吁嗟篇

更新时间:2024-07-03 20:34

《吁嗟篇》是汉末三国之际文学家曹植拟乐府旧题《苦寒行》而创作的一首诗。诗取句首“吁嗟”二字命篇,实际上是一首歌咏“转蓬”的咏物诗。此诗以转蓬为喻,形象地描写了作者“十一年中而三徙都”的生活处境和痛苦心情。全诗取譬贴切,人蓬合一,句句写蓬,语语见人,情感流注,一气呵成。

作品原文

吁嗟篇⑴

吁嗟此转蓬⑵,居世何独然⑶。

长去本根逝⑷,宿夜无休闲⑸。

东西经七陌,南北越九阡⑹。

卒遇回风起⑺,吹我入云间。

自谓终天路⑻,忽然下沉渊。

惊飚接我出⑼,故归彼中田⑽。

当南而更北,谓东而反西。

宕宕当何依⑾,忽亡而复存。

飘飖周八泽⑿,连翩历五山。

流转无恒处,谁知吾苦艰。

愿为中林草⒀,秋随野火燔⒁。

糜灭岂不痛⒂,愿与根荄连⒃。

注释译文

词句注释

⑴吁(yù)嗟(jiē)篇:乐府诗题,属《相和歌·清调曲》。吁嗟,感叹词。

⑵转蓬:随风而动的蓬草花。蓬属菊科植物,秋日花朵干枯,“遇风辄拔而旋(转)”(《埤雅》),与人们离乡漂泊的景况很相像,因此常被诗人所歌咏。曹操却东西门行》,就曾以它的“随风远飘扬”,抒写过“何时返故乡”的感情。但曹植之瞩目于转蓬,却与他政治上的坎坷遭际有关。

⑶居世:生在世上。

⑷“长去”句:言永失根茎。

⑸宿夜:同“夙夜”,从早到晚。

⑹七陌、九阡:指东西南北广大地区。

⑺卒(cù):同“猝”,突然。回风:旋风。

⑻“自谓”句:自以为能始终在高空中。

⑼惊飚(biāo):自下而上的暴风。

⑽故:仍旧。一说同“顾”,犹“岂”。中田:即田中。

⑾宕(dàng)宕:通“荡荡”,流荡无依的样子。

⑿飘飖(yáo):飞动不定。周:遍。八泽:古代的八个大泽(湖),鲁有大野,晋有大陆,秦有杨污,宋有孟渚,楚有云梦,吴越有具区,齐有海隅,郑有圃田。

⒀中林:即林中。

⒁燔(fán):烧。

⒂糜(mí):碎烂。

⒃根荄(gāi):草根。根,一作“株”

白话译文

可叹我这流转的飞蓬,活在世上偏偏如此艰难。

永远的离开了根茎随风飞去,朝朝与暮暮不得安闲。

由东至西横过了多少曲路,从南向北越过了多少荒田。

突然遇上旋起的回风,把我吹入蓝天上的云间。

我以为来到了天路便是尽头,谁知又堕入无尽的深渊。

暴风再一次将我卷起,仍旧把我送回最初的那片田野。

我正要往南,却忽然朝北,正想往东,却被吹到了西边。

飘飘荡荡的我不知所归,一时间霍然消失,一时间又霍然出现。

我曾经飞遍了八大湖泽,也曾经走遍了五岳的山巅。

尝尽了人生流离无定的痛楚,有谁能体会我内心的苦艰?

我愿作那林中的小草,随着秋燔的野火,化作一缕缕尘烟。

就算要承受野火烧燎的痛苦,能与根荄生死相连,我也心甘情愿。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年)。曹植写此转蓬诗时,已是他文学创作的末期,同时也是他人生中的最后时段。曹丕即位后,曹植身受极为沉重之政治迫害,幽禁独处,死生莫测。唯一希望是如何能够解除法制的控制,争取人身自由。《三国志·任城陈萧王传》云:“植每欲求别见独谈,论及时政,幸冀试用,终不能得。既还,怅然绝望。”可见当时曹植正遭受排挤、打击、失去自由、理想落空的境遇。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曹植为排解心中苦闷,曾作琴瑟调歌,其辞即为《吁嗟篇》。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此诗以首二字“吁嗟”为题,为全篇蒙上了忧悒的色彩。飞蓬是孤独的,“居世何独然”。然而它被迫脱离本根的悲哀更甚于它的孤独。作者用一系列动词极力刻画了飞蓬的艰难坎坷。七陌九阡八泽五山的广袤带来的并不是游历的快意,而是无尽的漂泊、举目无亲的痛苦。比这种飘荡本身更难以忍受的则是永远无法预料的身不由己的命运。

曹丕登基后,曹植实际上就已被放逐。以贵公子而遭流放,尴尬的处境令曹植“吁嗟”不已。他无心背叛,渴望报国,却被行监坐守,动辄得咎。“卒遇回风起”的希冀,“忽然下沉渊”的冰冷,“惊飚接我出”的慌乱,“当南而更北”的不由自主,“忽亡而复存”的劫后余生的惊恐等等。在这种上天入地“流转无恒处”的辗转中,他终于忍无可忍地发出“谁知吾苦艰”的哀叹。

诗人气质浓郁的曹植,在生活的重压之下被逼出这样的愿望:“愿为中林草,秋随野火燔。”宁愿在痛苦中死去,只求与根相连,不再奔波。中林草为了结束“流转无恒处”而情愿燔于野火而靡灭,反映了诗人对于命运操控于人的忿忿不平。他只能通过这样低微的幻想来转移自己的痛苦。“糜灭岂不痛,愿与根荄连。”像转蓬这样离根飘荡,就是活着,也要比中林草受野火的烧灼痛苦百倍。与根株相连,也就是与亲生骨肉同胞相连,这愿望其实是微薄的,一般人都能轻易获得,但又如此珍贵,以至于曹植为之竭力尽瘁去追求呼号。这两句结语,反射全诗,使诗中的每一句,全都发出悲怆的回应。曹植以《七步诗》名扬天下,七步成诗也许不实,而此篇却可成为与它异曲同工的真实佐证。

这首诗运用比拟手法,将对转蓬漂泊生涯的描述,化成了作者自身痛苦遭际的再现;又通过转蓬之口,发出了对于一手制造作者孤独漂泊悲剧的执政者的愤切控诉。转蓬与作者两者交融合一,映照得非常精妙。

名家点评

清代丁晏《曹集诠评》:“痛心之言。伤同根而见灭也。”

现代徐中玉金启华《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全诗通篇运用比兴,貌似咏物,实为咏怀,两相交融,契合无间。”

作者简介

曹植(192~232),三国魏文学家。字子建,曹操子,曹丕弟。封陈王,谥曰思,故世称陈思王。自称“生乎乱,长乎军”。天资聪颖,才思敏捷,深得曹操赏爱,几乎被立为太子,终因“任性而行,不自雕励,饮酒不节”而失宠。其创作以建安二十五年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诗歌主要是歌唱他的理想和抱负,后期诗歌主要是表达由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所激起的悲愤。他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为建安文学中成就最高者。有集三十卷,已佚,宋人辑有《曹子建集》,今又有《曹植集校注》。

免责声明
隐私政策
用户协议
目录 22
0{{catalogNumber[index]}}. {{item.title}}
{{item.title}}