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脊蛇

更新时间:2024-01-01 22:09

台湾脊蛇(拉丁学名:Achalinus formosanus)为游蛇科脊蛇属的爬行动物,是台湾的特有物种。分布于中国台湾本岛。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台湾中部。

形态特征

背鳞中段27行,颊鳞长约为高的3倍。

描述依据 依据Maki(1931: 61-63)描述。

形态描述 全长(720+140)mm。体细长,头颈区分不明显。生活时背面棕黑色,最外行背鳞中部色浅。唇缘、腹面及尾下黄白色,鳞缘黑色。鼻间鳞沟短于前额鳞沟;颊鳞长度约为高的3倍,后端入眶;没有眶前鳞及眶后鳞;颞鳞2+2,上枚前颞鳞入眶;上唇鳞6, 3-2-1式,由前向后依次增大,最后一枚长约等于前5枚之和;第一对下唇鳞

在颏鳞之后彼此相切,下唇鳞6,前3对切前颔片,颔片2-3对;背鳞起棱,披针形,略具金属光泽,27-27-25行;腹鳞158-184,平均171.2;肛鳞完整,尾下鳞单行,61-83枚,平均69. 6。

上颌齿每侧约15枚。

保护级别

该物种已被入列中国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3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近危(NT) 。

列入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脊椎动物卷,评估级别为易危(VU) 。

注意:非法捕杀受国家保护的野生动物,将受到刑法制裁。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