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28 23:57
汕头市潮南区两英镇古溪居委会,南凭逶迤蜿蜒的大南山,北隔环城东路与后洋村相望。东部与金瓯乡接壤。东距两英镇中心2公里,北往潮南市区8公里。往汕头市区47公里。古溪居委人杰地灵,青山含翠,绿水长倚,风景秀丽。便捷的交通条件,良好的基础设施和深厚的潮汕文化底蕴使古溪经济稳步发展,民众生活安居乐业。
古溪乡多年来享有六个姓氏,从先后顺序入住的来排列:首为姚氏,次为李氏,郑氏,郭氏,贝氏,许氏!改革开放前,乡民依祖制按姓氏及宗族关系聚居围村之内,称之为寨。寨筑围墙,坚如磐石,四至各留一门,遇非常之时即闭,以抵御海贼与外侵,这是清代潮汕地区乡村民居军事化的产物。寨墙外环绕一清冽宽阔的水流,有如护城河,远近闻名,当地俗语曰:“天上河溪(指银河),地下古溪”。古溪一名由此而来。围村民居以传统的三合院、四合院为基本布局,其建筑外形色调朴实,轮廓凝滞,给人一种质朴粗犷的感觉。在内部装饰上,善用木雕,石雕,嵌瓷,泥塑,彩绘,用色鲜明,对比强烈,给人一种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印象。其建筑学术上称“下山虎”和“四点金”。清府县志载:“望族营建屋庐,必建家庙,尤加壮丽。”“雕梁画栋,池台竹树,必极工巧。大宗小宗,竞建祠堂,争夸壮丽,不惜赀费。”整个村寨,都依其宗族观念、风水观念、生产生活、防御功能以及某些美学观念来营建,是潮汕乃至全国极具代表的民间建筑艺术之一。 改革开放后,随着城乡经济发展及乡容乡貌规划需要,昔日雄伟坚固的寨墙已退出历史舞台而被拆除。全乡自北向南规划为工业区,老区,商务区及住宅区。各部分错落有致,阡陌相通。沿溪筑石基,护以围栏,栽种花草,溪岸树彩色玉兰路灯,居委面前有一半封闭飞地,三面环水,状如小岛,辟为小公园,有小石桥相接,其间凉凳石椅,树木葱郁,落英缤纷,小桥流水,是民众饭后闲余的好去处!
古溪交通便利,早在十几年前已实现全部乡道水泥硬底化。美鹤路由中部自西向东贯穿全境。北部北英路15分钟可达潮南市区。南部陈沙公路双向四车道,直达普宁市区。东部龙领路与北英路交接。交通四通八达,纵横交错,为古溪的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古溪乡已是人多地少,土地使用面积,日渐尖锐矛盾,早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人均可耕地面积不足0.1亩。商业气息就显得尤为浓郁。纺织业,服装生产是主要支柱。早从《潮阳县志》中查到,古溪纺织服装创业早,规模大。据明朝隆庆《潮阳县志》载:“下及闺房,织纫是常既精”。光绪二十九年(1903)古溪村人李大新,李信丰等创办的信丰和大新织布厂,就已有工人逾千人,拥有织布机166台,柴油发电机组3部,能生产白坯斜、乌斜、蓝斜和各式格条布、西衣、线呢布匹等。民国初,古溪乡的章合、仁记、成丰、顺兴,民发等也先后兴办织布厂。
全市生产名牌产品,行销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香港及国内等地。至2011年上半年,古溪工业区内已有百万,千万,甚至上亿的企业几十家。还有遍布全乡的大小作坊,涉及针织,制衣,棉纱,经编,染厂等一条龙服装生产。兼顾出口和国内市场,形成了机、纱、布、衣产业链,颇具规模的产业集群,行生了强大的“集聚效应”,更多的是一业为主,多业并存的产业格局。
