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枣铁路

更新时间:2021-12-01 20:56

台枣铁路,山东鲁南地区台儿庄枣庄铁路,位于峄县境内,是由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为运煤而建。光绪三十四年(1908)9月开工兴建,次年全线施工,1912年1月全部竣工通车。台枣铁路全长43公里,既无国家投资,又没借外债,全部由中国人设计施工,这在中国铁路史上是个创举。台枣铁路修建完成后,增加的运销能力超乎想象。中兴公司的煤炭顺利销往各地,公司成为中国近代三大煤矿之一,而台枣铁路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条商办铁路,使枣庄的煤炭运往各地,促进了地方经济的飞跃。

铁路简介

台枣铁路,1908年开工,1912年竣工通车。设台儿庄、泥沟、峄县、枣庄4站,并安装有相应的机务、电务设备。主要技术标准和条件为:线路轨距为1.435米,最大坡度为4‰,最小曲线半径为400米;路基宽度为6米;钢轨为30公斤/米,正线、站线均用钢枕,矿区用木枕,每公里铺1200至1300根;道床为碎石道碴,厚10至15厘米;有铁桥25座、涵洞有31座;造价为213.640万元。

历史背景

1840年鸦片战争后,外国列强用坚船利炮打开中国国门,我国近代工业陆续产生,光绪四年(1878)春,由官僚、富商和地主合资兴办“山东峄县中兴矿局”,总部设在天津,管理层设在枣庄。

1882年,时任清直隶候补道张莲芬参与矿局投资。张莲芬在上海、天津等地募集股银5.6万两,购置设备,矿井正式出煤。

到了1882年9月,中兴矿局就形成了日产煤炭120吨的生产规模。因发生严重透水事故,1896年1月山东巡抚李秉衡以“山东历办矿务并无成效”为由,奏请清政府封矿,矿局遂被停办。

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德国把魔爪伸进了储量丰富、质量优良的枣庄煤田。张莲芬担心枣庄煤炭被德国掠夺,上奏朝廷请求复开枣庄煤田。

1899年1月裕禄派张莲芬赴枣庄查勘。为了与德国人争夺时间,张莲芬第二天就从天津出发赶往枣庄。

张莲芬决定将公司定名为“山东峄县华德中兴煤矿公司”,并于光绪二十五年(1899)2月20日正式成立。

1907年,张莲芬在全国人民反帝爱国运动的推动下,趁德国在山东侵略行动较缓和时,毅然不再招收德股。1908年,公司呈农工商部注销“华德”字样,完全由华商经营,更名为“商办山东峄县中兴煤矿股份有限公司”,实行总理制,张莲芬被推举为总理。中兴公司从形式到实质都完完全全是中国人自办的民族工业。

在光绪二十五年(1899)、光绪三十年(1904),张莲芬两次上书朝廷,请求修筑台枣铁路,都未能成功。张莲芬矢志不渝,排除来自各个方面的干扰和阻力,坚持上书。终于在光绪三十四年(1908)9月,朝廷批准开工兴建台枣铁路,次年全线施工。1912年1月全部竣工通车。同年,与临城枣庄的支线相接。

1914年,津浦干线上的临枣支线铁路建成,与台枣铁路接轨。这样台枣铁路不仅专为中兴公司运煤,而且还兼营客运,既方便了沿途百姓,又增加了铁路运输的收入。

1913年,具有近代新式设备的一号大井正式建成投产。从此中兴公司开始摆脱落后的土法生产,逐步走上火车运输,机器采煤的近代化道路。

1916年11月26日,中兴公司在天津总部召开董事会,推举朱启钤为代理董事会长和总经理。

1925年后,军阀混战,铁路营运陷于停顿,导致煤矿停产。

1928年11月,中兴公司改组董事会,董事会长朱启钤不再兼任总经理,推举江浙财团首领、政学系代表人物钱新之担任总经理。在钱新之的主持下,借重银行财团的实力,公司发行债券,筹得资金,逐步恢复了生产,并步入了发展的鼎盛期,枣庄成为全国著名的煤城。

1935年2月又与台儿庄至赵墩的支线相联,合称临赵支线,成为津浦、陇海两铁路的联络线。

1938年3月18日,日军战领中兴公司后,更名为中兴炭矿,交三井株式会社经营,大肆掠夺枣庄煤炭资源。从1899年到1937年的38年间,中兴煤矿总计采煤1914万吨;而日军仅7年零4个月,就在矿工的累累白骨上,盗取了1333万吨煤炭,或由连云港运回日本,或运往东北昭和制铁所,用以制造枪炮再来屠杀中国人民。

枣庄人民利用各种形式,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由煤矿、铁路工人组建的铁道游击队应运而生,活跃在枣临、台枣铁路线上。1946年,八路军所属鲁南军区,为阻止国民党军利用台枣铁路运送兵员进攻解放区,组织群众将台枣铁路全部拆除,后未再修复。

1948年,枣庄彻底解放,枣庄矿区重新回到人民的怀抱。

历史意义

台枣铁路不仅专为中兴公司运煤,而且还兼营客运,既方便了沿途百姓,又增加了铁路运输的收入。

中兴公司开始摆脱落后的土法生产,逐步走上火车运输,机器采煤的近代化道路。

文化纪念

枣庄“中兴国家矿山公园”已于今年开园,由中兴煤矿等28处遗迹组成,以中兴煤矿博物馆为中心,成为一座集学术研究、科研考古、生态园林、文化旅游与时尚休闲于一体的大型矿山地质公园。在这里,你可感受到民族工业如何在列强环伺下绝处重生、杀出重围的百年沧桑,感受到民族工业走过的百年兴衰风雨之路。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