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鹤村

更新时间:2024-09-19 22:41

古鹤村,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下辖行政村,中国传统村落,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岸金斗湾东侧,是中山市三乡镇连接珠海市的南大门,村域总面积5.91平方千米。

村落历史

古鹤村地域汉代已有人迹。

南宋初,有先民在村东瓦窑坑(位于古鹤水库边,丰水期淹没于水库之中)烧窑。

南宋末年,有陈姓迁入该村艾园埔一带。

元顺帝年间,郑姓人从界涌迁入立村。

元明以前,有欧姓、霍姓到今村东地势较高的欧家巷一带定居,现留下欧家巷地名而无欧姓居民。

约在明洪武年间(1368—1398年),郑、冯、许、曾等姓先后来到今鹤井坑一带定居。或因围海造田难度比北边雍陌等村大,耕地少,难以聚拢人口,元明时期此地发展相对缓慢。

清顺治十六年(1659年),正式立村,属香山县谷字都。

清道光七年(1827年),属谷都。

光绪六年(1880年),属谷镇。

宣统二年(1910年)属五区。

民国十四年(1925年),属中山县第五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属中山县第五区康济乡。

1953年,属第二区鹤湾乡。

1957年,属三乡乡鹤湾村。

1958年,属三乡公社三乡耕作区鹤湾生产营。

1961年,属三乡区鹤湾公社。

1967年,属三乡公社,称古鹤生产大队。

1984年,属中山市三乡区,称古鹤乡。

1986年至今,属中山市三乡镇,称古鹤村(行政村,1989—1998年称古鹤管理区)。

2012年10月以来,三乡镇与广东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合作,编制完成《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秀美村庄建设规划》。

2023年,古鹤村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助力创文为目标,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工作。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古鹤村,位于中国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东南部,距三乡镇人民政府约5.8千米。东与珠海市金鼎镇正坑村相接,西与新圩村为邻,南与珠海市界涌村接壤,北连美溪村和西山村。

地形地貌

古鹤村坐落于三乡镇东南部的青龙山脚下,坐东朝西,三面环山。村东有青龙山之大尖岭、飞天凤山。飞天凤山海拔最高,为281.8米。改革开放前,村西为绿野平畴,现已开发成工业园区。

水文

古鹤村原有梅花坑、大坑、侣竹亭坑和三潭等山溪自东向西流入茅湾涌。1972年,当地截断溪水修建古鹤水库,库水排出后向西注入茅湾涌。

村落格局

古鹤村村落地势东高西低,沿青龙山西麓呈块状分布;村内街道规划属“竖横式”设计,主街道分为上、中、下街,布局井井有条。沿着始建于同治二年、贯穿整个村落的青石路两旁,保留了相当多的古建筑和珍稀古树。青龙山风水林中100年树龄以上古树过百棵,名贵树种有土沉香、楠木、野生荔枝、显脉杜英、白桂木、冬青树、五味子树等。

经济社会

人口

2015年末,户籍人口1220人。其中:男性599人,女性621人;80岁以上45人,最年长者98岁(女);实际在村居住户籍人口1180人。非户籍外来人口4200多人。祖籍该村的港澳同胞约310人。祖籍该村的华侨华人超2000人,主要分布在越南、秘鲁、美国、日本、马来西亚等国家。世居村民为汉族,属广府民系。

经济

传统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蔬菜、花生、番薯、芋头等作物;养殖业为辅,主要饲养猪、“三鸟”、塘鱼。旧时有捕鱼业,在清代因金斗湾水域面积减少而逐步消失。1990年后,工业、第三产业得到发展。至2015年,建有近百亩的工业区,有大小企业100多家,以古旧家具、制造业居多,村中还建有大型建材市场。

20世纪90年代初,村内自发形成华财、古鹤、明清三家大型古旧家具交易市场,到2000年已发展为国内最大的古旧家具市场之一,有20多万平方米商铺,500多家商户驻场经营,300多家古典家具加工厂和作坊与之配套,规模、品种、销货量、出口额均为全国之最。众多古旧家具经港澳流入30多个国家,这条贸易通道被海外媒体称为“古旧家具丝绸之路”。

古鹤村有200亩的蔬菜基地,生产的蔬菜除满足本地需要外,大多销往周边地区及澳门。村民收人以工资性收人、个体经营收入为主,另有农业经营收入、物业出租收入、集体经济分红等。