本地居民主要信释道教,天主教及基督新教。信众比例约为5:3:2。各教派都有自己的宗教活动场所。
释道教 是潮汕本土宗教,本村崇拜的神灵是真君大帝即吴真君吴猛是也,净明教祖许真君,八仙之首铁拐李!。每年农历七月都有盛大的祭神,施孤典礼和社庆活动。并有游神,爬刀梯等,理事人员斋戒十二天,乡民斋戒三天,挑选诚心人士搭建孤棚,磨钢刀。孤棚高二丈多,是杉木搭建的楼台,刀梯高二丈六尺,是四十多把锋利的钢刀用麻绳捆扎成叉形、斜形的梯坎。一切工作准备就绪,大帝择日竖梯,刀梯安放在一个木桶边沿,桶中盛有七色花水,五色种子等吉祥物。全乡家家户户高挂红灯笼庆贺,全乡道路张灯结彩,彩旗飘扬。灵显寺位于本乡东南方的古溪岩上,创建于明朝万历年间。据民间传说,南宋时期就有僧人在此结茅静修,明崇祯13年由胜释、智观二僧重建于现址。古寺四周茂林修竹,古木参天,寺前有一灵泉古井,其水饴如甘露。据“潮阳县志”记,寺下有一甘泉,恒澈不竭,甘甜如露。寺后有“登乾洞”,洞深不可测,传为杨文广平潮十八洞寨之第八洞,洞边有一个“仙脚印”与深溪翠峄岩之“仙脚印”成为左右一对。寺左有一“试剑石”,传为杨文广试剑劈成两瓣。寺右有一天然石洞,洞中有石桌、石凳、石床,传为杨文广之妹杨金花葬于此洞。抗战时期,曾经有革命先烈在此活动。
天主教 天主教传入潮汕,已有300多年之历史。古溪堂隶属巴黎外方传教会,法国韦希圣神父为第一任本堂,教堂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坐东向西,土木结构,深约25米、宽约10米;新教堂紧接老教堂之后,建于宣统二年(1910)前后,法国巴洛克式拱形屋顶,半圆形彩色玻璃窗,钢筋混凝土结构,雄伟壮观,庄严肃穆。教堂门口钟楼五层高24米,第一至第四层为正方体,第五层为圆锥体,顶端置有避雷针。第五层置两钟,大的为生铁铸造,重约200公斤;小的为铜铸,重约25公斤。钟分别固定在不同的横木上,横木可转动,以铁条拉动横木,钟便摇摆碰撞发出响声,方圆2公里内可闻钟声。教堂左侧有花园,园内4株椰树树龄70余年,只开花,不结果。教堂建筑总面积约1300平方米。建国初曾作为古溪第二小学和古溪小学校舍。50年代中期停止宗教活动。“文革”时期,钟楼上三层被拆毁。1985年恢复宗教活动。但因年久失修和保护古物意识薄弱。两教堂被拆除,确实令人扼腕叹惜。但在政府重视下,由政府拨资,华侨捐资,本地信徒集资,筹得资金一千多万,于1996年在原址建成新教堂,主堂为哥特式单层尖顶结构,正面为花岗岩劵形门,内部设计为中空,面积3000平方米,不设任何支柱,在当时是一项极艰巨的技术。造价近七百多万,与香港中环坚道的圣母堂并称姐妹堂。整个主堂色调为黑白两色,更显恢弘壮观。周边配套花园,喷水池,停车场,已建成附属医院楼,修女楼。整个堂区建筑约2万平方米。每年元旦,复活节,万圣节都有隆重庆典,圣诞节依罗马例举行子夜弥撒,并有一系列文艺汇演及烟花放演。
基督新教 古溪基督教堂,位于古溪居委会侧,坐北向南。深约20米、宽约13米。门口钟楼三层高10米,第一、二层正方体,第三层为圆锥体。建于清宣统二年(1910)前后,钢筋混凝土结构。50年代中期曾为古溪乡洗熨厂。1985年浸信会教徒集资修缮。2000年左右集资在原址建成新堂。
辖内拥有中学及小学各一所,占地20亩,皆为西班牙式“凹”形建筑,师资雄厚,配套设施完善,可容4000多人就读。一流的教学水平和优美的教学环境。不断为古溪培养优秀的人才和社会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