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3 12:15
康熙四十二年(1703)运口移到杨庄,改挑中河尾,利用原盐河一段,拆去双金闸中间矶心,穿缕堤在杨庄出黄,双金闸两侧的闸墙,作为石质束水堰保留。乾隆八年(1743)因束水堰溜急碍航,便将闸墙拆除扩展,改做柴草坝,相机展束,以防黄流倒灌。
最早的双金闸在今中运河中,拆除以后,为了向盐河补充水源,1703年将盐河口门从清河县治西,下移到杨庄迤北的花家庄,建盐闸代替双金闸向盐河泄水,此后便以盐闸面世。雍正九年(1731)因大溜下移,盐河口门形势不顺,将花家庄盐闸堵闭,改建为草坝,相机启闭。
乾隆二十四年(1759)十月,河督白锺山奏:“中河厅运河北岸,向有盐河石闸一座,系康熙四十二年建造,水小则下板堵闭,蓄水济运,水大则开放分泄,以利盐柴运行,于蓄泄机宜尤关紧要。缘该闸建造年久,……亟待修整,以资启闭。但该处河头坐湾,未免迎溜湍急,臣勘及地势情形,在该闸上50丈择地另建,所需砖石,将该处旧砖石块拆起选用。”这是盐闸替代双金闸后第一次迁址,但距离较短,只上移160米,还是在老杨庄附近。
嘉庆时对盐闸改造作了大的变动。《续行水金鉴》:“嘉庆十七年(1812)开临河缕堤,筑钳口柴坝,坝下至旧盐闸挑河一千六百六十丈,商捐官办。”一下子将盐河口门上移5200米,盐河源头又回到康熙二十四年的双金闸附近,在今存的双金闸以上。所谓“商捐官办”,费用来自淮北盐商。“十八年(1813)奏准将盐闸移至(1703年)双金闸下遥缕二堤之中,金门宽一丈八尺,高二丈四尺,砌石二十层。”从现在双金闸向上至豆瓣集,尚可见两道堤,北为遥堤,南边运堤,即历史上的缕堤。这是盐闸第二次迁址。
道光八年(1828)河督张井、潘锡恩奏移建中河盐闸改单孔为双孔,恢复双金闸原名。《咸丰清河县志》:移建(1813年建的)中河盐闸于180丈迤上,建钳口新坝,自新坝挑河180丈。此时,因闸上移了576米,同时上移钳口坝。
建钳口坝的目的,是将它作为闸的第一口门,非常时期,可以进行抢堵,以确保闸身安全。这是盐河源头闸在现址附近第二次迁址。道光二十七年(1847)双金闸再次拆建,是否移址,史无记载。按民国十年(1921)12月10日江北水利局总办王宝槐查勘双金闸旧址报告:“该处接连有旧闸基四处”记载,似应移动。
《民国续纂清河县志》:“光绪七年(1881)总督左宗棠、漕督杨昌浚合奏疏请移建双金闸,乃距旧闸六十丈为新闸。九年(1883)十月兴工,十年六月竣工。”第三次上移了186米。
民国九年(1920)八月一场大水,双金闸南墙倒坍,闸底被水冲坏,堵闭南孔,留北孔过水。明知底板不牢,仍要它带病运用,这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做法,但当时尚无专管机构,督办运河工程局正在筹办,直到1921年才正式设立江北水利局,派王宝槐为总办,逾岁水利局结束,督办局委王宝槐为本局工程处长。
民国年中运河出现历史上少有的枯水,1—6月份骆马湖窑湾运河流量只有6—30立方米/秒,微山湖干涸,中运河断航。淮河上游来水也不多,通过张福河向里运河补给流量也仅约10立方米/秒左右。待到八月上旬,沂水猛涨,8月10日窑湾运河流量竟达1580立方米/秒。而淮河水位亦同时上涨,8月28日清江浦过流431立方米/秒,这是典型的先旱后洪、淮沂并涨年份。带病的双金闸被彻底冲毁,口门扩大,加之盐河河槽较旧黄河为低,成为沂、淮入盐的主要通道。到9月8日盐河泄流达692立方米/秒,为原双金闸泄能的四倍多。
旧双金闸坍塌,除了特大洪水以外,带病是另一因素。事后经英人莱因工程师分析:“起于下端为水抽空,闸底下部虚悬,渐及闸之金门两墙底,是以一经大水冲刷,无法防护,致有是失。”
民国十年(1921)九月,旧双金闸倒了以后,12月江北水利局总办王宝槐率员查勘,并拟定修复计划,大致包括下列内容:
⑴旧址无法利用,必须下移;下移新址有积沙必须清除。⑵底高、孔宽如旧,即每孔净宽仍为一丈八尺(5.7米),高二丈四尺,砌石廿层(每层石为一尺二寸合38.4厘米),底高照志桩二丈一尺平由(即原高),以免盐、运两岸人民争执。⑶因工程浩大,翌年汛前难以完成,必须先做导流工程,以应付来年洪水,即在拟建闸址之下,开运河北堤,做钳口坝,下做托坝两道,以策安全。⑷新建的双金闸将里石加厚,由下而上里石为六、四、二层梯级递砌。闸底下普钉顶石、顶砖、顶土梅花桩。⑸修复估价:尽量打捞、利用旧闸石料,建闸正项银元24万9006.198元,导流工程4万762.619元,上下围堰3万3512.237元,三项合计32万2280.954元。
