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12-08 22:57
取境,读音qǔ jìng,汉语词汇,意思是因客观事物的作用而产生某种意境。 出自清 王夫之 《读四书大全说·大学·传六》:“好色恶臭之不当前,人则无所好而无所恶。意则起念於此,而取境於彼。心则固有焉而不待起,受境而非取境。”
因客观事物的作用而产生某种意境。
皎然认为,诗歌意境的审美品位、风格和价值,都取决于“取境”。因而他对“取境”问题特别重视,对此提出了六点审美要求:一是高,即“情高”(《诗式》),情感境界要高,如“极天高峙,崒焉不群”。“取境偏高,则一首举体便高”;二是逸,即“气逸”,意境气势要逸,如“气腾势飞,合沓相属”,有“飞动之趣”。“取境偏逸,则一首举体便逸”;三是静,即“意静”,“非如松风不动,林狖未鸣,乃谓意中之静”。意境应如“修江耿耿,万里无波”,具有闲静之美;四是远,即“意远”,“非如渺渺望水,杳杳看山,乃谓意中之远”。意境中“但见情性,不睹文字”,具有“文外之旨”;五是新,即创新。“境新耳目换,物远风烟异”(《皎然集》卷三)。要用新眼光,看新风景,再取新境。见人之所未见,为“至难”;取人之所未取,为“至险”。所以,在“至难至险”处取境,就是新。因此,他反对“偷语”、“偷意”和“偷势”,反对王昌龄所主张的到古人那里取境;六是自然,即“风流自然”。皎然谈取境,反对走极端,一切以自然为美:要苦思,“至苦而无迹”;要高,“高而不怒”;要逸,“逸而不迂”;要险,“至险而不僻”;要新,“新而不诡”。这是“偏正得其中”的总的审美要求。
皎然对于意境美学发展史的特殊贡献是提出了“取境”说。皎然的“取境”说是独特、深刻和系统的。在他之前,荀子和刘勰都谈到了“取象”问题,或关乎《礼》,或关乎《易》,与诗无关且不说,还欠周详。皎然继承了前人的“取象”说,在此基础上提出和论述了“取境”问题。所以,他的意境理论便以“取境”为核心,亦以“取境”为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