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佛镇

更新时间:2024-04-10 17:32

古佛镇,隶属于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地处富顺县东部,东与泸县天洋接界,南与童寺镇接壤,西与代寺镇毗邻,北与隆昌县云顶镇交界,行政区域面积60.98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古佛镇户籍人口为46660人。

历史沿革

原古佛镇

清乾隆中期,境内设古佛场保和天洋坪保,隶属在城乡下东路。

民国元年至二十二年(1912—1933),境内设古佛团和天洋团。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天洋团并入,改天佛乡。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分为天洋、天佛2乡。

1949年,2乡合并为天佛乡。

1950年,境内设古佛、均田、天洋、许家四乡。

1951年,分为古佛、天洋、均田3乡。

1955年,境内置建设乡,古佛、天洋、均田、德馨4乡和隆昌石杨乡部分合并为建设乡。

1957年,原天洋乡划归泸县所辖至1961年。

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将建设乡更名为古佛公社,隶属童寺区,

1959年隶属代寺区。

1962年,从古佛公社划出部分建许家公社,隶属童寺区。

1984年改公社为乡,隶属童寺区。

1995年古佛、许家两乡合并,更名为古佛镇,隶属童寺区。

2001年,撤销童寺区建制,古佛镇隶属富顺县。

原中石镇

中石镇在富顺县城以东,驻地中兴场距县城25公里。

清康熙三十年(1691)属富顺县在城乡下东路中兴场保。

民国元年(1912年),属中兴、石盘2团。民国初期改为中兴团,

民国二十三年(1934)中兴团、石盘团并为中石乡。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联保主任办公处改乡镇公所,改中石乡。

1949年致和乡并入中石乡。

1950年,经过对旧政权的改造,行政区划作重大调整,乡级建制数量增加,原中石乡分划为朝阳、杨冲、尧山、张和、中石5乡,属代寺区。

1955年11月,朝阳、杨冲、尧山、张和4乡并入中石乡。

1958年,中石乡改称中石公社,

1959年9月,中石公社更名百花公社。

1962年,更名中石公社。

1983年11月,改中石公社为中石乡。

1995年撤乡建镇,定名为中石镇,属代寺区管辖。

2001年4月撤区并乡,中石镇不变, 隶属富顺县人民政府管辖。

撤并后

2019年8月,撤销中石镇,将其所属行政区域划归古佛镇管辖。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2011年末,原古佛镇辖1个居民委员会;凤仪、冯坪、周家、均田、玉佛、田边、天洋、鹿鸣8个村民委员会,下设3个居民小组,112个村民小组。原中石镇辖中兴场1个居民委员会,千佛、华富、农光、富强、洋坪、麻柳、松林、百花、火车9个村民委员会;下设132个村民小组。

2015年末,辖冯坪、凤仪、均田、鹿鸣、天洋、田边、玉佛、周家等农业行政村8个,古佛场社区居民委员会1个。

2021年,辖9个行政村154个村民小组,2个社区3个居民小组。

区划详情

截至2021年10月,古佛镇辖2个社区、9个行政村:古佛场社区、中兴场社区、千佛村、华福村、富强村、百花村、凤仪村、冯坪村、天洋村、田边村、火车村,镇人民政府驻桂花路134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古佛镇地处富顺县东部,东与泸县天洋接界,南与童寺镇接壤,西与代寺镇毗邻,北与隆昌县云顶镇交界,行政区域面积60.98平方千米。古佛镇位于富顺县东部,东与泸县接壤,西南面与童寺镇相连,西北接代寺镇,东北接隆昌市地界。镇政府驻地古佛场,距县城36公里。辖区面积60.98平方公里。

地形地貌

古佛镇地势东高西低。主要山脉有龙贯山脉,境内最高点插旗山位于玉佛村三组;最低点狮子桥位于冯坪村十四组。

气候

古佛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境内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较充足,无霜期长,四季分明,冬暖春早。多年平均气温18℃,无霜期年平均355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275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028.8毫米。

水文

古佛镇有小溪3条。水利资源有水库3座,石河堰20道,山坪塘142口。

自然灾害

古佛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早旱、暴雨、洪灾、大风等。1969年春夏,发生大旱,3—5月降雨60毫米,干旱持续64天,断水裂口田达80%,6月下旬旱象始有缓和。

自然资源

古佛镇境内已探明地下矿藏有煤、石英砂、石灰石、方解石等,其中煤储量0.1亿吨。陶泥储量大,先后兴办空洞、和尚湾、菱桶塘三大陶厂;利用煤厂的砰石兴办空洞、和尚湾及玉佛机砖厂;动物资源丰富,植物资源品种及科属较多。

2011年,原古佛镇有耕地面积1.6万亩,林地面积1.4万亩。镇境罗观山南麓煤炭资源丰富,探明储量1200万吨,现有矿井1口,年产煤6万吨左右;凤仪、玉佛、田边等村多玻璃生产优质原料石英砂。有林地面积949.4公顷,耕地面积1463公顷。其中,田864公顷。出产水稻、玉米、柑橘等农产品。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原古佛镇总人口24719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981人。另有流动人口9796人。总人口中,男性12860人,占52%;女性11859人,占48%;14岁以下4937人,占20%;15—64岁17322人,占70%;65岁以上2460人,占10%。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达24662人;有苗、彝、藏等8个少数民族,共57人。2011年,人口出生率9.07‰,人口死亡率6.48‰,人口自然增长率2.5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842人。

2011年末,原中石镇辖区总人口2.4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000人。另有流动人口300人。总人口中,男性1.3万人,占54.2%;女性1.1万人,占45.8%。2011年,人口出生率9.4‰,人口死亡率6.42‰,人口自然增长率2.98‰。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909人。

