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基洛

更新时间:2023-10-19 09:28

超强台风基洛(英文:Super Typhoon Kilo,国际编号:1517)为2015年继“哈洛拉”之后第二个从中北太平洋越过国际日界线进入西北太平洋的风暴。因其进入西北太平洋,故使用西北太平洋台风编号法则,编号为1517。

台风生成

8月21日晚上,中太平洋热带风暴“基洛”(Kilo)在中太平洋洋面上生成,22日上午8点钟其中心位于美国夏威夷檀香山(HONOLULU)南偏东方向大约950公里的洋面上(13.2°N,154.3°W)。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8级(18米/秒,相当于我国的热带风暴级),中心最低气压为1006百帕,并以每小时25公里左右的速度向西偏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

台风发展

当地时间8月17日6时,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对夏威夷附近的低压(77°N,148.4°E)给予扰动编号03C,移速20km/h(因形成于东太平洋,部分数据缺失)

9月1日下午14时,超强台风,进入西北太平洋,最大风力16级,移动方向北西,实际半径130公里,七级半径300公里(180°E,22.9°N)

9月2日凌晨2时,由超强台风降为强台风,最大风力15级,方向北西,十级半径130公里,七级半径300公里(179.9°E,23.8°N)

9月2日早上8时,仍为强台风,最大风力15级,方向西北西,十级半径130公里,七级半径300公里。

9月3日凌晨2时,由强台风降为台风,最大风力13级,方向西南西,十级半径120公里,七级半径300公里(178.7°E,24.6°N)

9月4日起,基洛持续北上,受到盛行风的影响,北上速度不断加快。

9月10日,“基洛”由台风级减弱为强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10级,七级半径260公里;同日,由强热带风暴级减弱为热带风暴级,中心附近最大风力有9级,七级半径240公里。9月11日,热带风暴基洛于(137.8°E,39°N)日本东部海洋消散,中心最低气压990hpa,“基洛”被停止编号。

名称由来

基洛一词原为潜艇名,产自俄罗斯。

因形成并非来源于西太平洋海面,因此该台风不列入2000年始的台风命名法则,2015年的台风当中类似台风哈洛拉。

同期台风

与基洛同时生成于东太平洋的有台风伊格纳西奥(于中北太平洋海面消散),台风希梅纳。本次罕见的三台风,与2015年夏季超强厄尔尼诺效应有关,其促进对流运动的加强,增强了台风生成的可能性。

在基洛北上期间,第18号热带风暴“艾涛”生成。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