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

更新时间:2023-07-27 17:53

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是历史学科的核心专业,通过研究作为整体的历史过程及其形成的历史认识,阐释其变化发展和内在规律,探讨历史知识的性质以及历史学家在研究过程中所运用的范畴、思维、程序、理论和方法,总结史学研究理论与方法的内涵、类型及其运用规则。

历史学

研究的整体或具体问题为对象,进行理论和方法论等的创造性探索。通过研究中外史学理论和史学史,揭示中外史学发展的具体过程和各自的特点、规律;阐述中外史学思潮、学派的特征、倾向及其对社会发展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史学意识的起源、演变,史官制度、修史机构、历史编纂、历史学家、史学思想等的发展及当前史学趋势。以原创性的学术成果赢得声誉,以高水平的人才培养服务社会。本专业采用跨专业、跨系所、开放型、灵活性的人员结构模式,以学科群和研究团队为基础,运用交叉学科、边缘学科的多维视域和理论方法,设计和承担学术课题,开展联合攻关研究。承担多项国家级、省部级学术研究项目,与国内外学术界有着广泛、友好的接触和联系。

研究方向

马克思主义史学理论研究;历史文化诠释理论研究;中国传统史学理论研究方向;史学的发展与演变研究;西方史学流派与理论研究;中层理论研究;比较史学研究。

培养目标

培养学生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学风,系统、深入地掌握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史学理论与方法,对中外各种主要史学理论、中外史学史具有较宽广、扎实的基础知识,能够批判地继承中外史学遗产,正确评析当代史学思潮和史学流派,对本学科的现状和前沿动态有较深的认识,能够运用一门外语熟练阅读本专业的外文资料,具有进行国际学术交流的能力和较高的写作能力,掌握现代化的研究手段和工具,研究视域开阔,理论基础坚实的,具有创造性研究的能力。

毕业生去向

主要为政府、企业、教学、科研等部门中负责策划、咨询、管理和教学、研究等方面工作。

四大研究重镇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尹达北京师范大学白寿彝华东师范大学吴泽南开大学杨翼骧等史学家的带领下,中国史学史学科开始恢复性发展。他们首先在各自的单位恢复了研究生招生,有的在所在高校设立了本科专业课。接着,他们做了一系列开创性工作。尹达主编的《中国史学发展史》是改革开放后出版的第一部高质量的中国史学通史。在白寿彝主持下,原本简单的《史学史资料》升级成为公开出版的《史学史研究》杂志。此后,白寿彝还撰写《中国史学史》第一册(1986年)、主持编写多卷本《中国史学史》等。吴泽主持出版《中国史学史论集》(一)(二)(1980年)和《中国近代史学史论集》(上)(1984年)等。杨翼骧则致力于《中国史学史资料编年》(第一册、第二册、第三册)的编纂。他们的工作筚路蓝缕,为中国史学史学科的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使他们所在的学术机构成为日后中国史学理论与史学史学科的四大重镇。此后,大批学者承前启后,迅速展开中国史学史研究工作,推出了许多颇有分量的研究成果,中国史学史学科呈现蓬勃发展之势。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