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化童鸡

更新时间:2024-07-26 13:03

叫化童鸡又称黄泥煨鸡,是浙江省杭州市的一道传统名菜,属于浙菜系;叫化童鸡由来已久,已有300多年历史;叫化童鸡的由来也有多种版本,但制作原理基本相同。此菜享有很高的盛誉,已遍布全国各地。

菜品介绍

叫化童鸡是一道蜚声中外的浙江杭州地区名菜。叫化鸡有300多年的历史。据说,最先经营叫化鸡的是常熟山景园酒家,他们在民间制法的基础上加以精致和完美,并将此菜改名为“黄泥煨鸡”,成为中国名菜之一,特别闻名于沪宁、沪杭地区。杭州著名的杭邦名菜“叫化鸡”也由此而来。现此菜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日本常作为最珍贵的中国名菜用于宴会酒席。

菜品由来

版本一

古时战乱年代,不少百姓家破人亡,沦为乞丐(杭州俗称叫花子)。一天,有一叫花子弄到一只鸡,可又缺锅少灶。饥饿难忍之际,他便仿效烤红薯的方法,用烂泥将鸡涂包起来,放在石块垒成的“灶”上拾点干柴煨烤,过了一会儿,泥干鸡熟,他随手拿起放在地上,鸡毛脱落,顿时香气四溢。叫花子美美地饱餐了一顿。

后来,这种泥烤技法传入菜馆、酒楼,厨师们又不断改进,在煨烤的泥巴中加入绍酒,将鸡包以西湖荷叶烤制,使荷叶的清香和母鸡的鲜香融为一体。于是历年延传下来,“叫化童鸡”的名声远扬。

版本二

相传在明末清初时期,江苏常熟的虞山一带有个叫化子,平时到处行乞,讨要一些残菜剩饭聊以充饥,有时一天难以讨到一碗剩饭,只得忍饥挨饿。

这一天,他运气很不错,除要到一些充饥的饭菜外,还遇到了一位好心肠的老太太,送给他一只老母鸡,他高兴得手舞足蹈。但他是个叫化子,除了手中的破碗,别无所有,怎样才能把这只鸡做熟呢?他想了好久,也没有想出个好办法来。突然,他灵机一动,计上心来。他就近找了一户人家,向主人借了一把刀,将鸡宰杀,除去内脏,到山上挖了些黄泥涂于鸡的表面,取来枯树枝叶点起火,将包好的鸡放在火堆中烧焖,待泥烧干,他估计鸡也熟了,就用棍子敲去泥壳,鸡毛也随泥脱落,顿时香气四溢,叫化子十分惊喜,遂抱起鸡狼吞虎咽地吃起来。

正当叫化子吃得起劲时,明朝大学士钱牧斋散步路过此处,闻到鸡的香味,并老远看到叫化子吃鸡的情景,便差人前往打听叫化子是如何做出这样美味鸡的。差人打听了一番,并取了一小块鸡肉给钱牧斋,钱牧斋品尝后,觉得味道确实很不平常。

回到家中,他令家厨按叫化子所说的方法制作,并在鸡肚子里加进肉丁、火腿、虾仁及香料等各种调味品,用荷叶包着,涂上黄泥,在火中烘烤,并取名“叫化子鸡”。有一天,江南名妓柳如是来到钱家,钱以叫化鸡款待,并问柳如是:“虞山风味如何?”,柳说:“味道好极了”,并说,“宁食终身虞山鸡,不吃一日松江鱼”。

制作方法

以前方法

制作原料:

嫩母鸡1只(1000克),以头小体大,肥壮细嫩的三黄(黄嘴、黄脚、黄毛)母鸡为好。鸡丁50克,瘦猪肉100克,虾仁50克,熟火腿丁30克,猪油400克,香菇丁20克,鲜荷叶4张,酒坛泥3000克,绍酒50克,盐5克,酱油100克,白糖20克,葱花25克,姜末10克,丁香4粒,八角2颗,玉果末0.5克,葱白段50克,甜面酱50克,香油50克,熟猪油50克。

操作方法  将鸡去毛,去内脏,洗净。加酱油、黄酒、盐,腌制1小时取出,将丁香、八角碾成细末,加入玉果末和匀,擦于鸡身。

将锅放在大火上,内加入猪油烧至五成热,放入葱花、姜末、鸡丁、瘦猪肉丁、虾仁、熟火腿丁、香菇丁,然后加入绍酒、盐、白糖、酱油炒到断生,待放凉后填满鸡腹,鸡的两腋各放一颗丁香夹住,再用猪网油紧包鸡身,用荷叶包一层,再用玻璃纸包上一层,外面再包一层荷叶,然后用细麻绳扎牢。

将酒坛泥碾成粉末,加清水调和,平摊在湿布上(约1.5厘米厚),再将捆好的鸡放在泥的中间,将湿布的四角拎起将鸡紧包,使泥紧紧粘牢,再去掉湿布,用包装纸包裹。

将裹好的鸡放入烤箱,用旺火烤40分钟,如泥出现干裂,可用泥补塞裂缝,再用旺火烤30分钟,然后改用小火烤90分钟,最后改用微火烤90分钟。取出后敲掉鸡表面的泥,解去绳子,揭去荷叶、玻璃纸,淋上香油便可食用。另备香油、葱白、甜面酱供蘸食。

现代方法

原料配备:新母鸡1只(约1500克),鲜虾仁50克,火腿丁20克,香菇丁25克,猪腿肉75克,葱25克,姜20克,绍酒80克,川冬菜30克,白糖45克,酱油80克,味精1克,盐2克,熟猪油25克,猪网油60克,鲜荷叶2张,花椒盐10克,辣酱油15克。

操作程序

方法一:

