叱石

更新时间:2024-04-19 14:56

叱石,为明末大司马黄公辅根据《黄大仙叱石成羊》的神话命名。“叱石松涛”,是新会八景之一。这里山势雄伟,万松劲秀,奇石满布,幽谷清泉,庙宇亭台依山而建,绿树成荫,流水瀑漏,一派绿水青山、生机勃勃的景象。风景区既有古刹之雄伟,又有园林之风光。游人到此一睹“叱石成羊”、“天然石室”、“一洗红尘”、“大雄宝殿”、“赤松黄大仙祠”、“太子亭”、“黄公辅祠”、“三元宫宝殿”等胜景,一闻谷里泉琴之声、禅院钟声、小鸟啼鸣、松涛萧萧,使人心旷神怡,乐而忘返。旅游区内的叱石宾馆设有客房。

景区简介

地理位置

叱石风景区位于江门市蓬江区杜阮镇的羊石坑,圭峰山的北背面,是圭峰绿护屏向东北延伸的一条支脉。离新会市区十四公里,距江门市区九公里。这里山势雄伟万松劲秀,奇石磷陶,幽谷清泉,清如白练。早上云雾缭绕,景致变化无穷。晨登山顶观日出,远跳银湖,旭日东升,霞光波影,蔚为壮观。傍晚,可欣赏江门万家灯火,竞艳争辉。晴天,山下村庄成片,风景秀丽,令人心旷神怡。庙宇亭台依山而建,绿树成荫,流水瀑布,一派绿水青山、生机勃勃的景象。风景区既有古刹之雄伟,又有园林之风光。游人到此一睹“叱石成羊”、“天然石室”、“一洗红尘”、“大雄宝殿”、“赤松黄大仙祠”、“太子亭”、“黄公辅祠”、“三元宫宝殿”等胜景,一闻谷里泉琴之声、禅院钟声、小鸟啼鸣、松涛阵阵, “ 叱石松涛”为岭南百景之一。

景点梗概

叱石山

叱石的由来

为羊

尧舜禹

在山顶眺望村野田畴过后,就可以带着阵阵凉风下山了。穿过丛林,走过九十九曲,最先见到的几个景点是燕岩、黄公辅墓、太子亭。

思燕人已远,北望一茫然;惟有岩前树,年年泣杜鹃。叱石山见证过历史上的惨痛岁月:明朝末代太子与司马黄公辅领着宫女们被清兵追到山上,为了不连累太子,宫女们跳下燕岩,黄公辅也长眠叱石山。而今风烟涤尽,斯人已渺,惟余杜鹃鸣泉与清风松韵向人们诉说这一段往事。而此山的得名就是由于这位明末司马见这里山石遍布犹如群羊放牧,于是借用黄初平叱石成羊的故事,命山名为“叱石”。

步下石阶到达寺庙区,第一间是新建的“叱石成羊”赤松黄大仙祠。可能当时黄公辅觉得这座山的环境像是神仙住的地方,所以干脆叫它作“叱石”。过黄大仙庙,经长寿桥、车公庙就会到达三元宫。三元宫也是新建的,不要以为三元宫供奉的是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等道家仙祖,这里供奉的是尧、舜、禹三位中华民族的伟大祖先。“三元”分管天、地、水,建庙的目的是祈求国泰民安,因为经过战火磨难的人们更加懂得和平的可贵。

一洗红尘

沿山路再往下走,经过土地庙、地藏阁便到了文武殿。文武殿并非新建,以前叫文昌阁,可能现在求财的人比求学的人多了,所以人们将关公搬进来,改名为文武殿。文武殿下来就是叱石著名景点“一洗红尘”。清凉的山泉顺崖而下,抚平泉下山石的棱角,又顺势跃下山溪。激起的水花似雾又似雨,虽是夏日,也令人觉得暑气全消,寒意渐生。

泉边有亭,亭内有联:月喧穿石水,风折断岩烟。坐在老亭内听鸣泉击石,假如还能与一位山僧对奕谈禅,一切红尘俗念能不涤尽?“一洗红尘”是无欲无求的境界,是人生的一种领悟。传说摸到“一洗红尘”的“一”字就可以做皇帝。其实石崖并不算很高,身高1.8米的人就可以摸到“一”字。

叱石寺的故事

泉边的叱石寺是一座有数百年历史的古庙,环境清幽,古色古香,现在供奉如来佛和文殊、普贤两位菩萨。据说寺内曾珍藏有清朝画家郑绩的珍品《金钱图》及题词。佛堂下边的桂花树,已有三百年了。山下的杜阮人懂得保护这座古庙,在“破四旧”的年代仍有一位僧人看守着它。当年的寺庙没有香火,却有满庭桂花香。佛堂前的留香阁是当年山僧住的地方,不要认为阁内的家具款式太旧,那都是货真价实的酸枝椅,是二三十年代山下大户人家为在山中避暑搬进来的。

至于这位僧人的离世实在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情。那年飞机喷洒农药以杀灭山上的毛虫,但是世人太忙了.竟忘记了通知山上的世外高僧。这位僧人喝了带农药的泉水后就驾鹤西归了,不久后,木兰堂前有八百年树龄的木兰树也遭雷击而折断。

而今,叱石寺空余二百岁的紫藤与三百年的桂花默默对望,静静飘香。木兰堂前挂着这样一副对联:“崖门纪宋,叱石思明,嗟华夏沧夷,两代兴亡悬百里;白夜谈禅,黄公报国,恰名山志胜,并传儒释各千秋。”

观音石室

离开叱石寺,拾级而下,不远处就是远近闻名的观音石室,三块巨大的卵石,垒叠成一间天然石室,可以遮风挡雨。巨石没有任何棱角,如一位温和慈详的老人展开怀抱,希望她的孙儿快快跑到自己身边来撒娇呢。

拜过观音菩萨,经过一道贴有“叱起三生石,岩开万善门”对联的小门,就可以听到涛声阵阵,一片巍然屹立的松林跃入眼帘。由于虫害等自然原因,现在的松林虽不同往昔,但仍蔚为大观。只见群山环抱间,古树参天,云雾缭绕,岁月中已令株株松树高近百尺,躯干笔直挺拔,枝叶直指苍穹,风过处,碧涛起伏,海潮啸天,令人观之不禁屏息。

【叱石】参见九流部·神仙“金华牧羊儿”。清吴伟业《归云洞》:“晚向洞中眠,叱石开百武。”

【金华牧羊儿】晋葛洪《神仙传·黄初平》:“黄初平者,丹溪人也。年十五,家使牧羊。有道士见其有良谨,便将至金华山石室中,四十余年,不复念家。其兄初起,行山寻索初平,历年不得。后见市中有一道士,初起召问之曰:‘吾有弟名初平,因今牧羊,失之四十余年,莫知生死所在,愿道君为占之。’道士日:‘金华山中,有一牧羊儿姓黄,字初平,是卿弟非疑。’初起闻之,即随道士去求弟,遂得相见,悲喜语毕,问初平羊何在,曰:‘近在山东耳。’初起往视之不见,但见白石而还。谓初平口。‘山东无羊也。’初平日:‘羊在耳况但自不见之。’初平与初起俱往看之,初平乃叱日:‘羊起!’于是白石皆变为羊数万头。”O指得道成仙,或喻有点石成金之神奇魔力。唐李白《古风》之十七:“金华牧羊儿,乃是紫烟客。”另参见地理部·土石“叱石’”、动物部,走兽“为羊”。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