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23 17:13
各级司令部为完成组织与指挥作战任务所进行的训练。目的是提高司令部的指挥效能和参谋人员的业务水平,以保障指挥员正确地定下作战决心,并实现其决心。
司令部训练是在军队指挥机关出现以后,为适应作战需要逐步发展起来的。19世纪初,许多国家的军队开始了司令部训练,由经过训练的军官草拟作战计划,担负组织行军、宿营、侦察地形等勤务。以后,随着司令部的组织体制不断完善,司令部训练有了进一步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及战后,各国军队的编制、装备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司令部部门增多,职能扩大,特别是指挥工具的改进,对司令部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司令部训练普遍得到加强。提高司令部业务水平,加强工作协调,完善工作方法,以及熟练使用现代化指挥工具,成为增强军队战斗力和取得战役、战斗胜利的重要因素。
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战争年代,一贯重视司令部训练,坚持从战争中学习,利用作战间隙,采取沙盘作业和举办参谋训练班等方法进行训练。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逐渐统一了司令部训练制度、内容和方法。20世纪60年代初,在大规模的群众性练兵运动中,进一步加强了参谋业务训练。70年代以来,各级司令部重视了军事理论和现代科学知识的学习,采取各种形式演练诸军种、兵种协同作战的组织指挥,按照现代战争要求改进指挥手段和指挥方法,提高自动化指挥程度,把司令部训练不断推向前进。
通常分为参谋业务、战时司令部工作、军事理论与专业知识。参谋业务包括:拟制战斗文书,传达命令、指示,识图、用图、标图,掌握作战双方情况,计算有关作战数据等。战时司令部工作包括:准备情况资料,提出决心建议,组织协同动作,组织战役、战斗保障,指挥所的开设和调整警备勤务等。军事理论与专业知识包括:作战思想,战役、战术原则,战史、战例,军种、兵种运用原则,外军编制、装备和作战特点,现代科学技术和本职业务等。司令部各业务部门和参谋人员,由于业务性质和工作范围不同,训练内容各有侧重。
通常由参谋长组织,按照自修、部门研练和司令部合练的顺序实施。首先,参谋人员根据统一的训练计划,以个人阅读和函授作业等方法学习,掌握基本知识和技能。
然后司令部各部门根据其业务性质组织部门研练,采取图上作业、沙盘作业和专题研究的方法进行,以熟悉本部门的战时业务及在各种情况下与其他部门协同的方法。在自修和部门研练的基础上,组织司令部合练,通过司令部演习、首长司令部演习、首长机关(包括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演习和参加部队实兵演习等形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