(一)将鸡宰杀、退毛,在鸡左腋下开口,取出内脏,洗净晾干,拍断鸡脚、翅膀、腿骨、颈骨,用绍酒50克、酱油50克、葱末和姜汁各少许腌20分钟。另将鸡肫、肝切成片,葱、川冬菜、猪肉切成丝,加酱油、绍酒、白糖、味精炒熟收干卤汁后,塞入鸡肚内。再将葱末拌以少许熟猪油,搽遍鸡身。然后用猪网油将鸡包好,再用荷叶包好,用小绳扎紧。

(二)将封酒甏的泥敲碎加精盐、黄酒和水拌成厚糊,平摊在湿布上,把包扎好的鸡放在泥中间,再将湿布拎起,使泥牢固贴在鸡上,然后换用废报纸包没,并在泥面上戳二三个小孔。将泥团鸡(腹部朝上)放入烘箱,先用旺火烘烤40分钟取出,用湿泥将小孔涂没,再入烘箱烘烤30分钟后,改用文火煨烤80分钟(必须每隔20分钟翻一次身)至熟。食时敲开泥巴,除去小绳和荷叶装盆,连同花椒盐、辣酱油一起上席。

方法二:

1、将光鸡去脚爪肋下取脏,用刀背敲断腿,翅,颈骨入坛,加酱油,绍酒,精盐腌渍一小时,

2、将鸡取出,将丁香,八角碾末,加山奈末遍抹鸡身,

3、炒锅入熟猪油,炸葱,姜起香后捞去,再将虾仁,鸡肫丁,香菇丁,猪肉下火腿丁,虾米入炒锅颠炒几下,加绍酒,酱油,绵白糖炒至断生,待凉后塞入鸡腹,鸡头塞入刀口,腋下放丁香用猪网油包紧鸡身,外用鲜荷叶包裹数层用细麻绳扎紧,把酒谭泥碾成粉加清水拌和起粘平摊湿布上,捆难置泥中间用湿布兜起,使泥紧粘揭去湿布,用包装纸包裹,在戳一小孔,

4、将鸡装入烤箱,旺火烤约四十分钟取出,用湿酒坛泥封孔再烤半小时,用小文火烤八十分钟,再用微火烤九十分钟,取出敲去泥,去绳,荷叶装盘,淋芝麻油即成。

制作提示

1. 要选用杭州地区特产的“越鸡”(也叫萧山大种鸡)或其他优质品种,当年未下蛋的嫩母鸡为佳,剖洗时必须在翅下开口,使填料不易倒出;

2. 猪肉丝要肥瘦相间,以保持油润可口;

3. 折断鸡骨,不要将鸡皮撕破;

4. 腌鸡时,中间翻动2至3次;

5. 包鸡的网油要厚薄均匀(没有网油时,也可用批薄的膘油代替);

6. 层层包扎要严紧,涂泥要均匀,使煨烤使时受热均匀,以防出现煨烤焦或不熟的现象;

7. 泥团鸡放入烘箱,使鸡腹朝上;

8. 火候要掌握准确,高温逼熟,中温煨酥烂;

9. 煨时注意保持泥团中鸡腹朝上,以防漏油;

10. 烘烤4至5小时,鸡肉较烂,鲜美适口;

11. 包扎和拌泥用的原料:绍酒脚100 克,酒坛泥3500 克,鲜荷叶2.5 大张,透明纸1 大张,细麻绳4 米,湿布1 块,白报纸1 张,粗盐75 克。

其他做法

原料:净嫩母鸡一只(约重1500克) 鲜荷叶 3只 场 精盐 2克 花椒盐 10克 酱油 35毫升 京葱 100克 味精 2.5克 山奈 1克 白糖 10克 猪腿肉 75克 白报纸 1张 绍酒 75毫升 酒泥坛 3500克 猪网油 250克 细麻绳 4米 葱段 5克 八角 1瓣 姜丝 5克 熟猪油 25毫升

制作:

1、洗杀:将母鸡宰杀,褪毛,洗净,在左翅膀下开约厘米的开口;取出内脏、气管,用水淋洗洁净,沥干。剁去鸡爪,取出鸡翅主骨和腿骨,将颈骨折断,便于烤煨时包扎。

2、腌制:将山柰、八角碾成粉未,放入瓦钵内,加入绍酒、酱油、白糖、精盐、葱段、姜丝拌匀,将鸡放入腌; 钟,其间翻动次,使调料均匀渗入鸡体内

3、炒料:将猪腿肉、京葱切成丝。炒锅置旺火上烧热,用油滑锅后,下熟猪油

4、包扎:先将炒熟的辅料从鸡腋下刀口处填入鸡腹,再将腌鸡的卤汁一起灌入,然后用猪网油包裹鸡身,先用张荷叶纸包裹,第二层包一层透明纸,再包一张荷叶,接着用麻绳捆两道十字形

5、涂泥:将酒坛泥砸碎,加入绍酒沉渣、粗盐和水捣韧,平摊在温布上,把包轧好的鸡放在中间,并用手沾水拍打湿 <布四周,使泥牢固地贴在麻绳上。然后除掉湿布,包以白报纸,以防煨烤时泥土脱落

6、煨烤:采用烘箱,先用200度高温,将泥团中鸡身逼熟,以防微温引起鸡肉变质、变味。40分钟后,将温度调到度左右,持续烘烤3到4小时即可熟烂。煨烤时要注意使泥团中鸡腹朝上,防止油漏出流失。

7、上席:将煨好的叫化鸡泥团放在搪瓷盘里端入餐厅,当场敲开泥团,然后将荷叶等包裹物去掉,将鸡和卤汁倒入备好的腰盘,端上餐桌,随带花椒盐供蘸食。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