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重态度

更新时间:2024-01-17 21:24

双重态度是Wilson.etal 为研究态度而提出的新视角,是在美国心理学家Greenwald和Banaji(1995)基于大量研究成果的分析,提出内隐态度(Implicit Attitudes),即因以往经验和态度的积淀而形成的一种无意识痕迹,对个体对社会客体对象的情感倾向、认识和行为反应产生潜在影响。双重态度模式的建立为死亡态度的研究指引了新方向。从此,死亡态度的研究不局限在外显测量上,内隐死亡态度的研究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摘要

在内隐性社会认知研究的基础上,Wilson等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式理论,该理论提出,人们对同一态度客体能同时又两种不同态度。该理论对态度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阐述双重态度模式的基本理论观点和双重态度的基本模式,介绍双重态度的基本测量方法,对双重态度模型的实证研究支持进行简要说明,探讨该理论对相关研究的启示与其在国内的具体应用,最后提出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基本理论观点

双重态度模式理论指出,个体对同一态度客体可能同时拥有两种不同的态度,即双重态度:一种是自动化的、内隐的态度——内隐态度,另一种是被意识到的、外显的态度——外显态度;当天态度改变时,个体由旧态度A转变为新态度B,但A仍留存在记忆中,潜在影响着人们的认知行为,形成双重态度,也就是说,过去积淀下来的无意识痕迹或许会潜在影响人们对社会客体的情感倾向认识及其行为。

Wilson和Lindsey根据这一模式,提出以下理论观点:

第一,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可以共存于记忆中。当个体出现双重态度时,内隐态度被自动激活,由外显态度则需要动机和心理能量从记忆中检索,并且只有当检索到外显态度的强度和足够超越和抑制内隐态度时,个体才会报告外显态度,否则只报告内隐态度;

第二,即便外显态度已从记忆中提取出来,内隐态度仍会对个体那些无法有意识控制或并不试图去努力控制的行为产生影响,同时,外显态度较易改变,而内隐态度的改变较难;

第三,面临冲突的主观情景时,拥有双重态度的人通常报告更易获取的态度,双重态度并不会引起主观的冲突状态或矛盾心理,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评价系统相互独立,但个体也可能同时存在对同一对象的内隐消极评价和内隐积极评价,也就是说,内隐态度本身也存在着矛盾现象。

基本类型

依据对内隐态度的知觉程度和外显态度抑制内隐态度时所需要的动机和认知容量的不同,Wilson、 Lindsey和Schooler划分出四种类型的双重态度:

(1)压抑

即当客观事物或者事件能够引发个体的焦虑或恐慌的时候,个体就会将这种态度压抑到潜意识中,而表现出一种符合社会期望的意识态度来避免焦虑和恐慌的不良情绪,这就导致了双重态度的出现。这种压抑的心理防御机制,需要耗费个体一定的能量。也就是说当个体压抑情感的动机较弱或者自我防御能力较弱时,个体就觉察到内隐态度的存在。

(2)独立系统

即个体的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是相对独立的系统,两者互不影响。外显态度以有意识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外在行为,内隐态度以无意识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反应。

(3)主动压制

也就是说个体能够意识到自己不被社会所接受和认可的内隐态度,所以就有强烈的动机和力量去压制它,进而用一种积极的、能被社会接受的、符合社会逻辑的外显态度来覆盖它。

(4)自动压制

个体不需要消耗能量,自动的用外显态度压制了内隐态度。所以个体能够意识到对客体的外显态度,却觉察不到内隐态度的存在。自动压制和主动压制的区别在于前者把外显态度对内隐态度的压制看成了一种自动化的连结,只要个体能够在记忆中检索到外显态度的存在,它就会自动化的压制内隐态度,这个过程不需要耗费能量,后者需要个体主动的消耗一定的心理能量。

双重态度和矛盾具有一定的区别。矛盾是一种冲突的心理状态,比如人们想要找拥有一份高薪的工作,但是却不稳定,有一定的风险,选择了稳定的工作就意味着薪水低。“鱼和熊掌不可兼得”,选择了A就不能选择B,选择了B就必须放弃A。而双重态度并不会处于这种冲突的态度,它会以一种易于提取的方式选择占优势的一种态度表现出来。