主要景点

乐善好施牌坊

乐善好施牌坊,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坊额正、背面正中竖刻“圣旨”“恩荣”,正背面主间横匾阳刻“乐善好施”,均为时任直隶总督李鸿章手迹。牌坊坐西北向东南,四柱三间三楼,花岗石构筑,长8.3米,宽2.16米,通高约8米,面积约18平方米。三楼均为歇山顶,石雕斗棋承托,坊脊有鳌鱼装饰。牌坊中上部两面均嵌“圣旨”龙风牌,正间字牌两面皆阳刻楷书“乐善好施”四字,上款阴刻“五品命妇郑古氏之坊”,下款为“光绪搠年仲冬谷旦建”。左右次间字牌分别阳刻铭文。坊下四柱前后以抱鼓石夹护。乐善好施牌坊为中山现存形制、结构较完整的清代牌坊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2019年4月19日,乐善好施牌坊被公布为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日东祠

日东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古鹤下街五巷,始建于清光绪七年(1881年),由古鹤村旅日华侨郑氏捐建,曾作粮仓、家具厂使用。日东祠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两进带后斗,砖木结构,面阔12.28米,进深24.5米,面积约304平方米。硬山顶,博古脊,人字封火山墙,蓝琉璃瓦当,瓦当上有“福”字,滴水剪边,青砖外墙,麻石脚。头进前廊施雕花斗棋梁架,校檄、雀替刻瑞兽等图案。檐板木雕花鸟等图案。檐下有四根石檐柱支撑,柱间架虾弓梁,托脚、雀替施人物、瑞兽等石雕。后进前端设横向卷棚廊,后端两柱间有“叨鼠抓菩提”贴金花罩,柱与山墙间施有通花横披及蝠鼠雕花挂落,下设石雕栏板。后进后部置贴金木雕神龛。两进间夹天井,两侧各设卷棚廊,廊两端有雕花梁架,左右梁架下分别有“密斯葡萄”、“瓜爬绵绵”的贴金雕花挂落。日东祠为中山现存木雕装饰较精美的清代祠堂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2009年,日东祠被公布为第五批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古鹤村闸门

古鹤村闸门,亦称古鹤大闸,始建于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重修于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村头村尾各一座,均为歇山顶,高约5米。村头闸门两侧围墙尚存,长约26米,厚约0.8米,由花岗石砌成。村头门额“鹤声高迥”“古道循行”,村尾门额“步接青云”“祥迎紫气”,均书于清同治十二年。

2009年,古鹤村闸门被公布为第五批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澜海郑公祠

澜海郑公祠又称郑氏宗祠、世昌堂,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古鹤下街19号,建于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1987年开始被用作古鹤胶花厂员工宿舍,2001年重修,现为古鹤村老人活动中心。祠堂坐西南向东北,三间两进,砖木结构,面阔12.3米,进深23.4米,面积约288平方米。硬山瓦顶,人字封火山墙,博古屋脊,素胎瓦当,青砖外墙,麻石脚。头门前廊施雕花斗棋梁架,枪檄、雀替刻有人物故事图案。檐板木雕花鸟等图案。檐下有四根石檐柱支撑,柱间架虾弓梁,托脚、雀替施花鸟石雕。后进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前部设横向卷棚廊。前后进之间夹一天井,天井两侧各设雨廊,廊两端有雕花梁架。祠堂门前两侧各竖石砌旗杆夹一座。澜海郑公祠为中山现存形制、结构、布局较完整的清代祠堂建筑之一,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2019年11月15日,澜海郑公祠被公布为第六批中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伯瑶祠

伯瑶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古鹤下街14号,建于清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为崇祀古鹤村郑氏伯瑶公而建,2006年重修,曾作古鹤村生产队粮仓,现作古鹤村农家书屋。祠堂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两进,砖木结构,面阔12.1米,进深22.8米,面积约281平方米。硬山顶,龙舟脊,人字封火山墙,素胎瓦当,青砖外墙,麻石脚。前进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前廊施雕花斗棋梁架,枪檄、雀替刻有人物、花卉等图案。檐下有四根石檐柱支撑,柱间架虾弓梁,托脚、雀替施人物、瑞兽等石雕。后进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前部设横向卷棚廊。前后进之间夹一天井,天井两侧各设雨廊,廊两端有雕花梁架。伯瑶祠体现了典型的中山清代祠堂建筑的特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日富曾公祠