王宝槐的方案最终未被采用,后来采用英国工程师的方案耗资少得多,可见当时河工的腐败。
后来这一工程由英国工程师莱因主持,督办局技正陈丕平协办。莱因认为:若维持原闸流量,孔宽可缩小为4.5米,而底高必须下降,其理由:以前黄河水源充沛,水位相应较高,可适时补充盐河水源,现在黄河北徙,沂水源近,涨时快速,消退也快,很难保证常年高水位,根据有限的水文资料,原闸底海抜9.95米,中运河水位一年之中有一半以上时间达不到这个高度,所以又在杨庄建了盐河涵洞,涵洞底高只有7.32米,比原双金闸低了2.63米。但盐河涵洞高、宽只有1米,水低时期,也难泄适当水量。历史上双金闸属河督、漕督管理,但费用来自盐税,必须为盐商负责。
民国十一年(1922)10月1日,运河督办局参赞、科长、技正,在清江浦约同淮阴、淮安、宝应三县士绅会议,通报了莱因工程师计划。缩窄孔宽,没有什么异议,对降低闸底,却遭到与会者强烈反对。所谓士绅,大多是前清遗老,他们第一墨守成规,第二害怕闸底降低,中运水源过多流入盐河,影响里运河补水及淮、宝水稻生产。遗憾的是当时参与投资又是唯一收益的盐务局,却未在邀请之列。因此,运河局迫于压力,将闸底保持旧有的9.95米。金门缩窄,闸底不准降低,其过水流量则相应减少了6%。民国二十年(1931)工程局实测双金闸底高为8.7米,可能是在施工中作了折中处理,好在这些士绅们会议以后,对工程再没有什么监督权力。
莱因工程师主持修复的双金闸,是江苏省第一个使用水泥作为胶结材料工程,甚至底板完全采用混凝土,厚达1-1.3米;一改闸下缓平海漫为静水池(消力池),池下沿设陡坎,洪水下泄,入池再翻越消力坎,以削减水力;在坎下游筑板桩,板桩下设砌石护坦,可保闸底无掏刷之虞。新闸地基土质坚硬,本不需再打基桩,在督办局坚持下,从安、固出发,增加了基桩。
英国工程师尽量使用旧料,精打细算,当时估算仅需银9万2000余元,由盐务局负担一半,即4万6900元,于1923年7月底竣工。实耗银元10万8000元,不含导流费用,是王宝槐预算29万的37%。超支的1万6000元,盐务局又承担6000元。
双金闸底高即使在施工中做了折中处理,然而到了民国十六年(1927)十二月,盐河水低,淮北食盐无法外运。盐务局大为恼火,花了大把银子修复的双金闸,却放不出水来。冬春是盐运旺季,盐河水小,不仅影响盐税收入,更影响苏皖赣群众生活。于是盐务局组织人力在双金闸下扒开运河北堤放水。因事关重大,省府出面斡旋,才又重新堵复。
此后至解放,骆马湖、洪泽湖均无控制,双金闸在沂水大时,分泄中运河来水,平时可向盐河补给水源。
解放后,1950年当年便挖通新沂河,沂水有了主要通道,中运河泄沂压力减轻,主要任务是向盐河补给水源。因此从1950年开始,由淮阴县运河工程事务所管理,沿袭旧制,叠板式闸门委托闸北一家孙姓群众代管,需要启闭时临时聘用当地群众启、下闸板。
1952年淮阴运河工程事务所撤销,双金闸改由新建成的淮阴船闸管理所管理,因为船闸一直隶属于省治淮总指挥部,后为水利厅,到1962年才划归给交通部门。
1958年,淮沭新河开挖,彻底截断盐河通道,双金闸完成了历史使命,由新建的盐河闸取而代之。1959年新建的盐河闸,为洞式结构,共有12个泄水孔,每孔高、宽为4.2×3米,闸底海拔只有6.8米,最大可泄水276立方米/秒,外加三个发电孔,不仅可以在任何时候向盐河补给水源,还保障了近200平方公里范围可适时排涝;为淮阴、涟水、灌南三区县256万亩农田,提供灌溉水源,这是历史上的双金闸无法与其比拟的。
双金闸于2011年12月30日被授予“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称号。
京杭大运河沿线35城市将大运河沿线遗产点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双金闸作为首批65处遗产点之一被纳入其中。
2021年12月,入选《江苏省首批省级水利遗产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