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9-09 08:11
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polymorphous low-grade denocarcinoma),是新近10年提出,好发于小涎腺的低度恶性肿瘤。预后较好,1991年WHO新分类中已列为一类独立的肿瘤。
1983年Freedman和Lumerman首次以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lobular carcinoma)描述一组肿瘤,因其组织病理类似于乳腺叶状癌。同一年间隔的极短时期内,Batsakis等描述了似乎是属同一类疾病的组织病理表现,称之为终末导管腺癌(terminal duct carcinoma),意指此肿瘤发生自涎腺导管的终末导管部分。翌年,在上述文章发表后约6个月,Evans和Batsakis又以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polymorphous low-grade adenocarcinoma)分析报道了14例,并明确指出是涎腺中具独特生物学行为的一组肿瘤。这一名称虽然很长,但反映了这一肿瘤的某些重要方面。首先表明肿瘤光镜下所见组织学表现的多样性。其次通过随访研究,其生物学行为属低度恶性。迄今所报道的病例都发生在口腔小涎腺。
1991年Wenig和Gnepp复习文献报道的135例以及作者的75例共210例分析几乎无例外的均发生于口腔小涎腺,非口腔部位仅见鼻腔和鼻咽,所占比例在2%以下。口腔中以腭部最常见(58.5%),依次为颊(14%)、唇(13%)、磨牙后区(3.5%)等。可以认为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是小涎腺的恶性肿瘤。国内汪说之曾报道4例。
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好发腭部、临床表现多为腭部局部突起,黏膜完整肿块,无触痛。无自觉症状。病者多无意中发现。病程长短不一,最短2周,最长可达30年,平均2.5年左右,治疗后较长时间复发,可以转移至区域淋巴结而无远处转移,死于肿瘤者极罕见。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治疗以手术为主,强调首次局部彻底根治切除,有足够安全缘,以避免肿瘤复发。
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
polymorphous low-grade denocarcinoma
多形性低度恶性腺癌;终末导管腺癌;terminal duct adenocarcinoma;lobular carcinoma;terminal duct carcinoma
口腔科 > 口腔颌面外科学 > 唾液腺疾病 > 唾液腺肿瘤
K11.8
1984年以来,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的病例报告日渐增多,Wenig和Gnepp复习文献报道的135例及他们自己的75例共计210例分析,病人中位年龄是60岁(21~94岁),60~80岁占70%,可认为系老年人疾病。67%发生于女性。部位以腭部最多。
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病因不明。
光镜下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的形态学特点是浸润性生长、组织病理表现的多样性和细胞学形态的一致性。肿瘤界限一般清楚,但无包膜,浸润生长到周围组织,包括上皮、周围腺体及结缔组织、骨骼等。组织病理在同一肿瘤中可以有不同表现,如实性细胞团、腺体或导管样结构、筛孔状、小梁状或囊腔样等。神经或血管周围浸润生长也常见。瘤细胞呈立方状或柱状,形态一致,核卵圆形或梭形,泡状核或呈点刻状,核仁小而不明显,罕见有丝分裂相。细胞质含量不同,少量或中等量嗜酸性或两染细胞质。肿瘤间质呈黏液样或玻璃样变,或为纤维血管间质所分开。有时可见小管内钙化(沙瘤样小体psammomalike bodies)。
呈乳头状生长的低度恶性乳头状腺癌(low-grade papillary adenocarcinoma),应该视其为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的一种组织表现,还是应单独列为一种类型是有争议的。Batsakis等认为应看作是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的一种组织结构表现,较之不具乳头状生长者更具有侵袭性行为。Batsakis等复习文献报道的101例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其中乳头状结构生长显著的有15例,其复发率、转移率,均较无乳头状结构者为高:含乳头状结构者的复发率为46.6%,颈部淋巴结转移率为40%;远处转移率6.6%,死于肿瘤者13.3%。而在无乳头状结构者的上述情况分别是:17.4%、6.9%、0%和1.2%。
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好发腭部、临床表现多为腭部局部突起,黏膜完整肿块,无触痛。无自觉症状。病者多无意中发现。病程长短不一,最短2周,最长可达30年,平均2.5年左右。
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是一缓慢生长的恶性肿瘤,治疗后较长时间复发,可以转移至区域淋巴结而无远处转移,死于肿瘤者极罕见。
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在临床上缺乏特异性表现,诊断上主要依靠病理组织。
病理组织有以下特点:
①细胞形态上一致性;
②组织学上多样性;
③肿瘤中心可向心性呈小叶状排列,极似乳腺小叶状癌;
④向肿瘤周围组织浸润性生长。
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必须和腺样囊性癌区别,由于两者相似的组织病理表现致极其困难。腺样囊性癌的细胞核染色深,并有粗大染色质颗粒。没有嗜酸性细胞质,而呈淡色或透明状。腺样囊性癌常见的筛孔区积聚嗜碱性氨基葡聚糖池(basophilic pools of glycosaminoglycans),在典型的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看不到。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两者的区别:腺样囊性癌的腔面细胞对EMA(epithelial membrane antigen)和CEA(carcinoembryonic antigen)呈现为一致均等的强度;而在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中90%以上的肿瘤细胞可见EMA反应阳性,而对CEA则很少。Simpson等的研究可见到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对S-100蛋白和Vimentin均呈阳性反应,而腺样囊性癌则呈低弱和无反应。
口腔小涎腺叶状腺癌以手术为主。强调首次局部彻底根治切除,有足够安全缘,以避免肿瘤复发。
原发于腭部者应作上颌骨部分切除或次全切除术。
区域性淋巴结处理,行追踪观察,无须行颈清扫术。
常规局部大块切除。腭部者应检视腭骨,如有骨质破坏可作保留鼻腔底黏膜的低位上颌骨切除。颈部如触及肿大淋巴结并疑为转移时,可作颈淋巴清除术。
由于颈淋巴结转移率低,迄今未见有远处脏器转移的报道。因此若首次手术彻底可望获得根治。
文献报道复发仍常见,复发率在25%左右,有的病例多次复发。据Aberle复习文献报道的50例中,1年内无复发者8例,5年内无复发者12例,10年内和10年以上无复发者各9例。1次复发者5例,2次者1例,3次或3次以上2例。区域淋巴结转移者4例,无1例发生远处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