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市镇

更新时间:2024-04-09 22:51

古市镇,隶属于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地处修水县西部腹地,东邻渣津镇,南毗石坳乡大桥镇,西连水源乡黄龙乡路口乡,北接全丰镇、大棒乡,东距修水县城51千米。区域总面积125.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末,古市镇户籍人口为43899人。

历史沿革

商朝时期,属艾侯国。

秦朝、汉朝时期,属艾县。

东汉中平至唐开成年间,曾三度立西平县。

自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至清末(1911年),属分宁县、宁州、义宁州仁乡六十三都、西乡六十七都。

民国元年(1912年)后,属义宁县。

民国三年(1914)至1949年,隶修水县黄龙区,设古市乡。

1949年,属路口区。

1952年,从路口区划出设古市区,古市乡属古市区。

1958年9月,成立古市、画坪2公社。

1959年3月,并为古市公社。

1961年6月,分设为古市、画坪、月塘3公社。

1984年5月,撤社改乡,设古市、画坪、月塘3乡。

1993年1月,古市乡改为古市镇。

1995年12月,月塘、画坪2乡并入古市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辖古市岭1个居民委员会,杨坊、河桥、月塘、东皋、草坪、双港、矮岭、杨田、冷水井、上东山、下东山、汪坪、画坪、苏区等15个村民委员会;下设290个村民小组、3个居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 古市镇辖2个社区、14个行政村:古市岭社区、古田社区、杨坊村、河桥村、月塘村、东皋村、草坪村、双港村、矮岭村、杨田村、冷水井村、下东山村、上东山村、汪坪村、画坪村、苏区村,镇人民政府驻古市街沿河路。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古市镇,地处修水县西部腹地,东邻渣津镇,南毗石坳乡大桥镇,西连水源乡黄龙乡路口乡,北接全丰镇、大棒乡,东距修水县城51千米。区域总面积125.5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古市镇境内主要为侵蚀剥蚀性丘陵地貌,中部有冲积河谷小平原。地势西高东低,地面平均海拔180米,最高点画坪村桃丰尖,海拔820米;最低点杨田村王塅,海拔140米。

气候

古市镇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气温16.7℃,1月平均气温4.5℃,极端最低气温-10.2℃(1990年12月29日);7月平均气温28.0℃,极端最高气温40.9℃(2003年8月2日),平均气温年较差23.5℃。无霜期年平均258天。年平均降水量1687.7毫米,极端年最大降水量2397.4毫米(1954年),极端年最少降水量1016.5毫米(1968)。

水文

古市镇境内河道属郡阳湖水系修河流域,噪口水自西北部全丰镇流入,境内河长15千米。路口水自西北部路口乡流入,境内河长2.5千米。杨田水(月塘水)自境内西部月塘流入,境内河长7.5千米,二水皆为噪口水的支流水。

自然灾害

古市镇主要自然灾害有洪灾、旱灾、霜冻、低温、植物病虫害等。

自然资源

古市镇境内矿产资源有大理石、金、钨铁、石英、瓷土、青石板,主要以金矿分布广,产地在画坪村、苏区村、画坪至古市河道。地表水径流10946万立方米,地下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598万立方米。2011年,古市镇有耕地面积23295亩,人均0.63亩,其中水田面积16845亩,旱地面积6450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 古市镇辖区总人口40363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8864人,城镇化率21.96%。总人口中,男性21191人,占52.5%;女性19172人,占47.5%;14岁以下9485人,占23.5%;15~64岁26922人,占66.7%;65岁以上3956人,占9.8%。总人口均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1.3‰,人口死亡率4‰,人口自然增长率73‰。

截至2017年末, 古市镇常住人口为21155人。

截至2019年末,古市镇户籍人口为43899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古市镇财政总收入1102万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21.95万元。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75.38万元,增值税30.78万元,企业所得税142.99万元。人均财政收入273元。工业销售收入7940万元。

截至2019年末,古市镇有工业企业30个,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60个。

农业

2011年,古市镇以种植水稻为主。农业总产值4996万元,农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22.2%。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粮食总产量7074吨,人均189.51千克,其中稻谷7074吨。主要经济作物有茶叶、蚕桑、花椒。2011年,茶园面积202亩,毛茶产量11.5吨;桑园面积1010亩,养种量1302张,产茧48.83吨;花椒面积6500亩。畜牧业以饲养生猪、羊、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饲养量1713头,年末存栏14553头;羊饲养量7348只,年末存栏5683只;家禽年饲养量7万羽;畜牧业总产值4994万元。渔业以鱼为主。2011年,水产养殖面积105亩,产量48吨;水产业总产值67万元。林业以杉木、毛竹为主。2011年,林地面积13.15万亩,活立木积蓄量11.8万立方米,生产杉木680立方米、毛竹2150根,林业总产值354万元。

