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8-17 17:06
(动)因忧伤郁闷,心里感到不痛快而呼出长气,发出声音,多用于口语:唉声~~。
因心里不痛快或不如意而吐出长气,发出声音。舒发心中愤郁之气。
晋 潘尼 《送卢景宣》诗:“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
《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何玉凤 ﹞想到这里,不禁长叹了口气。 张金凤 道:‘姐姐叹气,也当不了说话。’”
《水浒传》第十六回:“那十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我们直恁地苦!’”
《荡寇志》第七八回:“ 蔡京 不做声,摇着头只是叹气。”
丁玲 《水》:“他们不住的走去走来,不住的要叹气,心被不安和怜悯冻住。”
叹气是一种不好的习惯,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般自己还不知道。 适当的叹气可以缓解心中的压力,但害大于益,长期叹气,逐渐形成一种心理暗示,会使人变得不乐观。
对于叹气的最好解决办法就是及时调整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变的开心乐观。
挪威奥斯陆大学心理学家卡尔哈尔法·泰根(Karl-Halvor Teigen)他总结了词典中关于“叹气”的定义,认为叹气是“具有特征性的生理模式,即一项单独的、可识别的呼吸动作,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元素,并强到可以被注意到(即被听到)”。凭借2008年对“叹气”开创性的研究,他一举摘得2011年的搞笑诺贝尔心理学奖。
在第一项实验中,研究者用问卷测量了志愿者对于“叹气”的态度。第一个问卷是关于“叹气”的形容词描述(正面还是负面、积极还是消极、强壮还是软弱等),第二个问卷则是询问人们在哪些状态下最容易叹气(例如无聊啊、恋爱啊)。结果发现,“叹气”和消极、负面、软弱等词汇有显著联系,不过并没有表现出多少“坏”或者“不愉快”的倾向。人们通常在负面的情况下“叹气”,例如失望、激怒、沮丧等,不过其他时候,例如恋爱、放松或渴望时也会叹气。其中,“放弃”是人们叹气最多的状况。
第二项研究仍然使用问卷的方式。参与者设想在咖啡厅、长椅、读信、电话这四个场景中,自己或他人在叹气的情形,并对叹气的情绪状态做出判断。结果显示,叹气对于自我和他人具有不同的意义。我们通常将他人的叹气理解成悲伤,而自己的叹气可能仅仅表示“放弃”。
而在第三项研究中,参与者要尝试解决两个问题。第一项任务是用四条线将九个点串联起来;第二项任务则是用一条线穿过16扇门(其实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根本无解,研究者太邪恶了)。研究者则在一旁观察他们是否叹气。结果显示,那些能够解决第一项任务的参与者,在这项任务中最多只会叹一次气。然后那些无法解决第一项任务的参与者,叹气次数和第二项任务几乎一样多。另外,人们在几次尝试失败后,叹气频率最大。
悲伤、失望、拒绝、放弃等等负面情绪,常常与叹气联系在一起。正如泰根说道:“当信仰被否定,当希望被抛弃,当许愿被辜负,当梦想被遗失,我们意识到我们一无所有,无能为力。”温柔的梦想遭遇冷酷的现实,我们就会发出连连的叹气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