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9-25 23:02
古寿圣寺,又称河南寺或南寺,是一座始建于宋朝的佛教寺庙,距今已有超过七百年的历史。它位于水乡古镇溱潼,曾是泰州佛教界“十四大丛林之一”。
2004年10月5日,古寿圣寺举行隆重的佛像开光大典,诸山佛教高僧应邀参加,正值开光揭牌洒净之时,万里晴空出现祥云佛光。
古寿圣寺始建于宋咸(1265-1274年),距今已有七百多年历史,为佛教界“十四大丛林”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文化、历史汇聚的场所。该寺大雄宝殿后名闻遐迩的藏经楼——水云楼,千百年来吸引了众多文人墨客在此隐居驻足,明吏部侍郎储罐、清八怪郑板桥、民国元老于佑任等都曾在此驻住。 由于文革期间寺庙被毁,2003年政府开始恢复重建,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水云楼、僧舍、素食馆等已经建成,并实行对外开放。
2004年10月5日,古寿圣寺举行了隆重的佛像开光和大雄宝殿奠基大典,诸山长老云集盛会,十方善信闻讯来朝,开光洒净揭匾之时,万里晴空祥云普被佛光遍照,于会善信欢欣泣泪向天朝拜.
古寿圣寺,俗名河南寺,南寺,在镇南,与湖南村、湖北口、湖西庄隔湖相望。
寺内有三间两层大楼名水云楼,取其云水苍茫之意。水云楼建于明代。道光《东台县志》称其为溱潼古迹,并且绘了一幅图附在志上,观其图,可见当年水波云影,楼台耸立,树木扶疏,风帆远近,景色十分雅致。
水云楼原来四角翘起俗称“泛角”,咸丰年间毁于大火。后来主持僧大更和尚重砌,改为不“泛角”。据说明代吏部侍郎储巏少年时曾来此楼读书。故“南寺书楼”又称“南楼读书”。
水云楼始建于明代,据《东台县志》记载:明.史部左侍郎储巏曾于水云楼上读书。清.著名词人蒋鹿潭亦曾读书于此,后鹿潭先生为纪念在水云楼的一段生涯,遂将所著词集命名为《水云楼词》。自此水云楼频有文人书家、政界要人登临,凭楼眺望三湖烟波,留下诗词墨迹无数。至今楼内还珍藏有清扬州八怪郑板桥及瘿瓢子黄慎和各大名家的字画。
然沧海桑田,世事变迁,文革期间,寺院不幸被毁,旧貌不存,只留残亘片瓦于旧址。时值昌明盛世,在泰州市市委市政府和姜堰市委市政府的领导和关怀下,古寿圣寺现移址于风景秀丽的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喜鹊湖畔。临水而居,极目溱湖烟波浩淼,帆影迷离,举望白鹭翔空,鸟雀舞风。寺内殿堂气势恢弘、巍峨庄严。晨钟暮鼓香烟缭绕,佛音梵韵袅袅如世外天音,令人耳目清静,远离尘嚣归心灵于寂静,荡涤性灵于无为。
主题:
《古寿圣寺》舞台晚会以泰州佛教圣寺“古寿圣寺”为背景制作,向游客传播展示当地文化特色以及传播佛教文化。
晚会亮点:
1.纯粹的佛教文化晚会对佛教的传播具有深远、独特的意义。
2.专门打造了框架式小规模观演厅结构,以基础舞台配置为主,可满足日常表演及宣扬佛法的双重需求。
3. “虚实相衬,天人合一。”将佛学、佛经、佛法、梵文、梵语、梵音等元素有机融合,巧妙运用艺术表现形式与数字技术手段,完美呈现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与艺术魅力。
4、晚会在《佛灯之火》的鸣钟击鼓声中打开帷幕,佛教经典的灵动梵音将观众的目光聚焦在舞台上,佛灯幻化为精美的香炉,烟雾缭绕。“法师”登台上香,拉开表演之序幕。
5、以中国传统杂技《滚灯》的形式表现覆灯火者,金盏光,玉台吐艳,照日月不照之处,明天地未明之时;七星莲花灯造型由实物过度到投影成像,合众为一。随着纱幕浮现出卷轴影像,慢慢展开,《药师灌顶真言》逐字可见,真言展开幻化为药师佛与咒轮影像。
6、“四大天王”各自手执法器,脚穿失重装置鞋,超越人体极限角度的动作设计,结合背景LED美轮美奂的视频画面,营造出佛从天降的神秘之感,带给观众强烈的视觉冲击。
7、舞蹈表演与舞美影像结合,呈现观音坐莲、三头六臂、千手千眼等虚实相称的画面效果。药师佛与日光遍照菩萨、月光遍照菩萨二大胁士,及十二位护法神誓愿指守护诵药师法门。
舞美影像结合童子功的表演讲述了释迦牟尼的降生,演员头戴精美佛龛造型灯彩头饰,手执莲花灯翩翩起舞,点亮全场观众的心灵之灯;此时,观众席两侧墙壁上电控蜡台随之燃起,灯火阑珊,佛光四溢。数虎结合泰州华侨城艺术团的演艺资源,针对性的整合及编排,为游客点亮净琉璃世界的心灵之灯。日照智慧、月照慈悲、禅宗境界、日月同辉、佛光普照的画面的深入观众心里,为观众塑造了一个唯美的极乐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