工业

古市镇以五金加工为主。2011年,工业生产总值13198万元,工业增加值占全镇地区生产总值的58.6%。有工业企业52家,职工4538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690万元。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古市镇有商业网点180个,从业人员220人。2011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610万元;集贸市场1个,年成交额250万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古市镇境内有金融机构2家,各类存款余额17020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320万元。

邮电业

2011年,古市镇邮政业务总量132万元,全年电信业务收入528万元。

当地物产

主要农作物播种面积3205公顷,粮食播种面积2141公顷,粮食总产量6191吨。古市镇主要农作物有:水稻、红薯、花生、玉米、油菜、大豆,种植面积在15000亩。花椒、茶叶、茶油是古市特产,清朝时称“三宝”。杨田村黄烈猛先生创立的“山谷草茶”,2007年获国家金奖,桑园面积主要分布在月塘片五个村,面积4100亩,花椒种植历史悠久,遍布全镇,主要产地划坪村、苏区村、上东山村、汪坪村、面积在6500亩。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古市镇有幼儿园13所,在园幼儿1200人,专任教师42人;小学16所,在校生388人,专任教师15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1250人,专任教师78人,初中适龄人员入学率93%,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2011年,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600万元,比上年增长29%。预算内教育经费占财政总支出比例为51.4%。

科学技术

截至2011年末,古市镇有专业技术人才5人,经营管理人才3人,技能人才8人,农村实用人才340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古市镇有表演团体1个,演职人员20人表演6场次。2011年末,镇文化站1个;村级文化活动中心6个;各类图书室5个,藏书5万册。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圣仙娘花灯,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截至2011年末,古市镇有学校体育场地3处,87%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8%,举办群众性体育活动1次。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古市镇有医疗卫生机构1个,其中1级甲等医院1所,卫生院15所,诊所36家;病床3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0.9张,固定资产总值72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2名,其中执业医师8人,执业助理医师5人,注册护士6人。2011年,医疗机构完成诊疗1.5万人次,住院手术300台次。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75%,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41.6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35940人,参合率96.3%。

社会保障

2011年,古市镇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89户,人数246人,支出62.7万元,月人均212元;医疗救助27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809人次,支出5.5万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812户,人数1610人,支出141.612万元,月人均73.3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77人,支出45.9万元。社会福利费25.7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16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99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15659人,参保率85.7%。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古市镇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线路69千米,投递点7个,乡村通邮率100%;征订报刊2700份(册)。电信服务网点6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2100门,固定电话用户11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达到70%;移动电话用户12100户;宽带接入用户800户。

基础设施

截至2011年末,古市镇有镇区自来水厂1座,铺设干线水管20千米,日生产能力3000吨,年供水量109.5万吨,居民自来普及率80%,排水管道3千米。

截至2011年末,古市镇有镇区35千伏变电站1座,主变压器2台,总容量6300千伏安,高压输电线路3条,总长度130千米,用电负荷4500千瓦,年售电量1160万千瓦时。

截至2011年末,古市镇有镇区园林绿地面积55亩,绿化覆盖率5%,人均绿地面积5.4平方米。

交通运输

古市镇有省道辽南线过境,境内长9.3千米。乡道92千米,村道210千米。2011年末,镇区道路长总度6千米,道路铺装面积28500平方米;镇区桥梁1座,总长度120米。

历史文化

古市镇因系修水西部繁华集市而得名。

古建遗存

古市镇现存古建筑有:坐落在古市集镇上街的“二大王殿”具体见《二大王记传说》坐落在矮岭村天津堂的“天津寺”,具体见《天津寺记》,坐落在划坪村桃峰山的“桃峰寺”,坐落在月塘东皋村月塘中学后面的“一圣仙娘”,具体见《一圣娘记》,坐落在冷水井村芭蕉坑口上的“芭蕉殿”,坐落在下东山村的“罗汉寺”,坐落在牛岭村的“曹溪寺”。祠堂有:汪坪村的“胡氏祠堂”,上东山的“傅氏祠堂”,下东山村的“桂氏祠堂”,杨田村的“黄氏祠堂”,矮岭村的“黄氏祠堂”,月塘东皋村的“冷氏祠堂”等。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