二孔为1三孔为2,四孔为3、4,五孔为4、5,六孔为6,背孔为7、1,七孔为2筒音加气为高,一孔加气为4,二孔加气为4,三孔回加气为5,四孔加气为6,五孔加气为7

双管在吹奏高音时,用吞、啃、咬三种包牙用力压哨,吹低音时将哨外吐,即老艺人所讲的吞吐功。管哨软,可使音柔和,但到高音时要低一音,管哨硬时,音高可高一、二度,但难控制,易出杂音。

老艺人认为单管声音较尖直,色暗、粗犷较双管低一全音。双管和谐、委婉。早期鼓乐队吹单管者二人。音色音高不易统一协调,后来在鼓乐对棚时曾一人练吹双管。吹双管者每吹奏一乐句,乐段均和谐悦耳,音调准确,又善于控制力度变化,其低音似单簧管,中音区似双簧管,逐渐双管在东北辽南广泛传开。

演奏时,管身竖置。吹口朝上,含在嘴的一侧,右手拇指按背孔,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正面上三孔,左手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按正面下三孔,气流振动两管簧片而发音,音量较小。流行于德宏州潞西傣族地区的双管筚朗叨,主管音列为:c1、d1、e1、f1、g1、a1、c2、d2,副管筒音为a1。流行于临沧地区耿马傣族的双管筚朗叨,主管与副管的筒音关系为同度,主管音列为:g1、a1、b1、c2、d2、e2、f2、g2,副管筒音为g1。德昂族的布赖,也因地区不同而有异。流行于德宏州潞西县三台山的米伦,副管筒音与主管背孔音高相同,主管音列为:e1、f1、g1、a1、b1、c2、d2、e2,副管筒音也为e2。吹奏时,持续音犹如一条长长的彩带高飘在上方,使旋律特别丰满。流行于临沧地区镇康县的渥格宝,不仅形制与耿马傣族的双管筚朗叨相似,其主、副管的筒音也完全相同。一般说来,临沧地区镇康、耿马一带双管筚朗叨发音明亮纯净,德宏州潞西地区的双管筚朗叨发音柔和圆润。筚朗叨主管的音色柔润而纤秀,在副管持续音的衬托下,有着一种含蓄而朦胧的美感。尤其是它吹出的颤音犹如丝绸抖动,飘逸而轻柔。故此,从前曾有人误称它为葫芦丝。演奏技巧有颤音、吐音和上下滑音等。常用于独奏自娱,也可由大小不同的几支合奏。擅长演奏山歌和表现浓郁的民族风情。

传统乐曲有:《喊木麻》(傣语意为唱山歌)、《咧少调》、《山歌调》和《芦子调》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民族音乐工作者对双管筚朗叨进行了改革。1958年,云南省歌舞团首先在传统筚朗叨的基础上,设计制成了一种有两支主管、无副管的筚朗叨,可吹奏十四个音,音域a—c3,达两个多八度。20世纪70年代,又研制成功双管四度筚朗叨。采用铜制葫芦形音箱,代替天然葫芦,音管塑料制,两管筒音相距四度,一支音域c1—d2,另一支音域f1—g2,其间有五个双音。可演奏各种和音及简单的复调乐曲。

代表人物

建国以后,东北地区涌现出谷新善、习登科、吕开岩、王世斌、刘宝善、姜鸿儒、宋立春、袁国庆、关希仁等一批管乐大师,还有像宋喜平、胡春波、沈立国等后起之秀,他们不仅能熟练地掌握管乐的各种乐器,更能娴熟地演奏先辈们传下来的管乐曲和秧歌曲。

苗族双管

苗族双管是苗簇竖吹双簧气鸣乐器,由两支并列的管身构成。可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地区。

简介

苗簇竖吹双簧气鸣乐器,由两支并列的管身构成。苗语称“长积”(意为两个乐器)。可独奏、合奏或伴奏。流行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隆林各族自治县的苗族聚居地区。

结构

双管是由两支大小相同的竹制管身并排捆扎在一起而成,分为左管、右管,民间称管为“公”、“母”,全长30毫米左右。每支管身上都装有芯子和管哨,并有一个共同的气牌。

管身用长约28毫米、内径0.7毫米的细竹管制作,左管开有8个(正7背1)音孔,右管开有6个音孔,除左管的背孔(开在第六、七孔之间)外,各音孔的孔距均等,而且左、右两管的一至六孔位置相同。

每管的首端都留有竹节,节隔中心钻有小圆孔。用以插入芯子。芯子起着连接管身和管哨的作用,多用长2.5毫米、外径0.6毫米的更细竹管或鹅毛管制作。上端装以管哨,下端插入管首的小圆孔中。左右两个芯子共同套在一个气牌上。

气牌为葫芦壳做成的直径4毫米的圆形薄片,吹奏时用以托住嘴唇、帮助运气,并能使口力持久。管哨用芦草管制成,长约1.5毫米,不需任何加工,用嘴将哨口含扁即可吹奏。

演奏

演奏双管时,管体竖置。左手在上,按第五至七孔和背孔;右手在下,按第一至四孔。口含两支管哨,手指同按两管音孔。发音高亢明亮,音色悦耳动听,具有浓郁的山乡风味,音域由(c2~d3)。除可奏出同度双音外,还能吹出简单的双声和音,并可演奏二声部曲调,有较丰富的表现力。

双管常用于独奏,也可与其他乐器合奏或为民歌伴奏。每逢苗族人民传统节日或婚嫁喜庆场合,常吹双管助兴。它还常与锣、鼓等乐器一起合奏。增添欢乐气氛。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