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色沙蜥

更新时间:2024-01-29 16:35

变色沙蜥(学名:Phrynocephalus versicolor)是鬣蜥科、沙蜥属爬行动物。体小,尾长略大于头体长;头宽圆;头背鳞片大小不一,顶眼显著;腹鳞近方形,光滑无棱,排列不甚规则;胸鳞具微棱;四肢背侧为棱鳞,腹侧无大的横鳞;尾部除尾基外,鳞片具棱;后肢前伸可达颞部或眼前缘。体色常有变异,多数体背为灰褐,散有不规则桔黄色斑;尾背具黑横斑,其间杂以桔黄色斑;成体尾端腹面黑色。

形态特征

成蜥头体长41-58毫米,尾长55-70毫米。头长圆形,宽度略大于长。吻圆稍尖,吻鳞较大。鼻鳞2-4枚,鼻孔朝向前侧方,鼻间鳞2-4枚,鼻孔间距大于鼻孔至眼前褶长度的l/2。头部背面的鳞片平滑,前额鳞和顶鳞较大,有时有2-3枚大形的枕鳞,眶上鳞略为突起而小。鼻鳞与第一枚上睫鳞之间有鳞片3-4枚。上睫鳞8-9枚,前面5、6枚平扁形,覆瓦状排列。上、下眼睑被粒鳞,中间部分的上睑缘鳞游离缘平齐或稍内凹,两端的鳞片及下睑缘鳞游离缘锯齿形;下睑鳞与上唇鳞之间有纵列鳞3-4行。上唇鳞(13、14)15-18枚,游离缘呈缺刻状;下唇鳞11-15枚。须鳞大,约为下唇鳞的2倍,颊鳞至喉褶的一纵列鳞36-52枚。

体平扁而宽阔,颈侧褶和体侧褶发达。背鳞大,往两侧逐渐变小,鳞端尖出上翘。胸部和前腹部的鳞片平滑或带弱棱。四肢背面均被棱鳞,大小与脊鳞相仿,上臂腹面和胫部外侧被棱鳞;前肢贴体前伸时中间3指超过吻端,指长顺序4-3-2-5-1,爪尖长而弯。雌蜥后肢贴体前伸时趾端到达颖部,雄蜥则达眼的后缘,趾长顺序4-3-2-5-1,第三、第四趾外侧栉缘发达,内侧之栉甚小,爪尖利,第五趾爪最长。尾甚平扁,前半部的覆鳞光滑,后半部的背、腹面被棱鳞。背部灰土黄色或铅灰色,色纹变异极大。眼的前缘之间有一深色横纹,眼的后缘之间有一对长圆形斑,枕部中央有一较短的纵斑。沿脊背部有2-5对互相对称的暗斑,并杂有黄白色圆点及细纹;尾背有6-8条镶以褐边的横行黄斑。河西走廊西部的蜥体背部前后各有一横带,与腰侧纵纹相联呈长方形图案;有的背纹则为前、后排列的环纹或全由细碎的短纹构成;而内蒙古北部二连地区还发现了背面全为黑色的黑化个体,与腹面的黄白色明显分界。雄蜥的颊、胸、腹部有黑色半环,与白色相间,尾梢黑色。幼蜥后肢比例长,贴体前伸时掌部超越吻端。尾下鲜黄色,与黑环彼此交错相间。

栖息环境

栖于干旱的荒漠、半荒漠,以及与干草原交界的边缘地区,在分布区与草原沙蜥混居,西部同荒漠沙蜥叶城沙蜥、隐耳漠虎、长裸趾虎等同栖。

生活习性

变色沙蜥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出蛰期为3月中旬,但在内蒙古阴山北部的荒漠草原地带则于4月初开始破土而出,最早可在4月2日(1973年发现)看到该蜥外出活动,此时因风寒低温常匍匐在枯萎的灌丛下,行动极其缓慢,仅于中午气温升高后才增加活动强度。4月中旬出蛰结束,变色沙蜥在地面的数量骤增,密度最高的生境可达400尾/公顷。

