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4-08-23 04:11
台湾中正大学(英文名: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CCU),简称“中正”,是一所位于中国台湾嘉义县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该校的办学源头可追溯到中华民国时期江西抗战后方泰和县杏岭(民国28年,日军进占南昌,江西省政府迁至该地成立临时省会)的国立中正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和江西农业大学前身),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后,学校迁往南昌望城岗。
学校是民国时期创建于江西抗战后方泰和县(1939年,日军进占南昌,江西省政府陆续迁至泰和,成立临时省会)杏岭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学校缘起于庐山白鹿洞书院。校名取义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理念“大中至正”。
1940年,在江西泰和杏岭成立国立中正大学。首任校长是中国著名植物分类学家胡先骕博士。中正大学设文、法、理、工、农五个学院18个系。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学校迁往南昌望城岗。
1949年9月,学校更名为国立南昌大学,设政治学院、文学艺术学院、理学院、工学院、农学院16个系,学校仍为国立综合性大学,直属中南教育部领导。
1981年,“国立中正大学”旅台校友会加入“嘉义地区设立台湾中正大学促进会”。
1987年2月,成立筹备委员会,由时任台湾地区副领导人李登辉担任召集人,择定嘉义县民雄乡为校地,周围并保留特定区规画为大学城用地,聘请林清江任筹备处主任,进行各项筹建工作。12月,成立筹备处。
1989年7月1日,台湾中正大学正式成立,为台湾省内四所中字辈大学(台湾中央大学、台湾中正大学、台湾中山大学、台湾中兴大学)之一。正式招收中国文学研究所等5所硕士班研究生,首任校长由林清江担任。创校初始,校地仍在赶工建设,于是借用嘉义师范学院的民雄新校区作为临时校区,第一届的全校运动大会也是在借来的校地上举行。
1989年8月1日,借用嘉义师范学院民雄校区作为初期校区。
1989年10月18日,召开第一次校务会议,通过校徽、校歌及教师评审委员会组织章程。
1989年10月31日,第一届校庆。
1991年10月30日,举行校区正式启用典礼暨第三届校庆。在第一届毕业典礼上,林清江以“积极创新,修德泽人”勉励第一届15位毕业生。由于创校经费充裕,校地广大,整体规画及各种软硬体设备齐全。设有文、理、社会科学、工、管理、法律及教育等学院及一通识中心。
1992年1月18日,首届研究生毕业典礼。
1992年10月9日,首届大学部新生开学典礼。
1992年10月30日,第四届校庆及运动会等校庆系列活动。
1998年10月29日,体育馆启用典礼。
1998年10月,学校增设法学院。
1999年2月5日,学校增设教育学院。
(参考资料)
(截至2016年12月31日,参考资料)
截至2017年3月据学校官网显示,台湾中正大学共有7个二级学院,28个学系、42个硕士班、14个硕士在职进修专班及28个博士班,28个研究中心。
(参考资料)
2022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801-1000名区间。
2021QS世界大学排名,位列801-1000区间。
2014年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在两岸四地高校中列第48位。
2013年发布的中国·两岸四地大学排名中,在两岸四地高校中列第45位,台湾地区第11位。
积极创新 修德泽人
积极是一种理念,一种心态,也是一种实际作为。凡事从正面想,从光明面立志向,再遵循适当途径锲而不舍的完成理想,便是积极的表现。创新是大学研究应该发挥的功能。追求真理,发现或发明新事物,都是创新的表现。修德包括接受传统美德,遵守现代文化规范,并具备前瞻价值观念。积极导致奋发有成,创新导致动态进步,修德导致品德高尚─而这一切不全为个人,而是为了人类社会的和谐、幸福与进步。该校校训最后的泽人即寓有此意。
台湾中正大学校徽系经1989年10月18日,该校第一次校务会议决议采用台湾师范大学苏茂生教授的作品。其图案设计包括两个部份,中心为“中正”二字之图形,周围五个钢笔尖则分别代表了该校建校时的文理社工管五学院,并冀图表现出五学院通力合作,以完成该校兼顾人文社会与科学技术、综合大学的理想。
校徽显示的整体意义则是自强不息,直到永远。
巍巍的高山,浩浩的海洋,
放眼四望,一片绿畴拥平岗。
言先行,行中正,我们意气多昂扬!
言先行,行中正,我们意气多昂扬!
研究、教学、服务、实践理想;
伦理、民主、科学,把握方向。
求名当求万世名,计利当计天下利,
以圣贤为榜样,以圣贤为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