截至2019年末,古佛镇户籍人口为46660人。2021年户籍人口4.61万人,常住人口2.44万人,城镇人口0.23万人,农业人口4.5万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原古佛镇财政总收入665.07万元,比上年增长12.9%。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1万元,增值税4万元,企业所得税2万元,个人所得税1万元,耕地占用税8万元。2015年,地区生产总值5.9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52亿元,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5万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2.33万元。

2019年,古佛镇有工业企业6个,其中规模以上4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6个。迎进了四川省凰凤君泰农业综合开发有限公司。

农业

2011年,原古佛镇实现农业总产值15994万元,比上年增长3.5%,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43%。

原古佛镇粮食作物以水稻、小麦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12849吨,其中水稻7544吨,小麦1129吨。主要经济作物有油菜、花生等。2011年,油菜种植面积0.2万亩,产量281吨;蔬菜种植面积3500亩,产量8544吨。

原古佛镇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牛、羊为主02011年,出栏生猪3.3万头,羊2.2万只,肉牛1336头,肉兔43.‘6万只,鸭28.3万羽,鸡28.1万羽。

截至2011年末,原古佛镇累计造林1万亩。2011年,水果种植面积0.3万亩,产量1010吨,主要品种有柑橘。全镇共栽种果桑2000余亩,中稻+再生稻24000亩,高产示范片区2000亩,是县级再生稻示范区。

工业

2011年,原古佛镇实现工业总产值3.9亿元,比上年增长30.1%,实现工业增加值9965万元。

商业

2011年,原古佛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562万元,比上年增长19.6%。

金融业

2011年,原古佛镇金融机构各类存款余额1.97亿元,各项贷款余额3570万元,城乡居民储蓄各类存款余额1.6亿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古佛镇有幼儿园5所,在园幼儿618人;小学3所;九年一贯制学校2所,在校生2207人,其中初中在校生748人,教职工共105人。

现有中石九年制学校和古佛镇九年制学校两所百年老校。此外,今镇域内还有办学历史较长的尧山小学(民国28年创办)、许家九年制学校(1950年创办)、周家小学(1952年创办)及洋坪小学、百花小学、松林小学等,它们的变迁史也是古佛发展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原古佛镇有文化站1个,面积200平方米;农家书屋藏书2000册以上。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古佛镇有卫生院1个,医务人员13人。2011年,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2.9万人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

社会保障

2011年,原古佛镇有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96户,人数179人,支出33.7万元,月人均157元;城市医疗救助1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79人次;城市生活无着落人员救助28人次,支出2.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90户,人数661人,支出43.6万元,月人均55元;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8人,支出16万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111人,支出20万元;农村医疗救助98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819人次;农村临时救济40人次,支出2.5万元。自然灾害受灾人口2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6万亩,倒塌房屋8间,直接经济损失1801万元,救灾支出14.7万元,比上年增长33.64%。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55人,抚恤事业费支出79.5万元。年末参加城镇基本养老保险1800人,比上年末增加200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民工250人,比上年末增加150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的81人,续保165人;参加工伤保险750人,比上年末增加280人,年享受工伤保险待遇15人,比上年增加8人。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原古佛镇有邮政网点2个,投递点9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2200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3000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2100件。电信企业3家,服务网点5个;固定电话用户1000户,移动电话用户4500户;光缆线路总长达15千米,互联网端口总数500个,其中已占用端口总数350个,宽带接入用户350户,比上年增加80户。

基础设施

2011年,原古佛镇有煤炭企业2家,产煤23万吨。其中,古佛煤业有限公司年产煤13万吨,同心煤业年产煤10万吨。天然气管线2.5千米,天然气用户195户,其中居民用户180户,燃气普及率为28%,月天然气平均用量25立方米。

2011年末,原古佛镇有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7.1千米,居民自来水普及率98%。

2011年末,原古佛镇拥有变电站(所)2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400兆伏安,高压输电线路1条,总长度10千米,用电负荷10千瓦。年售电量累计完成15万千瓦时,综合电压合格率95%,供电可靠率100%。

交通运输

2011年,原古佛镇有县道代天公路境内长6.57千米;镇道2条,总长14.1千米。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古佛镇因境内古佛寺而得名。 因“古佛寺”而得名。清朝初年,在一座形似大象的山上建有一寺,称“白象寺”,因寺内供奉有燃灯古佛一尊,故又称“古佛寺”。寺庙香火兴盛,此地渐成集市,人称“古佛场”。

文物古迹

境内曾因佛教兴盛,建有白象寺、照金寺、大灵寺、川主庙等众多寺庙,以及供奉神明的小庙和神龛。新中国成立后,破除封建迷信,大多拆除,现仅存天洋文昌宫与安和古寨遗址。

安和寨位于田边村14组王大山上,建于清末民初,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据传此寨为蔡锷将军部旅长郭环武修建,用于招兵买马、练兵防匪。山寨近似椭圆形,南北330米、东西200米,沿山腰四周筑石为墙,设西、南门楼2道,建有炮楼(哨楼)5座。寨内依势建有院舍、练兵场,并开辟田土、水源等,民宅错落散布,建造实用,风格简朴。其地势高险、寨堡重重、建造稳固厚重、森严壁垒,易守难攻。现保留有西门楼、南哨楼(炮楼)、数栋房屋及残存寨墙,为县境保留较为完整的古寨,并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文昌宫位于天洋村7组,始建于清道光二年(1822年)。仅存文昌宫下殿,建筑面积55平方米,为砖木结构、悬山式屋顶,花窗、门洞等建筑工艺精细、造型秀美。

所获荣誉

曾多次获得“粮食生产先进乡镇”、“十佳学习型机关”等荣誉称号。

2023年,获评2022年度自贡市乡村振兴先进乡镇。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