初出蛰的该蜥夜间仍回原洞栖身,但己不再潜人洞底过夜,而是在温度略高(约11℃)的洞道上部歇息。侯后即另挖新洞而居,原冬眠洞则被废弃不用而坍塌或掩埋。该蜥集群而分居,在风蚀沙丘的白刺丛下、沙地或丘坡上挖掘洞穴,洞穴的间距小,并未显示有巢区的领域性;洞口扁圆形,宽15-30毫米,高约10毫米;4-7月的洞道短浅,平直或斜下甚少弯曲,末端无明显膨大,全长平均为246-273毫米,8月份渐次增长至 308- 336毫米,距离地表不超过250毫米。

该蜥的出洞活动时间,因季节变化而有明显不同,通常夏天外出时间早于春秋两季,活动频率主要随日照或辐射强度及环境温度的提高有所增强,然其活动的最适气温为20-25℃,最适地温为33-42℃,而晚春午后14时和夏季12-15时为其活动低潮。10月上旬,沙蜥在不断挖深洞道的同时,相继入土堵洞,在冻土层(1000-1250毫米)内进行冬眠;越冬洞的洞道长600-1400毫米,深440-1200毫米,洞内常见单尾或2-6尾沙蜥集群蛰眠。

根据蜥胃分析发现,该蜥在阴山北部主要以地面吃蚂蚁为食,几占全部食源的90%以上;在鄂尔多斯高原吃鞘翅目的各种金龟子、吉丁虫、鳞翅目的幼虫、蜘蛛以及植物的嫩叶;在甘肃河西走廊则以蝗虫、蚂蚁、小蜂、鞘翅目昆虫及其幼虫为食。耐饥力强,在人工低温控制下被绝食了273天仍未致死。

分布范围

变色沙蜥分布于中国、蒙古、俄罗斯联邦(图瓦)。在中国,东起内蒙古宁连铁路沿线的荒漠草原,往西经乌兰察布草原、狼山北部、鄂尔多斯高原西部,并越过阿拉善盟的乌兰布和沙漠,进人甘肃河西走廊,分布到天山山脉北部地区。内蒙古(苏尼特左旗、苏尼特右旗、正蓝旗、四子王旗、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巴彦浩特、乌拉特中后联合旗、潮格旗、鄂托克旗、杭锦旗、贺兰山、阿拉善左旗)、新疆(粗城、哈密、准噶尔盆地、托克逊)、宁夏(平罗)、甘肃。

繁殖方式

卵生,5月份进入繁殖期,母蜥于6月在浅凹的沙坑内产卵2-3(4)枚,卵呈黄白色,卵径13.4(13.0-14.2)毫米*8.2(7.5-8.2)毫米,重0.52-0.56克,藉日光的热量自然孵化。幼蜥在7月初大批外出,肛孔至尾后部鲜黄色,与黑环相同,黄色保持至性成熟时始消退而转为白色。

保护现状

种群现状

变色沙蜥在栖息地分布广泛,是一种常见的物种,不受任何重大威胁的影响导致数量下降。据报道,该物种是蒙古北部沙漠中数量最多的蜥蜴(Rogovin等人,2001年;Terbish等人,2006年),每公顷记录的个体多达45个。在中国,这是一个常见物种,种群数量稳定。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列入中国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发布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2023年)》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 2016年 ver 3.1)——无危(LC)。

威胁因素

任何重大威胁都不太可能影响到这个物种。采矿可能是一种局部威胁。尽管为当地宠物贸易采集了少量标本,但在中国没有发现重大威胁。

主要价值

变色沙蜥在一些动物园有展出;在蒙古和中国的宠物贸易中也有出现。

注:变色沙蜥是国家“三有保护动物”,未经批准私自捕捉、饲养是违法的。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