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1-08 10:14
反美示威是指2012年美国人特里·琼斯制作的一部具有强烈的反伊斯兰教内容,被认为亵渎了先知穆罕默德的电影《穆斯林的无知》,引发了一场巨大的反美浪潮,一部电影成为一次暴乱的导火索,美国驻利比亚大使史蒂文斯成为殉葬品。
反美风潮现在在许多阿拉伯国家都出现了,其中不少还是美国的伙伴或盟友。
自这一段诋毁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视频传入阿拉伯世界后,中东、北非等地迅即掀起“反美浪潮”。11日埃及率先爆发反美示威,当晚利比亚武装分子用机关枪、迫击炮和火箭榴弹炮袭击美国驻班加西领事馆,美国大使史蒂文斯等4人遇难。
此后,“反美浪潮”波及也门、突尼斯、苏丹等20多个国家。据媒体报道,在突尼斯,美国使馆的窗户玻璃被打碎,馆内栽种的树木被点燃,冲突造成至少3人死亡近30人受伤;在也门,美国使馆安保人员与示威人群发生冲突并动用了催泪瓦斯。事件波及全球20多个国家,连英德驻苏丹使馆也蒙受池鱼之灾。 这场看似突如其来的抗议浪潮的主要舞台无疑是中东。特别是在发生剧烈动荡和政权更迭的中东国家,如利比亚、埃及、突尼斯和也门,抗议浪潮更凶猛、更暴烈。而抗议的主要对象,则是过去一年多来自诩站在中东人民一边的美国。
利比亚、苏丹、也门、突尼斯、伊朗、伊拉克、黎巴嫩、埃及、土耳其、孟加拉国国、巴基斯坦、印度、阿富汗、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国的城市,都有伊斯兰教教徒上街抗议。当地时间2012年9月14日,美国驻开罗使馆大约十辆汽车遭示威者包围并投掷石块,随后驶离馆区。没有消息表明谁坐在车内,以及他们所运载的是什么东西。
在美国,驻开罗使馆馆舍前抗议的示威者人数每个小时都在增加。一些示威者企图攀爬人们今早在使馆周围堆砌的混凝土块,并对其进行拆除。警察动用高压水枪和催泪瓦斯驱散人群。示威者们还把美国CBC电视台摄制组成员从暴乱现场赶走,禁止他们出现在这里。
在非洲国家苏丹首都喀土穆,示威者突破美国大使馆的安全封锁线,并且攀上美国使馆外墙,在场军警被迫开枪警告。除美国使馆外,喀土穆的德国和英国使馆也遭攻击,德国使馆还遭示威者放火,不过,两处使馆都没有人受伤。
在阿拉伯半岛西南端的也门,数以百计的示威者在首都萨那的美国使馆外放火焚烧美国国旗,也门军警动用水炮驱散抗议人群,并对空鸣枪,向示威人群发出警告。美国国防部随后表示,调派一支海军陆战队到萨那,应对这次的“反美浪潮”。此外,突尼斯首都的美国使馆一带冒出浓烟。在场的突尼斯军警也被迫开枪,警告数以百计的示威者离开。
在印度尼西亚,350多名人在雅加达的美国大使馆外示威,指责该影片向伊斯兰教徒宣战,并说“美国人不配留在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也有教徒举行示威,呼吁美国阻止该影片的发行,还称该影片是“阴谋”。
在华盛顿,美国联邦当局已认定,南加利福尼亚州一名因金融罪而正在缓刑的科普特基督教徒,是该引发争议影片的制作人。美国一名执法官员告诉美联社,当局已认定55岁的纳科拉(Nakoula Basseley Nakoula)是该电影的制作人。目前还不确定纳科拉是否正接受刑事调查,或是将因4名美国外交官员在利比亚遇袭身亡案而接受更大规模调查。纳科拉因于2010年涉及银行诈骗,遭判处监禁21个月和赔偿79万美元。该名执法官员说,纳科拉和此前向美联社承认自己是该影片编剧兼导演的巴希勒(Sam Bacile)有关联。美联社后来发现巴希勒使用假身份,便一路追查他的手机,结果查到纳科拉在南加州的住址,并对纳科拉进行采访。纳科拉说他认识巴希勒,但否认自己就是他,说他没有导演这部影片,只负责制片公司的后勤工作。两年前因焚烧《可兰经》而激怒阿拉伯世界的美国牧师特里·琼斯则表示,他没有见过该影片的制作人,只和他通过电话。另一方面,参与拍摄的美国演员12日发表联合声明指出,该影片英文版预告中,提及穆罕默德的部分显然经后制加工。配音出现“穆罕默德”时,演员不是不在画面中,就是嘴型在说别的话。声明说:“全体演员和工作人员都很沮丧,觉得被制片人利用……我们对发生的悲剧感到难过。”
14日,美驻利比亚大使及另3名美国外交人员的遗体运回美国,美国总统奥巴马率希拉里等一众内阁高官亲自前往机场迎接灵柩,并誓言“绝不会从世界舞台撤退”。当天下午,美国政府在华盛顿郊外的安杜鲁斯空军基地,为几天前在利比亚遇袭身亡的美国驻利大使克里斯·史蒂文斯、信息管理官员尚恩·史密斯以及两名前海军海豹突击队员蒂龙·伍兹和格伦·多尔蒂举行隆重而尊严的迎灵和哀悼仪式。这场国家级的悼念仪式规格很高,副总统拜登、国防部长帕内塔、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赖斯等高官以及遇难者亲属等人也出席了仪式,现场气氛庄严肃穆,奥巴马和希拉里都发表了略带伤感的讲话。奥巴马将四名遇难者称为“四位爱国者”,称赞他们明知危险却接受了国家使命,“他们不是简单地接受了美国理想,他们用一生实践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