外显和内隐态度的关系研究

自双重态度模型提出后,学者们在对态度进行研究时,都会从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方面着手。通常是为了考察两者之间或者与第三变量之间的内在关系以及其对行为的预测作用,关注点都集中在内隐态度的相关研究上,也开始应用于内隐认知、内隐自尊等相关领域。不管在哪个领域,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关系研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国内外学者对两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后得出的结论却不一致。Gawronski(2005)的研究结果中得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20,Nosek(2002)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和样本收集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在0.02-0.60之间,三年后再次研究得出相关系数在0.05-0.69之间。国内学者从其他的角度来考虑两者之间的关系,认为态度强度是影响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一个变量,认为态度强度和一致性具有一定的正相关,当态度强度大的时候,个体态度的一致性也随之增加。反之,两者的一致性减少(吴明证,2005)。关于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之间关系的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分离论和同一论。

(1)态度分离论

Greenwald(1998)在提出“内隐态度”的同时,提出内隐态度和外显态度是分离的,内隐态度是无意识的、受个体以往经验影响的态度,不易改变。而外显态度是个体能够意识到的、易受社会期许影响的态度,两者是相互独立的结构,具有不同的加工机制,互不影响,两者同时存在于个体的认知系统中。随后国内外学者相继提出一些强有力的理论来支持态度分离论,如Wilson(2000)提出了双重态度模型,Greenwold和Farnham(2000)在对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研究中得出,两个结构上的负载拟合度要好于一个结构上的负载拟合度。Cunningham(2001)在对种族态度的调查中发现,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分属于两个不同的结构。

(2)态度同一论

支持态度同一论的学者认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心理结构在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外显态度容易受到情绪、动机等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内隐态度比较稳定。它们的测量结果的不同是因为使用的测量方法不同。Fazio(1982)将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看作是有意识记忆和潜意识记忆的连结。前者能够有效地提取到所需要的信息,后者很难提取到。IAT作为一种内隐态度的测量方法并不能完全说它的测量结果就是内隐态度。

态度同一论的支持者提出了以下观点:

第一:态度分离论的前提是假设存在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种不同的独立结构,但是并没有实验论证说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是独立存在的。

第二:态度分离论的支持者们认为,外显态度是能够被个体意识到的,而内隐态度是潜意识的加工。随后国内学者连芳(2007)提出,内隐态度也是受意识控制加工的。

第三:在对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两者关系的研究中发现,内隐态度对外显态度有很好的预测作用,而这一结论在分离论中却没有确切的实验依据。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引起态度分离论和态度同一论的焦点是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是否属于同一心理结构的问题。态度分离论认为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心理结构,互不影响,态度同一论认为内隐态度才是个体真实的态度,而外显态度是在内隐态度的基础上受外界环境影响之后个体表现出来的态度,但是两者的心理结构是相同的。针对这一问题,国内外学者从两者的相关性入手,来论证两者是否属于同一心理结构。赵丽(2004)对大学生内隐自尊和外显自尊进行测量,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只有0.16,呈低相关,因此得出两者是相互独立的心理结构这一结论。王强(2010)采用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相结合的方法对高中生的记忆进行测量,结果发现两者之间的相关为0.24,呈低相关,因此认为两者是相互分离的。

其实,造成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相关度很低的原因是有很多种的,Nosek(2005)对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态度的独特性越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相关性就越高。吴明证(2005)也提出态度强度的改变会造成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相关性的改变。国外学者将两者相关度很低的原因归纳为以下几点(Gawronsk & Hofmann,2006):第一,内隐态度不像外显态度的测量那样容易控制,它是内隐性的。但是如果控制了个体对客体的偏见,两者的相关性就会有所提高。第二,个体的人格特质也会影响两者之间的相关性,沉着冷静、心思缜密的人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相关性较低,当个体快速、直接地作出判断时,两者的相关度就较高。第三,测量对象的不同也会影响两者的相关性,当个体对测量对象的评价带有较强的情感性时,两者的相关性较高。第四,在内隐测量的过程中有很多难以控制的无关变量,这也是造成两者相关性较低的一个原因。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