日富曾公祠位于广东省中山市三乡镇古鹤村角头街41号,建于清代,为崇祀古鹤村曾氏始祖日富公所建。祠堂坐东南向西北,三间两进带左偏房,砖木结构,总面阔12.1米,总进深12米,总面积约148平方米。硬山顶,人字封火山墙,博古屋脊,滴水剪边,蓝琉璃瓦当,瓦当上有“福”字,青砖外墙,麻石脚。头进凹门廊,檐板木雕人物、瑞兽等图案。后进为穿斗与抬梁混合式木梁架。两进间夹一天井,天井两侧设雨廊,廊两端有雕花梁架,下设两级石阶,镶有抱鼓石。天井西南侧开有侧门,外通青云巷。青云巷门额阴刻“履忠”二字,上饰有灰塑。青云巷内改建为偏房,现作厨房使用。日富曾公祠充分体现了中山清代祠堂建筑的典型特点,具有一定历史价值和建筑艺术价值。

古鹤石板街

古鹤石板街,始建于清同治二年(1863年),重修于1922年,整条街用花岗岩石条铺成,贯穿村头村尾两个石闸门,长约1800米。2007年,古鹤村重修石板街。2012年,该石板路被列为中山市不可移动文物。

古鹤儒林第

古鹤儒林第,是较有代表性的民居,始建于明嘉靖年间,采用“泥椿墙”建筑工艺,木雕窗花、灰雕、古井等均精雕细琢,具有鲜明的明清时期岭南建筑特色。屋内悬御赐“荣封三代”牌匾,天井地面由麻石铺彻,保存基本完好。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因村东青龙山鹤井坑一带常有白鹤柄息,村落最初取名鹤坑村。《香山县志》记载:“鹤井,古鹤有山,其源有石,阔可亩余。相传有神仙游戏于此,遇樵化鹤而去,至今遗迹宛然。其地后多白鹤,因以村名。”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鹤坑村聚落因向古金斗湾发展,村落规模扩大,有雍陌村郑姓师爷前来点化,言`鹤坑”与“落坑”谐音,不吉利。村民纳其言,改鹤坑村为古鹤村。

历史人物

郑有庸(生卒年不详),因赈灾有功,清光绪八年(1882年)获清廷赐建“乐善好施”牌坊。

曾卓轩(生卒年不详),旅日华商,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与梁启超、郑席儒等在东京创办高等大同学校,1920年捐资重修古鹤石街,1922年村民立“古鹤乡建筑石街之缘起”碑记录此事。

刘学询(1860年—1936年),清光绪十二年(1886年)进士,35岁时以候选道台的身份承包两广“闱姓”(一种以科举中榜者姓氏为赌博内容的博彩),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在西湖边修建庄园“水竹居”(又叫“刘庄”),1949年后“刘庄”成为西湖国宾馆的一部分。

冯少山(1884年—1967年),华侨子弟,1928年当选上海市总商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委员、中华全国商会联合会主席。

郑寿(1896年—1982年),政协第五届全国委员会委员、重庆市医药工业公司总工程师、化学制药专家,研制的抗寄生虫药物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郑志声(1904年—1941年),国内最早的专业指挥家之一,民国十二年(1933年)人法国巴黎音乐学院深造,成为第一个指挥学院交响乐团的中国人。

李曾超群(1929年—),曾卓轩孙女,1966年创办香港第一间售卖西饼的“超群饼店”,被誉为香港“西饼皇后”,20世纪80年代回乡把祖居扩展、修缮成古鹤村老人福利中心,后捐资成立古鹤老人福利基金。

郑健超(1939年—),祖籍古鹤,高压电技术专家,1986年任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院长,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0年起任职中国广核集团科技委主任。

村志族谱

古鹤村村中藏有崇训堂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编修的《郑宗祐祖房谱》,编修时间、编修者不详的《高阳堂族谱》《陈氏族谱》。2012年起,古鹤村民委员会组织编修《古鹤村史》。

方言

古鹤村使用粤方言。

物产美食

古鹤村的特色传统食品有豆捞、菜角、银糕、菜糕、白团、叶仔、三丫苦板、碱粽、红芋芋圆、芋荚菜、茶果汤、菱角汤等。

荣誉称号

旅游信息

驾车路线:从中山城出发,走城桂公路,过五桂山、三乡,转入G105国道,往珠海方向走1千米左右至华财古玩城即到。

交通线路:211路、213路、607路、999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